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洪军:125I放射性粒子永久组织间植入治疗腹腔实质性脏器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论文

祁洪军:125I放射性粒子永久组织间植入治疗腹腔实质性脏器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论文

摘要:目的观察125I 放射性粒子永久植入治疗腹腔实质性脏器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96 例腹腔实质性脏器恶性肿瘤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 例。对照组患者均采取化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125I 放射性粒子永久植入治疗。比较两组肿瘤总显效率、总有效率、疼痛缓解率。结果观察组总显效率与总有效率分别达83.33%与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56.25%与84.44%(P<0.05)。观察组疼痛缓解率为88.57%,显著高于对照组68.75%(P<0.05)。两组的毒副反应总发生率与植入相关反应总发生率之间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5I 放射性粒子永久植入治疗腹腔内实质性脏器恶性肿瘤可提高肿瘤控制率,缓解患者疼痛,具有较高安全性。

关键词:腹腔实质性脏器恶性肿瘤;125I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

0 引言

人体脏器主要分为实质性脏器和空腔脏器,肝脏、肺及胰脏等均为代表性腹腔实质性脏器,为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保证。临床数据显示[1],腹腔实质性脏器具有较高的恶性肿瘤发生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随着临床肿瘤诊疗研究进步,新型的治疗方法与方式不断涌现。本文以96 例腹腔实质性脏器恶性肿瘤患者为例,观察125I 放射性粒子永久植入治疗腹腔实质性脏器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07 年1 月至2016 年12 月收治的96 例腹腔实质性脏器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 例。观察组男26 例、女22 例;年龄42~77 岁,平均(56.38±6.97) 岁;肿瘤类型:转移性肝癌20 例、胰腺癌28 例;肿瘤直径3~6 cm,平均(4.66±1.32) cm;胰腺癌TNM 分期:Ⅲ期19 例、Ⅳ期9 例。对照组男28 例、女20 例;年龄40~79 岁,平均(58.01±7.52)岁;肿瘤类型:转移性肝癌22 例、胰腺癌26 例;肿瘤直径4~6 cm,平均(4.98±1.10) cm;胰腺癌TNM 分期:Ⅲ期20 例、Ⅳ期6 例。两组基线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均衡性。

纳入标准:①腹腔实质性脏器恶性肿瘤患者,包括肝癌及胰脏癌;②患者均经B 超、CT、MRI、PET/CT 及组织病理学确诊;③术前KPS 评分>60 分;④治疗前白细胞计数(WBC)>3.5×109/L,血小板计数(PLT)>9×109/L;⑤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马云:这是我们到农村调查的结果。我认为不能让农村的留守儿童没有得到好的教育就进入社会,但是偏远的学校留不住年轻老师,怎么办呢?所以我的设想是通过建设乡镇的寄宿制学校,把老师留在乡村。而且,这个问题现在也得到了教育部门的重视。

排除标准:①伴严重心血管疾病者;②伴血液系统、免疫系统异常者;③伴其他部分肿瘤及精神异常者。

1.2方法

在具体实现中,首先创建前后双缓冲页, 调用uglPageDrawSet ( )函数设置活动的双缓冲页,使监测数据、设备状态和报警等过程在Off_Screen(后台)实现。在绘制当前数据信息时,调用函数uglPageDrawSet( )另外指定绘制下一图形操作的页面(缓冲)。在绘制完成之后,通过 uglPagevisableSet( )将后台的图像拷贝到前台,实现双缓冲图形的界面切换。双缓冲流程图见图4。

1.3观察指标

安全联锁逻辑功能可根据工艺过程需求确定,加氢裂化装置安全联锁逻辑的特殊性主要在反应部分,该部分具有高压特点,联锁逻辑主要有:反应器紧急泄压联锁逻辑、进料泵联锁逻辑、进料加热炉或氢气加热炉联锁逻辑、循环氢压缩机联锁逻辑、新氢压缩机联锁逻辑、贫液泵和注水泵联锁逻辑、防止高压串低压联锁逻辑等。加氢裂化装置主要联锁逻辑如图1所示。

(1)假设数据集 D={x1,x2,…,xn}的维数为d,网格u为边界稠密网格,考察其邻近网格单元是否存在稀疏网格单元u′,若存在则进行步骤(2),否则不作处理;

观察组总显效率与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1.3.1 疗效评价

参照WHO 疼痛分级标准于治疗前评估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分别0 级、1 级、2 级、3 级、4 级,分级越高疼痛越严重。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 统计数据,计量资料采用s) 表示,比较行t 检验;计数资料用构成比n(%) 表示,采取χ2 检验,当理论频数<5 时采取连续矫正卡方检验,P<0.05 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参照WHO 实体瘤疗效[2]评价标准:所有可见病灶均消失,且维持至少4 周,为完全缓解(CR);各病灶的最大双径乘积总和或单径总和缩小50%以上,为维持4 周以上,为部分缓解(PR);各病灶的最大双径乘积总和或单径总和缩小不足50%,并维持4 周,为病情稳定(SD);至少1 个病灶的双径乘积总和或单径增加25%以上,会有新病灶出现,为病情进展(PD)。总显效率=(CR+PR)/n×100%;总有效率=(CR+PR+SD)/n×100%。

2 结果

2.1临床疗效

1.3.2 腹部疼痛缓解情况

对照组中转移性肝癌患者均采取FOLFOX 化疗方案,共治疗2 个疗程;胰腺癌患者采取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化疗方案为吉西他滨+ 顺铂,治疗3 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125I 放射性粒子永久植入治疗,均在转移性肝癌及胰腺癌患者化疗前3 d进行:术前限制食流量3 d,术前12 h 口服导泄药,术前6 h 禁食。口服稀释的含碘造影剂显示肠管,术前30 min 予镇静剂。局麻,根据布源需要确定进针点的数目与位置,于皮肤穿刺点作若干个长度1 mm 的小切口。CT 引导下,根据立体治疗计划系统,利用植入针按1~1.5 cm 的布源进行125I 放射性粒子的平面播植,125I 活跃度为29.6 MBq。反复CT 扫描,结合扫描结果调整进针方向及深度,将125I 放射性粒子送至肿瘤病灶。完成后将植入针拔出,伤口压迫、止血,术后3 d 常规抗感染。

表1 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n(%)]

组别 n CR PR SD PD 总显效率 总有效率观察组 48 5(10.42) 35(72.92) 5(10.42) 3(6.25) 40(83.33) 45(93.75)对照组 48 3(6.25) 24(50.00) 11(22.92) 9(18.75) 27(56.25) 38(84.44)χ2 - 8.350 4.360 P - 0.004 0.037

2.2疼痛缓解效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中分别有35 例与32 例患者疼痛分级≥3 级。观察组疼痛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疼痛缓解效果的比较[n(%)]

组别 n CR PR 好转 无效 总缓解率观察组 35 9(25.71) 22(62.86) 4(11.43) 0 31(88.57)对照组 32 6(18.75) 16(50.00) 8(25.00) 2(6.25) 22(68.75)χ2 - 3.973 P - 0.046

3 讨论

本研究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125I 放射性粒子永久植入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显效率与总有效率分别达83.33%与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56.25% 与84.44%,疼痛缓解率为88.57%,显著高于对照组68.75%(P<0.05),证实125I 放射性粒子永久植入治疗在提高疗效、缓解疼痛方面发挥显著作用。125I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根据肿瘤大小、侵及范围决定粒子分布情况,利用125I 粒子发出的持续低能量γ 射线对肿瘤起到适形放疗作用[3]。有国外专家指出[4],125I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更符合肿瘤的放射生物学的要求:随着细胞周期的不同,癌细胞对放射线的敏感性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处于M 期及G2 期的细胞对放射线较敏感,而处于静止期、S 期或G1 期的癌细胞对放射线的敏感度则大幅降低。125I 粒的半衰期为2 个月,植入癌组织后可对癌细胞进行长时间的持续近距离照射[5]。即便癌细胞处于不同分裂期,但只要其一进入M 期和G2期,即会受到γ 射线的持续照射而被杀死[6],这是观察组总显效率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主要原因。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两组的毒副反应总发生率与植入相关反应总发生率之间均未见统计学意义,证实125I 放射性粒子永久植入治疗具有较高安全性,不会引起严重不良反应。杨辰[8]等的研究显示,125I 对肝癌细胞的内照射生物学效应明显优于外照射的放疗。

综上所述,腹腔内实质性脏器恶性肿瘤采取125I 放射性粒子永久植入治疗可提高肿瘤控制率,缓解患者疼痛,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韩媛,崔书中,周英,等.晚期胃肠恶性肿瘤患者腹腔热灌注化疗围治疗期营养状况分析[J].广东医学,2017,38(14):2135-2137.

[2]Kanzaki H, Kataoka М, Nishikawa A, et al. Kinetics differences between PSA bounce and biochemical failure in patients treated with 125I prostate brachytherapy[J]. Jpn J Clin Oncol ,2015,45(7):1688-1694.

[3]Yang W, Zhao JG, Li XY, et al. Anti-tumor effect of 125I-UdR in combination with Egr-1 promoter-based IFNγ gene therapy in vivo[J]. Radiat Environ Biophys,2010,49(4):705-714.

[4]Мorgenroth A, Dinger C, Zlatopolskiy BD, et al. Auger electron emitter against multiple myeloma--targeted endo-radio-therapy with 125I-labeled thymidine analogue 5-iodo-4’-thio-2’-deoxyuridine[J]. Nucl Мed Biol,2011,38(7):1067-1077.

[5]黄伟,刘会春,李宗狂,等.胆道支架联合125I 粒子腔内照射与姑息性胆肠内引流治疗胰头癌的疗效比较[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7,51(1):47-52.

[6]Lee HG, Kim H, Kim EJ, et al. Targeted therapy for Epstein-Barr virusassociated gastric carcinoma using low-dose gemcitabine-induced lytic activation[J].Oncotarget,2015,6(31):31018-31029.

[7]杨辰,朱然,万建美,等.125I-UdR 壳聚糖纳米微粒对肝癌细胞的内照射生物学效应[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15,35(5):323-328.

中图分类号:R7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613/j.cnki.1671-3141.2019.86.078

本文引用格式:祁洪军,鲁爱,于淑萍.125I 放射性粒子永久组织间植入治疗腹腔实质性脏器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6):146-147.

标签:;  ;  ;  ;  ;  ;  ;  ;  ;  ;  ;  

祁洪军:125I放射性粒子永久组织间植入治疗腹腔实质性脏器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