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文:民间信仰传统文化再造中的功能转换——以湖南株洲炎帝陵为例论文

陈明文:民间信仰传统文化再造中的功能转换——以湖南株洲炎帝陵为例论文

文史研究

摘要:民间信仰是原始宗教或制度化宗教世俗化的产物,民间信仰的世俗化程度是民间信仰现代化的基础。民间信仰在当代的复兴过程中,其功能已经发生了转换,由传统的宗教性功能转换为现代性的多元化功能,这个转换过程也是民间信仰由世俗化到现代化的发展过程。

关键词:民间信仰;株洲炎帝陵;文化再造;功能转换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民间信仰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复兴和繁荣。但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和所感受到的,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民间信仰’了。也就是说,民间信仰在人们心目中的神圣性已经淡漠,其凌驾社会的威力也已消逝;换言之,民间信仰的功能已经发生转换”[1]。在此以湖南株洲炎帝陵的恢复重建为例,对改革开放之后,民间信仰传统文化再造中的功能转换进行具体而深入的研究。

官网显示,武汉公司的主营业务为对王家墩商务区进行一级土地开发、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开发及武汉CBD项目的策划、投资、开发和招商、运营。

一、炎帝陵的传统功能

炎帝陵是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氏的安寝圣地,位于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城西19公里处的鹿原陂。据史记载,西汉有陵,唐有奉祀,宋乾德五年(967年)宋太祖钦命在陵前立庙,同时诏禁樵采、置守陵户。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6—984年),朝廷官员虑炎帝陵地僻路险,舟车不便,奏请将炎帝庙迁至茶陵县城南,宋太宗诏许,即移鹿原陂炎帝庙于茶陵县城南五里处。此后二百余年,朝廷官府祭祀炎帝神农氏的活动,均在茶陵县城南炎帝祠庙进行。宋孝宗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衡州守臣刘清之鉴于炎帝陵没有炎帝庙,反而保留唐代的佛寺,有点不伦不类,于是奏请朝廷,废陵前佛寺而重建炎帝庙。宋理宗淳祜八年(公元1248年),湖南安抚使兼知潭州陈韡奏请朝廷为炎帝陵禁樵牧,设守陵户,并对炎帝祠庙进行了一次大的修葺。[2]宋代以后直到民国,既有祭祀炎帝陵的活动,也有诏修炎帝陵庙的记载。

炎帝陵从有陵墓到陵前立庙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到,其传统功能就是祭祀功能,属于宗教性功能。炎帝陵的祭祀可分为官方祭祀和民间祭祀。[3]官方祭祀又称为公祭或告祭,有记载的最早官方祭祀是宋乾德五年(公元967年),太祖诏命“建庙陵前,肖像而祀,随之遣官诣陵致祭”,且“三岁一举,率以为常”。之后,各个朝代对炎帝陵的祭祀从未间断。据有关记载,明代有15次,清代有38次。每次官方祭祀都会刻碑文昭示后人,炎帝陵现存的残碑有8块,复制碑有53块。民间祭祀随时都有,但一般来说,比较集中的时间是每月初一和十五,炎帝生辰日(农历四月二十六日),各种时令节气,包括除夕、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不论是官方祭祀还是民间祭祀,都有一定的程序和仪式,这些程序仪式传承下来,就形成了“炎帝陵祭典”。

二、炎帝陵传统文化的再造

我国民间信仰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时期被视为封建迷信,文物遭破坏,活动被禁止,传统被抛弃,文化被批判,几乎所剩无几。因此,改革开放之后,传统文化的再造就成为我国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政府各级文化部门以文物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为抓手,对已经遭到破坏的文物古迹进行修复或重建,对各种民族民间民俗文化活动帮助恢复,如炎帝陵的恢复重建就是其中之一。

炎帝陵民间信仰传统文化再造包括炎帝陵重建、祭祀恢复、文化再造三个部分。

(一)炎帝陵的重建

1954年除夕,因香客祭祀引燃殿内彩旗,致使炎帝陵正殿和行礼亭被焚。文化大革命期间,陵殿及其附属建筑再次遭到破坏,使炎帝陵除陵墓外全部夷为平地。1983年6月,全国人大六届一次会议期间,湖南代表团马安健等23位代表联名提议重修炎帝陵,得到与会代表的热烈响应。后经国家文化部和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拨专款在旧址重建。

此外,在校企合作层面,部分高职院校受自身或周围院校在开展校企合作过程中的失败教训的影响,在产教结合方面还存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理,担心在与企业合作过程中出现学校或学生权益受损的情况,所以对校企合作秉持极为审慎的态度。而校企合作不深入不系统甚至流于形式的事实,对于学生的专业技能发展是有潜在的负面影响的,其中也包括工匠精神的养成。

韩国自明朝起因是中国的附属国,在文化上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国人也多崇儒尚道,尊礼守礼,在饮食、服饰、习俗等方面与中华文化多有相似之处,韩国人对传统文化十分尊重并且传承至今,自1000多年前传入韩国后,在餐桌上韩国人也多使用筷子,但其对筷子进行了本土改良,筷子不同于中国的圆体,而是将其做成得长而扁,并且多是银制品,因为韩国崇尚节俭,银制筷子消毒后可以重复使用,不会造成浪费,且韩国经历了战乱,金属制的筷子不易折断,有“不易折”的象征义。而在中国,使用的较为普遍的是木制的,国人更加倾向于使用一次性的木筷,减少病菌的传播,但同时也造成了浪费。

炎帝陵的重建扩建主要分两期或两个阶段:第一期是陵殿及其附属设施的重建。陵殿重建工程于1986年6月28日正式破土动工,整个建筑占地面积3836平方米,由当时的酃县人民政府主持,1988年10月竣工。重修后的炎帝陵殿分为五进,分别为午门、行礼亭、主殿、墓碑亭和墓冢。同时,殿外修复了咏丰台、天使馆、鹿原亭等附属建筑。之后,1993年为首届“炎帝杯”世界华人华侨系列龙舟赛点取圣火而修建了圣火台;1995年根据炎陵民间的“五子传说”修建了五子庙;1998年为纪念《炎帝陵》特种邮票发行而修建了咏邮亭;第二期是新建神农大殿和祭祀广场等建筑物。主体工程于2001年动工,2002年9月竣工。属清式仿古建筑,由大殿、东西配殿、连廊和两个四方亭组成,大殿中央座立炎帝石雕祀像,两旁石柱书有“到此有怀崇始祖,问谁无愧是龙人”的对联,左、右、后三面墙上雕刻有歌颂炎帝十大功德的大型岩石壁画。大殿外廊树立着十根浮雕蟠龙石柱,向外依次是祭祀广场、朝觐大道、龙珠桥、朝觐广场、咏丰台、龙珠大道、圣德广场等建筑。另外,时任湖南省委书记杨正午于2003年6月视察炎帝陵时,提出了“尽一份孝心,积一份功德,捐一棵大树”的号召,之后全省各县、市、区都捐献大树2棵,绿化炎帝陵,并立下了“圣德林” 石碑。

(二)炎帝祭祀的恢复

炎帝陵管理局的简介:炎帝陵管理局是负责景区文物保护、资源管理、旅游接待、祭祀组织的副县级事业管理机构,下设办公室、旅游开发科、资源管理科、文物保护科、风景名胜管理科、安全保卫科六个职能科室。由此可见,其职能主要为四个方面,文物保护、资源管理、旅游开发、祭祀组织。

(三)资源挖掘与价值提升

李老鬼在家已做好饭。在门后边,放着一个简易的煤气罐和一个小炒锅。床前一个破旧的电脑桌当餐桌。桌上,一盘土豆丝和一盘炒鱿鱼正冒着热气。

1.加强研究,挖掘历史文化价值。炎帝陵管理局非常重视对炎帝陵作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研究。他们认为,炎帝陵的历史价值就是通过对炎帝陵历史变迁的认知与研究,能更好地认识和了解中华五千年的发展史,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优秀文化;炎帝陵的文化价值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就炎帝来说,他创立了农耕文化、中医药文化、工业文化、商贸文化、民族音乐,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就后人对炎帝的祭祀,形成的炎帝陵祭典来说,从仪式、音乐、舞蹈等方面[4]都有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华人世界令人瞩目的代表性祭典活动,并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炎帝陵的社会价值就在于炎黄子孙祭奠炎帝,表达了华夏后裔对炎帝的崇敬之情。通过扩大炎帝陵祭典的社会影响力,能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增强炎黄子孙的归属感,激发炎黄子孙同心协力,为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复兴而努力奋斗,有利于祖国统一,社会和谐发展。这样的概括完全是一种现代性的理性认识,摆脱了宗教的神圣性和民间信仰的神秘性,实现了价值观的现代性转换。

2.炎帝精神与理念升华。炎帝陵不仅注重其各种资源与价值的挖掘提升,而且对其核心理念进行了重塑。提炼出了自己的核心价值理念,这就是炎帝精神,即坚忍不拔的开拓精神、百折不挠的创新精神、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

炎帝精神不论从内容还是表述上看,都是一种现代性的精神体现。一是从内容、表述方式来看,就是一种直截了当、内容明确的表述,没有通过其他任何诸如神话、神圣、神秘的方式来表述;二是充分体现了时代性,开拓、创新、进取、奉献都是当前时代性的显著特征,它都包括进来了;三是标志着核心价值理念的转换。作为民间信仰,其核心理念是宗教世界观,并通过神学的理论表述出来。炎帝精神没有任何宗教世界观和神学的影子,也没有原始宗教的神秘色彩,完全是现代性的中华民族精神的科学表述。

结合相关的调查报告显示,外国的商业银行业务线基本都是全球一体化纵向趋势,为了尽快适应这种体系,他们的审贷官序列是采取纵向方式进行,根据产品以及客户的需求为基本导向的银行治理体系也是当代的商业银行发展的主要趋势。与之配套形成的就是所有的银行都具有一个独立存在的风险审贷官,主要负责独立进行审贷工作,因此,为了进一步保证审查人员的独立存在,就要摒弃分行业务考查,将分行审查人员从分行考查中独立出去。他们直接接受银行总部的统一考查管制,可以构建信审高水准人员序列以及与之配套的考查办法,银行分别根据这个方法为基础标准进行薪资的发放以及管理审批人员等。

三、炎帝陵的功能转换

在搞好硬件建设的同时,炎帝陵祭祀再度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共同向往的盛典。这些祭祀活动分为五类:一是由政府主持的公祭。从1993年8月15日,湖南省人民政府首次隆重举行公祭炎帝陵典礼,到2011年9月28日,共举行公祭活动8次。1995年10月2日,株洲市人民政府首次举行公祭炎帝陵典礼,到2009年10月26日,共举行公祭活动6次。另外还有党委或政府部门举行的祭祀典礼。二是社会组织主持的祭祀活动。2000年5月27日,炎帝陵基金会会长率第一届全体会理事祭祀炎帝陵。之后,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世界华人协会、世界华人工商促进会总会、世界华人华侨、湖南省佛教协会以及湘粤两地佛教界、湖南省道教协会及港澳台、德国、法国、美国等10余个道教组织和国内近20个省(区、市)道教协会等社会组织都组织或参加过公祭大典。三是由行业和企业主持的祭祀。如2005年1月2日,广州本田5×5自驾车湘粤之旅炎帝陵祭祖大典;2005年10月11日,海内外中药业界首次共祭始祖炎帝神农氏典礼;2009年4月2日,“己丑清明湖南有色集团祭祀炎帝陵典礼”;2009年4月10日隆重举行“中华茶祖节暨祭炎帝神农茶祖大典”。四是节庆活动举办的祭祀。如2005年9月12日,中国湖南旅游节开幕式暨炎帝陵百龙祭始祖大典;2006年4月5日,炎陵县及社会各界祭祀炎帝陵典礼;2010年4月4日,“庚寅年清明社会各界祭祀炎帝陵大典”。五是其他主题专门祭祀。如2008年5月19日下午,数万群众和游客来到始祖陵寝炎帝陵祭祀广场,举行社会各界沉重悼念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及为灾区人民祈福活动;2009年5月26日,以“祈福五岳·平安中国”为主题的“平安大典”。尤其是2006年,“炎帝陵祭典”入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各大权威机构最新出台的政策已经指出:添加辅食不必按照固定顺序,大可放心地翻着花样来。(当然主流意见还是建议第一口辅食选择强化铁米粉,因为6个月之后母乳中的铁成分不能满足宝宝身体的需求。)

(一)文物保护与传统教育功能

中国政府对文物保护十分重视,并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对文物保护作出了具体规定。同时,从1961年开始,中央政府先后七次公布了4291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炎帝陵正是1996年第四次公布的250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2.以资源聚人气。有了炎帝陵的文化品牌与旅游品牌资源,大大增强了炎帝陵的吸引力,使社会各界人士都高度关注炎帝陵的开发与建设,江泽民、胡耀邦等30余位党和国家领导人为炎帝陵题词题字,尉健行、李铁映、乌云其木格等19位中央领导亲临炎帝陵指导工作。炎帝陵祭典已使炎帝陵成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圣地,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炎帝陵祭典所蕴含的血缘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以及奋发向上、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将永远成为维系中华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反对分裂的牢固精神纽带。自炎帝陵修复以来,炎帝陵先后迎接了3万余名台湾同胞寻根谒祖。接待港澳台人士、华人华侨及国际友人80余万人次。

分别移取0、0.5、1.0、2.0、3.0、4.0 mL碲标准溶液B于6支25 mL比色管中,按实验方法1.2进行试验,以试剂空白为参比(0μgTe),分别测定吸光度,以碲量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工作曲线,结果见表6。

文物保护的具体工作包括:一是做好《文物保护规划》;二是负责日常的文物保护巡查工作,及时排除存在的安全隐患;三是加强对文物四有档案进行及时更新,对现有文物资料、领导题词、祭文、照片进行整理、登记,对未入库的领导题词进行登记入库,未装裱的文物及库房内需要装裱的题词进行装裱;四是做好《炎帝陵文物保护修缮方案》,申报重点文物保护专项经费;五是对景区内的设施定期进行全面检查及维修,对文物库房进行除湿、防霉工作;六是报送文物保护的信息。

炎帝陵也是“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炎帝陵修复以来,台湾各地的神农宫庙每年都派团来炎帝陵祭祖。1989年元月15日,台中县雾峰乡圣贤宫神农大帝庙管委会主任委员林文卿一行专程赴炎帝陵谒祖,并于16日将一尊炎帝木雕塑金圣像从炎帝陵恭迎回台湾,供台湾百姓供奉谒拜。这次活动开创了新时期台湾同胞来炎帝陵认祖归宗的先河,奠定了海峡两岸祭祀炎帝神农氏的基础,之后每年都有交流。特别是2010年、2011年、2012年连续三年成功举办“海峡两岸炎帝神农文化祭”系列活动,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通过这些活动与交流。一是增强了两岸民众对炎帝神农的尊崇与认同;二是促进了两岸民众的社会联络;三是推动了两岸炎帝神农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四是有助于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早日实现。2006年7月30日,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出席在武汉举行的海峡两岸炎帝神农文化论坛开幕式致辞中说:“炎帝神农是我们华夏民族的始祖,是民族凝聚力的源泉,是维系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带,也是实现和平统一的一个重要基础。”

(二)旅游服务与生态保护功能

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是炎帝陵管理局的一项重要职能,即事关该组织发展壮大的关键所在。因此,炎帝陵另一块牌子即湖南炎帝盛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它是县人民政府设立的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负责景区的经营与管理、旅游产品开发等,实行董事会负责制,下设行政综合部、财务部、项目开发部、市场营销部、旅游接待部五个部室。

1986年炎帝陵的重建作为旅游开发的起步,之后不断发展;1992年,国家旅游局将炎帝陵列为寻根朝敬之旅国际旅游专线;1993年,炎帝陵被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1997年、2000年、2001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8年炎帝陵八次被评为湖南省最佳旅游景区;2002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07年4月,“炎陵觐祖”入选新潇湘人文八景;2012年3月,炎帝陵祭祖大典入选“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十大根亲文化盛事”;2012年10月,炎帝陵景区入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恢复重建之后的炎帝陵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祭祀场所,而是一个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和现代化的旅游休闲场所。为此,他们从各个方面努力挖掘各种资源,提升其自身的价值,并对其文化内核进行再造。

资源管理不仅包括各种物质资源的管理,而且包括各种文化资源、旅游资源的管理。应该讲炎帝陵的资源还是很丰富的,除了物质资源的房产、地产、林产、基础设施、物质设备等之外,文化资源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两大品牌,旅游资源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这个品牌。资源管理不仅是保管之责,更重要的是对资源的开发利用,以资源办活动,以资源聚人气,以资源促交流,以资源创品牌。

由些可见,风景名胜区建设使炎帝陵由民间信仰传统功能转换到现代的环境与生态保护功能和旅游休闲功能上来了。

受地质沉积环境的影响,二2煤层厚度及顶底板岩性变化较为复杂。河南登封区域山西组二2煤沉积前期为滨海浅湖泊环境,陆源碎屑主要来自隆起地带,二2煤底板多为砂岩,部分为砂质泥岩,继而形成泥炭沼泽相,发育了二2煤。

(三)非遗保护与文化传承功能

改革开放以来,民间信仰借助国家与地方政府的某些政策得以复兴,特别是对于2003 年以来民间信仰如何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新语境之下获得正当性,学者们对此保持着迅速而敏锐的观察。[5]2006年10月25日文化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并发布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 2011年2月25日全国人大又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自2006年5 月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现已公布四批次137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分四批公布了1986名代表性传承人。炎帝陵祭典2006年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是,直到现在还没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炎帝陵祭典”(见表1)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成为国家文化建设的一部分,而且它不再只是一种民间信仰了,而是中华文化珠瑰宝之一,同时,它以民俗的身份入列,祭祀不再是宗教活动,而是“国家鼓励和支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传承、传播”活动。上至中央领导,下到地方官员,都可以举行重大而隆重的祭祀活动,并立碑刻下祭文,永久保存。这不仅是文化传承功能,更具有政治地位的宣示功能。胡耀邦、华国锋、尉建行等国家级领导都先后来炎帝陵拜谒始祖,并为炎帝陵题词。这是民间信仰功能转换的又一个重要方面。

表1:炎帝陵祭典方式主要有文祭、物祭、火祭、乐祭、龙祭等五种

①炎陵民间一直流传着炎帝下葬金龙迎柩的故事,故有龙祭。

类型 界定 适用范围 祭祀形式 祭祀内容 祭祀程序文祭 文祭即官方以祭文的形式告祭始祖官方祭祀 祭文、颂文、碑文等祭文格式规范,主要歌颂炎帝功德,祈福明志,多写于帛上,故又称之为帛书每次祭祀由主祭人在炎帝陵前恭读祭文,读后,由主祭人将帛书点燃焚烧,完成文祭仪程。物祭 物祭即以各种实物作为祭品(又称供品),祭祀炎帝始祖火祭 炎帝又称火德王。火祭即以圣火祭祀炎帝始祖乐祭 乐祭即以乐曲、歌舞祭祀炎帝始祖龙祭① 龙祭即在丰收、节庆的日子用舞龙的方式祭拜炎帝始祖民间祭祀一直以物祭为主;官方祭祀也有物祭,祭品则种类繁多现代炎帝陵祭典,许多大型的体育比赛等活动。多在官方祭祀礼中出现在民间祭祖活动中,必不可少;在炎帝陵祭典中有着重要的位置祭品放在祭器中(爵、俎、登 等10余种),并举行相关仪式击石取火、药龙喷火乐祭、歌祭、舞祭舞龙,包括火星龙、三人布龙、 草药火龙、阳阴龙、长龙、5色龙等供品多为牲畜、果品。如牛、羊、猪、稻、黍、榛、干鱼、鹿脯、栗、白饼、黑饼等近30种,现代主要有三牲、五谷、时鲜、中草药、酒、茶、农机产品等击石取火由圣火采集手用击火石在圣火台击石取火;药龙喷火由九条中草药扎的药龙围绕圣火台,向巨石喷火,点圣火乐祭即演奏祭祀乐曲,代表曲有《哭皇天》《朝天子》,现有《炎帝颂》《祭炎帝》既有独具炎陵特色的三人布龙和草药火龙、反映炎帝重八卦生太极的阳阴龙,又有代表56个民族的56节长龙、代表5大洲华侨的5色龙,还有蕴含时代感的各种特色龙主祭人进入祭祀广场,鼓乐齐鸣向始祖敬献三牲、五谷、时鲜,敬高香、花篮,击鼓九通,鸣金九响,礼成圣火的点燃是对先祖的告祭,首先是在大型炎帝陵祭典活动上采集圣火;其次是进行圣火传递活动主祭人进入祭祀广场,奏《大开门》;向始祖敬献三牲,奏《普安宁》;敬高香,奏《快板令》;礼成,奏《朝天子》龙祭时,一般都结合24节气的24节令鼓、神农锣鼓和南北狮表演等仪式,演绎龙狮朝圣,寓意中华民族团结向上、蓬勃发展的龙的图腾

(四)资源管理与社会联络功能

入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不仅标志着炎帝陵的环境与生态保护进入了国家战略,也为炎帝陵增加了环境与生态保护的功能。同时,对提升炎帝陵的旅游品牌,推动旅游业的发展也无疑起到了重要作用,对发挥其旅游休闲功能也是一个促进。据相关资料显示:炎帝陵2017年共接待游客2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完成门票收入550万元,比上年增长55%;综合经济收入1545万元,比上年增长35%。

1.以资源办活动。每年腊月除夕、春节、清明、炎帝诞辰日、端午、重阳以及“五一”“十一”节庆,炎帝陵都要举办各种各样的民俗文化活动,来祭祀炎帝的民众和民间组织及海外华人团体络绎不绝,极大扩大了炎帝陵的影响力。特别是“甲申重阳炎帝陵公祭大典”“乙酉清明民间祭祀炎帝陵大典”“2005湖南旅游节开幕式暨百龙祭始祖大典”“丙戌年重阳世界华人华侨炎帝陵祭祖大典”“丁亥年炎帝陵祭祖大典”等大型炎帝陵公祭活动成功通过卫星电视、网络直播,更使海内外华人精神振奋,纷纷前往炎帝陵寻根祭祖。

炎帝陵不仅以文物保护单位的名义获得了合法性,取得了合法地位,而且随着文物保护单位的升格而升级。从炎帝陵的管理机构来看,最初是县文化局的文物所,1986年成立修缮指挥部,编制放在林场。1996年成立炎帝陵管理局,机构升格为正科级事业单位,2006年管理局再次升格为副县级事业单位。同时,正是由于国家的文物保护政策法规,炎帝陵才有恢复重建的机会,且规模不断扩大,规格不断提高,所有建设经费都是从政府财政支付的;另外,从炎帝陵管理局公布的2015年度经费收支情况来看,三分之二来自于政府的财政拨款,二分之一以上用于文物保护。为此,管理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文物保护科科长、派出所所长、文物保护专干为成员的文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

3.以资源促交流。在全国范围众多的炎帝文化遗存中,炎帝陵作为唯一一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积极参加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的各项活动,非常重视与其他炎帝文化遗存地的交流,包括湖北随州、湖北神农架、陕西宝鸡、河南新郑、河北曲水、山西长治、高平等有关炎帝出生地、活动地、安葬地的遗存中。

进行文物保护的目的就是要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炎帝陵作为全国侨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首批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经过不断建设,在海内外的知名度日渐提高,炎帝陵祭典活动影响也日益广泛,目前已成为传播炎帝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传统教育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4.以资源创品牌。炎帝陵现已获得的各种授牌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中华全国归国华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湖南十大文化遗产、新潇湘人文八景、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湖南省最佳景区。炎帝陵祭典被列入了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被评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根亲文化”盛事。

总之,炎帝陵通过职能转变实现了民间信仰传统功能向传统教育、文化传承、旅游休闲、社会联络与整合等现代性多元化功能的转换。从而成为现代社会结构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四、结论

对炎帝陵民间信仰传统文化再造前后两个时期的功能进行比较研究结论如下:

第二天一大早,我又到红提园转了一圈,确信我的判断没有错之后,又交待了王登佩他们以后要注意的一些问题,直到王登佩他们完全明白了之后我才回到县城,没想到颖春竟已经坐在办公室等着我了。蔡大姐见我回来了,看了一眼颖春,又看了一眼我,然后端着她那三百六十五天不离身的茶杯去了别的办公室,出门的时候还向我使了一个眼色并轻轻地关上了门。

第一,民间信仰通过传统文化再造功能已经发生了转换,其传统单一的祭祀功能已经转换为民俗文化、文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生态保护、旅游休闲、经济开发等多元化的现代性功能。“在当今社会,民间信仰‘神’的一面正在隐去,而其娱乐和文化功能却在日益凸显出来,这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第二,民间信仰作为宗教世俗化的产物,不论是原始宗教还是制度化宗教,在世俗化过程中,其神秘性和神圣性都在减弱,世俗性、理性在增强。民间信仰的世俗化过程就是民间信仰的传统功能向现代性功能的转换过程,就是由世俗化到现代化的发展过程。

第三,炎帝陵作为国家主导下民间信仰传统文化再造工程,其功能转换的原因主要是国家干预,同时也是社会发展、民众需求变化的必然结果。

国家对民间信仰的干预自古有之,“自宋代以来,国家往往通过赐额或赐号的方式,把某些比较流行的民间信仰纳入国家信仰即正祀的系统,这反映了国家与民间社会在文化资源上的互动和共享:一方面,特定地区的乡绅通过请求朝廷将地方神纳入国家神统而抬高本地区的地位,有利于本地区的利益;另一方面,国家通过赐额或赐号把地方神连同其信众一起收编,有利于社会控制”[6]。现代国家对民间信仰的干预包括:限制性和倡导性。限制性干预主要是通过对封建迷信的批判与对邪教的依法打击实现的;倡导性干预主要是通过文物保护、国家风景名胜区建设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各种授牌实现的。

现代社会发展,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精神需要也发生了变化。我在炎帝陵调研时,随机访问了25位到此游览的客人,问他们是来旅游的还是祭祀的,100%都是来旅游的,但其中有两位50多岁的男子表示,也来祭祀一下老祖宗。我们一行四人在考察中安排了祭祀活动,但在祭祀场所停留的约20分钟时间里,大约有150位游览客人,除了我们四位之外,只有10位游客花钱买香进行了祭祀活动,不到10%。这说明炎帝陵作为过去的民间信仰场所,而今在普通民众心目中的功能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换——主要是作为景区的旅游休闲功能。

参考文献:

[1]罗勇.论民间信仰对客家传统社会的调控功能[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07):158-163.

[2]谢协农.炎帝陵殿建置考[N].光明日报,2002-04-16(04).

[3]朱建军.炎帝陵祭祀文化意义述考[J].湖湘论坛,2008(05):61-62.

[4]金鹃飞,谢晓芳.试谈广西三江侗族婚俗歌曲[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6):98-100.

[5]刘锡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性质问题[J].西北民族研究,2005(01):130-139.

[6]赵世瑜.国家正祀与民间信仰的互动——以明清京师的“顶”与东岳庙为个案[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06):18-26.

中图分类号:K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3605(2019)01-0100-08

收稿日期:2018-11-01

基金项目: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民间信仰的功能转换与文化传承研究”(项目编号:13YBA329)。

作者简介:陈明文,男,湖南沅陵人,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副校长、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哲学、文化社会学。

责任编辑:秦小珊

标签:;  ;  ;  ;  ;  ;  ;  ;  ;  ;  ;  ;  

陈明文:民间信仰传统文化再造中的功能转换——以湖南株洲炎帝陵为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