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李晶

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李晶

李晶(江苏徐州市丰县人民医院221700)

【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对5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在生命体征平稳后开始早期康复护理,重点为提供良好的康复环境、早期体位护理、坐位训练护理、肢体按摩和被动活动、健侧肢体医疗体操训练、日常生活训练等,同时加强心理护理。结果患者经过1个月的康复护理后,患侧上、下肢肌力明显提高。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进行康复护理,可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康复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9-0223-02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近年来,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致残率为70%~80%。偏瘫是脑卒中主要的运动机能障碍,是急性脑血管病的最常见后遗症之一,严重影响病人的正常生活,为最大限度地帮助患者获得生活自理能力,为减少后遗症,提高生活质量,对收本院治的5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进行体位护理,同时注意心理康复、关节运动和日常生活训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本院脑卒中住院患者100例,诊断标准符合我国现行脑血管病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按入院顺序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例,男31例,女19例;年龄37~76岁,平均61.4岁;脑出血(26例,脑梗死24例;左侧肢体偏瘫18例,右侧肢体偏瘫22例,肌力Ⅲ级10例,平均肌力Ⅱ级。对照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39~75岁,平均60.5岁;脑出血(27例,脑梗死23例;左侧肢体偏瘫23例,右侧肢体偏瘫16例,肌力Ⅲ~Ⅳ10例,平均肌力Ⅱ级。

2方法

2.1康复训练

2.1.1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分阶段康复训练。

2.1.2心理护理马巧玲等报道,脑梗死急性期抑郁发生率为32.6%。抑郁的发生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碍于神经功能的恢复。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由于肢体功能障碍情绪悲观,常对疾病康复缺乏信心,不积极配合康复治疗,以致失去康复功能治疗的最佳时机。因此,在这一阶段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学会控制和调节自身情绪,促进身体早日恢复。同时还要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使家属能配合护理工作,也促使患者以最佳心理状态接受治疗和护理。

2.2饮食护理注意营养和休息,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利于患者集中精力进食,因康复训练需消耗较多的能量,患者应采取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低盐饮食,并摄取足够的水分,可嘱患者自己进食,使患者意识到自己独立了。

2.3早期康复训练发病3d内,维持肢体功能位,即肩关节屈曲外展、肘关节伸展、腕略背伸、手指伸展或微屈,卧床期间保持良好体位,预要为被动活动,包括各关节伸、屈、外旋、内旋活动,每次活动时间为20~30min,每日2~3次,活动范围由小到大,使患者能承受而不引起疼痛,并定时翻身、更换体位,鼓励患者取患侧卧位,加强患侧的感觉刺激,以利于健侧肢体活动。

2.3.1保持良姿位的摆放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经学症状不再发展后48h即可进行康复训练,其主要目的是预防或减轻上肢屈肌、下肢伸肌的典型痉挛模式,每2h翻身1次,保持抗痉挛体位。(1)仰卧位:头枕枕头不要有过伸、过屈和侧屈。患侧肩胛下用薄枕垫高,防止肩后缩;上肢伸展稍外展,前臂旋后,拇指指向外方;患髋垫起以防止后缩,患股外侧垫枕头以防止大腿外旋。肘、腕关节伸展,掌心向上,手指伸直分开,置于枕头上,膝关节稍屈曲20°~30°,足底垫软枕,脚背翘起与床面垂直90°,防止足下垂、足内翻。(2)健侧卧位:患者头部垫枕,避免向后扭转,患侧上肢向前方伸出,胸前放枕头,肩关节屈曲90°~130°,肘腕指关节伸展放至枕上(勿垂腕),躯干大致垂直,患侧下肢髋、膝关节自然屈曲向前置于身体前面另一枕上,足不要悬空,踝关节稍背屈,防止足下垂及内外翻,健侧肢体自然放置。(3)患侧卧位:患臂前伸,前臂外旋,将患肩拉出,屈曲90°~130°,以避免受压和后缩,躯干稍向后仰,后背垫枕头,患腿髋关节略后伸,膝关节略屈曲,放置舒适位。健侧上肢置于体上或稍向后方,健腿屈曲,置于前面枕头上,注意足底不放任何支撑物,手指张开,掌心向上。

2.3.2关节被动运动先从健侧开始,以健侧关节活动度为标准做患侧练习。由肢体近端到远端的顺序进行,动作缓慢轻柔,重点进行肩关节屈、伸、外展、外旋、内收,肘关节伸展,腕关节背屈,手指伸展。髋关节外展、屈伸,膝关节伸展,足背屈和外翻。在急性期每天做2次,每次每个关节做5~10遍,每个动作需要3~5s完成。较长时间卧床者尤其要注意做两侧关节被动运动。

2.3.3定时变换体位不断变换体位可使肢体的伸肌肌张力达到平衡,预防痉挛模式出现。一般每1~2h变换体位1次,每次翻身时应自下而上叩拍背部。主要目的是预防压疮和肺部感染。

2.4做好基础护理急性期做好基础护理工作,预防护理并发症的发生。

3对照组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按传统护理常规进行功能训练,即发病1周后开始行肢体小范围的被动活动,每天3次,每次20min,活动方法同观察组被动活动,以后根据病情逐渐增加活动量、活动次数。

4结果

临床100例患者对比研究证实:康复护理前后患者手肿胀程度、掌指关节活动度及STEF评分在第10天、第15天均有显著性改变。1月的康复护理后肌力有所提高。

表1康复护理前患者手肿胀程度、掌指关节活动度及STEF评分

分组例数患手肿胀程度(ml)掌指关节活动度STEF评分对照组5030.27±3.674.28±4.661.48±7.9康复组5031.63±4.378.73±2.964.2±6.8P值﹥0.05﹥0.05﹥0.05

表2康复护理后评定指标积分值比较

评定指标康复组对照组P值日常生活活动能力(MBI)58±9.835±7.8﹤0.01功能独立性(FIM)56±10.138±11.3﹤0.01河床运动指数(RMI)53±4.228±3.9﹤0.01

表3患者康复护理前后患肢肌力比较(n=100)

时间上肢(级)下肢(级)ⅠⅡⅢⅣⅤⅠⅡⅢⅣⅤ康复护理前80164006818950康复护理后0573661032461934讨论

4.1脑卒中患者可行早期体位护理早期体位护理是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组体位护理在起病24h内进行,其理由:体位护理对机体的机械性刺激较小,比较适合于急性脑卒中的早期,有文献认为对早期脑卒中患者进行静态、被动的体位护理,无论对出血型还是缺血型者均是安全的。

4.2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意义开展早期康复护理可以预防或控制继发性障碍的发生和发展;尽早进行改善功能的训练,使肌力和关节活动度得到恢复;可以预防肺部感染和压疮的发生,防止心肺功能减退,有利于患者早期康复。

总之,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施予良肢位的摆放可以防止患肢的挛缩和关节畸形;缩短患侧卧位时间,可避免影响静脉和淋巴回流而加重病情;按摩、被动运动促进血液、淋巴循环,刺激肢体感受器调节新陈代谢及神经营养功能,从而预防肌肉萎缩、关节僵硬;促进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减少伤残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岑春兰.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现状[J],右江民族医学院报.2006.4(5):869

[2]史长表.脑卒中偏瘫的早期康复治疗[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88,13(22):90

[3]吴玉玲,王水平,李侠.早期综合康复训练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及ADL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4,26(1):61-62

[4]缪鸿石,朱镛链.脑卒中的训练评定和治疗[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181.

[5]王玉龙.康复评定[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92-300.

[6]郑彩娥,张菊芳,林伟,等.康复护理ADL量表的有效性研究[J].护理与康复,2005,4(1):6.

标签:;  ;  ;  

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李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