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射线追踪技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射线,算法,震源,层析,路径,轨迹,场强。
射线追踪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解雨庆,史婷婷,梅璐莹,牛臻弋[1](2018)在《基于射线追踪技术的机舱环境中双频Wi Fi信道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基于射线追踪技术的Wireless Insite软件,对机舱内双频WiFi信号的路径损耗、接收功率、时延扩展等信道参数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2.4GHz相对5.8GHz能获得更高的接收功率而且路径损耗较小,但时延扩展更严重。该项工作可以为布局客舱WiFi系统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2018(第七届)民用飞机航电国际论坛论文集》期刊2018-04-17)
郭淑霞,于学伟,王亚锋,高颖[2](2017)在《反射射线追踪技术在城市场景多径预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多径效应是影响通信、导航系统性能的关键因素,其不仅影响信号传播的功率衰落,还会引起信号时延、频移、极化等参数的变化,导致通信、导航系统性能下降。针对多径效应,提出基于虚拟源树、环境分区处理、背向检测等加速技术的反向射线追踪算法进行快速叁维路径追踪,准确预测多径信号的损耗、时延分布。在此基础上,以城市场景为例进行算法仿真,并对任意尖劈绕射算法进行深入研究。以信号在简易街道传播为例,对比分别利用所提算法原理的MATLAB程序和利用Wireless Insite仿真得到的反射路径与功率分布,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国防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5期)
唐朝汉[3](2017)在《基于射线追踪技术的复杂电磁环境仿真算法的研究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射线跟踪技术凭借其计算效率高、易编程、应用面广等特点,成为了解决复杂环境中的电磁问题的主要方法之一。在射线追踪技术中,传统的射线弹跳法(Shooting and Bouncing Ray Tracing)精度较低,在精度要求较高的环境中无法单独使用;而镜像法(Method of Image)虽然精度很高,但是由于镜像法的计算效率随着环境中的平面和绕射棱个数的增加急剧降低,无法应用到大规模的复杂电磁问题中。因此,一种计算高效且计算精度较高的射线追踪算法,对解决大规模复杂环境的电磁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射线弹跳法和镜像法的原理和优缺点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LLS/LSP混合射线管的SBR/Image混合算法。该混合算法使用从线段发射的(Launching from Line Segment)射线管模型进行绕射射线的追踪,并提出了一种采样分析与分割绕射棱算法来计算高阶绕射路径。然后,该混合算法针对叁阶及以上的绕射计算特点,提出了使用计算机技术中常用的有序表查找算法来辅助计算绕射点的坐标。随后,由于该混合算法还使用了传统的从点发射(Launching from Source Point, LSP)的射线管模型,因此本文还对混合算法的整个流程进行详细介绍,对射线弹跳法的射线发射、射线追踪和射线接收阶段进行了分析。此外,本文还将一些合适本文应用场景的加速技术应用到该混合算法上,并根据加速技术的要求对建筑物与地形的处理进行分析。最后本文利用实验室提供的仿真平台,完成了基于LLS/LSP混合射线管的SBR/Image混合算法的代码实现。同时为了验证算法的准确性和加速效果,本文在仿真平台上手动搭建了一些合适的场景,对本文所提出的算法进行验证和测试。(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7-03-20)
孙明武,孟凡顺,王璐,秦显科[4](2017)在《层状弹性介质全波射线追踪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射线追踪法是一种有效的地震波场数值模拟方法,在层析成像、迭前深度偏移及正演模拟等研究领域均占据重要地位.但相较于波动方程数值模拟方法,射线追踪法在获取较高运算速度的同时损失掉了地震波场的动力学信息,对于整个地震波场的地震波衰减以及转换波等问题都没有进行考虑.为了能够得到较为完整的合成地震记录并对地震资料做出更合理解释,本文在使用射线追踪法进行波场数值模拟的同时考虑了衰减信息,追踪转换波以弥补射线追踪法在动力学上的缺陷.在全波射线追踪过程中,通过追踪同类波和转换波,并计算该段射线的能量衰减,在保证高速计算的同时获得了较为完整的合成地震记录,取得较好的效果.(本文来源于《地球物理学进展》期刊2017年01期)
邱德厚[5](2016)在《基于射线追踪技术的天波超视距雷达目标定位误差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从Haselgrove射线方程出发,利用短波射线追踪技术,计算了天波超视距雷达在有无地磁场条件下的定位误差,分析了地磁场对雷达目标定位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在超视距雷达定位精度要求较高的工程应用下忽略地磁场的影响是不合适的。该文的工作可为雷达波的电离层修正方面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数字技术与应用》期刊2016年03期)
赵爱华,丁志峰,白志明[6](2015)在《基于射线追踪技术计算地震定位中震源轨迹的改进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1.引言地震定位交切法利用震源轨迹确定震中或震源位置,具有稳健、直观的优点,在实践中有广泛的应用。不过由于基于均匀或横向均匀介质模型,而实际上地球内部存在着较强的横向非均匀性,该方法的定位精度较低,特别是震源深度。使用远离实际的速度模型必然导致或大或小的定位误差,因此提高交切法定位精度的关键是使之基于更接近实际的速度模型。(本文来源于《2015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十六)——专题44地球重力场及其地学应用、专题45不同尺度微地震监测研究进展和展望》期刊2015-10-10)
赵爱华,丁志峰,白志明[7](2015)在《基于射线追踪技术计算地震定位中震源轨迹的改进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使用震源轨迹确定震源位置不仅稳健而且直观,但当介质复杂时震源轨迹难以给出解析解.基于最小走时树射线追踪技术计算震源轨迹的方法(以轨迹所在的残差场中残差最小的点(初始点)至残差较小的点(震源轨迹代表点)的射线路径表示震源轨迹)适用于复杂速度模型,但尚不能正确计算由多段组成的震源轨迹,同时兼顾计算轨迹的完整性和精细性较为困难,计算参数设置烦琐不适于大批量数据的自动处理.针对该方法存在的问题,本文对其进行了改进:(1)采用一种"削皮"算法选取震源轨迹所经过的模型单元的节点作为轨迹代表点;(2)将残差较小的区域作为震源轨迹计算区域(该区域依轨迹分布自适应地划分为若干个连通区域),从未计算的轨迹代表点中选取残差最小者作为射线路径初始点,利用最小走时树算法依次计算所有连通区域内的震源轨迹;(3)通过去掉较短的不再分叉的射线路径使震源轨迹更为精细.虚拟和真实事件的算例表明,改进方法有效克服了原方法的不足,可便捷地计算复杂速度模型中事件的震源轨迹,计算的轨迹精细且较完整.(本文来源于《地球物理学报》期刊2015年09期)
季天愚,李澈,李景叶[8](2014)在《无射线追踪层析静校正技术及其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静校正技术在近地表条件复杂地区的地震资料处理中具有重要意义,其校正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后续的处理和解释工作。在众多静校正方法中,无射线追踪层析静校正法兼具稳定性和灵活性的优点。这里对无射线追踪层析静校正的原理和主要参数进行了分析;而后将其应用于鄂尔多斯盆地某工区黄土塬地区地震资料的处理,把处理效果与其他几种不同静校正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使单炮记录和迭加剖面的质量得到较大改善,地震记录同相轴的连续性得到增强。(本文来源于《物探化探计算技术》期刊2014年04期)
刘艳梅[9](2013)在《基于射线追踪法的电磁环境仿真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电磁环境仿真在现代化军事战争的电子战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软件来模拟预测电磁环境的电磁态势,可以起到优化战场武器装备布局的作用。本课题研究了电磁环境仿真系统实现过程的关键技术,并实现了仿真系统。另外针对射线追踪算法的耗时性,提出了一些仿真计算的加速技术。基于几何光学理论和一致性绕射理论的射线追踪算法可以高效地预测电波传播。本课题选取郊区环境作为电磁仿真的应用场景,针对射线追踪算法的高效性以及算法在郊区场景预测的可行性,采用射线追踪正向算法作为系统实现的理论基础。本文通过对现有射线追踪算法的研究,详细阐述了适合郊区环境的仿真模型,具体研究了叁维地形的表示方法、剖分方式和数据处理,着重讨论了射线跟踪过程中辐射源剖分、射线与地形求交、有效路径筛选、场值参数计算、结果合并等模块的实现过程,针对每个模块阐述了其理论基础和技术实现方法,为后续的电磁环境仿真系统搭建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本课题从地形剖分的方法和并行计算等方面实现了仿真加速,这些方法可以在保证射线追踪计算精度的前提下,减少仿真时间,通过大量的仿真实验数据证明了加速算法的可行性。另外,提出了通过辐射源的动态剖分加速射线追踪的思想。该系统是一种基于C/S架构的分布式系统,提供了一个公共的并行控制平台,可以根据需要增加子节点的数目,系统易于维护和扩展。另外系统中建立了地形、波形、辐射源等装备模型库,大大简化了用户的建模操作。现在国内基于射线追踪算法的电磁仿真软件较少,本文旨在建立一个电磁环境仿真模型,研究电磁仿真软件实现的关键理论技术和系统实现方法,为今后更高精准高效的电磁环境软件研发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3-12-30)
瞿海旺[10](2013)在《叁维城市环境下射线追踪技术研究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测绘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城市空间信息的快速获取得以实现:同时由于虚拟现实等技术的不断深化应用,使得叁维地理环境得以快速构建。目前,叁维城市环境下应用最多是查询、漫游等一些常规操作,没有充分体现GIS在各行业应用中发挥的作用。因此,本文在叁维场景中,开展射线追踪模型的研究工作。本文旨在研究城市海量建筑物的空间布局特征、射线追踪加速算法,以实现该模型在海量空间数据情况下的快速计算。在完成对射线追踪的研究以及算法实现后,本文将该算法应用于移动通讯领域,实现信号预测。为此,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开展叁维城市数据组织方式的研究工作。研究空间数据的索引机制以及城市空间布局特征与自然、人文等因素的关系,提出基于规则格网与CELL空间索引相结合的空间数据组织方式。(2)开展射线追踪加速算法研究。在有效组织城市海量数据的基础上,研究分区法、降维法、多镜像射线加速等射线追踪加速算法。比较各加速算法的优缺点,总结出射线追踪加速算法的较适方法。(3)开展模型算法的实现并与传统模型进行对比分析。通过研究城市布局特征、降维、多镜像加速等方法并将其相互结合,利用编程语言实现模块功能。并将射线追踪计算结果、传统的Okumura-Hata模型、COST-231Hata模型的计算结果分别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本文来源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期刊2013-12-21)
射线追踪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多径效应是影响通信、导航系统性能的关键因素,其不仅影响信号传播的功率衰落,还会引起信号时延、频移、极化等参数的变化,导致通信、导航系统性能下降。针对多径效应,提出基于虚拟源树、环境分区处理、背向检测等加速技术的反向射线追踪算法进行快速叁维路径追踪,准确预测多径信号的损耗、时延分布。在此基础上,以城市场景为例进行算法仿真,并对任意尖劈绕射算法进行深入研究。以信号在简易街道传播为例,对比分别利用所提算法原理的MATLAB程序和利用Wireless Insite仿真得到的反射路径与功率分布,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射线追踪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1].解雨庆,史婷婷,梅璐莹,牛臻弋.基于射线追踪技术的机舱环境中双频WiFi信道仿真[C].2018(第七届)民用飞机航电国际论坛论文集.2018
[2].郭淑霞,于学伟,王亚锋,高颖.反射射线追踪技术在城市场景多径预测中的应用[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17
[3].唐朝汉.基于射线追踪技术的复杂电磁环境仿真算法的研究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7
[4].孙明武,孟凡顺,王璐,秦显科.层状弹性介质全波射线追踪技术研究[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7
[5].邱德厚.基于射线追踪技术的天波超视距雷达目标定位误差分析[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6
[6].赵爱华,丁志峰,白志明.基于射线追踪技术计算地震定位中震源轨迹的改进方法[C].2015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十六)——专题44地球重力场及其地学应用、专题45不同尺度微地震监测研究进展和展望.2015
[7].赵爱华,丁志峰,白志明.基于射线追踪技术计算地震定位中震源轨迹的改进方法[J].地球物理学报.2015
[8].季天愚,李澈,李景叶.无射线追踪层析静校正技术及其应用研究[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14
[9].刘艳梅.基于射线追踪法的电磁环境仿真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
[10].瞿海旺.叁维城市环境下射线追踪技术研究与实现[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