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输料机卸料应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犁式卸料器,由底部框架,及设置在底部框架一端上的驱动支架,及设置在驱动支架上的电动推杆,及与电动推杆相配合使用的犁头,及设置在底部框架上的两组托辊竖支撑架,及设置在两组托辊竖支撑架上的托辊,及设置在底部框架上且位于驱动支架一侧的活动框架组件组成。本实用新型的犁式卸料器的有益效果在于:其设计合理,活动框架组件能适应性的调整犁头与输送机输送带的贴合间距,提高卸料的精准性,解决漏料、遗料的现象,两组托辊竖支撑架,有效的提高输送机输送带的运行稳定性。
主设计要求
1.犁式卸料器,其特征在于:由底部框架(8),及设置在底部框架(8)一端上的驱动支架(4),及设置在驱动支架(4)上的电动推杆(1),及与电动推杆(1)相配合使用的犁头(2),及设置在底部框架(8)上的两组托辊竖支撑架(7),及设置在两组托辊竖支撑架(7)上的托辊(6),及设置在底部框架(8)上且位于驱动支架(4)一侧的活动框架组件组成;所述活动框架组件,包括对称设置在底部框架(8)上一端的一组定位支撑块(10),及括对称设置在底部框架(8)上另一端的一组U形定位卡块(11),及分别设置在一组定位支撑块(10)、一组U形定位卡块(11)上的一组第一活动支撑板(12)、一组第二活动支撑板(13),及分别与一组第一活动支撑板(12)、一组第二活动支撑板(13)相配合使用的托辊活动框架(3)。
设计方案
1.犁式卸料器,其特征在于:由底部框架(8),及设置在底部框架(8)一端上的驱动支架(4),及设置在驱动支架(4)上的电动推杆(1),及与电动推杆(1)相配合使用的犁头(2),及设置在底部框架(8)上的两组托辊竖支撑架(7),及设置在两组托辊竖支撑架(7)上的托辊(6),及设置在底部框架(8)上且位于驱动支架(4)一侧的活动框架组件组成;所述活动框架组件,包括对称设置在底部框架(8)上一端的一组定位支撑块(10),及括对称设置在底部框架(8)上另一端的一组U形定位卡块(11),及分别设置在一组定位支撑块(10)、一组U形定位卡块(11)上的一组第一活动支撑板(12)、一组第二活动支撑板(13),及分别与一组第一活动支撑板(12)、一组第二活动支撑板(13)相配合使用的托辊活动框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犁式卸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支架(4)、一组定位支撑块(10)、一组U形定位卡块(11)位于两组托辊竖支撑架(7)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犁式卸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犁式卸料器,还包括设置在底部框架(8)上且一端与驱动支架(4)连接的斜定位板(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犁式卸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犁式卸料器,还包括两端分别与托辊活动框架(3)、驱动支架(4)连接的连杆(5)。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输送机卸料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犁式卸料器。
背景技术
犁式卸料器是一种卸料分煤机械,具有绝对自锁、无内外泄漏、过载能力极大、运行平稳等优点。犁式卸料器可分为以下种类:(1)按设备卸料位置分,单侧和双侧;(2)设备安装形式,左装和右装;(3)推杆安装形式,侧推杆和上推杆;(4)按动力形式,电动、气动和电液推杆。
当前的电液推杆式犁式卸料器,其卸料作业不彻底,存在漏料、遗料的现象,而这是当前所亟待解决的。
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犁式卸料器。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犁式卸料器,其设计合理,活动框架组件能适应性的调整犁头与输送机输送带的贴合间距,提高卸料的精准性,解决漏料、遗料的现象,两组托辊竖支撑架,有效的提高输送机输送带的运行稳定性。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犁式卸料器,由底部框架,及设置在底部框架一端上的驱动支架,及设置在驱动支架上的电动推杆,及与电动推杆相配合使用的犁头,及设置在底部框架上的两组托辊竖支撑架,及设置在两组托辊竖支撑架上的托辊,及设置在底部框架上且位于驱动支架一侧的活动框架组件组成;所述活动框架组件,包括对称设置在底部框架上一端的一组定位支撑块,及括对称设置在底部框架上另一端的一组U形定位卡块,及分别设置在一组定位支撑块、一组U形定位卡块上的一组第一活动支撑板、一组第二活动支撑板,及分别与一组第一活动支撑板、一组第二活动支撑板相配合使用的托辊活动框架。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驱动支架、一组定位支撑块、一组U形定位卡块位于两组托辊竖支撑架之间。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犁式卸料器,还包括设置在底部框架上且一端与驱动支架连接的斜定位板。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犁式卸料器,还包括两端分别与托辊活动框架、驱动支架连接的连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犁式卸料器的有益效果在于:其设计合理,活动框架组件能适应性的调整犁头与输送机输送带的贴合间距,提高卸料的精准性,解决漏料、遗料的现象,两组托辊竖支撑架,有效的提高输送机输送带的运行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犁式卸料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犁式卸料器的的左视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犁式卸料器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由底部框架8,及设置在底部框架8一端上的驱动支架4,及设置在驱动支架4上的电动推杆1,及与电动推杆1相配合使用的犁头2,及设置在底部框架8上的两组托辊竖支撑架7,及设置在两组托辊竖支撑架7上的托辊6,及设置在底部框架8上且位于驱动支架4一侧的活动框架组件组成;所述活动框架组件,包括对称设置在底部框架8上一端的一组定位支撑块10,及括对称设置在底部框架8上另一端的一组U形定位卡块11,及分别设置在一组定位支撑块10、一组U形定位卡块11上的一组第一活动支撑板12、一组第二活动支撑板13,及分别与一组第一活动支撑板12、一组第二活动支撑板13相配合使用的托辊活动框架3,及两端分别与托辊活动框架3、驱动支架4连接的连杆5。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驱动支架4、一组定位支撑块10、一组U形定位卡块11位于两组托辊竖支撑架7之间;所述犁式卸料器,还包括设置在底部框架8上且一端与驱动支架4连接的斜定位板9;所述犁式卸料器,还包括两端分别与托辊活动框架3、驱动支架4连接的连杆5,及设置在连杆5内的若干个连杆定位孔14。
具体为作业时两组托辊竖支撑架7上的托辊6对输送机输料带进行辅助的支撑动作,再通过调整一组第一活动支撑板12、一组第二活动支撑板13分别与一组定位支撑块10、一组U形定位卡块11的相对夹角位置,实现对托辊活动框架3内输料胶带支撑托辊位置的相应调整,而连杆5、若干个连杆定位孔14完成对托辊活动框架3的辅助限位固定。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308037.9
申请日:2019-03-1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618294U
授权时间:20191112
主分类号:B65G 47/76
专利分类号:B65G47/76
范畴分类:32F;
申请人:江苏海德机械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江苏海德机械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25775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昭阳工业园三区
发明人:孙诚;孙洪庆
第一发明人:孙诚
当前权利人:江苏海德机械有限公司
代理人:贺翔
代理机构:32237
代理机构编号: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卸料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