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齐物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庄子,聊斋志异,德清,儒家,本心,般若,人格。
齐物论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陈泽宇[1](2019)在《从《齐物论》看庄子与儒家不同的人生追求》一文中研究指出庄子和儒家分别阐述了社会纷争产生的原因和解决方案。在各自的思想进路中,庄子表达出一种"齐物"的态度,以消除彼此对待、破除主观成见的方式来实现人和自然的统一。而儒家则主张积极入世,通过在家庭生活、政治生活中积极有为来实现人的主体性价值,这才是人生的意义所在。由此引出中国儒道两家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追求和价值取向,这两种不同的人生追求与价值取向,分别在超越精神和现实生活上用力,同样重要地塑造了中国人的精神品格。(本文来源于《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陈仁仁[2](2019)在《郭嵩焘解庄与思想的创造性转化——以郭嵩焘解“逍遥游”与“齐物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郭象解"逍遥游"义为"小大虽殊,逍遥一也",郭嵩焘认为失庄子之旨。他联系《庄子·天下》庄子自言其道术特点,乃上与造物者游,言下之意,像鲲鹏那样的"大"者,遨游于高空才是逍遥者。同时,郭嵩焘认为,"齐物论"意味着"强天下而齐之",会导致"是非相乘,哀乐滋繁"的局面。这两者之间有着内在的矛盾。但是从思想的创造性转化的角度理解郭嵩焘解庄的内在矛盾,依然能发现其长远的意义和价值。(本文来源于《船山学刊》期刊2019年06期)
李月华[3](2019)在《《庄子·齐物论》“吾丧我”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吾丧我"是《庄子·齐物论》的关键思想,历代学者不断进行阐释。通过以《庄》解《庄》的阐释方法,分析"吾丧我"的含义以及如何实现"吾丧我",这是一种更易贴近庄子思想、解读庄子的方法。"吾丧我"通过"心斋""坐忘"与"以明"叁种方式逐步抛弃形骸、成心与是非,达到内心虚静,最终达到物我统一、万物齐同的至高境界。《庄子》一书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座高峰,历代研究者不断从各种角度解析庄子的思想。《庄子》分为内篇、外篇与杂篇叁部分,目前通行的说法是只有内篇为庄子所作,外篇、杂篇是庄子的门人或后人(本文来源于《牡丹》期刊2019年30期)
陈睿思[4](2019)在《《庄子·内篇·齐物论》的艺术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庄子·内篇·齐物论》是《庄子》的代表篇目之一。本文试对其进行赏析研究,并总结了《齐物论》四个方面的文学艺术特征。(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9年26期)
杨福秀[5](2019)在《浅析庄子《齐物论》“寓诸庸”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庄子认为物我、道言之间的差别对待,会把真理引向片面化,将统一之道分裂。只有忘掉是非之辩,忘掉物我之别,才能达到无差别的精神自由之境。因此,庄子提出"为是不用而寓诸庸",目的在于超越"分"的形态,达到"通"的视域,并"以道观物,以心观道",由此把握世界的真实形态。所以,"寓诸庸"是以"道"为内容的实践智慧,是道的"自用"、"不用之用",即道的存在形态。由此,通过对"寓诸庸"的解读,以期寻找到关于《齐物论》一些新的有意义的启发。(本文来源于《大众文艺》期刊2019年13期)
王梦利[6](2019)在《憨山德清对《齐物论》的诠释》一文中研究指出《齐物论》是《庄子》一书中的重要篇章,其以万物都是浑然一体,一切事物在本质上相同无差别,无是非、美丑、善恶、贵贱之分之哲学观点对中国古代哲学和宗教文化,尤其对禅宗无不产生广泛的影响。自从唐代惠能(638-713)创立顿悟禅法以后,禅宗以其本土化、大众化、简易化、社会化、人文化的风格深受社会各界之喜爱,文人学士纷纷学禅,禅宗对中国文学、哲学、艺术等领域产生深刻的影响。憨山德清(1546-1623)作为禅宗中临济宗门下的一名禅师,其禅学思想与六祖惠能甚为相契,憨山德清作为明代四大高僧之一,其晚年时期所作的《庄子内篇注》一书是明代“叁教合一”思想的重要文献之一。这部作品对于老庄思想和禅学思想的价值会通以及对于后代佛教的发展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时至今日,仍然具备重大而深远的学术研究价值和意义。本篇论文主要从四个方面阐述憨山德清所作的《庄子内篇注》中的《齐物论》篇的思想:第一部分,总述《齐物论》的主要思想以及憨山德清前主要注庄作品和憨山德清所注解庄子《齐物论》篇的核心思想进行简要分析。本章共分为四个小节,首先介绍庄子《齐物论》篇的主要哲学思想以及憨山德清前主要注疏代表作的长处和缺憾;其次从政治背景、个人因缘、学术渊源等叁个方面入手,介绍憨山德清作《庄子内篇注·齐物论》的动机与目的;最后简要分析憨山德清所注解的《齐物论》一文的结构以及哲学思想。第二部分以禅宗思想“般若”的角度诠释庄子《齐物论》的内涵,本章共分为叁个小节,首先介绍禅宗“般若”的含义;其次以禅宗“般若”中“空有不二”的思想联系庄子《齐物论》中的“真宰”的含义,以寻其二者的共性;最后以禅宗“般若”中“忘我”的思想诠释庄子《齐物论》中的“吾丧我”的内涵。第叁部分以“止观”的视域分析庄子《齐物论》篇中的哲学思想,本章共分为叁个小节,首先介绍禅学思想中“止观”的含义;其次简要阐述庄子《齐物论》篇中“莫若以明”的思想;最后论述禅学中的“止观”的思想与庄子《齐物论》篇中的“莫若以明”思想的共性。第四部分阐发佛教中“明心见性”的境界和庄子《齐物论》篇中“道通为一”境界的关系。本章共分为叁个小节,首先介绍佛教中“明心见性”的思想;其次阐述庄子《齐物论》篇中“道通为一”的含义;最后论述佛教中的“明心见性”境界与庄子的“道通为一”境界的关系以及二者的互释性。(本文来源于《云南师范大学》期刊2019-05-20)
朴荣雨[7](2019)在《从“卮言”论《庄子》“齐物”概念所蕴含的子学精神》一文中研究指出《齐物论》的基本旨趣在于,使人领悟"万物齐同"的精神。据庄子,万物皆是道的体现者,因此其存有本身理应被尊重,以至于万物齐同的和平境界。万物先以个别单位呈现于特定事态中。并且每件事物在其存在过程中,常与周遭环境连上关系,互相影响而转化为另一存有者。因此,使此世界总在变化之中。《庄子》一书所提出的"齐物"概念,要使人承认万物理应拥有按照各自的存有方式而存在的生命形式。那么,在《庄子》文本中,如何将"齐物"之论得到其内在逻辑根据呢?换句话说,《庄子》究竟依据何种内在的逻辑形式以确保"齐物""逍遥"等核心概念的证成呢?本论沿着"卮言"的语言特征而论证"齐物"概念的有效性和合理性。由此导出《庄子》"齐物"概念正合乎新科技革命时代所需的子学精神,即多元性生活世界此般结论。(本文来源于《管子学刊》期刊2019年02期)
丁四新[8](2019)在《《庄子·齐物论》札记叁则——“齐物论”解题、“不亡以待尽”与“吾待蛇蚹蜩翼邪”》一文中研究指出(1)"齐物"在先秦秦汉古籍中出现多次,但"物论"一次都没有出现。篇题"齐物论"应当读作"齐物—论",而不应当读作"齐—物论",或"齐物、齐论"。《齐物论》古人或称《齐物》,因此将"齐物论"改称为"论齐物",这也是不对的。另外,"齐物论"的属读及庄生"齐物"之义,王叔岷已有颇为清楚的梳理。(2)《齐物论》"不亡以待尽"的"亡"字,乃"匕(化)"字之讹,二字形近,并有多条书证。刘师培说是。有人认为《齐物论》作"不亡"与《田子方》作"不化"两可,这是不对的。(3)古今注释多认为《齐物论》作"蛇蚹、蜩翼"与《寓言篇》作"蛇蜕、蜩甲"两可,其实这是不正确的。"蚹"为蛇腹下横鳞,其说起自魏晋注家,但未必正确。《秋水篇》明言蛇"无足",又云"予动吾之脊胁而行",可知将"蛇蚹"解为"蛇腹下横鳞可行者",很难说是正确的。"蚹"其实为"蜕"字之误,二字形近。"甲"字在古文字中有两种写法,其中一种写法非常繁难,抄书者或不识此字,故误释为"异"字,进而写作"翼"字。总之,"蛇蚹"为"蛇蜕"之误,"蜩翼"为"蜩甲"之误。(本文来源于《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陈艾迪[9](2019)在《从“吾丧我”论庄子回归本心的齐物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齐物论》首段中"吾丧我"开启该本篇的基本思想——齐物,万物不齐既是一种物理状态,更是人的心理状态,即"成心"。我的"成心"将是非、彼此、物我对立,从而发生冲突、斗争,生命之本心因此丧失。为回归本心、游心于道,《齐物论》提出"明""庸"的概念,以一种哲学思辨的方式解除"我"与万物的对立关系,从而达到精神上的绝对自由。(本文来源于《萍乡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梁杰[10](2019)在《从《聊斋志异》看蒲松龄的齐物观念》一文中研究指出《聊斋志异》作为蒲松龄的代表作,体现了其齐物观念。本文认为,《聊斋》所体现的齐物观念分为齐物我、齐是非、齐万物叁个方面。这叁方面循序渐进地反映了蒲松龄对于世界、宇宙的认识,由此,因果报应、物化思想等处世问题与体认本性的修身问题也成为了其齐物观念的一部分。(本文来源于《淄博师专论丛》期刊2019年01期)
齐物论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郭象解"逍遥游"义为"小大虽殊,逍遥一也",郭嵩焘认为失庄子之旨。他联系《庄子·天下》庄子自言其道术特点,乃上与造物者游,言下之意,像鲲鹏那样的"大"者,遨游于高空才是逍遥者。同时,郭嵩焘认为,"齐物论"意味着"强天下而齐之",会导致"是非相乘,哀乐滋繁"的局面。这两者之间有着内在的矛盾。但是从思想的创造性转化的角度理解郭嵩焘解庄的内在矛盾,依然能发现其长远的意义和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齐物论论文参考文献
[1].陈泽宇.从《齐物论》看庄子与儒家不同的人生追求[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9
[2].陈仁仁.郭嵩焘解庄与思想的创造性转化——以郭嵩焘解“逍遥游”与“齐物论”为例[J].船山学刊.2019
[3].李月华.《庄子·齐物论》“吾丧我”探析[J].牡丹.2019
[4].陈睿思.《庄子·内篇·齐物论》的艺术特征[J].青年文学家.2019
[5].杨福秀.浅析庄子《齐物论》“寓诸庸”思想[J].大众文艺.2019
[6].王梦利.憨山德清对《齐物论》的诠释[D].云南师范大学.2019
[7].朴荣雨.从“卮言”论《庄子》“齐物”概念所蕴含的子学精神[J].管子学刊.2019
[8].丁四新.《庄子·齐物论》札记叁则——“齐物论”解题、“不亡以待尽”与“吾待蛇蚹蜩翼邪”[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9].陈艾迪.从“吾丧我”论庄子回归本心的齐物思想[J].萍乡学院学报.2019
[10].梁杰.从《聊斋志异》看蒲松龄的齐物观念[J].淄博师专论丛.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