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组件和蒸发冷却式热泵机组论文和设计-姚红霞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换热器组件和使用该换热器组件的蒸发冷却式热泵机组,换热器组件主要包括壳体、安装于壳体侧壁的蒸发式冷凝器、与蒸发式冷凝器相邻并安装于壳体侧壁的蒸发器、风机、水泵、布水器、以及分别与蒸发式冷凝器和蒸发器对应的第一导风部件和第二导风部件。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换热器组件,包括:壳体;分别安装于所述壳体侧壁的蒸发式冷凝器;安装于所述壳体中的风机;水泵;与所述水泵连接的布水器;集水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蒸发式冷凝器相邻,安装于所述壳体侧壁的蒸发器。

设计方案

1.一种换热器组件,包括:

壳体;

分别安装于所述壳体侧壁的蒸发式冷凝器;

安装于所述壳体中的风机;

水泵;

与所述水泵连接的布水器;

集水池,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与所述蒸发式冷凝器相邻,安装于所述壳体侧壁的蒸发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侧壁的外侧或内侧,与所述蒸发式冷凝器对应的第一导风部件;设置在所述壳体侧壁的外侧或内侧,与所述蒸发器对应的第二导风部件。

3.一种蒸发冷却式热泵机组,具有如权利要求2所述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与所述蒸发器的出口连接的压缩机;

换向阀;

与所述换向阀连接的壳管式热交换器;

与所述壳管式热交换器连接的节流装置,所述节流装置连接至所述蒸发器的进液口,其中,

所述壳管式热交换器连接至所述蒸发式冷凝器的出口,所述蒸发式冷凝器的进口与所述换向阀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发冷却式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部件和\/或所述第二导风部件可活动地安装并可调节分别对应的所述蒸发式冷凝器和\/或所述蒸发器的风量。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发冷却式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是翅片式蒸发器。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发冷却式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器位于所述蒸发式冷凝器的上方、所述风机的下方。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发冷却式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位于所述布水器垂直方向的投影范围外,所述蒸发式冷凝器位于所述布水器垂直方向的投影范围内。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发冷却式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蒸发器的出口与所述压缩机之间安装有气液分离器和第一逆止阀;

所述节流装置、所述蒸发式冷凝器与所述壳管式热交换器之间分别安装有第二电磁阀和第二逆止阀。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蒸发冷却式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装置的出口与所述蒸发器的入口连接,且所述蒸发器与所述节流装置之间安装有第三电磁阀,所述节流装置的出口同时分支并通过第四电磁阀连接至所述壳管式热交换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蒸发冷却式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管式热交换器与所述换向阀连接的一端同时分支并通过第一电磁阀连接至所述气液分离器。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蒸发冷却式热泵机组的换热器组件和蒸发冷却式热泵机组。

背景技术

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主要是机组的冷凝器采用蒸发式冷凝器,即利用来自喷水器的冷却水的汽化潜热来吸收制冷剂蒸汽在冷凝器中凝结时放出的热量,通过冷却水的蒸发将热量传递给大气,而在蒸发器部分,节流后的低温低压制冷剂从冷冻水中吸收热量而蒸发后进入压缩机,冷冻水温度进一步降低达到目标温度从而实现制备冷水的需求。而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在制热时,现有技术通常是在喷水器的上面增加设置翅片式换热器作为蒸发器,或者直接使用大间距翅片盘管或者是直接使用板管式换热器作为蒸发器,来进行逆卡诺循环实现制热需求。

但是在风机的下面、喷水器的上面增加设置翅片式换热器作为蒸发器,会导致整个机组结构复杂,难以清扫和清理,并且因为空间限制难以确保蒸发器的换热面积,从而限制了机组的制热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问题而提出,目的在于设计一种新的进风结构的换热器组件和蒸发冷却式热泵机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在制热循环时,蒸发器的设置而导致的机组结构复杂,难以确保足够的蒸发器换热面积,在较低环境温度下制热能力差的问题。

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器组件包括:壳体;分别安装于壳体侧壁的蒸发式冷凝器;安装于所述壳体中的风机;水泵;与所述水泵连接的布水器;集水池,以及与所述蒸发式冷凝器相邻、安装于所述壳体侧壁的蒸发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器组件,蒸发式冷凝器及蒸发器均设置在壳体的侧壁,通过有效利用壳体的侧壁设置蒸发器,从而实现换热器组件结构简单并易于确保足够的蒸发器换热面积。

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器组件还优选地包括:设置在壳体侧壁的外侧或内侧,与蒸发式冷凝器对应的第一导风部件,以及设置在壳体侧壁的外侧或内侧,与蒸发器对应的第二导风部件。通过分别对应蒸发式冷凝器和蒸发器设置各自的导风部件,可以根据换热器组件的运行工况,选择性地启停使用蒸发式冷凝器或蒸发器。

进一步地,第一导风部件和第二导风部件均为可活动地安装并可调节分别对应的蒸发式冷凝器及蒸发器的风量,蒸发器是翅片式。

更进一步地,优选第一导风部件及第二导风部件设置在壳体侧壁的外侧,在根据运行工况关闭蒸发式冷凝器或蒸发器的使用时,可以通过导风部件的关闭使得蒸发式冷凝器或蒸发器与外界隔离,防风防雨防尘,可减缓蒸发式冷凝器和蒸发器的脏堵进展,减轻设备维护负担。

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器组件为多面选择进风式结构,风可以在风机所形成的负压作用下,在第一导风部件和第二导风部件的控制下,分别在制冷循环或制热循环时,有选择地分别从对应于蒸发式冷凝器的方向,或对应于蒸发器的方向吸入换热器组件中,完成分别与蒸发式冷凝器内流动的工质或者与蒸发器内流动的工质之间的换热。优选地,第一导风部件及第二导风部件可设置为百叶窗结构的样式,可通过步进电机连杆结构控制第一导风部件及第二导风部件进行翻转以实现封闭、部分封闭或打开其在壳体中的安装口。

第一导风部件及第二导风部件优选的采用步进电机连杆结构控制开度,即类似百叶窗结构,可通过步进电机连杆结构控制第一导风部件及第二导风部件进行翻转以实现封闭或打开的动作。

在制冷循环工况下,在步进电机带动下第一导风部件翻转打开而第二导风部件关闭,所以风经过蒸发式冷凝器表面,并携带从蒸发式冷凝器表面吸热而蒸发的水蒸气向上流动进入大气。在制热循环工况下,在步进电机带动下第二导风部件翻转打开而第一导风部件关闭,所以风流经蒸发器表面并在将热量传递给蒸发器中的制冷剂后,向上流动进入大气。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器组件的第一导风部件及第二导风部件的组数可以分别为两组且分别安装在换热器组件的两组相对的侧面中。第一导风部件及第二导风部件均安装在两组蒸发式冷凝器和两组蒸发器的外侧,且在侧壁中可通过步进电机控制以百叶窗形成进行翻转。

本实用新型的蒸发冷却式热泵机组,包括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器组件,还包括与蒸发器的出口连接的压缩机;换向阀,与换向阀连接的壳管式热交换器;与壳管式热交换器连接的节流装置,其中,节流装置连接至蒸发器的进液口,壳管式热交换器还连接至蒸发式冷凝器的出口,蒸发式冷凝器的进口与换向阀连接。

气液分离器与压缩机连接,吸热蒸发后的制冷剂工质的液体和气体混合物进入气液分离器中,气体被吸收进入压缩机。压缩机将制冷剂工质进行压缩并形成高温高压气体,输送至换向阀,再通过换向阀的其余阀口,根据运行工况,分别后续将高温高压气体工质输送至壳管式热交换器或蒸发式冷凝器进行冷凝。

另外,作为优选,布水器位于蒸发式冷凝器的上方、风机的下方;蒸发器位于布水器垂直方向的投影范围外,蒸发式冷凝器位于布水器垂直方向的投影范围内。

布水器与水泵连接,位置设于蒸发式冷凝器和风机之间,布水器喷淋水时,水会流经蒸发式冷凝器表面并吸收蒸发式冷凝器中高温高压制冷剂工质冷凝时释放出的热量,但不会接触到蒸发器。风机的位置进一步地优选位于安装有蒸发式冷凝器和蒸发器的壳体的上方位置处。

进一步的,蒸发器的出口与压缩机之间安装有气液分离器和第一逆止阀;节流装置、蒸发式冷凝器与壳管式热交换器之间分别安装有第二电磁阀和第二逆止阀。

进一步地,节流装置的出口与蒸发器的入口连接,且蒸发器与节流装置之间安装有第三电磁阀,节流装置的出口同时分支并通过第四电磁阀连接至壳管式热交换器。

优选地,壳管式热交换器与换向阀连接的一端同时分支并通过第一电磁阀连接至气液分离器。

蒸发冷却式热泵机组中的其他各部件之间通过上述方式连接,且各部件之间优选的均采用管道连接,并在各部件之间的管道之间添加逆止阀、电磁阀对经过管道中的气体或液体工质进行流量、流向、压力等数据的控制。

涉及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器组件及蒸发冷却式热泵机组的运行控制方法如下:

当蒸发冷却式热泵机组为制冷循环模式时,压缩机将压缩后的高温高压工质输送至蒸发式冷凝器,第一导风部件全开或部分打开,第二导风部件全关,高温高压工质通过蒸发式冷凝器被冷却成低温高压液体,再输送至节流装置以形成低温低压液体,再输送至壳管式热交换器并与外部介质例如冷却水进行热交换而制取冷水,壳管式热交换器中的工质吸收冷却水的热量而蒸发气化,气化后的工质进入压缩机,完成一次制冷循环;

当蒸发冷却式热泵机组为制热循环模式时,压缩机将压缩后的高温高压工质输送至壳管式热交换器,高温高压工质通过壳管式热交换器被冷却成低温高压液体,并通过节流装置形成低温低压液体,再输送至蒸发器与空气进行热交换,此时,第一导风部件全关,第二导风部件全开或部分打开,在蒸发器中工质吸收经由第二导风部件引入的空气热量而蒸发气化,气化后的工质进入压缩机,完成一次制热循环。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在蒸发冷却式热泵机组中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器组件的安装结构,可以在不改变现有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的整体框架结构和内部布置结构的情况下,通过在与蒸发式冷凝器相邻的壳体侧壁部分,分别相对安装设置蒸发器,并在壳体侧壁的与蒸发式冷凝器对应的位置设置第一导风部件,以及在壳体侧壁的与蒸发器对应的位置设置第二导风部件,来分别实现制冷和制热循环,从而没有必要在壳体的内部例如在风机的下面、喷水器的上面增加换热器作为蒸发器,简化了蒸发冷却式热泵机组结构的同时,因为蒸发式冷凝器及蒸发器均位于壳体的侧壁部分,便于清理和清扫,并且在不使用时,导风部件可以处于关闭状态与外界隔离,防风防雨防尘,可减缓蒸发式冷凝器和蒸发器脏堵进展的速度,减轻维护负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蒸发式冷凝器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蒸发式冷凝器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蒸发冷却式热泵机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1、压缩机;102、换热器组件;103、气液分离器;104、节流装置;105、壳管式热交换器;106、换向阀(四通换向阀);107、第一逆止阀;108、第一电磁阀;109、第二逆止阀;110、第二电磁阀;111、第三电磁阀;112、第三逆止阀;113、第四电磁阀;200、壳体;201、风机;202、水泵;203、布水器;204、集水池;205、蒸发式冷凝器;206、蒸发器;207、第一导风部件;208、散热装置;209、第二导风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附图中示意性地简化示出了蒸发冷却式热泵机组的结构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组或两组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组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请参见图1和图2所示,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蒸发冷却式热泵机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蒸发式冷凝器的立体图。

如图1和图2所示,特别的,为了便于理解换热器组件102的结构,图1中的换热器组件102采用其纵向的剖视图作为表达,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首先提供了一种用于蒸发冷却式热泵机组的换热器组件,该换热器组件102包括壳体200;分别安装于壳体200侧壁的相对两侧位置上的蒸发式冷凝器205;对应蒸发式冷凝器205下方设置的散热装置208;蒸发式冷凝器205采用的材质并无特别限定,材质可以是不锈钢、铜镍或者铝合金等。蒸发式冷凝器205的型式也并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是板式,板管式或者管式等;贯穿并安装于壳体200顶部的风机201;安装于壳体200中的水泵202;设于壳体200内上部并与水泵202连接的布水器203;设于壳体200内底部的集水池204以及与蒸发式冷凝器205相邻、分别相对安装于壳体200侧壁的蒸发器206。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在壳体200外侧、与蒸发式冷凝器205对应的第一导风部件207;设置在壳体200外侧、与蒸发器206对应的第二导风部件209。

本实施例中,分别安装于壳体200侧壁的相对两侧位置上的蒸发式冷凝器205及蒸发器206,其本身也构成了壳体200的侧壁的一部分,这一点无须赘述。

另外,作为优选,第一导风部件207及第二导风部件209均为可活动地安装并可调节分别对应的蒸发式冷凝器205及蒸发器206的风量,蒸发器是翅片式蒸发器。

根据这样的结构而形成的换热器组件102为多面选择式进风结构,具体到本实施例中为四面选择式进风式结构,风可以在风机201所形成的负压作用下,在第一导风部件207和第二导风部件209的控制下,分别在制冷循环或制热循环时,分别从对应于蒸发式冷凝器205的方向,或对应于蒸发器206的方向吸入换热器组件102中,完成分别与蒸发式冷凝器205或蒸发器206的换热。第一导风部件207及第二导风部件209可设置为百叶窗结构的样式,可通过步进电机连杆结构分别控制第一导风部件207和\/或第二导风部件209进行翻转以实现封闭、部分封闭或打开其对应壳体200的通风口。当第一导风部件207为打开状态时,风可以经由蒸发式冷凝器205进入换热器组件102中;当第二导风部件209为打开状态时,风可以经由蒸发器206进入换热器组件102中。当第一导风部件207及第二导风部件209全部为关闭状态时,导风部件将风阻挡在外,使得蒸发式冷凝器205和蒸发器206与外界隔离。

本实施方式中蒸发式冷凝器205的材质导热系数高,对材质并无特别限定,可以是不锈钢、铜镍或者铝合金等。型式也并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是板式,板管式或者管式等。例如优选为铜镍管时可以通过内外加工增大有效换热面积来强化换热效果,间距大清洗方便,且防腐蚀。在较低环境温度制热模式,则可以采用蒸发器206做蒸发器件,使用地点环境不受限制,无结垢及腐蚀问题,占地面积小。本实施方式的换热器组件停机时第一导风部件207及第二导风部件209均关闭,所有换热器及部件与外界隔离,干净无污染,降低了对蒸发式冷凝器205及蒸发器206清洁维护的要求。

进一步的,第一导风部件207及第二导风部件209优选的采用步进电机连杆结构(未示出)控制开度,即类似百叶窗结构,可通过步进电机连杆结构控制第一导风部件207及第二导风部件209进行翻转以实现封闭或打开的动作。第一导风部件207及第二导风部件209采用ABS(ABS塑料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种单体的三元共聚物)材质或者铝材。

在制冷循环工况下,在步进电机带动下第一导风部件207翻转打开而第二导风部件209关闭,所以风经过蒸发冷凝器205并在吸热后携带蒸发的水蒸气向上流动进入大气。在较低环境温度的制热循环工况下,在步进电机带动下第二导风部件209翻转打开而第一导风部件207关闭,所以风流经蒸发器并在将热量传递给蒸发器206中的制冷剂后,向上流动进入大气。

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器组件102优选的结构为四方体结构,例如正方体或长方体,具有四个侧面,第一导风部件207及第二导风部件209的组数分别为两组且分别安装在换热器组件102的两个相对的侧面中。蒸发式冷凝器205和蒸发器206的数量分别是两组,两组蒸发式冷凝器205安装在换热器组件102内两个相对的侧壁上并对应第一导风部件207的位置,两组蒸发器206安装在换热器组件102内另外两个相对的侧壁上并对应第二导风部件209的位置。蒸发式冷凝器205和蒸发器206在俯视的角度上看过去形成大致正方形或长方形结构。第一导风部件207及第二导风部件209均安装在两组蒸发式冷凝器205和两组蒸发器206的外侧,并以端部嵌设的形式安装于换热器组件102的侧壁中,且在侧壁中可通过步进电机控制以百叶窗形成进行翻转。

另外,作为优选,布水器203位于蒸发式冷凝器205的上方、风机201的下方,蒸发器206位于布水器203垂直方向的投影范围外,蒸发式冷凝器205位于布水器203垂直方向的投影范围内。

布水器203与水泵202连接,位置设于蒸发式冷凝器205和风机201之间,布水器203喷淋水时,水会流经蒸发式冷凝器205表面并吸收蒸发式冷凝器205中高温高压制冷剂冷凝时释放出的热量,但不会接触到蒸发器206。布水器203将水喷淋在蒸发式冷凝器205的表面,水吸收蒸发式冷凝器205中工质的热量而蒸发成水蒸气,风机201将水蒸气抽离换热器组件102并进入大气。风机201的位置进一步地优选位于安装有蒸发式冷凝器205和蒸发器206的壳体200的上方位置处,将风机201安装在壳体200的中央上方处,可以保证通过两组蒸发式冷凝器205的风量或者通过两组蒸发器206的风量各自保持均衡,提高换热效果。在采用多个例如两个风机201时,两个风机201对称布置在壳体200的中央上方处。安装在蒸发式冷凝器205下方的散热装置208的材质优选的可采用类似开式冷却塔使用的PVC(聚氯乙烯)填料,散热装置208可以将布水器203喷淋并经过蒸发式冷凝器205表面流下的水,在散热的同时完全接流到底部的集水池204中。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蒸发冷却式热泵机组,该蒸发冷却式热泵机组使用本实施例的换热器组件102,还包括与蒸发器206的出口连接的气液分离器103;与气液分离器103连接的压缩机101;包括有第一阀口a、第二阀口b、第三阀口c和第四阀口d的四通换向阀106,压缩机101连接至四通换向阀106的第一阀口a;与四通换向阀106的第二阀口b连接的壳管式热交换器105;与壳管式热交换器105连接的节流装置104,节流装置104连接至蒸发器206的进液口;壳管式热交换器105还连接至蒸发式冷凝器205的出口,蒸发式冷凝器205的进口与四通换向阀106的第三阀口c连接。

气液分离器103与压缩机101连接,从蒸发器206吸热蒸发后的制冷剂工质的气液混合物进入气液分离器103中,气体工质被压缩机101吸入。压缩机101将工质进行压缩并形成高温高压气体,再输送至四通换向阀106的第一阀口a中,在制热工况下,可以通过四通换向阀106的第二阀口b将高温高压工质气体输送至壳管式热交换器105进行冷凝,而在制冷工况下,则通过四通换向阀106的第三阀口c将高温高压工质气体输送至蒸发式冷凝器205进行冷凝。

另外,作为优选,蒸发器206的出口与气液分离器103之间安装有第一逆止阀107;节流装置104、蒸发式冷凝器205与壳管式热交换器105之间分别安装有第二电磁阀110和第二逆止阀109。

节流装置104的出口与蒸发器206的入口连接,且蒸发器206与节流装置104之间安装有第三电磁阀111,节流装置104的出口同时分支并通过第四电磁阀113连接至壳管式热交换器205。

壳管式热交换器105与四通换向阀106的第二阀口b连接的一端,同时分支并通过第一电磁阀108连接至气液分离器103;四通换向阀106的第四阀口d连接至气液分离器103。

本实施例中,蒸发冷却式热泵机组中的其他各部件之间通过上述方式连接,且各部件之间优选的均采用管道连接(例如气液分离器103通过管道与第一逆止阀107、壳管式热交换器105、四通换向阀106的第四阀口d以及压缩机101连接;壳管式热交换器105与蒸发式冷凝器205、蒸发器206和四通换向阀106的第二阀口b之间通过管道连接等),并在各部件之间的管道之间安装第一逆止阀107、第一电磁阀108、第二逆止阀109、第二电磁阀110、第三电磁阀111、第三逆止阀112、第四电磁阀113对经过管道中的气体或液体工质进行流量、流向、压力等数据的控制。

通过以下说明进一步的认识本实用新型的特性及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涉及本实用新型的蒸发冷却式热泵机组的运行控制方法,其中,运行控制方法如下:

当热泵机组为制冷模式时,压缩机101将压缩后的高温高压气体工质输送到四通换向阀106的第一阀口a,并从第三阀口c输送至蒸发式冷凝器205,第一导风部件207全开,第二导风部件209全关,高温高压气体工质通过蒸发式冷凝器205被冷却成低温高压液体工质,再经过第二逆止阀109后输送至节流装置104以形成低温低压液体工质,通电使第四电磁阀113打开(此时第三电磁阀111及第二电磁阀110断电处于关闭状态),再输送至壳管式热交换器105并与冷却水进行热交换而制取冷水,壳管式热交换器105中的工质吸收冷却水的热量而蒸发气化,气化后的工质经由气液分离器103进入压缩机101,完成一次制冷循环。

当热泵机组为制热模式时,压缩机101将压缩后的高温高压气体工质输送到四通换向阀106的第一阀口a,并从第二阀口b经由第三逆止阀112后输送至壳管式热交换器105,高温高压气体工质通过壳管式热交换器105被冷却成低温高压液体工质,并流经第二电磁阀110后通过节流装置104形成低温低压液体工质,再输送至蒸发器206与空气进行热交换(此时第三电磁阀111通电处于开启状态,第四电磁阀113断电而处于关闭状态),此时,第一导风部件207全关,第二导风部件209全开或部分打开,在蒸发器206中工质吸收经由第二导风部件209引入的空气的热量而蒸发气化,气化后的工质经由气液分离器103进入压缩机101,完成一次制热循环。

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在蒸发冷却式热泵机组中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器组件102,可以在不改变现有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的整体框架结构和内部布置结构的情况下,通过在与蒸发式冷凝器205相邻的壳体侧壁部分,分别相对安装设置蒸发器206,并在壳体200外侧的与蒸发式冷凝器205对应的位置设置第一导风部件207,以及在壳体200外侧的与蒸发器206对应的位置设置第二导风部件209,来分别实现制冷和制热循环,从而没有必要在壳体200的内部例如在风机的下面、喷水器的上面增加换热器作为蒸发器,简化了蒸发冷却式热泵机组结构的同时,因为蒸发式冷凝器205及蒸发器206均位于壳体200的侧壁部分,便于清理和清扫,并且在不使用时,导风部件(即第一导风部件207和第二导风部件209)可以处于关闭状态与外界隔离,防风防雨防尘,可减缓蒸发式冷凝器205和蒸发器206脏堵进展的速度,减轻设备维护负担。

另外,作为一个实施例,以上举例说明了第一导风部件207及第二导风部件209均安装在两组蒸发式冷凝器205和两组蒸发器206的外侧,但并不限于此,第一导风部件207或第二导风部件209也可以根据需要安装在两组蒸发式冷凝器205和两组蒸发器206的内侧,同样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

此外,作为一个实施例,以上以四通换向阀举例说明了换向阀106,但并不限于此,使用三通换向阀作为换向阀106也一样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能够根据需要而对于上述控制方法的各个步骤进行删减或者顺序调整。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上述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基本实现本申请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上述实施方式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设计图

换热器组件和蒸发冷却式热泵机组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17870.5

申请日:2019-01-23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1(上海)

授权编号:CN209459267U

授权时间:20191001

主分类号:F25B 39/04

专利分类号:F25B39/04;F25B13/00;F25B41/04;F25B49/02

范畴分类:35D;23B;

申请人:大金空调(上海)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大金空调(上海)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01108 上海市闵行区莘庄工业园区申富路398号

发明人:姚红霞

第一发明人:姚红霞

当前权利人:大金空调(上海)有限公司

代理人:杨楷;毛立群

代理机构:31291

代理机构编号:上海立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  ;  ;  ;  

换热器组件和蒸发冷却式热泵机组论文和设计-姚红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