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我国是堰塞湖分布最广、类型最多的国家,随着中国“十三五”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不断推进,预计川藏铁路将在2019年第三季度末进入建设期,其途径区域冰川发育,冰湖棋布,山峰陡峭,地震活动频繁发生。由于冰碛堰塞坝坝体结构稳定性较差,容易在地震作用下造成坝体破坏,同时季节性降雨会造成周边不稳定的滑坡体启动,滑坡入湖会产生较大的涌浪,地震与单滑坡甚至滑坡群共同造成涌浪的现象很有可能发生。本文对滑坡涌浪特征、地震及滑坡群涌浪综合涌浪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涌浪高度对堰塞坝溃决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正交原理,设计了25组滑坡触发涌浪模型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影响涌浪高度的主要因素分别是入水速度和滑块厚度,其次依次为滑块的长度、宽度、入水角度和静水深度。给出了最大涌浪高度及控制变量之间的统计关系式。结合明渠非恒定流的连续性方程和运动方程,发现滑坡涌浪高度的衰减服从指数分布,然后根据实验所获得的数据提出了涌浪的衰减公式。最后,利用汶川地震紫坪铺水库滑坡涌浪的观测数据对所提出的最大涌浪公式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计算结果与实际观测非常接近。(第2章)2、开展了大型振动台水箱模型实验,利用不同地震波作为地震扰动源,研究不同地震加速度作用下,不同水体深度所产生的涌浪高度特征,总结归纳不同初始水深、不同震源、不同地震加速度情况下涌浪高度的计算公式,将实验结果与墨西卡利泳池视频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利用该公式对米堆冰湖在不同的地震超越概率下造成的漫顶溃决的概率进行估算。(第3章)3、利用大型振动台实验,对地震和滑坡及滑坡群所形成的涌浪效应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初相位相同的两个滑坡入水激发的波源,在波的叠加区域内,当波程差为零或者波长的整数倍时,合振幅最大,波高相互叠加;当波程差为半波长的奇数倍时合振幅最小,波高相互抵消;因此双滑坡产生的最大复合涌浪高度随两滑块间隔距离的逐渐增大而呈现出周期性的变化。基于实验测量得到的结果,提出了地震及滑坡综合作用下涌浪高度的计算公式,并对地震及滑坡群触发的复合涌浪高度进行了讨论和界定。(第4章)4、开展冰碛堰塞湖漫顶溃决实验,研究了初始涌浪高度对坝体溃决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涌浪漫顶是坝体溃决的直接触发因素,涌浪的初始高度会对形成溃决所需要的时间造成影响,并且不同涌浪规模所产生的流量过程线的形态也不相同。涌浪初始高度越小,坝体的侵蚀速率越小,形成坝体溃决所需要的时间也越久。水流对坝体背水侧的冲刷会形成一条甚至几条小冲沟,当小冲沟发展到一定阶段,水流和坡床底部间的剪切力逐步变为冲击力,会增大水体的侵蚀破坏能力并形成“陡坎”,随着水流持续对沟床冲刷,“陡坎”不断出现,使溃口不断扩大,最终导致坝体溃决。(第5章)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博士论文
作者: 王保亮
导师: 姚令侃
关键词: 滑坡涌浪,涌浪衰减,冰湖溃决,振动台实验,堰塞坝溃决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工程科技Ⅱ辑
专业: 地质学,地质学,工业通用技术及设备,水利水电工程
单位: 西南交通大学
分类号: TV122.4;P642.2
DOI: 10.27414/d.cnki.gxnju.2019.001837
总页数: 134
文件大小: 8728K
下载量: 217
相关论文文献
- [1].滑坡堰塞坝坝体溃决机理与溃决实验研究综述[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6)
- [2].一种滑坡堰塞坝稳定性的快速评估模型[J]. 自然灾害学报 2020(02)
- [3].堰塞坝稳定性快速评估模型——以小岗剑(上)堰塞坝为例[J].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20(02)
- [4].世界首座堰塞坝综合水利枢纽工程投产发电[J]. 云南水力发电 2020(06)
- [5].单向侧蚀与下蚀共同作用下堰塞坝的演化特征[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9(07)
- [6].滑坡堰塞坝稳定性研究综述[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16(01)
- [7].滑坡型堰塞坝的形成条件与过程分析[J]. 人民长江 2016(11)
- [8].震后泥石流沟内滑坡堰塞坝的侵蚀特征分析——以银洞子堰塞坝为例[J]. 工程科学与技术 2019(05)
- [9].肖家桥堰塞坝[J]. 四川水利 2008(04)
- [10].堰塞坝稳定性评价方法及灾害链效应研究进展[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8(08)
- [11].崩塌型堰塞坝形成条件与过程研究[J]. 水利水电快报 2018(06)
- [12].堰塞坝稳定性快速评价方法对比[J]. 人民长江 2019(04)
- [13].堰塞坝水力驱动溃滑过程模拟方法研究[J]. 工程科学与技术 2019(04)
- [14].滑坡堰塞坝越顶溢流破坏的物理模型实验[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8(01)
- [15].崩滑堰塞坝(湖)的地貌环境效应[J]. 地球科学进展 2010(09)
- [16].堰塞坝漫顶溃决过程数值模拟[J].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4)
- [17].河床结构对堰塞坝稳定性的影响研究[J]. 水力发电学报 2011(03)
- [18].堰塞坝漫顶溃决机理与溃坝过程模拟[J].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2018(09)
- [19].堰塞坝漫顶溃决过程数值模拟及应用[J]. 岩土工程学报 2018(S2)
- [20].唐家山堰塞坝溃坝可能性及冲刷形式初步分析[J]. 人民长江 2008(22)
- [21].不同密实条件的滑坡堰塞坝漫顶溃决实验[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8(06)
- [22].四川5·12地震灾区滑坡堰塞坝溃决灾害风险评估[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6)
- [23].怒江干流堰塞坝特征及稳定河床机制[J]. 水利水电快报 2019(12)
- [24].“堰塞坝技术”作为怒江峡谷地区水电站建设的运用探讨[J]. 云南水力发电 2012(04)
- [25].金沙江白格滑坡堰塞坝溃决洪水灾害调查与致灾浅析[J]. 工程科学与技术 2020(05)
- [26].舟曲泥石流堰塞坝稳定性分析及应急预案研究[J]. 水力发电 2019(08)
- [27].减灾科普[J]. 中国防汛抗旱 2019(12)
- [28].堰塞坝溃决特征和机理的试验研究[J]. 人民黄河 2014(10)
- [29].堰塞坝漫顶溃口流量变化过程的数值模拟[J]. 水利学报 2008(10)
- [30].小南海水库地震堰塞坝体防渗处理[J].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