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国城市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中国,人口,土地利用,城市群,氧化铁,农业部门,经济界。
中国城市化论文文献综述
柒遇[1](2019)在《中国的城市化亟待“去伪存真”》一文中研究指出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兹曾预言:21世纪影响人类社会进程的最重要的两件大事:一是美国的新技术革命,二是中国的城市化。这个预言是有根据的。中国拥有14.1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8.82%,其中农村人口约9亿6千万,在贫困线以下的有近1亿人。因此,自改革(本文来源于《中国出版传媒商报》期刊2019-12-03)
本刊编辑部[2](2019)在《“绿色工厂”的高品质颜料:满足中国日益增长的城市化进程需求》一文中研究指出在"CHINACOAT 2019中国国际涂料展"期间,朗盛无机颜料业务部全球负责人胡博坤(Holger Hüppeler)和无机颜料业务部亚太区负责人黄颋先生就"可持续城市化"的主题接受了媒体专访。(本文来源于《上海涂料》期刊2019年06期)
[3](2019)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区域协同治理”圆桌会议——第五届(2019)中国城市问题研究(上海)论坛》一文中研究指出2019年11月1日,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联合《探索与争鸣》编辑部、《城市治理研究》编辑部,于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召开"城市化进程中的区域协同治理"圆桌会议暨第五届(2019)中国城市问题研究(上海)论坛。会议以"城市化进程中的区域协同治理:方略、问题及对策"为主题,深入研讨了作为一种治理形态的协同治理战略,其执行的现实挑战、组织结构、制度障碍与经验教训等。从京津冀协同发展到长江经济带发展,再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叁角一体化发展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本文来源于《探索与争鸣》期刊2019年11期)
杜依杭,王钧,鲁顺子,李婧贤,蔡爱玲[4](2019)在《城市化背景下中国虚拟水流动空间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决日益增涨的水资源需求导致的缺水问题,从投入产出视角进行合理的虚拟水调动已成为缓解地区水资源压力的新途径。基于1997年与2010年区域间投入产出表以及水资源公报数据,构建虚拟水多区域投入产出计算模型,并细化用水产业,计算得出区域间虚拟水相互交换关系与转移量。同时,将区域虚拟水空间流动量与区域间人口迁移和产业转移特征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时段的中国城市化进程中,虚拟水主要由内陆地区向沿海地区输送,且区域间人口迁移特征与虚拟水空间转移特征的关联性很强。人口流动带动消费品转移,进而引起虚拟水流动,产业空间转移通过生产要素的空间转移与聚集,持续影响虚拟水的流动量和流动方向。因此,基于中国城市化特征,未来区域发展应考虑结合实体水调动以及虚拟水流动与人口迁移和产业转移的关联关系,保证经济活动密集区域的水资源供给。(本文来源于《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许远[5](2019)在《中国城市化两部曲》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类演化的一条轨迹,是更多的人离开土地,汇成城市。从这个层面看,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历程,也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城市发展史。1978年,我国总人口9.6亿,其中,乡村人口7.9亿,城镇人口1.7亿,城市化率18%。全国就业人口4亿,农业人口2.8亿,工业人口0.69亿,服务业人口0.49亿,农业占总就业人口的70%。40年后,我国城乡局面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2016年,我国总人口13.8亿,就业人口7.7亿,其中,(本文来源于《全球商业经典》期刊2019年11期)
蔡悦灵,吴功亮,林汉川[6](2019)在《产业结构升级对中国城市群城市化影响机制的实证检验》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基于技术进步视角,构建了产业结构升级对城市化影响的理论模型,以理论模型推导结果作为基本假设,再构建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与城市化的实证模型,运用中国城市群数据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就中国城市群而言,技术进步以及产业结构升级对城市化水平提高有着显着促进作用。同时,技术进步视角下,产业结构升级对城市化的影响具有区域差异性。(本文来源于《统计与决策》期刊2019年20期)
江丽思[7](2019)在《集聚视角下的中国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增长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世界各国的城市化进展水平具有极大的差异性,但是在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方面,经济学者的观点基本是趋于一致的。随着经济学研究理论的深入,传统视角下城市化对于经济结构转变的影响,已经不再是区域经济增长方面经济现象和理论研究的侧重点,而是更多的侧重于经济活动的集聚作用。(本文来源于《管理观察》期刊2019年29期)
邯郸日报社记者,张红军[8](2019)在《从“生产队长”到“中国城市化贡献力人物”》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城市化贡献力人物”“中国十大国土经济人物”“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近日,记者采访了邯郸籍中国经济界“大咖”--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肖金成教授。记者:听说你在邯(本文来源于《邯郸日报》期刊2019-10-16)
戴永吉,王志锋[9](2019)在《半城市化对中国农村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基于CHIP数据的实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考察中国半城市化现状对农村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方法:基于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2013年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半城市化水平与农村土地利用效率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半城市化水平与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成明显负相关,半城市化程度越高,农村土地有效利用就越低。研究结论:半城市化现象的突出后果就是土地资源没有得到有效配置,即农村人口的减少并没有带来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基于此,提出在半城市化背景下,要改变土地利用水平不高的问题,其前提是解决好城市化中的农民工问题,要让只是名义农民的农民工真正进城,实现农民工权益保障与农村土地配置优化双赢。(本文来源于《中国土地科学》期刊2019年10期)
赵洋,雷磊,俞培果[10](2019)在《中国特色城市化进程中旅游与城市发展的融合》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中国内地1997—2012年城市化率、国内旅游收入、国际旅游外汇收入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旅游发展与城市化是双向互动关系;旅游发展与城市化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但不同省市这种双向因果关系的显着性不同,其变化规律揭示出影响互动的其他条件因素在发挥作用。通过发展旅游促进城市化是一种可行的政策选择。(本文来源于《湖北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9期)
中国城市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CHINACOAT 2019中国国际涂料展"期间,朗盛无机颜料业务部全球负责人胡博坤(Holger Hüppeler)和无机颜料业务部亚太区负责人黄颋先生就"可持续城市化"的主题接受了媒体专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国城市化论文参考文献
[1].柒遇.中国的城市化亟待“去伪存真”[N].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9
[2].本刊编辑部.“绿色工厂”的高品质颜料:满足中国日益增长的城市化进程需求[J].上海涂料.2019
[3]..“城市化进程中的区域协同治理”圆桌会议——第五届(2019)中国城市问题研究(上海)论坛[J].探索与争鸣.2019
[4].杜依杭,王钧,鲁顺子,李婧贤,蔡爱玲.城市化背景下中国虚拟水流动空间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5].许远.中国城市化两部曲[J].全球商业经典.2019
[6].蔡悦灵,吴功亮,林汉川.产业结构升级对中国城市群城市化影响机制的实证检验[J].统计与决策.2019
[7].江丽思.集聚视角下的中国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增长分析[J].管理观察.2019
[8].邯郸日报社记者,张红军.从“生产队长”到“中国城市化贡献力人物”[N].邯郸日报.2019
[9].戴永吉,王志锋.半城市化对中国农村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基于CHIP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19
[10].赵洋,雷磊,俞培果.中国特色城市化进程中旅游与城市发展的融合[J].湖北农业科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