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硫酸奎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奎宁,硫酸,活性炭,荧光,血液学,白蛋白,胸腺。
硫酸奎宁论文文献综述
李敏,敬小莉,谈文林[1](2019)在《硫酸奎宁荧光探针在Fe~(3+)检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硫酸奎宁作为荧光试剂,最大激发波长为350 nm,最大发射峰位于450 nm处。硫酸奎宁与不同浓度的Fe~(3+)混合后,发生荧光猝灭,lg(I0/I)与c(Fe~(3+))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基于此建立了硫酸奎宁荧光探针检测Fe~(3+)的新方法。研究表明,该方法检测Fe~(3+)浓度的线性范围为0. 7~400μmol/L,相关系数为R=0. 999 5,检测限为140 nmol/L。在实际样品分析中,当分别加入4、10和70μmol/L Fe~(3+)时,回收率为99. 4%~100. 4%,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 8%~2. 1%。该方法操作简便、反应速度快、灵敏度高,能用于实际样品中Fe~(3+)的检测分析。(本文来源于《化学试剂》期刊2019年02期)
谢鹏[2](2018)在《光谱法研究咪唑盐柱[5]芳烃与硫酸奎宁、BSA的相互作用及离子定量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咪唑盐柱[5]芳烃(WP5)与硫酸奎宁(QS)的作用机制,改进光谱法研究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研究WP5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结合作用,为WP5的药物载体应用提供参考。利用QS荧光的“关-开”定量检测Fe~(3+)和F~-,研究QS荧光“关-开”的机理。方法:(1)通过荧光光谱法计算WP5与QS在不同温度下的猝灭常数,结合紫外可见吸收差谱,研究两者间的作用机制。(2)通过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研究不同温度下WP5与BSA的结合作用,计算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和相关热力学参数,研究主要作用力类型,通过同步荧光光谱法研究WP5对BSA氨基酸残基构象的影响,了解WP5可能存在的生物毒性。(3)通过荧光猝灭光谱用QS定量测定Fe~(3+),通过荧光增强光谱用QS-Fe~(3+)体系测定F~-。结果:(1)通过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证明WP5对QS的荧光猝灭机理为动态猝灭。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是在激发态时分子扩散作用增加所致。(2)通过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证明WP5对BSA的荧光猝灭为静态猝灭,在293K及303K时的结合常数分别为2.810×10~4 L/mol和9.649×10~4 L/mol,结合比为1:1,结合过程为自发过程,作用力主要为疏水作用力。通过同步荧光光谱法,证明了WP5对BSA的氨基酸残基构象有一定的影响,可能存在生物毒性。(3)实现了QS对Fe~(3+)和QS-Fe~(3+)体系对F~-的定量检测。对Fe~(3+)的检测限为1.0×10~-55 mol/L,线性范围4×10~(-5)mol/L-8×10~(-4)mol/L。对F~-的检测限为4.4×10~-55 mol/L,线性范围1.2×10~(-4)mol/L-2.4×10~(-3)mol/L。结论:本论文合成了WP5,通过光谱法研究了WP5与QS的相互作用机制,对传统光谱法研究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方法学进行了改进。研究了WP5对BSA的作用机制,发现了其可能存在的生物毒性,为未来WP5在药物载体方面的应用提供数据参考。利用QS荧光的“关-开”,实现了对Fe~(3+)和F~-的定量检测,荧光“关-开”的作用机制是“电子/空穴辐射复合—电子/空穴非辐射复合—电子/空穴辐射复合”。(本文来源于《遵义医学院》期刊2018-02-01)
李俊芬,李晋增,董川[3](2013)在《光谱法研究硫酸奎宁与小牛胸腺DNA的相互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荧光偏振等方法研究了硫酸奎宁(QN)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相互作用,考察了影响其相互作用的各种因素,探讨了作用机理和作用方式。DNA存在时,QN的荧光被显着猝灭,吸收光谱出现减色现象。荧光偏振和阴离子猝灭等实验证实QN通过嵌插方式与ctDNA作用。测得QN与DNA的本征键合常数为1.51(±0.13)×104 L/mol,结合位点数为0.997,一分子的QN可以和大约1个碱基对作用。(本文来源于《分析科学学报》期刊2013年05期)
付国家,郭庆杰[4](2011)在《药用活性炭对硫酸奎宁吸附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药用活性炭对硫酸奎宁吸附性能的影响,并采用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模型拟合了活性炭对硫酸奎宁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硫酸奎宁吸附量随药用活性炭用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但吸附效率却呈下降趋势。在所研究的条件下,活性炭对硫酸奎宁的吸附量随温度和初始浓度的升高而增大,在313K吸附值最大为123.457mg.g-1。与Freundlich吸附模型(rf2<0.95)相比,Langmuir吸附等温线拟合较好(rl2>0.97),说明Langmuir模型适用于所研究的体系。(本文来源于《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1年06期)
黄世杰[5](2011)在《硫酸奎宁:血液学反应的危险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因为标签外使用硫酸奎宁治疗晚间腿部痉挛而连续出现的严重不良反应报告,FDA批准了一个危险处理计划,以警告这些未批准用途的使用者,警告非标签规定使用该药可产生严重威胁生命的血液学反应,包括由于血小板缺乏、紫癜而造成严重出血及永久性肾损害,严重时可因不良反应入院治疗和死亡。(本文来源于《国际药学研究杂志》期刊2011年02期)
孔玲,刘忠芳,刘绍璞[6](2010)在《同多钨酸根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法测定硫酸奎宁》一文中研究指出在pH=2.2~3.4的HCl-NaAc弱酸性介质中,硫酸奎宁和同多钨酸根相结合生成离子缔合物,能引起共振瑞利散射的显着增强,且散射强度与硫酸奎宁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成正比,检出限为7.7 ng/mL.考察了共存物质的影响,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选择性.用于汤尼水(Tonic Water)中奎宁的测定,结果满意.并对离子缔合物的形成和RRS增强的原因进行了讨论.(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0年07期)
刘立红,高作宁[7](2010)在《硫酸奎宁在SDBS-[bupy]PF_6修饰碳糊电极上的电催化氧化及电分析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了硫酸奎宁(quinine sulfate,QS)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odium dodecyl benzenesulfonate,SDBS)自组装膜与离子液体N-丁基吡啶六氟磷酸盐([bupy]PF6)复合修饰碳糊电极(SDBS-[bupy]PF6/CPE)上的电化学行为和电化学动力学性质,建立了QS电化学定量测定方法。方法:循环伏安法(CV),计时电流法(CA),计时库仑法(CC),方波伏安法(SWV)以及电化学交流阻抗法(EIS)。结果:在SDBS-[bupy]PF6/CPE上,QS发生了受扩散控制的不可逆电化学氧化过程。测得QS在SDBS-[bupy]PF6/CPE上的电极反应过程动力学参数。用SWV法测得QS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5.0×10-6~1.0×10-4mol·L-1和1.0×10-4~1.0×10-3mol·L-1呈线性关系,检测限为3.5×10-7mol·L-1。采用本方法对市售二盐酸奎宁注射液进行了电化学定量测定,RSD在1.3%~3.4%之间,加标回收率在98.0%~103%之间。结论:SDBS-[bupy]PF6/CPE对QS电化学氧化具有良好的催化作用,该方法可用于市售奎宁类药物含量的电化学定量测定,方法操作简单,测定结果令人满意。(本文来源于《药物分析杂志》期刊2010年03期)
郁金霞,胡成文[8](1990)在《活性炭国家标准检验方法测试原理(硫酸奎宁吸附力、铁含量、锌盐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1989年11月21~23日,由林业部标准司主持,在南京召开《活性炭检验方法》、《活性炭型号命名法》国家标准审定会。活性炭检验方法由原来部级标准提高为国家标准,是我国四级标准制中最高级,属强制性执行标准,应具有国际水平,这将有利于促进活性炭工业发展,提高产品质量,更能满足国际国内市场要求。(本文来源于《林产化工通讯》期刊1990年03期)
李瑞骥[9](1980)在《硫酸奎宁溶液萤光光谱的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很早以前,就已经发现奎宁在稀硫酸溶液中在光线照射时发出明亮的蓝色萤光。人们利用奎宁的这种性质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奎宁在0.1N硫酸溶液中的萤光强度最大,其含量虽低至0.001微克/毫升还可以检出。当溶液中有卤素离子存在时,由于熄灭作用,萤光强度显着降低,所以奎宁在0.1N盐酸溶液中就几乎不显萤光。由于奎宁的硫酸盐(硫酸奎宁或重硫酸奎宁)在0.1N硫酸溶液中产生稳定的萤光,可以利用这溶液来检查萤光计或萤光分光光度计在各个波长的萤光读数。有时亦可用作测定其它萤光性物质的参比标准物质。(本文来源于《广医通讯》期刊1980年02期)
王命强[10](1979)在《奎宁引起的粒细胞缺乏症:二硫酸奎宁对体外骨髓培养的毒性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一64岁男病人,因周围神经疾患、小腿痛性痉挛5年入院检查,但未能查明原因。给于扑热息痛等药,并每晚口服硫酸奎宁300mg,以止腿痛。3天后,常规查血示重度嗜中性白细胞减少。停用奎宁(其它药继续用),嗜中性白细胞计数很快恢复正常。于停用奎宁后6、21天,分别抽取骨髓作体外培养研究。培养层中所加二硫酸奎宁,在相当于血浆治疗浓度(1.82μg/ml)——甚至1/10此浓度(0.182μg/ml)时,该病人骨髓培养细胞集落形成即受到明显抑制;同样的药物浓度,对正常骨髓细胞则无抑制作用。表明正如临床所怀疑,该病人发生粒细胞缺乏是奎宁引起,并且是一种个体特异质反应。培养层中加入奎宁的右旋异构物——二硫酸奎尼丁(甚至两倍于治疗浓度),则不论对该病人骨髓细(本文来源于《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期刊1979年02期)
硫酸奎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咪唑盐柱[5]芳烃(WP5)与硫酸奎宁(QS)的作用机制,改进光谱法研究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研究WP5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结合作用,为WP5的药物载体应用提供参考。利用QS荧光的“关-开”定量检测Fe~(3+)和F~-,研究QS荧光“关-开”的机理。方法:(1)通过荧光光谱法计算WP5与QS在不同温度下的猝灭常数,结合紫外可见吸收差谱,研究两者间的作用机制。(2)通过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研究不同温度下WP5与BSA的结合作用,计算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和相关热力学参数,研究主要作用力类型,通过同步荧光光谱法研究WP5对BSA氨基酸残基构象的影响,了解WP5可能存在的生物毒性。(3)通过荧光猝灭光谱用QS定量测定Fe~(3+),通过荧光增强光谱用QS-Fe~(3+)体系测定F~-。结果:(1)通过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证明WP5对QS的荧光猝灭机理为动态猝灭。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是在激发态时分子扩散作用增加所致。(2)通过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证明WP5对BSA的荧光猝灭为静态猝灭,在293K及303K时的结合常数分别为2.810×10~4 L/mol和9.649×10~4 L/mol,结合比为1:1,结合过程为自发过程,作用力主要为疏水作用力。通过同步荧光光谱法,证明了WP5对BSA的氨基酸残基构象有一定的影响,可能存在生物毒性。(3)实现了QS对Fe~(3+)和QS-Fe~(3+)体系对F~-的定量检测。对Fe~(3+)的检测限为1.0×10~-55 mol/L,线性范围4×10~(-5)mol/L-8×10~(-4)mol/L。对F~-的检测限为4.4×10~-55 mol/L,线性范围1.2×10~(-4)mol/L-2.4×10~(-3)mol/L。结论:本论文合成了WP5,通过光谱法研究了WP5与QS的相互作用机制,对传统光谱法研究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方法学进行了改进。研究了WP5对BSA的作用机制,发现了其可能存在的生物毒性,为未来WP5在药物载体方面的应用提供数据参考。利用QS荧光的“关-开”,实现了对Fe~(3+)和F~-的定量检测,荧光“关-开”的作用机制是“电子/空穴辐射复合—电子/空穴非辐射复合—电子/空穴辐射复合”。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硫酸奎宁论文参考文献
[1].李敏,敬小莉,谈文林.硫酸奎宁荧光探针在Fe~(3+)检测中的应用[J].化学试剂.2019
[2].谢鹏.光谱法研究咪唑盐柱[5]芳烃与硫酸奎宁、BSA的相互作用及离子定量检测[D].遵义医学院.2018
[3].李俊芬,李晋增,董川.光谱法研究硫酸奎宁与小牛胸腺DNA的相互作用[J].分析科学学报.2013
[4].付国家,郭庆杰.药用活性炭对硫酸奎宁吸附性能的研究[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5].黄世杰.硫酸奎宁:血液学反应的危险评估[J].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11
[6].孔玲,刘忠芳,刘绍璞.同多钨酸根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法测定硫酸奎宁[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7].刘立红,高作宁.硫酸奎宁在SDBS-[bupy]PF_6修饰碳糊电极上的电催化氧化及电分析方法[J].药物分析杂志.2010
[8].郁金霞,胡成文.活性炭国家标准检验方法测试原理(硫酸奎宁吸附力、铁含量、锌盐含量)[J].林产化工通讯.1990
[9].李瑞骥.硫酸奎宁溶液萤光光谱的测定[J].广医通讯.1980
[10].王命强.奎宁引起的粒细胞缺乏症:二硫酸奎宁对体外骨髓培养的毒性作用[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