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测永磁电机转子铁芯及永磁体温度的装置论文和设计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检测永磁电机转子铁芯及永磁体温度的装置,包括检测容器和传感器组件,检测容器包括第一容置壳体和第二容置壳体,以及温度调整模块和电池模块、主控模块和开关WiFi模块;传感器组件包括多个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能够与永磁体相接触;温度传感器与温度调整模块和电池模块电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传感器单元可以对永磁电机转子铁芯及永磁体温度分布进行采集检测,与此同时,设置第一容置壳体和第二容置壳体,方便各模块的安装和拆卸,提高工作效率,同时第一容置壳体和第二容置壳体均由铝材质制成,使检测容器具有很好的抗电磁干扰能力,设置开关WiFi模块,便于数据无限传输,方便实验人员在安全位置进行操作。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检测永磁电机转子铁芯及永磁体温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容器,所述检测容器包括第一容置壳体和第二容置壳体,所述第一容置壳体和所述第二容置壳体均具有敞口的容置腔室,所述第一容置壳体和所述第二容置壳体的容置腔室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容置壳体与所述第二容置壳体可拆卸相连,所述第一容置壳体的容置腔室内设置相连的温度调整模块和电池模块,所述第二容置壳体的容置腔室内设置相连的主控模块和开关WiFi模块,所述电池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所述检测容器上设置通孔,所述通孔贯穿所述第一容置壳体、所述温度调整模块、所述电池模块、所述主控模块、所述开关WiFi模块和所述第二容置壳体;所述第一容置壳体和所述第二容置壳体均由铝材质制成,检测进行时,所述检测容器与永磁电机的空心轴同轴设置;传感器组件,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多个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能够与永磁体相接触;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温度调整模块和所述电池模块电连接。

设计方案

1.一种检测永磁电机转子铁芯及永磁体温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容器,所述检测容器包括第一容置壳体和第二容置壳体,所述第一容置壳体和所述第二容置壳体均具有敞口的容置腔室,所述第一容置壳体和所述第二容置壳体的容置腔室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容置壳体与所述第二容置壳体可拆卸相连,所述第一容置壳体的容置腔室内设置相连的温度调整模块和电池模块,所述第二容置壳体的容置腔室内设置相连的主控模块和开关WiFi模块,所述电池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所述检测容器上设置通孔,所述通孔贯穿所述第一容置壳体、所述温度调整模块、所述电池模块、所述主控模块、所述开关WiFi模块和所述第二容置壳体;所述第一容置壳体和所述第二容置壳体均由铝材质制成,检测进行时,所述检测容器与永磁电机的空心轴同轴设置;

传感器组件,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多个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能够与永磁体相接触;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温度调整模块和所述电池模块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永磁电机转子铁芯及永磁体温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传感器孔位中,所述传感器孔位设置于转子铁芯上,所述传感器孔位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数量相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永磁电机转子铁芯及永磁体温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孔位的轴线与转子铁芯的轴线相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永磁电机转子铁芯及永磁体温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转子铁芯的齿轭处设置一个所述传感器孔位,在转子铁芯的中心部处置一个所述传感器孔位,在靠近隔磁桥处设置一个所述传感器孔位,在永磁体的一侧设置一组所述传感器孔位,一组所述传感器孔位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传感器孔位等间距均布,相邻的两组所述传感器孔位位于永磁体的不同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检测永磁电机转子铁芯及永磁体温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孔位的直径为2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永磁电机转子铁芯及永磁体温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永磁电机的隔磁桥内还设置了所述温度传感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测永磁电机转子铁芯及永磁体温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隔磁桥内设置了三个所述温度传感器。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检测永磁电机转子铁芯及永磁体温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调整模块和所述电池模块叠加设置,所述主控模块和所述开关WiFi模块叠加设置,所述温度调整模块与所述电池模块、所述主控模块与所述开关WiFi模块分别通过铜柱相连接。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热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检测永磁电机转子铁芯及永磁体温度的装置。

背景技术

永磁电机是利用永磁体提供磁场的电动机。目前,对于预测电机寿命和可靠性的研究中,电机的热识别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电机定子固定,定子温度很容易获得,对于转子部分,由于转子旋转,转子的温度获取一直是电机研究的热点。转子温度估计主要有限元法(FEM)、流体力学(CFD)和集总参数热网络法(LPTN),而FEM和CFD需要对电机进行复杂的建模,当设定边界调节正确时,可获得较精确的温度。集总参数热网络法模型简单,计算耗时少,通过热等效网络模型,结合损耗模型,可实快速估计电机各部分温度,但所有的研究都需要实验结果的验证。

转子温度测量通常有接触式测量和非接触式测量。非接触式测量主要通过红外测量法或光电测量法,且需要一定的安装空间,仅适合较低速度下运行的大型电机。直接接触式测量可以在转子上获取更多的热信息,具有更高的精度和更多的测量点数量,可获取电机转子轴向和径向的温度分布,但是接触测量时由于转子一直处于转动状态,温度测试装置需要随着转子转动,增大了测试装置制造难度,且无法实时测量永磁体温度分布情况。

因此,如何改变现有技术中,无法采集检测永磁电机永磁体温度分布的现状,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检测永磁电机转子铁芯及永磁体温度的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操作人员能够对永磁电机永磁体的温度进行检测采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检测永磁电机转子铁芯及永磁体温度的装置,包括:

检测容器,所述检测容器包括第一容置壳体和第二容置壳体,所述第一容置壳体和所述第二容置壳体均具有敞口的容置腔室,所述第一容置壳体和所述第二容置壳体的容置腔室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容置壳体与所述第二容置壳体可拆卸相连,所述第一容置壳体的容置腔室内设置相连的温度调整模块和电池模块,所述第二容置壳体的容置腔室内设置相连的主控模块和开关WiFi模块,所述电池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所述检测容器上设置通孔,所述通孔贯穿所述第一容置壳体、所述温度调整模块、所述电池模块、所述主控模块、所述开关WiFi模块和所述第二容置壳体;所述第一容置壳体和所述第二容置壳体均由铝材质制成,检测进行时,所述检测容器与永磁电机的空心轴同轴设置;

传感器组件,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多个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能够与永磁体相接触;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温度调整模块和所述电池模块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传感器孔位中,所述传感器孔位设置于转子铁芯上,所述传感器孔位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数量相一致。

优选地,所述传感器孔位的轴线与转子铁芯的轴线相平行。

优选地,在转子铁芯的齿轭处设置一个所述传感器孔位,在转子铁芯的中心部处置一个所述传感器孔位,在靠近隔磁桥处设置一个所述传感器孔位,在永磁体的一侧设置一组所述传感器孔位,一组所述传感器孔位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传感器孔位等间距均布,相邻的两组所述传感器孔位位于永磁体的不同侧。

优选地,所述传感器孔位的直径为2mm。

优选地,永磁电机的隔磁桥内还设置了所述温度传感器。

优选地,隔磁桥内设置了三个所述温度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温度调整模块和所述电池模块叠加设置,所述主控模块和所述开关WiFi模块叠加设置,所述温度调整模块与所述电池模块、所述主控模块与所述开关WiFi模块分别通过铜柱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检测永磁电机转子铁芯及永磁体温度的装置,包括检测容器和传感器组件,检测容器包括第一容置壳体和第二容置壳体,第一容置壳体和第二容置壳体均具有敞口的容置腔室,第一容置壳体和第二容置壳体的容置腔室相对设置,第一容置壳体与第二容置壳体可拆卸相连,第一容置壳体的容置腔室内设置相连的温度调整模块和电池模块,第二容置壳体的容置腔室内设置相连的主控模块和开关 WiFi模块,电池模块与主控模块电连接,检测容器上设置通孔,通孔贯穿第一容置壳体、温度调整模块、电池模块、主控模块、开关WiFi模块和第二容置壳体;第一容置壳体和第二容置壳体均由铝材质制成,检测进行时,检测容器与永磁电机的空心轴同轴设置;传感器组件包括多个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能够与永磁体相接触;温度传感器与温度调整模块和电池模块电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检测永磁电机转子铁芯及永磁体温度的装置,采用传感器单元可以对永磁电机转子铁芯及永磁体温度分布进行采集检测,与此同时,设置第一容置壳体和第二容置壳体,方便各模块的安装和拆卸,提高工作效率,同时第一容置壳体和第二容置壳体均由铝材质制成,使检测容器具有很好的抗电磁干扰能力,设置开关WiFi模块,便于数据无限传输,方便实验人员在安全位置进行操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检测永磁电机转子铁芯及永磁体温度的装置的检测容器的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检测永磁电机转子铁芯及永磁体温度的装置的检测容器的第一容置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检测永磁电机转子铁芯及永磁体温度的装置的检测容器的第二容置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检测永磁电机转子铁芯及永磁体温度的装置的传感器孔位的分布示意图;

其中,1为第一容置壳体,2为第二容置壳体,3为温度调整模块,4为电池模块,5为主控模块,6为开关WiFi模块,7为传感器孔位,8为永磁体,9 为转子铁芯,10为隔磁桥。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检测永磁电机转子铁芯及永磁体温度的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操作人员能够对永磁电机永磁体的温度进行检测采集。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请参考图1-4,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检测永磁电机转子铁芯及永磁体温度的装置的检测容器的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检测永磁电机转子铁芯及永磁体温度的装置的检测容器的第一容置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 3为本实用新型的检测永磁电机转子铁芯及永磁体温度的装置的检测容器的第二容置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检测永磁电机转子铁芯及永磁体温度的装置的传感器孔位的分布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检测永磁电机转子铁芯及永磁体温度的装置,包括:

检测容器,检测容器包括第一容置壳体1和第二容置壳体2,第一容置壳体1和第二容置壳体2均具有敞口的容置腔室,第一容置壳体1和第二容置壳体2的容置腔室相对设置,第一容置壳体1与第二容置壳体2可拆卸相连,第一容置壳体1的容置腔室内设置相连的温度调整模块3和电池模块4,第二容置壳体2的容置腔室内设置相连的主控模块5和开关WiFi模块6,电池模块4 与主控模块5电连接,检测容器上设置通孔,通孔贯穿第一容置壳体1、温度调整模块3、电池模块4、主控模块5、开关WiFi模块6和第二容置壳体2;第一容置壳体1和第二容置壳体2均由铝材质制成,检测进行时,检测容器与永磁电机的空心轴同轴设置;

传感器组件,传感器组件包括多个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能够与永磁体相接触;温度传感器与温度调整模块3和电池模块4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检测永磁电机转子铁芯及永磁体温度的装置,采用传感器单元可以在电机旋转状态下,对永磁电机转子铁芯及永磁体温度分布进行采集检测,与此同时,设置第一容置壳体1和第二容置壳体2,方便各模块的安装和拆卸,提高工作效率,同时第一容置壳体1和第二容置壳体2均由铝材质制成,使检测容器具有很好的抗电磁干扰能力,设置开关WiFi模块6,便于数据无限传输,方便实验人员在安全位置进行操作。

具体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传感器孔位7中,传感器孔位7设置于转子铁芯上,传感器孔位7与温度传感器的数量相一致,每个传感器孔位7中设置一个温度传感器。

其中,传感器孔位7的轴线与转子铁芯的轴线相平行。

更具体地,在转子铁芯的齿轭处设置一个传感器孔位7,在转子铁芯的中心部处置一个传感器孔位7,在靠近隔磁桥处设置一个传感器孔位7,在永磁体的一侧设置一组传感器孔位7,能够感应永磁体的温度,一组传感器孔位7 的数量为三个,三个传感器孔位7等间距均布,相邻的两组传感器孔位7位于永磁体的不同侧,多点检测转子铁芯和永磁体的温度分布情况,提高检测精确度。

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传感器孔位7为圆柱状,传感器孔位7的直径为 2mm。

另外,永磁电机的隔磁桥内还设置了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线双绞后,通过水泥胶固定,再引出至测试容器。

为了提高测试精度,隔磁桥内设置了三个温度传感器。

进一步地,温度调整模块3和电池模块4叠加设置,主控模块5和开关 WiFi模块6叠加设置,温度调整模块3与电池模块4、主控模块5与开关WiFi 模块6分别通过铜柱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检测永磁电机转子铁芯及永磁体温度的装置,通过将温度传感器固定于传感器孔位7和隔磁桥中,将双绞的温度传感器线沿着永磁电机的空心轴连接到检测容器中,最终通过开关WiFi模块6实现对电机旋转下,转子铁芯和永磁体温度的采集。

本实用新型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设计图

一种检测永磁电机转子铁芯及永磁体温度的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293675.8

申请日:2019-03-0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1(上海)

授权编号:CN209516849U

授权时间:20191018

主分类号:H02K 11/25

专利分类号:H02K11/25

范畴分类:37A;

申请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第一申请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申请人地址:201600 上海市松江区龙腾路333号

发明人:师蔚;周旋

第一发明人:师蔚

当前权利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代理人:张德才

代理机构:11569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一种检测永磁电机转子铁芯及永磁体温度的装置论文和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