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曲轴单个偏芯外径最高点粗定位检测装置,包括安装在感应器安装基座上的电位感应器、安装在限位杆推进气缸上的工件尾部限位杆、与工件尾部限位杆推进方向在同一直线上安装的曲轴放置座、与工件尾部限位杆水平方向垂直的压轮前后行程气缸、安装在上下行程配件安装板上的上下行程气缸和伺服电机、安装在伺服电机上的转动压轮,本实用新型通过电位感应器、转动压轮和曲轴放置座的配合,转动压轮带动曲轴工件的转动,电位感应器能有效检测到曲轴工件的偏芯外径数据,能有效地提高对曲轴偏芯外径最高点检测精度,从而减少机械手在搬运时产生的误差,给机床内部精定位提供基准,提高生产效率实现曲轴精加工的自动化生产。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曲轴单个偏芯外径最高点粗定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整体安装板(4),整体安装板(4)的一角安装有限位推进气缸(10),限位推进气缸(10)上安装有工件尾部限位杆(9),曲轴放置座(7)固定在整体安装板(4)上与工件尾部限位杆(9)的推进方向在同一直线上,曲轴放置座(7)包括两组对称安装的L型安装板,两组L型安装板的竖板上分别安装有两个在同一水平高度组成V型面的轴承;曲轴放置座(7)的两块L型安装板中间的空隙处安装有工件放置检测开关(8),工件放置检测开关(8)的中部固定在曲轴放置座(7)中任意一个L安装板的竖板上,工件放置检测开关(8)的远离曲轴放置座(7)的一端能够滑动地固定在整体安装板(4)上的固定板内,工件放置检测开关(8)的靠近曲轴放置座(7)的一端与V型面处于同一水平高度,整体安装板(4)上位于曲轴放置座(7)的左侧安装有与工件尾部限位杆(9)推进方向垂直的感应器推进气缸(3),感应器推进气缸(3)上安装有感应器安装基座(2),感应器安装基座(2)上安装有电位感应器(1),电位感应器(1)的中部安装有感应器行程感应头(1-1),电位感应器(1)靠近曲轴放置座(7)的一端安装有感应弹性接触头(5),整体安装板(4)上位于限位推进气缸(10)的左侧安装有与限位推进气缸(10)推进方向垂直的压轮前后行程导轨(11),整体安装板(4)上位于压轮前后行程导轨(11)的左侧安装有压轮前后行程气缸(18),压轮前后行程导轨(11)上安装有上下行程配件安装板(17),上下行程配件安装板(17)右侧面安装有纵向布置的压轮上下导轨(16),上下行程配件安装板(17)右侧面上位于压轮上下导轨(16)的一侧安装有电机上下行程气缸(15),压轮上下导轨(16)上安装有能够沿压轮上下导轨(16)上下滑动地伺服电机(14),伺服电机(14)与电机上下行程气缸(15)的伸缩杆连接,伺服电机(14)上靠近电位感应器(1)的一侧安装有转动压轮(12)。
设计方案
1.一种曲轴单个偏芯外径最高点粗定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整体安装板(4),整体安装板(4)的一角安装有限位推进气缸(10),限位推进气缸(10)上安装有工件尾部限位杆(9),曲轴放置座(7)固定在整体安装板(4)上与工件尾部限位杆(9)的推进方向在同一直线上,曲轴放置座(7)包括两组对称安装的L型安装板,两组L型安装板的竖板上分别安装有两个在同一水平高度组成V型面的轴承;曲轴放置座(7)的两块L型安装板中间的空隙处安装有工件放置检测开关(8),工件放置检测开关(8)的中部固定在曲轴放置座(7)中任意一个L安装板的竖板上,工件放置检测开关(8)的远离曲轴放置座(7)的一端能够滑动地固定在整体安装板(4)上的固定板内,工件放置检测开关(8)的靠近曲轴放置座(7)的一端与V型面处于同一水平高度,整体安装板(4)上位于曲轴放置座(7)的左侧安装有与工件尾部限位杆(9)推进方向垂直的感应器推进气缸(3),感应器推进气缸(3)上安装有感应器安装基座(2),感应器安装基座(2)上安装有电位感应器(1),电位感应器(1)的中部安装有感应器行程感应头(1-1),电位感应器(1)靠近曲轴放置座(7)的一端安装有感应弹性接触头(5),整体安装板(4)上位于限位推进气缸(10)的左侧安装有与限位推进气缸(10)推进方向垂直的压轮前后行程导轨(11),整体安装板(4)上位于压轮前后行程导轨(11)的左侧安装有压轮前后行程气缸(18),压轮前后行程导轨(11)上安装有上下行程配件安装板(17),上下行程配件安装板(17)右侧面安装有纵向布置的压轮上下导轨(16),上下行程配件安装板(17)右侧面上位于压轮上下导轨(16)的一侧安装有电机上下行程气缸(15),压轮上下导轨(16)上安装有能够沿压轮上下导轨(16)上下滑动地伺服电机(14),伺服电机(14)与电机上下行程气缸(15)的伸缩杆连接,伺服电机(14)上靠近电位感应器(1)的一侧安装有转动压轮(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曲轴单个偏芯外径最高点粗定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工装安装盘(19),工装安装盘(19)的上表面安装有安装盘导轨(19-1),整体安装板(4)安装在安装盘导轨(19-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曲轴单个偏芯外径最高点粗定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压轮(12)材质为软胶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曲轴单个偏芯外径最高点粗定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弹性接触头(5)的材质为耐磨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曲轴单个偏芯外径最高点粗定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放置座(7)的竖板上开设有竖直的腰型孔,轴承通过螺栓安装在竖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曲轴单个偏芯外径最高点粗定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尾部限位杆(9)的下面开设有矩形槽,限位推进气缸(10)的上部开设有螺栓孔,工件尾部限位杆(9)通过螺栓固定在限位推进气缸前的上面。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曲轴单个偏芯外径最高点粗定位检测装置,属于机械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曲轴是发动机的核心部件,对其尺寸要求严格,它的加工精度将直接影响到发动机的性能,同时为了提高曲轴的耐磨性,曲轴的主轴颈和连杆颈都采用了表面淬火、渗碳等工艺,从而提高其表面硬度,这些经过表面硬化的零件进行精加工磨削是必须要程序,在进行磨削加工时候,对曲轴的偏芯外径最高点位置精度要求就很高,现有的人工生产线已经完全不能满足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的要求,不能实现曲轴精加工的自动化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曲轴单个偏芯外径最高点粗定位检测装置,能够通过电位感应器、转动压轮、工件尾部限位杆和曲轴放置座的配合,能有效地提高对曲轴偏芯外径最高点检测精度,从而减少机械手在搬运时产生的误差,给机床内部精定位提供基准,提高生产效率实现曲轴精加工的自动化生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曲轴单个偏芯外径最高点粗定位检测装置,包括整体安装板,整体安装板的一角安装有限位推进气缸,限位推进气缸上安装有工件尾部限位杆,曲轴放置座固定在整体安装板上与工件尾部限位杆的推进方向在同一直线上,曲轴放置座包括两组对称安装的L型安装板,两组L型安装板的竖板上分别安装有两个在同一水平高度组成V型面的轴承;曲轴放置座的两块L型安装板中间的空隙处安装有工件放置检测开关,工件放置检测开关的中部固定在曲轴放置座中任意一个L安装板的竖板上,工件放置检测开关的远离曲轴放置座的一端能够滑动地固定在整体安装板上的固定板内,工件放置检测开关的靠近曲轴放置座的一端与V型面处于同一水平高度,整体安装板上位于曲轴放置座的左侧安装有与工件尾部限位杆推进方向垂直的感应器推进气缸,感应器推进气缸上安装有感应器安装基座,感应器安装基座上安装有电位感应器,电位感应器的中部安装有感应器行程感应头,电位感应器靠近曲轴放置座的一端安装有感应弹性接触头,整体安装板上位于限位推进气缸的左侧安装有与限位推进气缸推进方向垂直的压轮前后行程导轨,整体安装板上位于压轮前后行程导轨的左侧安装有压轮前后行程气缸,压轮前后行程导轨上安装有上下行程配件安装板,上下行程配件安装板右侧面安装有纵向布置的压轮上下导轨,上下行程配件安装板右侧面上位于压轮上下导轨的一侧安装有电机上下行程气缸,压轮上下导轨上安装有能够沿压轮上下导轨上下滑动地伺服电机,伺服电机与电机上下行程气缸的伸缩杆连接,伺服电机上靠近电位感应器的一侧安装有转动压轮。
优选地,还包括工装安装盘,工装安装盘的上表面安装有安装盘导轨,整体安装板安装在安装盘导轨上。
优选地,所述转动压轮材质为软胶材质。
优选地,所述感应弹性接触投的材质为耐磨材料。
有选地,所述曲轴放置座的竖板上开设有竖直的腰型孔,轴承通过螺栓安装在竖板上。
优选地,所述工件尾部限位杆的下面开设有矩形槽,限位推进气缸的上部开设有螺栓孔,工件尾部限位杆通过螺栓固定在限位推进气缸前的上面。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能够通过电位感应器、转动压轮、工件尾部限位杆和曲轴放置座的配合,能有效地提高对曲轴偏芯外径最高点检测精度,从而减少机械手在搬运时产生的误差,给机床内部精定位提供基准,提高生产效率实现曲轴精加工的自动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中:1、电位感应器,1-1、感应器行程感应头,2、感应器安装座,3、感应器推进气缸,4、整体安装板,5、感应弹性接触头,6、曲轴工件,7、曲轴放置座,8、工件放置检测开关,9、工件尾部限位杆,10、限位杆推进气缸,11、压轮前后行程导轨,12、转动压轮,13、电机安装座,14、伺服电机,15、电机上下行程气缸,16、压轮上下导轨,17、上下行程配件安装板,18、压轮前后行程气缸,19、工装安装盘,19-1安装盘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曲轴单个偏芯外径最高点定位检测装置,包括整体安装板4,整体安装板4的一角安装有限位推进气缸10,限位推进气缸10上安装有工件尾部限位杆9,曲轴放置座7固定在整体安装板4上与工件尾部限位杆9的推进方向在同一直线上,曲轴放置座7包括两组对称安装的L型安装板,两组L型安装板的竖板上分别安装有两个在同一水平高度组成V型面的轴承;曲轴放置座7的两块L型安装板中间的空隙处安装有工件放置检测开关8,工件放置检测开关8的中部固定在曲轴放置座7中任意一个L安装板的竖板上,工件放置检测开关8的远离曲轴放置座7的一端能够滑动地固定在整体安装板4上的固定板内,工件放置检测开关8的靠近曲轴放置座7的一端与V型面处于同一水平高度,整体安装板4上位于曲轴放置座7的左侧安装有与工件尾部限位杆9推进方向垂直的感应器推进气缸3,感应器推进气缸3上安装有感应器安装基座2,感应器安装基座2上安装有电位感应器1,电位感应器1的中部安装有感应器行程感应头1-1,电位感应器1靠近曲轴放置座7的一端安装有感应弹性接触头5,整体安装板4上位于限位推进气缸10的左侧安装有与限位推进气缸10推进方向垂直的压轮前后行程导轨11,整体安装板4上位于压轮前后行程导轨11的左侧安装有压轮前后行程气缸18,压轮前后行程导轨11上安装有上下行程配件安装板17,上下行程配件安装板17右侧面安装有纵向布置的压轮上下导轨16,上下行程配件安装板17右侧面上位于压轮上下导轨16的一侧安装有电机上下行程气缸15,压轮上下导轨16上安装有能够沿压轮上下导轨16上下滑动地伺服电机14,伺服电机14与电机上下行程气缸15的伸缩杆连接,伺服电机14上靠近电位感应器1的一侧安装有转动压轮12。
优选地,还包括工装安装盘19,工装安装盘19的上表面安装有安装盘导轨19-1,整体安装板4安装在安装盘导轨19-1上,整体安装板4可以在工装安装盘19上移动。
优选地,所述转动压轮12材质为软胶材质,能有效地通过摩擦力将曲轴工件带动转动。
优选地,所述感应弹性接触投5的材质为耐磨材料,在保证检测精度的前提下,能有效提高使用寿命。
有选地,所述曲轴放置座7的竖板上开设有竖直的腰型孔,轴承通过螺栓安装在竖板上,可以通过调节轴承的位置来改变V型面的大小,从而适用不同尺寸的工件。
优选地,所述工件尾部限位杆9的下面开设有矩形槽,限位推进气缸10的上部开设有螺栓孔,工件尾部限位杆9通过螺栓固定在限位推进气缸10的上面,螺栓固定方便拆卸检修,同时矩形槽能根据不同的需求确定工件尾部限位杆9在限位推进气缸10上的位置。
工作过程:将曲轴工件6放置到曲轴放置座7上的V型面内,曲轴工件6的中部下压工件放置检测开关8的头部,以此得到工件到位的信号,限位杆推进气缸10带动工件尾部限位杆9运动抵住曲轴工件6的尾部,在压轮前后行程气缸18的推进下伺服电机14运动到曲轴工件6的正上方,电机上下行程气缸15将伺服电机14向下推,此时压轮12将紧压曲轴工件6的主轴,在完成压紧曲轴工件6之后,感应器推进气缸3推进感应器整体向曲轴工件6的方向运动使得感应器弹性接触头5贴到曲轴工件6偏芯的外圆表面,之后压轮12会在伺服电机14的带动下慢慢转动,利用摩擦力带动曲轴工件6转动,此时感应器弹性接触投5同步检测偏芯的最高点并取得数据,反馈到机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利用能够通过曲轴放置座电位感应器1、转动压轮12、工件尾部限位杆9和曲轴放置座7的配合,转动压轮12带动曲轴工件6的转动,电位感应器1能有效检测到曲轴工件6的偏芯外径数据,能有效地提高对曲轴偏芯外径最高点检测精度,从而减少机械手在搬运时产生的误差,给机床内部精定位提供基准,提高生产效率实现曲轴精加工的自动化生产。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11224.0
申请日:2019-01-04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4(安徽)
授权编号:CN209304349U
授权时间:20190827
主分类号:B24B 49/10
专利分类号:B24B49/10;B24B5/35;B24B5/42
范畴分类:26F;
申请人:马鞍山市德善金属成型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马鞍山市德善金属成型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43001 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经济开发区秦河路
发明人:雒应学;李雪林;周爱民
第一发明人:雒应学
当前权利人:马鞍山市德善金属成型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黎昔耀
代理机构:32339
代理机构编号:南京聚匠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