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油田大明集团有限公司257000
【摘要】我国是石油消耗大国,每年的石油消耗量在世界各个国家之间都位居前列。在石油开采过程中,需要采油工人通过井下作业技术开采出石油产品。由于油田井下的理化情况很不稳定,若果有突发的意外事件发生,势必会对采油工人的个人生命安全以及整个采油工程的施工进度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做好油田井下作业技术管理,无论是对保障油田井下作业人员的个人生命安全,还是对确保整个采油工程的施工进度来讲,都有十分深远的意义。本文将围绕如何做好油田井下作业技术管理这一话题,通过分析油田井下作业技术管理现存的一些问题,提出强化油田井下作业技术管理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石油化工油田安全井下作业技术管理
引言
石油的开采会得到以下产品:石油燃料(约占总产量的90%)、石油溶剂、化工原料(乙烯)、润滑剂(5%)、石蜡、石油沥青、石油焦等。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汽油、柴油绝大多数来自于石油开采,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石油开采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要事。石油开采井下作业是我国工业的支柱型产业,与许多工业的发展都息息相关,例如汽车工业、能源工业、制造业等都离不开石油提供动力。石油开采过程包括:石油地震勘探→石油钻井→石油测井→井下作业→采油生产→油气集输等过程。在整个石油开采工艺过程中,井下作业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该环节技术难度大、作业环境中不确定性因素多、意外事故发生率高。因此,加大对石油开采过程中井下作业技术的管理力度理所应当是石油开采井下作业中的重点内容。笔者根据调查发现,虽然国家高度重视石油开采井下作业技术管理,也出台了许多相关的法律法规,但在实际的油田井下作业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成为了威胁井下作业人员个人生命安全和井下开采作业顺利进行的潜在因素,快速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已成为当务之急。
油田井下作业技术管理现存问题
笔者通过调查发现,现下国内各采油厂在油田井下作业技术管理方面普遍存在如下问题:(1)员工安全意识薄弱,企业安全监管制度不完善;(2)井下作业人员存在违规操作、违反设计标准作业的情况;(3)井下开采工艺不够科学合理;(4)井控技术管理制度不够完善,责任制度不够明确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都直接或间接地对整个开采工艺过程带来安全隐患,也从侧面反映了现阶段我国石油开采行业上暴露出许多不规范、不合理的地方。石油工业安全顺利地完成既定的采油计划,是关乎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决定了许多相关行业能否顺利平稳地运行下去。因此,加强油田井下技术监管力度,严格杜绝此类问题的发生刻不容缓!
强化油田井下作业技术管理有效对策
做好安全教育,防患于未然
石油井下作业本身的特点是“规模大、任务重、隐患多”。这给石油开采井下作业的作业人员自身的安全带来了更多的威胁。因此加强对石油开采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素质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识至关重要。这里倡导的安全教育不是让企业员工在入职前简单地上几节课,看几部宣传片,而应该是配备严格考核制度的安全教育。在企业员工入职前,公司的安全教育部门应该就安全教育进行严格培训,按照“课程+实践+考核”的模式进行,其中课程安排的课时应不少于60个课时,培训结束以后,考核合格者方能入职,不合格者需要继续接受培训,直至其考核合格为止。对井下作业人员入职前进行严格的安全教育,旨在让他们掌握必备的安全常识和危险内容的注意事项。这有利于在井下作业人员中形成“人人懂安全,人人重安全,人人要安全”的工作理念。试想,如果油田作业人员都能够具备较强的安全意识,掌握必备的安全自救救他技能,油田井下开采的事故率一定会被降到最低。即便是有重大事故意外发生,在大家的通力协作下油田损失也一定会降到最低。当所有员工都能够做到“自我监督、相互监督”的时候,也就真正做到了从源头上消除油田生产中各种危险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既保障了油田井下作业人员最基本的人身安全,又保障了油田的经济效益,更保障了国家石油开采井下作业及其他相关行业平稳地运行。
合理优化井控技术工艺
优化井控技术工艺旨在从石油开采的源头实现有效地井下作业技术管理。优化石油开采井控技术工艺涵盖了两方面的内容:第一,要求石油开采企业对于规划使用的井控技术要充分讨论、反复论证,以保证其在原理上的可行性。第二,要求井下一线作业人员在操作采油设备时,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作业,要遵守设计标准。这样才能确保最大限度地降低意外事件发生的概率。
建立井下作业技术管理梯级责任制度
油田井下作业技术管理梯级责任制度最大的优点是明确了各级监管责任人及其职权范围内的监管任务。完善油田井下作业技术管理梯级责任制度是保障员工及企业自身安全及效益的重要举措。各大采油厂在制定安全监管制度时,务必要厘清井下技术管理责任次序,要明确监管梯级责任人及其监管权力。井下作业技术监管梯级责任人只有明确了自己职责和权利范围,才能理解井下技术监管的重要性,才更有利于其行使监管权力。监管梯级责任人是指在企业在执行井下技术监管任务时,结合企业自身的人事制度,从一把手到基层员工逐级铺开,形成梯级效果。例如从厂长→车间主任→生产班组长→一线井下作业人员。划分明确的梯级责任人,大家才能够各司其职,相互监督,有机协作。除此之外,梯级责任人制度还囊括了各级责任人应承担的法律义务。这样,一旦有监管不力的现象或者安全事故发生,不管是从企业本身出发,还是从国家法律出发,总是能够责任到人。在明确的责任压力下,企业各级人员也一定会做到规范操作、安全生产。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工业正朝着世界先进工业的方阵大踏步前进。石油工业作为国家工业的中流砥柱,自然不容小觑。一个安全合格的开采环境,保证了石油开采工作平稳安全地运行。提升油田作业井下安全监管工作质量,提高一线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规范井下作业人员的工业操作,完善油田井下作业技术管理梯级责任制度,既是保证井下作业人员生命安全的必然要求,也是确保石油开采任务安全、平稳运行的不二之选。
参考文献
[1工程监督对油田工程建设的价值增效分析[J].王春燕.石油开采井下作业技术监督.2017(05)
[2]采油厂的安全监督管理措施[J].陈惠宁.化工设计通讯.2017(11)
[3]石油企业安全监督管理探索[J].姚震远,宋永宁,刘璟.当代化工研究.2018(06)
[4]论如何进一步促进安全监督与被监督双方的关系[J].王小勇,马新茸,刘建峰,张世荣.安全.2017(S1)
[5]胜利油田:对环境隐患零容忍[J].程强.中国石化.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