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瓣置换论文_谢寿峰,路霖

导读:本文包含了主动脉瓣置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主动脉,导管,狭窄,置换术,超声,凝血酶原,主动脉瘤。

主动脉瓣置换论文文献综述

谢寿峰,路霖[1](2019)在《高原地区凝血酶原复合物联合纤维蛋白原在主动脉置换围术期的治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高原地区主动脉置换外科围手术期患者凝血功能的改变,以及凝血酶原复合物(PCC)联合纤维蛋白原(FIB)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6-03-2018-02在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心脏外科住院治疗并行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手术的9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A组)42例和PCC联合FIB治疗组(B组)51例,两组分别检测入院时、停体外循环并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后5 min及术后2 h的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PLT)计数、术后第1天引流量及术后输红细胞悬液量。结果:两组入院时和停体外循环并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后5 min的TT、PT、APTT、FIB及PLT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术后2 h除PLT外的TT、PT、APTT及FIB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术后第1天引流量及术后输红细胞悬液量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术后死亡3例,B组术后死亡2例,其余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高原地区患者围手术期更易出现凝血功能紊乱,在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手术围术期,PCC联合FIB治疗可明显降低患者术后出血风险,治疗效果显着。(本文来源于《临床心血管病杂志》期刊2019年12期)

冯晔子,张申伟,马倩倩,丁琦,黄新新[2](2019)在《主动脉瓣重度狭窄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患者围术期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患者经股动脉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治疗前后围术期内心功能及主动脉瓣压差、跨瓣流速的变化情况。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6月,在郑州市心血管病医院接受TAVR的27例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对经TAVR治疗前、术后1d、7 d、1个月患者的临床症状、BNP、LVEF、最大跨瓣血流速度、主动脉瓣最大跨瓣压差进行分析,观察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患者接受TAVR治疗后围术期内疗效。结果: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心功能NYHA分级明显改善。患者BNP、主动脉瓣最大跨瓣压差、最大跨瓣流速下降明显,在术后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1);术后LVEF值明显上升,术后7 d可显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心功能<50%的患者中,术后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TAVR治疗主动脉瓣重度狭窄临床疗效确切,在围术期即可迅速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降低BNP值、提高LVEF。合并LVEF下降的主动脉瓣重度狭窄的患者接受TAVR治疗后患者心功能改善效果更明显。(本文来源于《心肺血管病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黄丽凌,申铁梅,杨轶[3](2019)在《1例一站式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联合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老年患者的护理》一文中研究指出报道1例一站式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联合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老年患者的护理体会,患者术后停留右颈临时起搏导管及右颈叁腔中心静脉导管,2条导管在同一部位,增加了护理的难度,防脱管是首要问题;患者此次手术是一站式微创手术,是2个微创手术迭加在一起进行,由于经导管主动脉植入器械的外径较粗,增大了手术的难度和风险,术中术后防止血压过低,保证肾脏血流灌注,严密观察尿量,术后密切观察病情、血压及心率变化,注意听诊心音,行床旁心电图检查,术前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神志、表情、对答情况、肢体肌力及肢体感觉、足背动脉搏动情况,预防肾功能损害、冠脉开口堵塞、血管并发症、出血、瓣周漏、脑卒中或脊髓缺血引起迟发型截瘫等并发症的发生。经过医护团队的精心治疗及护理,患者术后预后良好,无并发症发生,顺利康复出院。(本文来源于《护理学报》期刊2019年22期)

张倩,张文佳,王墨扬,王旭,叶蕴青[4](2019)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急性肾损伤的发生及危险因素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后患者急性肾损伤的发生及影响因素。方法:连续入选2012年9月至2017年1月于阜外医院行TAVR的119例患者。收集患者临床资料,了解急性肾损伤出现的特点及分期,同时分析急性肾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其中,急性肾损伤及分期,临床资料中术中致命及主要出血事件及主要、次要血管并发症均依据瓣膜学术联盟-2标准(VARC-2)定义。结果:TAVR术后有27例(22.7%)发生急性肾损伤,其中1期21例(77.8%),2期4例(14.8%),3期2例(7.4%)。术后24 h、48 h、72 h分别出现14例(51.9%)、7例(25.9%)、3例(11.1%)急性肾损伤;术后4 d、5 d、7 d均分别出现1例(3.7%)急性肾损伤。出院时急性肾损伤患者无完全不恢复,2例(7.4%)未完全恢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血肌酐水平增高、手术时间延长、主要及次要血管并发症是影响术后出现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结论:急性肾损伤是TAVR术后常见并发症,多出现在术后72 h内,大部分可完全恢复,术前血肌酐水平、手术时间、主要及次要血管并发症是影响术后出现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本文来源于《中国循环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左文杰,马根山[5](2019)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抗栓治疗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现已成为治疗重度、症状性主动脉瓣狭窄的一项重要治疗方法。脑卒中与出血作为TAVR术后常见并发症,如何制定兼顾二者风险的抗栓策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研究主要聚焦于抗血小板治疗,合并心房颤动时的抗凝治疗,预防生物瓣膜血栓以及器械治疗等方面。本文将就近年研究进展与指南更新进行介绍。(本文来源于《中国循环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崔秀珍,陈菲菲,刘文婷,王迪,祖利[6](2019)在《超高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围术期护理》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变,尤其是主动脉瓣狭窄(aortic stenosis,AS)越来越常见,高于75岁的人群发病率为4.6%[1],一旦出现症状,1年和5年的生存率分别是60%和32%[2]。外科瓣膜置换手术由于其良好的预后和较低的病死率一直是AS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3],但高龄、合并症多、心功能差的患者不能耐受开胸手术和体外循环的创伤,很多患者因此得不到有效治疗。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本文来源于《齐鲁护理杂志》期刊2019年22期)

朱华[7](2019)在《肝素化前放血等容性血稀释在主动脉全弓置换术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肝素化前放血进行等容性血液稀释(ANH)在主动脉全弓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8年12月于我院心胸外科拟行全麻体外循环下主动脉全弓置换手术患者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肝素化前放血组(A组)、肝素化后放血组(B组)和未放血组(C组),各10例。比较3组不同时间点r值、MA值;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输血量、鱼精蛋白中和后止血时间;术后30min、1h、2h的ACT值。结果在T1、T2、T3、T4 4个时间点,A组TEG的r值较B组、C组更低,MA值较B组、C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时间、鱼精蛋白中和后止血时间较B组、C组更短,A组术中出血量低于C组,术后出血量低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min、1h、2h,A组ACT值较B组、C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素化前放血ANH技术在主动脉全弓置换术中可减少术中出血,节约血源,缩短手术时间,有利于患者恢复。(本文来源于《江西医药》期刊2019年11期)

马金玉,王伦平,卢毅,刘培晶,严金川[8](2019)在《主动脉瓣重度狭窄伴多脏器功能衰竭接受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1 病例资料患者,女,77岁,身高155 cm,体重35 kg,2017年5月因"反复胸闷、气急1年"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脏彩超示主动脉瓣增厚、钙化伴重度狭窄及中度反流,左室壁节段收缩异常,中度二、叁尖瓣反流,重度肺动脉高压,肺动脉收缩压(pulmonary artery systolic pressure,PASP)91 mmHg(1 mmHg=0.133 kPa),患者及家属拒绝行主动脉瓣置换术,此后不规律服用托拉塞米(本文来源于《临床心血管病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肖明虎,吴永健,王婧金,宋光远,王建德[9](2019)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左心室的逆重构》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估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TAVI)术后患者左心室的逆重构。方法入选113例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均成功完成TAVI手术,对比术前术后左心室大小、左心室壁厚度以及左心室功能的变化,评估左心室的逆重构现象。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12个月随访,平均年龄(77.2±5.5)岁。术后,主动脉瓣有效瓣口面积较术前明显增加[(0.66±0.16)cm~2 vs(1.55±0.40)cm~2,P<0.001]。主动脉瓣平均压差[(52.43±12.37)mmHg vs(9.97±4.21)mmHg,P<0.001]明显降低。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增加[(53.8±12.7)%vs(64.6±9.7)%,P<0.001]。室间隔厚度[(12.60±2.37)mm vs (11.56±1.99)mm,P<0.001]及LVPW厚度[(12.02±1.67)mm vs (11.16±1.87)mm,P<0.001]减低。LVEDD减小[(51.99±6.59)mm vs (48.94±4.49)mm,P<0.001]。结论 TAVI术后1年,左心室发生明显逆重构:左心室内径变小,左心室壁厚度变薄,左心室射血分数增加。(本文来源于《中国超声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纪军,何胜虎,徐冰,陈述,廖清池[10](2019)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二叶式主动脉瓣重度狭窄的短期疗效及安全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在二叶式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患者中的短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8例入院诊断为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TAVR术,随访3个月,分析患者的基本资料、术中并发症情况、术后超声心动图,并观察随访期间病死率和严重血管并发症、严重出血情况等不良事件发生率等。结果 8例患者均为二叶式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手术均成功。8例患者平均年龄(77. 4±8. 2)岁,入院时均合并严重心力衰竭(NYHA心功能Ⅲ~Ⅳ级),平均美国胸外科医师协会(STS)评分为(8. 9±5. 2)%,平均欧洲心脏手术风险回归评分为(28. 3±22. 5)%。1例患者术后行永久起搏器植入,1例采用瓣中瓣技术。所有患者术中无急性冠脉堵塞情况发生。术后随访3个月,无死亡病例,1例轻度消化道出血,无严重血管并发症。术后即刻以及术后3个月时,超声心动图检查平均跨主动脉瓣压差均较术前显着降低(P <0. 05),左心室射血分数均较术前显着提高(P <0. 05)。结论对高危二叶式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患者实施TAVR技术,能有效降低平均跨瓣压差,改善患者心功能,且安全有效。(本文来源于《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21期)

主动脉瓣置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患者经股动脉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治疗前后围术期内心功能及主动脉瓣压差、跨瓣流速的变化情况。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6月,在郑州市心血管病医院接受TAVR的27例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对经TAVR治疗前、术后1d、7 d、1个月患者的临床症状、BNP、LVEF、最大跨瓣血流速度、主动脉瓣最大跨瓣压差进行分析,观察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患者接受TAVR治疗后围术期内疗效。结果: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心功能NYHA分级明显改善。患者BNP、主动脉瓣最大跨瓣压差、最大跨瓣流速下降明显,在术后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1);术后LVEF值明显上升,术后7 d可显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心功能<50%的患者中,术后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TAVR治疗主动脉瓣重度狭窄临床疗效确切,在围术期即可迅速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降低BNP值、提高LVEF。合并LVEF下降的主动脉瓣重度狭窄的患者接受TAVR治疗后患者心功能改善效果更明显。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主动脉瓣置换论文参考文献

[1].谢寿峰,路霖.高原地区凝血酶原复合物联合纤维蛋白原在主动脉置换围术期的治疗研究[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9

[2].冯晔子,张申伟,马倩倩,丁琦,黄新新.主动脉瓣重度狭窄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患者围术期效果观察[J].心肺血管病杂志.2019

[3].黄丽凌,申铁梅,杨轶.1例一站式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联合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老年患者的护理[J].护理学报.2019

[4].张倩,张文佳,王墨扬,王旭,叶蕴青.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急性肾损伤的发生及危险因素的分析[J].中国循环杂志.2019

[5].左文杰,马根山.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抗栓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循环杂志.2019

[6].崔秀珍,陈菲菲,刘文婷,王迪,祖利.超高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围术期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9

[7].朱华.肝素化前放血等容性血稀释在主动脉全弓置换术中的应用[J].江西医药.2019

[8].马金玉,王伦平,卢毅,刘培晶,严金川.主动脉瓣重度狭窄伴多脏器功能衰竭接受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1例[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9

[9].肖明虎,吴永健,王婧金,宋光远,王建德.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左心室的逆重构[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9

[10].纪军,何胜虎,徐冰,陈述,廖清池.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二叶式主动脉瓣重度狭窄的短期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9

论文知识图

带瓣膜定位功能的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植入装置生物瓣膜和自身主动脉瓣环位置...股静脉插管建立外周体外循环图2右侧胸骨旁...A: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左前降支远端...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并发TAD的DSCT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相关的脑保...

标签:;  ;  ;  ;  ;  ;  ;  

主动脉瓣置换论文_谢寿峰,路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