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毒性论文-张美惠,刘伟,王振花,徐飞,范洁茹

群体毒性论文-张美惠,刘伟,王振花,徐飞,范洁茹

导读:本文包含了群体毒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小麦白粉菌,毒性频率,抗病基因,抗病育种

群体毒性论文文献综述

张美惠,刘伟,王振花,徐飞,范洁茹[1](2019)在《2010-2017年河南省小麦白粉菌群体的毒性变化动态监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河南省小麦白粉菌群体毒性结构及年度动态变化,对河南省近8年来的小麦白粉菌群体毒性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其病菌群体对小麦白粉病抗性基因或组合Pm1a、Pm3a、Pm3b、Pm3c、Pm3f、Pm3e、Pm5a、Pm6、Pm7、Pm8、Pm17、Pm19、Pm1+2+9的毒性频率高于70%,这些基因为无效抗病基因;对抗性基因或组合Pm1c、Pm2、Pm5b、Pm12、Pm13、Pm16、Pm21、Pm22、Pm23、Pm24、Pm35、Pm36、Pm46、Pm"XBD"、Pm2+Mld、Pm2+6的毒性频率低于30%,其中对抗性基因Pm12、Pm16和Pm21的毒性频率为0%,这些基因依然为有效的抗病基因。病菌群体对Pm4a、Pm4b、Pm4+8等抗性基因或组合的毒性频率近年来总体呈上升趋势,且毒性频率已达到30%~70%,应加强对这些抗病基因或组合的重点监测,并建议在抗病育种中谨慎使用。(本文来源于《植物保护》期刊2019年06期)

宫丹丹,吴蕾,申雪雪,李强,王保通[2](2019)在《陕西省小麦白粉菌群体毒性结构及遗传多样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明确陕西省小麦白粉菌群体的毒性频率和遗传多样性,利用34个含有已知抗白粉病基因的小麦品种(系)和5对多态性较好的ISSR分子标记,分别对2016年采集、分离自陕西省渭南、西安、咸阳、宝鸡、汉中和安康等6个市15个乡镇的小麦白粉菌160个单孢子菌株进行了毒性频率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供试小麦白粉菌群体对Pm1、Pm2、Pm3b、Pm3c、Pm3e、Pm3f、Pm6、Pm7、Pm8、Pm19和Pm1+2+19的毒性频率在60%~100%之间,表明这些抗性基因在生产上已经丧失利用价值,对Pm4b、Pm24、Pm2+6、Pm2+Mld、Pm2+6+?、Pm4b+Mli、Pm "Era"、Pm "XBD"、Pm21的毒性频率低于20%,表明这些抗性基因抗性良好,可以在抗病育种中利用。渭南群体、西安群体、咸阳群体、宝鸡群体、汉中群体和安康群体等小麦白粉菌6个地理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在0.0204~0.1037,其中宝鸡群体和渭南群体的遗传距离最近,汉中群体和咸阳群体的遗传距离最远。群体间的遗传变异占总体变异的12.82%,群体内的遗传变异占87.12%,表明遗传变异主要来自于群体内。UPGMA的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小麦白粉菌的遗传结构与地理位置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10-23)

杨彩柏[3](2019)在《基于毒性表型及SNP标记的西藏小麦条锈菌群体遗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由条形柄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 f.sp.tritici)引起的条锈病是小麦上重要的真菌病害,常年为害小麦并严重威胁小麦安全生产。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我国西藏小麦种植区与内陆小麦产区隔离,同时小麦条锈病在该区域发生频繁,造成严重产量损失。因此,分析该地区小麦条锈菌的毒性小种组成及群体遗传结构,对于我国这一个小麦条锈病相对独立的流行区病害的防治及抗锈基因在该区域的合理布局,均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研究以采自西藏地区的150个单孢子菌系为研究对象,利用中国鉴别寄主及国际近等基因系两套鉴别寄主对其进行毒性表型鉴定,并采用KASP-SNP标记技术对西藏小麦条锈菌群体进行分子基因型标记,所得结果如下:一、基于中国鉴别寄主的毒性表型(1)生理小种鉴定结果显示,共鉴定到19个已知的条锈菌生理小种及11个未知小种;流行类群为Hybrid46致病类群,出现频率为42.67%,其中Hybrid46-7为优势小种,主要流行于米林县西部,频率为26.67%;居于第二位的是CYR 27以前的致病小种类型,频率为39.33%,其中CYR23出现频率最高,频率为14.67%,还有近十年没有出现的小种,如CYR10;值得关注的是,出现频率第叁高的是贵农22类群,频率为6.67%,主要生理小种为CYR34分布米林县,这是西藏地区首次发现CYR34类型生理小种。(2)毒性基因分析结果表明,丰产3号、丹麦1号、Hybrid46、Trigo-Eureka、洛夫林10/13、阿夫对应的毒性基因V1、V3、V3b、V4b、V6、V9、VA频率分别为95.90%、94.90%、49.30%、62.50%、53.70%、99.40%。说明西藏丰产3号,丹麦1号,阿夫对条锈菌丧失有效抗性,与前人研究一致;而V6、V9相比以前出现频率下降。(3)毒性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Nei’s多样性指数(Hs)最高是米林县东部菌系,为0.222,第二高则是洛扎县菌系,为0.197,米林县西部菌系最低。(4)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群体遗传相似系数范围为:0.79~1.00,西藏条锈菌群体表型聚类可以分为3个群体,一是巴宜区菌系与毒性结构极为相似的米林县东部菌系组成的群体;二是比较相似的波密县菌系与洛扎县菌系组成的群体;叁是米林县西部菌系构成的群体。其中米林县西部群体与其他两个群体差异性较大。二、基于近等基因系鉴别寄主的毒性表型(1)生理小种鉴定结果显示,鉴定到88个生理小种类型,其中出现菌株数大于2株的生理小种有19个。最高出现频率的是为octal数值为400021的生理小种,频率为10%,居于后位的有octal值分别为541223,500021,561223的小种,频率分别为8.7%,5.3%,5.3%。(2)毒性基因分析结果表明,150个单孢子堆菌系对抗性基因Yr5和Yr15均无毒,表明抗性基因Yr5、Yr15仍具有效抗性;5个地区的条锈菌群体对抗性基因Yr1、Yr3、Yr9、Yr44,YrTye,Yr31的毒性频率均超过80%,表明这些抗性基因在西藏地区没有有效抗性。(3)毒性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Nei’s多样性指数(Hs)米林县东部菌系,为0.167,第二高是巴宜区菌系,为0.128,洛扎县波密菌系多样性都比较低。(4)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群体遗传相似系数范围为:0.89~0.97,西藏条锈菌群体表型聚类可以分为3个群体,与基于中国鉴别寄主的毒性聚类结果一致。叁、基于SNP分子标记(1)Structure群体分析表明,150西藏菌株及23个云南西部菌株最佳K值为4,云南西部群体与西藏群体相对独立,西藏群体分为米林县西部群体、洛扎县与波密县群体、巴宜区米林县西部群体,波密县群体与地理位置相近的米林东部群体具有一定的相似性。(2)对西藏群体的主成分判定分析发现,西藏群体分为米林县西部群体、巴宜和米林县东部群体、波密和洛扎县群体,其中米林县西部群体相对另外两个群体较为独立,巴宜和米林县东部群体、波密和洛扎县群体这两个群体具有一定的相似性。(3)分子聚类分析发现,150个西藏单孢子菌系大体分为叁个群体,按照地理群体聚类分析发现,洛扎县与波密县群体与米林县西部群体较为相似、巴宜区米林县西部群体相对独立。(4)物种水平上平均遗传多样性值(GD)为0.2645,多态信息量(PIC)是0.2148,5个地区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表3-2)表明米林县东部菌系的遗传多样性最高,第二高的为洛扎县菌系,之后时波密县菌系、巴宜区菌系和米林县西部菌系。这与毒性多样性分析存在差异。(5)基因流分析发现,洛扎与波密、洛扎与米林县东部存在高度基因交流,巴宜与米林东部存在中度基因交流。(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李强,申雪雪,杨金叶,吴蕾,邵育娟[4](2019)在《陕西省小麦白粉菌群体毒性结构及遗传多样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近年来陕西省小麦白粉菌Blumeria graminis f. sp. tritici群体毒性及遗传变异情况,利用32份已知抗白粉病基因小麦品种(系)对2013年和2014年陕西省小麦白粉菌群体毒性结构进行测定,并应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AFLP)标记对2014年陕西省西安市、咸阳市、渭南市、宝鸡市及陕西省毗邻的甘肃省天水市5个小麦白粉菌地理群体共118株白粉菌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毒性监测结果显示,供试小麦白粉菌群体对Pm1c、Pm2、Pm3d、Pm4a、Pm4b、Pm5b、Pm13、Pm21、Pm24、Pm30、Pm2+6、Pm2+Mld、Pm2+6+?、Pm4b+5b、Pm4+?、Pm5+6的平均毒性频率在0~17.23%之间,表明这些基因抗性保持较好;对Pm1a、Pm3b、Pm3c、Pm3e、Pm3f、Pm7、Pm8、Pm19、Pm1+2+9的平均毒性频率介于69.17%~99.60%之间,表明这些基因抗性已丧失。用筛选出的6对AFLP标记共扩增出831个多态性位点,多态性位点百分比为94.86%;小麦白粉菌群体遗传多样性指数和香农信息指数分别为0.1151和0.2036,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群体内变异。群体间基因流为4.7939,表明5个小麦白粉菌群体间基因交流广泛。群体间遗传距离和地理距离两者显着正相关。(本文来源于《植物保护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刘伟,王振花,曹学仁,徐志,史倩倩[5](2018)在《陕西省小麦白粉菌群体的毒性监测和年度动态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陕西省近6年来的小麦白粉菌群体毒性监测结果表明,供试陕西省病菌群体对抗病基因Pm1c、Pm2、Pm4a、Pm4b、Pm4c、Pm5b、Pm12、Pm13、Pm16、Pm21、Pm24、Pm30、Pm35、Pm40、Pm46、Pm2+Mld、Pm2+6、Pm4+8和Pm4b+5b的毒性频率均低于30%,是当前的有效抗病基因(组合);对抗病基因(组合)Pm1a、Pm3a、Pm3b、Pm3c、Pm3e、Pm3f、Pm5a、Pm6、Pm7、Pm8、Pm17、Pm19、Pm25和Pm1+2+9的毒性频率均高于70%,说明抗病性能较差,已不适合在育种和生产上使用。病菌群体对抗病基因Pm3d、Pm24、Pm35和Pm"XBD"毒性频率呈下降趋势,对Pm2、Pm4a、Pm4b、Pm5b、Pm2+6、Pm4+8、Pm4b+5b呈上升趋势,应加强对其重点监测。监测发现,病菌群体对抗病基因Pm12、Pm16、Pm21和Pm46的毒性频率为0,对Pm1c为0.63%,表明这几个基因是目前最为有效的抗病基因,应加快对其合理利用的步伐。(本文来源于《植物保护》期刊2018年06期)

张勃,黄瑾,贾秋珍,曹世勤,孙振宇[6](2018)在《中国西北地区禾谷类条锈菌群体的毒性结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中国西北地区大麦条锈菌群体的毒性结构及其与小麦条锈菌的交流程度,采用"Flor基因对基因"假说,对采自甘肃省的398份小麦条锈菌标样和采自甘肃、青海及四川省的67份大麦条锈菌标样进行毒性测定、致病类群及专化型分析,同时对侵染大麦的小麦条锈菌标样进行致病范围测定。结果表明,大麦条锈菌与小麦条锈菌对17个小麦条锈病近等基因系材料均致病,其中,小麦条锈菌对近等基因系的13个抗性基因的毒性频率在56.82%及以上,而大麦条锈菌仅对1个抗性基因的毒性频率达到56.82%以上。通过对2个条锈菌专化型群体进行致病类群分析,发现二者都含有贵农22、水源11、杂46及中四致病类群,表明大麦条锈菌与小麦条锈菌的毒性结构有较大差异,但2个专化型之间有毒性交流,贵农22类群在小麦条锈菌和大麦条锈菌专化型群体中均占第一位。利用100份甘肃省小麦条锈菌对大麦进行致病性测定,发现有10.00%的小麦条锈菌能够侵染西北地区的大麦主栽品种。(本文来源于《植物保护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李明菊,陈贤明,万安民,丁明亮,程加省[7](2018)在《云南小麦条锈菌群体对18个抗条锈近等基因系的毒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监测云南省小麦条锈菌群体毒性及小麦抗条锈基因的有效性动态,2016年采用18个抗条锈近等基因系鉴别寄主对云南省9个州市的136个小麦条锈菌株进行毒性分析,并按八进制法对小种进行命名。结果表明,云南省小麦条锈菌群体毒性丰富,共鉴定出64个小种类型,其中居于前2位的小种是550273和550073,出现频率分别为28.68%和11.76%,是本年度优势小种;其它小种出现频率均在4.41%以下,为次要小种。条锈菌群体对Yr5、Yr10、Yr15、Yr32四个抗条锈基因的毒力频率均为0,对Yr24、Yr Tr1、Yr8、Yr17四个抗条锈基因的毒力频率在0.74%~11.76%之间,表明这8个基因是云南省当前有效的抗条锈基因;对Yr27的毒力频率为52.94%,对Yr1、Yr6、Yr7、Yr9、Yr43、Yr44、Yr SP、Yr Exp2、Yr Tye九个抗条锈基因的毒力频率为77.94%~91.91%,表明这10个抗条锈基因的抗性已减缓或丧失,说明这些基因在云南省已失效。(本文来源于《植物保护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姜舒畅,姚强,赵杰,黄丽丽,康振生[8](2018)在《基于毒性表型与微卫星标记的云南省条锈病菌群体遗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云南省条锈菌群体结构和遗传多样性水平,利用19个中国鉴别寄主和11对微卫星(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标记引物对采自云南省大理、曲靖、文山、昭通4个市的88个菌系进行了毒性表型分析和分子基因型分析。毒性表型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省条锈菌群体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17,Kosman指数为0.22,云南省条锈菌群体毒性结构复杂;菌系以Hybrid 46类群(77.3%)和贵农22类群(17.0%)为主,并且均不能侵染鉴别寄主中四和Triticum spelta album。分子基因型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省条锈菌整体上香农信息指数为0.63,分子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大理市菌系香农信息指数为0.64,分子遗传多样性最丰富;文山市菌系香农信息指数为0.35,分子遗传多样性最低。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省西部大理市菌系明显不同于云南省东部曲靖市、昭通市、文山市的菌系,昭通市菌系和曲靖市菌系毒性结构和基因型结构基本相同,表明云南省东、西部条锈菌群体遗传分化程度较高,是2个相对独立的流行区域。(本文来源于《植物保护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李明菊,程加省,丁明亮,张庆,杨韶松[9](2017)在《2016年云南小麦条锈菌群体毒性状况》一文中研究指出条锈病(Puccinia striiformis f.sp.tritici)是严重威胁小麦安全生产的重大流行性病害,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最经济、有效、环保、可持续的防治措施。云南是我国小麦条锈病的重发区,为我国广大麦区条锈病春季流行提供初侵染来源。研究云南小麦条锈菌群体毒性及抗条锈基因的有效性,可为抗锈育种及抗病基因合理利用提供依据,同时还能监测新小种的出现,为条锈菌的起源及传播提供有力的证据。采用Yr1,Yr5,Yr6,Yr7,Yr8,Yr9,Yr10,Yr15,Yr17,Yr24,Yr27,Yr32,Yr43,Yr44,YrSP,YrTr1,YrExp2,YrTye等18个抗条锈近等基因系鉴别寄主对2016年采自云南9个州市的136个小麦条锈菌系进行毒性分析,按照八进制法对小种进行命名。结果表明:云南小麦条锈菌群体毒性丰富,共鉴定出64个毒性小种。居于前两位的小种是550273(毒性/无毒性公式为:1,6,7,9,27,43,44,SP,Exp2,Tye/5,8,10,15,17,24,32,Tr1)和550073(毒性/无毒性公式为:1,6,7,9,43,44,SP,Exp2,Tye/5,8,10,15,17,24,27,32,Tr1),出现频率依次为28.68%和11.76%,是本年度的优势小种,是当前云南小麦抗病育种的主要针对目标。其他小种出现频率均在5%以下,为本年度次要小种。条锈菌群体对Yr5,Yr10,Yr15,Yr32等4个抗条锈基因的毒力频率均为0,对Yr8,Yr17,Yr24,YrTr1等4个抗条锈基因的毒力频率为0.74%~11.76%。从频率衡量,可认为这8个基因是当前云南有效的抗条锈基因,可进一步加以利用,并密切监测其变异动态。对Yr27的毒力频率为52.94%,对Yr1,Yr6,Yr7,Yr9,Yr43,Yr44,YrSP,YrExp2,YrTye等9个抗条锈基因的毒力频率为77.94%~91.91%。可认为这10个基因在云南抗性已经失效,生产上应尽量压缩含有这些基因的小麦品种播种面积。(本文来源于《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与植物保护——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7-11-08)

王振花,刘伟,高海峰,范洁茹,周益林[10](2017)在《新疆小麦白粉病菌群体的毒性监测和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对新疆小麦白粉菌群体的毒性鉴定,研究其病菌群体的毒性结构和组成,为小麦抗白粉病品种的选育及抗病品种的应用和合理布局提供依据。【方法】对采自新疆的小麦白粉菌标样进行分离纯化,采用抖接法接种到35个已知抗病基因的小麦鉴别寄主上,调查鉴别寄主对病菌的反应型,明确小麦白粉菌不同菌株的毒性。【结果】新疆小麦白粉菌群体对抗病基因Pm1c、Pm2、Pm4a、Pm4b、Pm4c、Pm5b、Pm12、Pm13、Pm16、Pm21、Pm24、Pm25、Pm30、Pm35、Pm"XBD"、Pm2+Mld、Pm2+6、Pm4+8、Pm4b+5b和Pm5+6的毒性频率低于30%,其中对Pm12、Pm16和Pm21的毒性频率为0;对Pm3b、Pm3d和Pm34的毒性频率在30%~70%;对抗病基因Pm1a、Pm3a、Pm3c、Pm3e、Pm3f、Pm5a、Pm6、Pm7、Pm8、Pm17、Pm19、Pm1+2+9等的毒性频率均高于70%。【结论】抗病基因Pm1c、Pm2、Pm4a、Pm4b、Pm4c、Pm5b、Pm12、Pm13、Pm16、Pm21、Pm24、Pm25、Pm30、Pm35、Pm"XBD"、Pm2+Mld、Pm2+6、Pm4+8、Pm4b+5b和Pm5+6均是当前可用的有效抗病基因,可应用在小麦育种及生产上;Pm1a、Pm3a、Pm3c、Pm3e、Pm3f、Pm5a、Pm6、Pm7、Pm8、Pm17、Pm19、Pm1+2+9这些基因抗小麦白粉病性能较差,已不适合在育种和生产上使用;Pm3d、Pm3b和Pm34在生产上应注意合理使用。(本文来源于《新疆农业科学》期刊2017年10期)

群体毒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明确陕西省小麦白粉菌群体的毒性频率和遗传多样性,利用34个含有已知抗白粉病基因的小麦品种(系)和5对多态性较好的ISSR分子标记,分别对2016年采集、分离自陕西省渭南、西安、咸阳、宝鸡、汉中和安康等6个市15个乡镇的小麦白粉菌160个单孢子菌株进行了毒性频率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供试小麦白粉菌群体对Pm1、Pm2、Pm3b、Pm3c、Pm3e、Pm3f、Pm6、Pm7、Pm8、Pm19和Pm1+2+19的毒性频率在60%~100%之间,表明这些抗性基因在生产上已经丧失利用价值,对Pm4b、Pm24、Pm2+6、Pm2+Mld、Pm2+6+?、Pm4b+Mli、Pm "Era"、Pm "XBD"、Pm21的毒性频率低于20%,表明这些抗性基因抗性良好,可以在抗病育种中利用。渭南群体、西安群体、咸阳群体、宝鸡群体、汉中群体和安康群体等小麦白粉菌6个地理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在0.0204~0.1037,其中宝鸡群体和渭南群体的遗传距离最近,汉中群体和咸阳群体的遗传距离最远。群体间的遗传变异占总体变异的12.82%,群体内的遗传变异占87.12%,表明遗传变异主要来自于群体内。UPGMA的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小麦白粉菌的遗传结构与地理位置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群体毒性论文参考文献

[1].张美惠,刘伟,王振花,徐飞,范洁茹.2010-2017年河南省小麦白粉菌群体的毒性变化动态监测[J].植物保护.2019

[2].宫丹丹,吴蕾,申雪雪,李强,王保通.陕西省小麦白粉菌群体毒性结构及遗传多样性[C].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3].杨彩柏.基于毒性表型及SNP标记的西藏小麦条锈菌群体遗传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

[4].李强,申雪雪,杨金叶,吴蕾,邵育娟.陕西省小麦白粉菌群体毒性结构及遗传多样性[J].植物保护学报.2019

[5].刘伟,王振花,曹学仁,徐志,史倩倩.陕西省小麦白粉菌群体的毒性监测和年度动态变化[J].植物保护.2018

[6].张勃,黄瑾,贾秋珍,曹世勤,孙振宇.中国西北地区禾谷类条锈菌群体的毒性结构分析[J].植物保护学报.2018

[7].李明菊,陈贤明,万安民,丁明亮,程加省.云南小麦条锈菌群体对18个抗条锈近等基因系的毒性分析[J].植物保护学报.2018

[8].姜舒畅,姚强,赵杰,黄丽丽,康振生.基于毒性表型与微卫星标记的云南省条锈病菌群体遗传分析[J].植物保护学报.2018

[9].李明菊,程加省,丁明亮,张庆,杨韶松.2016年云南小麦条锈菌群体毒性状况[C].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与植物保护——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集.2017

[10].王振花,刘伟,高海峰,范洁茹,周益林.新疆小麦白粉病菌群体的毒性监测和分析[J].新疆农业科学.2017

标签:;  ;  ;  ;  

群体毒性论文-张美惠,刘伟,王振花,徐飞,范洁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