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宗白华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美学,思想,小诗,书法,书法艺术,意识,理论。
宗白华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胡抗美[1](2019)在《现代书学理论的有益探索——浅议宗白华《中国书法里的美学思想》(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阐释书法结体里的美学思想时,宗白华认为,结体由笔墨和空白两部分组成,结体内空白是结体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一虚一实,共同成为艺术品的重要元素。宗白华先生指出,书法的"空白处应当计算在一个字的造型之内,空白要分布适当,和笔画具同等的艺术价值。所以大书家邓石如曾说书法要‘计白当黑’,无笔墨处也是妙境呀"!宗先生这里实际上提出了一个重要理念—书法的空白造型,这是对书法艺术空间理论的重大贡献。他说:"中国书法艺术里这种空间美,在篆隶真草飞白里有不同的表现,尚待我们钻研;就(本文来源于《中国书画》期刊2019年11期)
胡抗美[2](2019)在《现代书学理论的有益探索——浅议宗白华《中国书法里的美学思想》(上)》一文中研究指出宗白华《中国书法里的美学思想》框架是传统的,即"从美学观点来考察中国书法里的用笔、结构、章法"。他把现代美学思想与传统的书法理论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让人们耳目一新。宗白华是美学家中对书法及书法美学研究最深的一位,研究书法方面的专门文章有《书法在中国艺术史上的地位》《中国书法里的美学思想》《中国书法艺术的性质》《论〈兰亭序〉的两封信》,还有许多谈及书法的文章,比方《论中国画法的渊源与基础》《中国艺术境界之诞生》《中国诗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与实》《中国美学史中(本文来源于《中国书画》期刊2019年10期)
刘丽莎[3](2019)在《宗白华“时间率领空间”说探辨》一文中研究指出时间与空间及其关系是哲学和美学的基本问题,当代中国美学家宗白华先生对这一问题的论述最具体系性,他从哲学高度提出中国美学时空经验的基本关系是时间率领空间,其论以《周易》中的《鼎》卦、《革》卦为哲学基础,以中国艺术尤其是绘画为审美经验根基。但宗先生此说并未尽善尽美,在论据选择、论证过程上也存在可以献疑之处。(本文来源于《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期刊2019年09期)
蔡洞峰[4](2019)在《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宗白华对中国美学与艺术的新阐释》一文中研究指出宗白华以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历律哲学"为基础,借鉴以叔本华、柏格森为代表的西方理论,创立了极具中国传统特色的美学思想。这种美学思想突出强调中国艺术是生命与生态的互融共生,呈现出生命的境界和生生不息的生命之美,藉此揭橥了中国传统艺术形态中极具现代特色的生态和生命美学。(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期刊2019年04期)
蒋婉茹[5](2019)在《从《流云小诗》看宗白华新诗观》一文中研究指出《流云小诗》语言简明,情感真挚,匡正了初期新诗诸如拖沓散漫、说理表面化等问题。诗作中体现了宗白华诗学观的各个方面,如形式上的音乐美与绘画美、表写时代的精神以及描写人的情绪等,是对宗白华新诗观最好的注解。(本文来源于《散文百家》期刊2019年08期)
张东东,程革[6](2019)在《萧友梅、宗白华对中国古代音乐的美学关切》一文中研究指出前言:生平及音乐美学概念内涵萧友梅(1884-1940)是中国现代音乐史上开基创业的一代宗师、现代专业音乐教育的开拓者与奠基者,被誉为"中国现代音乐教育之父";宗白华(1897-1986)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先行者和开拓者,被誉为"融贯中西艺术理论的一代美学大师"。萧友梅与宗白华的出生年代相近,都出生于19世纪末的中国,而且都曾留学德国,接受西方哲学影响的背景相同的背景。萧友梅在柏林大学、施特恩音乐学院选修过哲学、教育学、作曲、指挥、音乐学等课程,1920年春回国;而宗白华1920年赴德国留学,在法兰克福大学、柏林大学学习哲学、美学等课程。从时(本文来源于《文艺争鸣》期刊2019年07期)
邵洋[7](2019)在《宗白华的意境论及其独特的美学内涵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一代美学大师,宗白华在吸收中国古典美学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对于哲学、社会、人类、宇宙的深入思考,对"意境"这一古典美学范畴进行了独特的界定和解释,赋予意境以更加深广的内涵。宗白华的意境论具有内涵的丰富性、层次的创构性、视角的开放性和思辨的深刻性等重要特点,具有独特的审美内涵。(本文来源于《兰州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史远,王中焰[8](2019)在《略论中国诗、书、画的空间美——由宗白华美学思想引发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传统思想中蕴含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因此节奏化、生命化的空间意识和虚灵的空间美感融贯于传统文化艺术的诸多方面,中国画、中国书法、古典诗词皆通过各自的形式语言和审美特征传递着中国艺术特有的空间美感。空间意识也是宗白华探寻中国传统文化内核和艺术精神的重要切入点,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起其兼具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的美学思想体系。(本文来源于《美育学刊》期刊2019年04期)
王怀义[9](2019)在《从易象到意象——宗白华论《周易》与意象的创构》一文中研究指出宗白华对《周易》易象观和"观物取象"等思想与中国艺术审美特点及精神之形成的关系,进行了较为深入的阐述,为其美学思想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其一,宗白华对《周易》"革""鼎""离""贲"等卦象及其思想对中国艺术独特的时空表现形式、"以丽为美""以动为美"等审美特点形成的影响进行了阐述;其二,宗白华通过对《周易》"观物取象"思想的阐述,指出了中国艺术尤重"气韵生动"的审美特点;其叁,宗白华通过对《周易》易象创构的论述过渡到对审美意象创构的论述,提出了他的意境结构论思想,推进了《周易》易象论思想从哲学向审美和艺术的转化。宗白华对《周易》易象观的新检讨,为建构新时代中华美学精神提供了启示。(本文来源于《学术界》期刊2019年07期)
李勇[10](2019)在《从“中西对照”到“化异归同”——宗白华形上学美学的跨文化阐释》一文中研究指出宗白华的形上学系列笔记改变了他的美学的知识属性,由艺术美学变成了哲学美学,从而体现出了完整的系统性、现代性和跨文化性。宗先生的形上学美学是一个以天道为宇宙本体、以体悟为人生意义、以观象为具体方式的哲学理论系统。这些特性的形成主要得益于宗先生对于中西方哲学的融会贯通,其融会方式是通过中西对照、以中化西、中西互补和西说中解建立形上学美学,不仅为中国美学与西方的对话提供了通道,也为建构涵盖中西方不同哲学传统的跨文化美学建立起了基本框架。宗先生的这种融会中西的形上学美学给跨文化研究带来的启示是,以文化融合为跨文化研究的目标,走上化异归同的文化交融之路,推动不同文化在镜像互照的过程中更多地看到对方的优点,从而为不同文化中的当代人建立起安身立命的共同文化依据。(本文来源于《文学评论》期刊2019年04期)
宗白华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宗白华《中国书法里的美学思想》框架是传统的,即"从美学观点来考察中国书法里的用笔、结构、章法"。他把现代美学思想与传统的书法理论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让人们耳目一新。宗白华是美学家中对书法及书法美学研究最深的一位,研究书法方面的专门文章有《书法在中国艺术史上的地位》《中国书法里的美学思想》《中国书法艺术的性质》《论〈兰亭序〉的两封信》,还有许多谈及书法的文章,比方《论中国画法的渊源与基础》《中国艺术境界之诞生》《中国诗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与实》《中国美学史中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宗白华论文参考文献
[1].胡抗美.现代书学理论的有益探索——浅议宗白华《中国书法里的美学思想》(下)[J].中国书画.2019
[2].胡抗美.现代书学理论的有益探索——浅议宗白华《中国书法里的美学思想》(上)[J].中国书画.2019
[3].刘丽莎.宗白华“时间率领空间”说探辨[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
[4].蔡洞峰.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宗白华对中国美学与艺术的新阐释[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9
[5].蒋婉茹.从《流云小诗》看宗白华新诗观[J].散文百家.2019
[6].张东东,程革.萧友梅、宗白华对中国古代音乐的美学关切[J].文艺争鸣.2019
[7].邵洋.宗白华的意境论及其独特的美学内涵探析[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
[8].史远,王中焰.略论中国诗、书、画的空间美——由宗白华美学思想引发的思考[J].美育学刊.2019
[9].王怀义.从易象到意象——宗白华论《周易》与意象的创构[J].学术界.2019
[10].李勇.从“中西对照”到“化异归同”——宗白华形上学美学的跨文化阐释[J].文学评论.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