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辅助工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重复使用的楼板管道预留洞套管装置。本实用新型包括套管组件和固定组件;套管组件包括PVC管,PVC管外侧包裹设置有弹性保温套,弹性保温套外侧满布缠绕固定有单面涂胶的胶带层;固定组件包括垂直于建筑模板设置的螺杆,位于套管组件顶部的封口盖板和用于固定套管组件的锁紧螺母,螺杆底部尖端锚入建筑模板内,并与PVC管的中轴线重叠设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可在混凝土具有一定强度后拆除,可重复使用。
主设计要求
1.可重复使用的楼板管道预留洞套管装置,包括套管组件和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套管组件包括PVC管(1),PVC管(1)外侧包裹设置有弹性保温套(2),弹性保温套(2)外侧满布缠绕固定有单面涂胶的胶带层(3);固定组件包括垂直于建筑模板(8)设置的螺杆(5),位于套管组件顶部的封口盖板(6)和用于固定套管组件的锁紧螺母(7),螺杆(5)底部尖端锚入建筑模板(8)内,并与PVC管(1)的中轴线重叠设置。
设计方案
1.可重复使用的楼板管道预留洞套管装置,包括套管组件和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套管组件包括PVC管(1),PVC管(1)外侧包裹设置有弹性保温套(2),弹性保温套(2)外侧满布缠绕固定有单面涂胶的胶带层(3);固定组件包括垂直于建筑模板(8)设置的螺杆(5),位于套管组件顶部的封口盖板(6)和用于固定套管组件的锁紧螺母(7),螺杆(5)底部尖端锚入建筑模板(8)内,并与PVC管(1)的中轴线重叠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重复使用的楼板管道预留洞套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VC管(1)的外径与预留洞口的设计直径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重复使用的楼板管道预留洞套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保温套(2)的厚度为30-40mm,为柔性橡塑保温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重复使用的楼板管道预留洞套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VC管(1)顶端边沿超过弹性保温套(2)上边沿向上伸出形成卡凸段(9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重复使用的楼板管道预留洞套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凸段(91)的高度为3-4m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重复使用的楼板管道预留洞套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口盖板(6)为厚度不小于10mm的圆形木板,螺杆(5)顶端向上穿过封口盖板(6)的圆心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重复使用的楼板管道预留洞套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口盖板(6)的下表面设置有与PVC管(1)的卡凸段(91)相配合的环形凹槽(92),环形凹槽(92)与封口盖板(6)同心设置, PVC管(1)顶部的卡凸段(91)设置在环形凹槽(92)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重复使用的楼板管道预留洞套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凹槽(92)的深度与卡凸段(91)的高度一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重复使用的楼板管道预留洞套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螺母(7)位于封口盖板(6)上方、与螺杆(5)螺接。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辅助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重复使用的楼板管道预留洞套管装置。
背景技术
纯现浇混凝土住宅或是钢结构公建工程在结构施工阶段,楼板一般为混凝土现浇楼板或者钢筋桁架楼承板,考虑后续机电安装需求,楼板上均需要提前预留机电专业洞口如上下水管洞。
目前在施工现场,经常采用的预留洞套管装置有两种,一种是PVC套管,现有的PVC套管大多为一次性预埋,与混凝土的粘接性较强,无法取出,材料消耗量较大,施工成本较高;一种是钢套管,钢套管可以周转使用,但是需要在混凝土初凝时拔掉,一旦混凝土终凝膨胀,强度增长,钢套管则再难拔出;而混凝土初凝时拔掉钢套管,此时混凝土强度不足,预留空口附近的混凝土容易变形,而且此时混凝土楼板上上人进行人工拔出,行走难度大,容易破坏表面混凝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便捷,施工成本低,可在混凝土具有一定强度后拆除的可重复使用的楼板管道预留洞套管装置。
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PVC套管大多为一次性预留,无法周转使用,材料浪费严重,施工成本高;可周转使用的大多为钢套管,但是需要在混凝土初凝时拔出,操作难度大,施工质量无法保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可重复使用的楼板管道预留洞套管装置,包括套管组件和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套管组件包括PVC管,PVC管外侧包裹设置有弹性保温套,弹性保温套外侧满布缠绕固定有单面涂胶的胶带层;固定组件包括垂直于建筑模板设置的螺杆,位于套管组件顶部的封口盖板和用于固定套管组件的锁紧螺母,螺杆底部尖端锚入建筑模板内,并与PVC管的中轴线重叠设置。
本实用新型可重复使用的楼板管道预留洞套管装置,进一步的,所述PVC管的外径与预留洞口的设计直径一致。
本实用新型可重复使用的楼板管道预留洞套管装置,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保温套的厚度为30-40mm,为柔性橡塑保温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可重复使用的楼板管道预留洞套管装置,进一步的,所述PVC管顶端边沿超过弹性保温套上边沿向上伸出形成卡凸段。
本实用新型可重复使用的楼板管道预留洞套管装置,进一步的,所述卡凸段的高度为3-4mm。
本实用新型可重复使用的楼板管道预留洞套管装置,进一步的,所述封口盖板为厚度不小于10mm的圆形木板,螺杆顶端向上穿过封口盖板的圆心位置。
本实用新型可重复使用的楼板管道预留洞套管装置,进一步的,所述封口盖板的下表面设置有与PVC管的卡凸段相配合的环形凹槽,环形凹槽与封口盖板同心设置, PVC管顶部的卡凸段设置在环形凹槽内。
本实用新型可重复使用的楼板管道预留洞套管装置,进一步的,所述环形凹槽的深度与卡凸段的高度一致。
本实用新型可重复使用的楼板管道预留洞套管装置,进一步的,所述锁紧螺母位于封口盖板上方、与螺杆螺接。
本实用新型可重复使用的楼板管道预留洞套管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可重复使用的楼板管道预留洞套管装置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使用便捷,可重复使用,大大降低了材料的损耗,降低了施工成本;本实用新型螺杆直接锚入建筑模板中,大大简化了施工工序,提高了施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在PVC管外设置了弹性保温套,这样,在混凝土终凝后,随着混凝土的膨胀和强度的增加,弹性保温套被压缩;在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可以允许上人后,再将PVC管拔出,因为弹性保温套具有较好的弹性,因此可以轻松拔出PVC管;而PVC管拔出后,弹性保温套得到释放,也可以轻松取出,循环使用;使用方便快捷,大大简化了施工工序。
本实用新型在封口盖板下表面设置环形凹槽,与伸出的PVC管顶部配合卡接,可以轻松实现套管组件的定位,大大降低了定位的难度,提高了定位准确性。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可重复使用的楼板管道预留洞套管装置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重复使用的楼板管道预留洞套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位的细节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PVC管;2-弹性保温套;3-胶带层;5-螺杆;6-封口盖板;7-锁紧螺母;8-建筑模板;91-卡凸段;92-环形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可重复使用的楼板管道预留洞套管装置包括套管组件和固定组件。
套管组件包括PVC管1,PVC管1的外径与预留洞口的设计直径一致,PVC管1外侧包裹设置有弹性保温套2,弹性保温套2的厚度为30-40mm,为柔性橡塑保温材料制成;弹性保温套2外侧满布缠绕固定有单面涂胶的胶带层3,胶带层3与混凝土的粘接力远小于弹性保温套2与混凝土的粘接力,便于套管组件从混凝土中拆除;PVC管1顶端边沿超过弹性保温套2上边沿向上伸出形成卡凸段91,卡凸段91的高度为3-4mm。
固定组件包括垂直于建筑模板8设置的螺杆5,位于套管组件顶部的封口盖板6和用于固定套管组件的锁紧螺母7。
螺杆5底部尖端直接锚入建筑模板8内固定,封口盖板6为厚度不小于10mm的圆形木板,螺杆5顶端向上穿过封口盖板6的圆心位置,封口盖板6的下表面设置有与PVC管1的卡凸段91相配合的环形凹槽92,环形凹槽92与封口盖板6同心设置,环形凹槽92的深度与卡凸段91的高度一致,PVC管1顶部的卡凸段91设置在环形凹槽92内,便于套管组件的定位,大大降低施工定位的难度,减化施工工序;锁紧螺母7位于封口盖板6上方、与螺杆5螺接。
本实用新型可重复使用的楼板管道预留洞套管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施工设计要求,进行精确的测量和定位,确定管道预留的位置;
步骤二、在预留位置的圆心位置锚入螺杆5,使螺杆5位于预留管道的中心位置;
步骤三、将套管组件套设在螺杆5外侧,放置在建筑模板8上;
步骤四、将封口盖板6套设在螺杆5上,然后移动套管组件的位置,将PVC管1顶部的卡凸段91没入环形凹槽92内;
步骤五、然后在螺杆5上端旋入锁紧螺母7,将套管组件固定;
步骤六、进行楼板的混凝土浇筑;
步骤七、混凝土养护至具有一定强度后,允许上人时,拧松锁紧螺母7,取下封口盖板6,轻松拔出PVC管1;
步骤八、然后再取出弹性保温套2,由于胶带层3的存在,其与混凝土的粘接力较小,可以轻松的与混凝土分离;
步骤九、最后取下螺杆5,套管装置整套可以重复使用,现场周转灵活性好。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288155.8
申请日:2019-03-07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11(北京)
授权编号:CN209799374U
授权时间:20191217
主分类号:E04G15/06
专利分类号:E04G15/06
范畴分类:36E;
申请人:北京六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第一申请人:北京六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申请人地址:100143 北京市海淀区玉泉路甲2号8号楼
发明人:李玉建;田丰;高东广;王雪飞;冯维;温岭;刘思思;王健;韩涛
第一发明人:李玉建
当前权利人:北京六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李丹;王灵灵
代理机构:11004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