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吹风换气凉霸的机体中分隔为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并分别开设有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通过所述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分别从凉霸的两端吹风加快了空气的流动,增大的纳凉的空间,且所述第二容纳腔还开设有换气口,可以切换为换气模式,使室内保持良好的空气状况。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双吹风换气凉霸,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中分隔为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所述机体的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的进风口,所述第一容纳腔开设有第一出风口,第二容纳腔开设有第二出风口和换气口;风道切换板,所述风道切换板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出风口和换气口之间;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固设在所述第一容纳腔中;第一风轮,所述第一风轮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腔中并由所述第一电机驱动;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固设在所述第二容纳腔中;第二风轮,所述第二风轮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纳腔中并由所述第二电机驱动。
设计方案
1.一种双吹风换气凉霸,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体,所述机体中分隔为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所述机体的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的进风口,所述第一容纳腔开设有第一出风口,第二容纳腔开设有第二出风口和换气口;
风道切换板,所述风道切换板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出风口和换气口之间;
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固设在所述第一容纳腔中;
第一风轮,所述第一风轮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腔中并由所述第一电机驱动;
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固设在所述第二容纳腔中;
第二风轮,所述第二风轮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纳腔中并由所述第二电机驱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吹风换气凉霸,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开设在所述机体的两侧面靠近底部的位置,所述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设置在所述进风口的两端,所述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开口朝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吹风换气凉霸,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风过滤网,所述进风过滤网设置在所述进风口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吹风换气凉霸,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摆风机构,所述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处均设置有所述摆风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吹风换气凉霸,其特征在于:所述摆风机构包括摆风件和摆风电机,所述摆风件枢接在所述第一出风口\/第二出风口处,所述摆风电机驱动所述摆风件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吹风换气凉霸,其特征在于:所述摆风件包括挡风板、横向连接板、两纵向连接板和多块导风板,所述挡风板和横向连接板平行相隔设置,所述两纵向连接板分别连接所述挡风板和横向连接板的两端,所述多块导风板设置在所述挡风板和横向连接板之间,所述挡风板的形状大小与所述第一出风口\/第二出风口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吹风换气凉霸,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块导风板之间互相倾斜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吹风换气凉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风口与所述第一风轮的出风端之间设置有弧形风道,所述二出风口和所述第二风轮的出风端之间设置有弧形风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吹风换气凉霸,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切换板为弧形导风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吹风换气凉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轮的出风端还设置有负离子发生器。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交换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吹风换气凉霸。
背景技术
凉霸也叫顶置风扇,装置在集成吊顶上的,装在厨房间顶上不占位置,夏天做饭可以享受凉风,卫生间也可以装,一般装在马桶上方,夏天蹲马桶时会非常凉快舒服。
现有技术的凉霸的功能较为单一,通常只有一个出风口,其吹风范围较小,降温作用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凉霸所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两个出风口,并可实现不同模式切换的双吹风换气凉霸。
一种双吹风换气凉霸,包括:
机体,所述机体中分隔为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所述机体的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的进风口,所述第一容纳腔开设有第一出风口,第二容纳腔开设有第二出风口和换气口;
风道切换板,所述风道切换板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出风口和换气口之间;
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固设在所述第一容纳腔中;
第一风轮,所述第一风轮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腔中并由所述第一电机驱动;
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固设在所述第二容纳腔中;
第二风轮,所述第二风轮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纳腔中并由所述第二电机驱动。
作为上述双吹风换气凉霸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风口开设在所述机体的两侧面靠近底部的位置,所述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设置在所述进风口的两端,所述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开口朝下。
作为上述双吹风换气凉霸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进风过滤网,所述进风过滤网设置在所述进风口处。
作为上述双吹风换气凉霸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摆风机构,所述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处均设置有所述摆风机构。
作为上述双吹风换气凉霸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摆风机构包括摆风件和摆风电机,所述摆风件枢接在所述第一出风口\/第二出风口处,所述摆风电机驱动所述摆风件转动。
作为上述双吹风换气凉霸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摆风件包括挡风板、横向连接板、两纵向连接板和多块导风板,所述挡风板和横向连接板平行相隔设置,所述两纵向连接板分别连接所述挡风板和横向连接板的两端,所述多块导风板设置在所述挡风板和横向连接板之间,所述挡风板的形状大小与所述第一出风口\/第二出风口相同。
作为上述双吹风换气凉霸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多块导风板之间互相倾斜设置。
作为上述双吹风换气凉霸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出风口与所述第一风轮的出风端之间设置有弧形风道,所述二出风口和所述第二风轮的出风端之间设置有弧形风道。
作为上述双吹风换气凉霸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风道切换板为弧形导风板。
作为上述双吹风换气凉霸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风轮的出风端还设置有负离子发生器。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本实用新型所述双吹风换气凉霸的机体中分隔为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并分别开设有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通过所述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分别从凉霸的两端吹风加快了空气的流动,增大的纳凉的空间,且所述第二容纳腔还开设有换气口,可以切换为换气模式,使室内保持良好的空气状况。
2、所述进风口处还设置有进风过滤网,进风过滤网的设置能够有效改善室内的空气质量,减少空气对人体的危害。
3、所述摆风机构能够调节凉霸的吹风方向以及纳凉范围。
4、所述负离子发生器使室内的空气进一步得到改善。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双吹风换气凉霸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摆风件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摆风件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双吹风换气凉霸双吹风模式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双吹风换气凉霸单吹风、换气模式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双吹风凉霸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机体的立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弹性卡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看后文中的附图,更完整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在图中,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然而,本实用新型可体现为多种不同的形式,并且不应理解为限于本文中所提出的特定实施例。确切地说,这些实施例用于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除非另外限定,否则,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包括技术性和科学性术语) 应理解为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的领域中的技术人员通常所理解的意义相同的意义。而且,要理解的是,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应理解为具有与本说明书和相关领域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不应通过理想的或者过度正式的意义对其进行解释,除非本文中明确这样规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双吹风换气凉霸的剖视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吹风换气凉霸,包括机体11、风道切换板2、第一电机3、第一风轮4、第二电机5和第二风轮6。其中,所述机体11中分隔为第一容纳腔111和第二容纳腔112,并分别开设有第一出风口114和第二出风口 115,通过所述第一出风口114和第二出风口115分别从凉霸的两端吹风加快了空气的流动,增大的纳凉的空间,且所述第二容纳腔还开设有换气口,可以切换为换气模式,使室内保持良好的空气状况。
以下分别对本实施例双吹风换气凉霸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详细描述。
所述机体11中分隔为第一容纳腔111和第二容纳腔112,所述机体11的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一容纳腔111和第二容纳腔112的进风口113,所述第一容纳腔 111开设有第一出风口114,第二容纳腔112开设有第二出风口115和换气口116。具体地,所述进风口113开设在所述机体11的两侧面靠近底部的位置,所述第一出风口114和第二出风口115设置在所述进风口113的两端,所述第一出风口 114和第二出风口115开口朝下。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出风口114与所述第一风轮4的出风端之间设置有弧形风道,所述二出风口115和所述第二风轮6的出风端之间也设置有弧形风道。使空气在机体11的内部流动更加顺畅,风阻小,减少能量的损失。
所述风道切换板2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出风口115和换气口116之间,所述风道切换板2的活动可以封闭所述第二出风口115或换气口116,能够使凉霸在双吹风和单吹风加换气两种模式下切换。具体地,所述风道切换板2为弧形导风板,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出风口115和换气口116之间,其弧形的方向与弧形风道的方向一致。
所述第一电机3固设在所述第一容纳腔111中,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风轮4。
所述第一风轮4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腔111中并由所述第一电机驱动3。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第一风轮4的出风端还设置有负离子发生器10。
所述第二电机5固设在所述第二容纳腔112中,用于驱动所述第二风轮6。
所述第二风轮6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纳腔112中并由所述第二电机驱动5。
本申请实施例所述凉霸还包括进风过滤网7,所述进风过滤网7设置在所述进风口处。进风过滤网的7设置能够有效改善室内的空气质量,减少空气对人体的危害。具体地,所述进风过滤网7可以为用于将挥发在空气中的颗粒阻隔的各类过滤网,或过可滤刺激性气体的过滤网。
如图2和图3所示,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摆风件的立体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摆风件俯视图。
本申请实施例所述凉霸还包括摆风机构8,所述第一出风口114和第二出风口115处均设置有所述摆风机构8。具体地,所述摆风机构8包括摆风件81和摆风电机,所述摆风件81枢接在所述第一出风口114\/第二出风口115处,所述摆风电机驱动所述摆风件81转动。所述摆风件81包括挡风板811、横向连接板 812、两纵向连接板813和多块导风板814,所述挡风板811和横向连接板812 平行相隔设置,所述两纵向连接板813分别连接所述挡风板811和横向连接板 812的两端,所述多块导风板814设置在所述挡风板811和横向连接板812之间,所述挡风板811的形状大小与所述第一出风口114\/第二出风口115相同。工作时,所述摆风电机驱动所述摆风件81转动,当所述挡风板811转动到与水平位置时,挡风板811能够遮挡出风口,当所述挡风板811转动到与出风口呈一定角度,空气能够在导风板814的导流下吹出,随着摆风件81的转动能够调节出风的方向。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多块导风板814之间互相倾斜设置,使得气流能够更加集中吹出。
如图6至图8所示,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双吹风凉霸的立体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机体的立体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弹性卡件的立体图。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还包括弹性卡件9,所述弹性卡件9设置在所述机体 11的外侧,所述弹性卡件9的下端弯折形成卡扣部93,可以卡紧在龙骨上,可以应用于集成吊顶上,由于所述弹性卡件9具备弹性,可以适应不同高度的龙骨,此外,所述机体11的开设有收纳孔111,所述弹性卡件9可以收进所述收纳孔111,使该安装结构同时也可以应用于传统的吊顶安装,其使用灵活,适应能力强。
所述机体11用于收纳各种零件,可以为各种应用于吊顶的换气扇、浴霸、凉霸和暖风机等机器的机体,所述机体11的两侧设置有收纳孔111,用于收纳所述弹性卡件9。具体地,所述机体11的外侧设置在卡件安装部112,所述卡件安装部112向内凹陷,其宽度大于所述弹性卡件2的宽度,所述收纳孔111 开设在所述卡件安装部112的下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收纳孔为矩形孔。所述机体11外侧的卡件安装部112向内凹陷,起到导向作用,使所述弹性卡件9 更快捷地安装到合适的位置,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可以使所述弹性卡件9更加稳固,不易摆动。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机体11的内侧设置有与所述卡扣部93末端配合的凹位113,所述凹位113能够固定所述弹性卡件9的下端,使所述弹性卡件9 更加稳定。所述卡件安装部112的上端开设有安装孔114,所述安装孔114的宽度大于所述弹性卡件9的上端,所述机体11内侧位于所述安装孔114的上方设置有卡槽115,所述弹性卡件9的上端穿过所述安装孔114插入所述卡槽115。该设置能够固定所述弹性卡件9的上端,是所述弹性卡件2更加稳定,不容易松动。所述卡件安装部112还设置有沿高度方向的刻度116,可以根据所述刻度 116调节所述弹性卡件2与龙骨的安装配合。一般地,常规天花龙骨尺寸高度为 22mm、25mm和28mm,所述刻度116也对应设置有各种龙骨高度的尺寸。
所述弹性卡件9用于将所述机体11安装到龙骨上,应用于集成吊顶的安装,所述弹性卡件9的上端固接在所述机体11的外侧,并位于所述收纳孔111的上方。所述弹性卡件9的下端折弯形成卡扣部93,所述弹性卡件9为弹性材料制成,所述弹性卡件9的宽度小于所述收纳孔111的宽度,使得所述弹性卡件9 可以穿过所述收纳孔111。具体地,所述弹性卡件9包括依序连接的安装部91、弹性部92和卡扣部93。所述安装部91可以穿过所述安装孔114并插入所述卡槽115实现固定,所述弹性部92呈弧形,其为弹性材料制成,所述卡扣部93 的末端向下弯折,形成可以与龙骨配合的卡位。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卡件9 呈弯曲的条形,所述安装部91、弹性部92和卡扣部93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安装部91还开设有通孔,可以通过螺钉、螺栓等紧固件将所述弹性卡件9固定。
如图4和图5所示,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双吹风换气凉霸双吹风模式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双吹风换气凉霸单吹风、换气模式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凉霸具有两种工作模式:
双吹风模式,转动所述摆风件8,使所述第一出风口114和第二出风口115 同时打开,空气从所述进风口113进入,分别从两端的第一出风口114和第二出风口115同时吹出。
单吹风、换气模式,所述第一出风口114打开,所述第二出风口115关闭,并转动所述风道切换板2使换气口116打开,空气从所述进风口113进入,从所述第一出风口114吹出,并同时将空气从所述换气口116排出,实现换气功能。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申请实施例双吹风换气凉霸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者优点:
1、本实用新型所述双吹风换气凉霸的机体中分隔为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并分别开设有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通过所述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分别从凉霸的两端吹风加快了空气的流动,增大的纳凉的空间,且所述第二容纳腔还开设有换气口,可以切换为换气模式,使室内保持良好的空气状况。
2、所述进风口处还设置有过滤网,过滤网的设置能够有效改善室内的空气质量,减少空气对人体的危害。
3、所述摆风机构能够调节凉霸的吹风方向以及纳凉范围。
4、所述负离子发生器使室内的空气进一步得到改善。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88668.4
申请日:2019-01-1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4(广东)
授权编号:CN209654268U
授权时间:20191119
主分类号:F04D 25/08
专利分类号:F04D25/08;F04D25/16;F04D29/52;F04D29/70;F04D29/56;F24F3/16
范畴分类:28D;
申请人:广东绿岛风空气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广东绿岛风空气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29200 广东省江门市台山台城南兴路15号
发明人:梁金儒;李清泉;黄新远;解博超
第一发明人:梁金儒
当前权利人:广东绿岛风空气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人:潘桂生
代理机构:44425
代理机构编号:广州骏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25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过滤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