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浮游植物是水生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在水生生态系统中具有特殊的生态位。浮游植物在短时间内的爆发性增殖现象称为藻华(淡水中称水华,海洋中称赤潮)。部分浮游植物因含毒素或可分泌粘液[1],会对次级生产者和其它消费者造成危害,进而破坏海洋生态平衡。由于径流、近年来污水排放、生活垃圾倾倒等因素,水域富营养盐化程度严重[2],赤潮发生的频率也越来越高,其中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和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um)赤潮在我国浙江沿海、长江口等海域频频发生,成为我国东海海域赤潮高发藻和常年优势种之一[3]。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富能有机物并释放氧气,光合作用是其最基本、最重要的生理特性,对环境因子变化极其敏感,环境因子的限制作用对赤潮的终止存在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各个步骤密切耦联,酶的活性、光电子传递速率等任何变化都会影响到植物的光系统Ⅱ(PSⅡ)从而引起荧光变化,叶绿素荧光技术可简便快捷的探测所有光合作用过程的变化,因此其作为光合作用的探针近年来在研究植物的胁迫作用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为了解温度、光照和磷酸盐三个环境因子及其交互作用对东海原甲藻和中肋骨条藻生长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每个环境因子设置3个水平(温度:17、23、29℃;光照:80、120、160μmol photons m-2s-1;磷酸盐:0.1、1、10μmol/L),考虑环境因子间的两两交互作用,应用L18(37)正交实验表安排室内培养实验,研究两种赤潮藻的叶绿素a含量和光合活性的变化。结果如下:1.3因素3水平的实验中,东海原甲藻在17-23℃、80-120μmol photons m-2s-1、10μmol/L的条件下东海原甲藻叶绿素a峰值最高,最优环境因子水平组合为23℃、80μmol photons m-2s-1、10μmol/L。磷酸盐对叶绿素a峰值造成极其显著的影响(P<0.01),光照、温度和温度与磷酸盐间的交互作用对叶绿素a峰值造成显著影响(P<0.05),当磷酸盐浓度为10μmol/L,温度为23℃时,温度与磷酸盐间的交互作用对叶绿素a峰值产生显著影响,此时叶绿素a峰值最高。当磷酸盐浓度为1μmol/L时,东海原甲藻在17-23℃、80-120μmol photons m-2s-1的温度和光照水平下,叶绿素a能保持稳定缓慢的升高。当温度光照条件为17-23℃、80-120μmol photons m-2s-1时,通过比较营养盐有连续补充输入海域或高富营养化水域(10μmol/L)和实际赤潮高发海域(1μmol/L)两种情况下东海原甲藻叶绿素荧光参数发现,10μmol/L实验组的α、rETRmax和IK高于1μmol/L的实验组,Fv/Fm略低于1 μmol/L实验组。说明东海原甲藻在1 0μmol/L磷酸盐浓度下光合作用速率更高,在1μmol/L磷酸盐浓度下光合活性更高。2.中肋骨条藻在10μmol/L磷酸盐浓度下叶绿素a峰值能达到较高水平,其中最优环境因子水平组合为23℃、120μmol photons m-2s-1、10μmol/L。在培养期间,磷酸盐浓度对中肋骨条藻叶绿素a峰值造成极其显著的影响(P<0.01),温度、光照及两两间的交互作用未对叶绿素a峰值造成显著影响(P>0.05)。中肋骨条藻在10μmol/L磷酸盐浓度下光合活性更高,但光能利用效率α并未随磷酸盐浓度表现出明显差异。当中肋骨条藻处于10μmol/L和1μmol/L磷酸盐浓度时,光照对最大量子产量Fv/Fm造成显著影响(P<0.05),10μmol/L磷酸盐浓度下,Fv/Fm在160μmol photons m-2s-1 光强下较低,在80和 120μmol photons m-2s-1光强下较高;在1μmol/L磷酸盐浓度下,Fv/Fm在120μmol photons m-2s-1光强下最低。本文从叶绿素a和叶绿素荧光参数两个指标来探讨环境因子水平及其交互作用对东海原甲藻和中肋骨条藻生长和光合活性的影响,得出了东海原甲藻和中肋骨条藻生长的最优温度光照和营养盐组合,探究了两种赤潮藻在最优条件和实际海域中可能爆发赤潮,两种条件下的光合活性变化,为东海原甲藻和中肋骨条藻赤潮爆发机制奠定基础。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宋娅婷
导师: 林军,刘洪生
关键词: 东海原甲藻,中肋骨条藻,叶绿素荧光特性,正交实验
来源: 上海海洋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海洋学,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
单位: 上海海洋大学
分类号: X55
DOI: 10.27314/d.cnki.gsscu.2019.000568
总页数: 49
文件大小: 2373K
下载量: 119
相关论文文献
- [1].国内外赤潮的发展趋势与研究热点[J]. 海洋与湖沼 2019(03)
- [2].由球形棕囊藻引发的赤潮研究进展[J]. 山东工业技术 2018(11)
- [3].近十年福州沿海赤潮的基本特征研究[J]. 海洋预报 2018(04)
- [4].红色赤潮藻主导的混合赤潮对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以浙江南部沿海为例[J]. 海洋环境科学 2018(05)
- [5].深圳海域红色赤潮藻赤潮在线监测数据变化及其成因分析[J]. 海洋技术学报 2018(04)
- [6].北部湾涠洲岛红色赤潮藻的分子鉴定[J]. 海洋科学 2020(09)
- [7].海洋赤潮过程数值分析研究进展[J]. 广州航海学院学报 2019(01)
- [8].2009年至2016年华南近海赤潮分布特征[J]. 海洋湖沼通报 2018(02)
- [9].基于支持向量机回归的3种常见有毒赤潮藻荧光识别技术[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12)
- [10].运用PCR-RFLP技术区分赤潮藻[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S1)
- [11].闽三角海域赤潮发生的时空特征[J]. 海洋科学 2018(11)
- [12].主要环境因子对一株红色赤潮藻(Akashiwo sanguinea)生长的影响[J]. 海洋环境科学 2014(05)
- [13].赤潮藻拮抗微生物研究进展[J]. 广西农业科学 2008(05)
- [14].有毒赤潮藻及其毒素的危害与检测[J]. 海洋学研究 2008(02)
- [15].秦皇岛近岸海域赤潮生态风险评价[J]. 水产科学 2019(05)
- [16].常见赤潮藻类的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分析[J].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11(05)
- [17].有害赤潮藻卡盾藻研究进展[J]. 海洋科学 2009(11)
- [18].三种赤潮藻多克隆抗体制备及特异性分析[J]. 海洋科学集刊 2009(00)
- [19].龙须菜对赤潮藻的生长抑制效应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 海洋学研究 2011(02)
- [20].赤潮藻类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的随机分岔[J]. 海洋通报 2008(02)
- [21].尿素对中国近海3种典型赤潮藻生长的影响[J]. 环境科学学报 2010(06)
- [22].我国东海常见6种有毒赤潮藻的三维荧光光谱识别技术[J]. 海洋环境科学 2008(03)
- [23].不同氮浓度条件下红色赤潮藻脂肪酸含量及组成特征[J]. 海洋与湖沼 2019(02)
- [24].2012年大规模米氏凯伦藻赤潮前后年份春季福建沿海温盐及环流结构对比[J]. 海洋与湖沼 2019(03)
- [25].基于赤潮控制要素识别的近海富营养化压力指数研究[J]. 海洋与湖沼 2019(03)
- [26].2012年至2017年广西区海域赤潮及水华发生趋势研究[J]. 科技资讯 2019(08)
- [27].秦皇岛海域赤潮发生情况及分析[J]. 河北渔业 2019(08)
- [28].海南岛近岸海域赤潮的时空与生物特征[J].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9(04)
- [29].海洋在线监测浮标在赤潮监测中的应用研究[J]. 热带海洋学报 2018(05)
- [30].一株桑沟湾赤潮藻的分子鉴定[J]. 海洋科学 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