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芬(福建泉州南安市医院急诊科362399)
【摘要】目的:探讨手足口病的前效预防与护理措施。方法: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根据特征,采取预防措施和护理对策,并观察其病情特征,重点观察患者的观察生命体征、精神状态、疱疹、神经系统症状、末梢循环、大小便等情况。结果:采取预防和护理措施后,手足口病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精神状态均出现好转,有助于进一步治疗措施的开展。结论:对于手足口病患者,医护人员在做好患者诊断的同时,还应该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护理措施。
【关键词】手足口病预防护理生命体征精神状态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2-0282-02
手足口病(Hand,footandmouthdisease,HFMD)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婴幼儿,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脑炎、急性驰缓性麻痹、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该病的潜伏期为2~7天,传染源包括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流行期间,患者为主要传染源。患者在发病急性期可自咽部排出病毒;疱疹液中含大量病毒,破溃时病毒溢出;病后数周,患者仍可自从粪便中排出病毒。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国外文献报道,每隔2~3年在人群中可流行一次。
手足口病分布广泛,无明显的地区性;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因此,应该做好以下工作:(1)应建立工作制度和流程,这是有效组织管理的关键;(2)制定一个完善的预案是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前提条件,开展培训与普及健康教育。
一、临床特征
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米粒大小,疼痛明显;手掌或脚掌部出现米粒大小疱疹,臀部或膝盖偶可受累。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疼等症状。该病为自限性疾病,多数预后良好,不留后遗症。极少数患儿可引起脑膜炎、脑炎、心肌炎、弛缓性麻痹、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
二、预防措施
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4.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5.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三、护理措施
(一)皮肤疱疹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破损;出现疱疹破溃者可先用0.25%安尔碘进行消毒,而后涂抹利巴韦林软膏预防感染。静脉穿刺时,应注意避开手足有疱疹的部位。
(二)口腔护理
1、勤喂水,以使口腔保持清洁湿润,并达到清洗口腔的目的。
2、出现口腔溃疡可涂抹碘甘油、维生素AD滴剂、西瓜霜喷剂、利巴韦林喷剂等药物;合并细菌感染,可用3%双氧水和生理盐水清洗后,局部涂抹上述药物,以减轻患儿痛苦,促进溃疡面愈合。
(三)饮食护理
给予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禁食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食物温度不宜过高,避免过热食物刺激口腔破溃处引起疼痛。患儿因疼痛拒绝进食时,可用利多卡因稀释液(0.1%利多卡因5ML+生理盐水10ML)涂抹患处。
(四)体温监测
密切观察患儿体温变化,对于持续高热患儿遵医嘱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注意降温效果,并做好记录
四、病情观察与分析
对患者进行跟踪观察,重点观察生命体征、精神状态、疱疹、神经系统症状、末梢循环、大小便等情况,可以发现,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护理措施后,患者的生命体征得到一定程度的好转,精神状态变得更加乐观。此外,患者与医护人员的沟通得到加强,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患者的患病过程,建立患者对我们的信任。
五、小结
患儿手足口病传染性强,且频发、小流行、爆发常有,不可怕,只要看护得当,大部分都会不治而愈,不出现并发症就不会有危险性,家长不必恐慌。因为病毒在人体当中的抗体水平不同,病毒的毒力不一样,所以传染发病情况不稳定,它可能有局部的小的流行,小的爆发,一定要做好预防,不可忽视。对于手足口病患者,单纯的治疗效果并不一定十分有效,而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护理措施是十分必要的。有效的预防与护理措施有助于建立医患之间的良好关系,患者的生命体征与精神状态均得以改观,因此,应当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参考文献
[1]夏佳芬,朱利华,儿童专科医院应对手足口病组织管理。浙江医学,2008.30(12):1402-1403
[2]高子庆,王足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建立及应用评价。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723(4):328-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