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明军甘肃省高台县合黎初中734300
摘要:地图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读图是学习地理的重要途径,读图能力的高低是衡量能否学好地理的关键。地图是地理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可将知识化繁为简,不仅能帮助学生形成空间观念,理解巩固学过的地理知识,获取新的地理知识,而且有利于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关键词:地图学生读图能力
地理新课程中附有大量的插图,有示意图、素描图、景观图、统计图、曲线图等。面对这些种类繁多的地图,本文拟就如何在地理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谈谈个人的一些做法。
一、识图
不同主题和种类的地图有着不同的用途,因此教学中首先要使学生认清地图,明确地图的主题、种类。地理中的地图主要有地形图、政区图、剖面图、地理原理图、地理模式图、地理统计图、景观图、地理示意图、地理漫画等,如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等。
二、记图
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形的轮廓、形状,看看是否有明显好记的特征,再根据观察出的形状特征把图形记住。如黄河的干流形状像汉字“几”字、意大利的轮廓像长筒靴、法国六边形的轮廓、陕西省跪俑状的轮廓等。这样能帮学生轻松地判读出有关图形,从而为进一步解答有关问题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析图
首先要弄清地图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这是读图的根本。只有弄清比例尺,才能使图中抽象的距离在脑海中产生实际概念;只有对图上方向的正确认识,才能保证用图的正确性;只有对图例和注记的正确理解,才能保证所读地理事物名称的正确,才能帮助学生在地图上迅速找到目标,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读图的顺利和正确。其次要明确任务,引导读图。如讲述“东南亚季风的影响”,先让学生观察冬、夏季风的风向,进一步引导分析季风的产生与发源地之间的关系,季风的性质就迎刃而解了。
四、绘图
引导学生绘制有关教学用图是提高学生识图、析图能力的有效方法。画图练习也能帮助学生提高读图能力,在课堂中师生共同画图,老师边讲边画,能使学生非常直观地了解地理事物的变化趋势,从而加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识记、巩固。如学习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时,我要求学生画日照图、地球公转示意图等。学生通过亲自动手绘制简图,能加深对所绘图中地理知识的理解,对掌握一些绘图的基本技能也很有实践价值。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地理知识,而且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如对气候的形成、分布、特征的分析一定要落实到区域图上,要求学生不仅要会读图,还要能分析图,以至能绘制气候分布简图。
五、用图
地图不仅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也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时坚持图文结合的原则,教会学生阅读和使用地图的正确方法。首先是看图的标题(或图名)确定知识范围(若是区域图,可知道其所在的位置;若是统计图,可知道其反映的是哪些地理事物之间的关系);二看图例和注记,发现并提取图像信息;三看图像特征,寻找标志性数据或知识点;四看相互联系,全面综合分析,组织有效答案。
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是提高地理成绩的重要环节,引导学生探讨各类地图的读图方法、有序读图并加以归纳是读图能力培养和提高的重要途径。
1、空间顺序法。如:阅读《气温分布图》,可先指导学生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依次读出大气垂直层次的名称、高度和气温随高度变化的特点。通过读图,使学生看出在不同高度范围内气温的垂直变化不同,有的层次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有的层次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增。
2、时间顺序法。如:阅读《我国人口的增长图》,先以1949年和1982年为两个界点,把我国人口的增长过程分为三个时段;再观察各段曲线的变化特点,说明各段我国人口的增长情况,分析各段人口增长特点不同的原因。
3、逻辑顺序法。如:阅读《亚欧地形图》,可以先让学生观察,然后寻找出图中有关的地理事象,如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特征等,再思考、挖掘其深层的内在联系,从而明白亚洲河流成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的缘由。
4、比较分析法。如:学习《青藏地区》,通过让学生比较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的面积大小、海拔高度来了解青藏高原具有面积大、地势高的特点,再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青藏高原的气温特点。当学生初步得出气温低的特点后,引导其比较杭州与拉萨的冬夏气温。根据“海拔每上升1000米,温度下降6℃”这一规律,学生会很快得出青藏高原“冬寒夏凉”的气候特点。教师可再激励学生思考:青藏高原会形成怎样的自然景观?动植物应有什么特点?学生不难得出: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峰终年冰雪覆盖,动植物应有耐寒的特点。
5、想象法。如山东省像是卧着的骆驼、黑龙江省好像小天鹅等。
总之,地图成了地理教学中应用最广泛、最实用同时也最不可缺少的工具,如果教学中地图运用得好,能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培养学生的用图习惯、锻炼读图与析图能力也是最富有地理学科特色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