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建构论心理学论文-王阳,柯小华

社会建构论心理学论文-王阳,柯小华

导读:本文包含了社会建构论心理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翻转课堂,师生关系,社会建构论心理学

社会建构论心理学论文文献综述

王阳,柯小华[1](2017)在《基于社会建构论心理学的翻转课堂师生关系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翻转课堂为"互联网+"时代的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路径。在梳理翻转课堂师生关系的研究现状和社会建构论心理学共识性观点的基础上,从翻转课堂教学四个基本要素,即学生、教师、教学内容(知识)、媒体(技术)等多视角探析翻转课堂的师生关系。(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3期)

姚琪,刘寒冰[2](2016)在《社会建构论心理学视域下青少年的自我认知研究——以《巧克力战争》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社会建构论心理学为理论视角,重点关注美国20世纪70年代的社会发展背景,并以成长小说《巧克力战争》为例,分析该作品所体现的个人主义、家庭破裂、青少年暴力等社会问题对主人公杰里自我认知的影响,强调青少年自我成长心理在与社会互动中的建构性。(本文来源于《开封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郭慧玲[3](2015)在《社会建构论心理学:轮廓、流派和局限》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70年代,传统实验心理学日益遭受诟病,社会建构论心理学作为其主要批判者之一进入人们的视野。其中,温和派沿着事物是否具有意义负荷的分界线在社会世界和物质世界之间做出区分,代表人物是哈尔。哈尔的社会建构论比较中规中矩,缺乏对一些更为敏感的领域的探讨。激进派社会建构论热情拥抱后现代思想,代表人物是格根。激进派在批判传统实验心理学的同时也摧毁自己的立论根基,其话语的指涉物充满不确定性,这是其思想难以在广泛范围内长期维持的原因。(本文来源于《心理学探新》期刊2015年05期)

郑孝莲[4](2014)在《社会建构论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社会建构论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着眼于当代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结合高校大学生的实际,强调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是被动地适应,而应积极主动地去建构,在合作与和谐的氛围中,开创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新局面。提出解决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的、具有现实意义的途径,帮助高校大学生提高心理健康的水平。(本文来源于《现代妇女(下旬)》期刊2014年12期)

郑孝莲[5](2014)在《社会建构论心理学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社会建构论心理学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论探索着眼于当代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结合高校大学生的实际,强调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不是被动地适应,而应积极主动地去建构,在合作与和谐的氛围中,开创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新局面。提出解决高校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有效的、具有现实意义的途径,帮助高校大学生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水平。(本文来源于《现代妇女(下旬)》期刊2014年06期)

张海钟,姜永志[6](2013)在《社会建构论视角的心理学方法论问题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心理学方法论的扩展,关涉到心理科学的发展方向、科学观、理论和方法论的建构。社会建构论立场的心理学方法论将心理视为语言的社会建构,语言的建构使心理学从实证主义范式向建构主义范式转换、个体主义向集体主义转换、价值无涉向价值涉入转换、主客二分思维向主客超越转换。对心理学研究对象的解构与重构,也使社会建构论立场的心理学有可能消解科学主义心理学和人文主义心理学的矛盾和对立。(本文来源于《甘肃理论学刊》期刊2013年01期)

杨莉萍,Kenneth,J.,Gergen[7](2012)在《社会建构论心理学及其发展:对话科尼斯·格根》一文中研究指出社会建构论作为一种知识的元理论,同经验主义一样,是有关知识的一切主张之理论,同时也是一种实践着的理论。作为一种新的研究范式,社会建构论打开了通往多种理解、多元价值和多样化生活的大门。传统的实证主义研究方法和实践可以被社会建构论范式整合。许多新的研究方式,如叙事研究、行动研究、话语研究等,得到社会建构论强有力的方法论支持。社会建构论赋予人一种批判意识,要求澄清某种特定的社会建构的实践意义,并关注对美好未来的创造。对于社会建构论是"反实在论"或"相对主义"的批评大多出于某些误解。(本文来源于《教育研究与实验》期刊2012年04期)

黄家裕[8](2012)在《大众心理学社会建构论的CIAO模型及其批判》一文中研究指出大众心理学(folk psychology,简称FP)是关于普通人如何解释、预测日常心理及行为的科学。社会建构论认为,FP是集体的构造物,是社会文化的产物,个人内化社会FP而获得心理归属能力。但按照社会建构论,则FP根本不存在;其心智阅读(Mindreading)机制在理论和经验方面也都会面临困难,难以解释错误信念测试的普遍性等经验现象。(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2年01期)

李敏,姜永志[9](2011)在《心理学方法论的扩展性探索-基于社会建构论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心理学方法论的扩展,关涉到心理科学的发展方向、科学观、理论和方法论的建构。社会建构论立场的心理学方法论将心理视为语言的社会建构,语言的建构使心理学从实证主义范式向建构主义范式转换、个体主义向集体主义转换、价值无涉向价值涉入转换、主客二分思维向主客超越转换。对心理学研究对象的解构与重构,也使社会建构论立场的心理学有可能消解科学主义心理学和人文主义心理学的矛盾和对立。(本文来源于《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11-10-21)

魏萍[10](2011)在《社会建构论的心理学理论蕴涵》一文中研究指出理论作为心理学家的话语建构系统,像语言一样具有行动的特征,可以促进社会生活实践的变革。这种将理论置于观察、建构与社会实践活动之中的新视角,为解决心理学理论与实践应用的矛盾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案。 社会建构论是现代西方心理学中一种新的思想潮流。(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1-05-26)

社会建构论心理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社会建构论心理学为理论视角,重点关注美国20世纪70年代的社会发展背景,并以成长小说《巧克力战争》为例,分析该作品所体现的个人主义、家庭破裂、青少年暴力等社会问题对主人公杰里自我认知的影响,强调青少年自我成长心理在与社会互动中的建构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社会建构论心理学论文参考文献

[1].王阳,柯小华.基于社会建构论心理学的翻转课堂师生关系探析[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

[2].姚琪,刘寒冰.社会建构论心理学视域下青少年的自我认知研究——以《巧克力战争》为例[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

[3].郭慧玲.社会建构论心理学:轮廓、流派和局限[J].心理学探新.2015

[4].郑孝莲.社会建构论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启示[J].现代妇女(下旬).2014

[5].郑孝莲.社会建构论心理学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J].现代妇女(下旬).2014

[6].张海钟,姜永志.社会建构论视角的心理学方法论问题探索[J].甘肃理论学刊.2013

[7].杨莉萍,Kenneth,J.,Gergen.社会建构论心理学及其发展:对话科尼斯·格根[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2

[8].黄家裕.大众心理学社会建构论的CIAO模型及其批判[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

[9].李敏,姜永志.心理学方法论的扩展性探索-基于社会建构论的视角[C].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11

[10].魏萍.社会建构论的心理学理论蕴涵[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

标签:;  ;  ;  

社会建构论心理学论文-王阳,柯小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