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升机放线牵引、配重连接装置论文和设计-程隽瀚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直升机放线牵引、配重连接装置,涉及输电线路导引绳施放技术领域。采用直升机进行施放导引绳需要增加牵引、配重系统,而如何安全高效地解除导引绳与配重系统的连接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本装置包括直升机吊索、第一三联板、第二三联板和电动钩,第一三联板分别与直升机吊索、配重和电动钩连接,电动钩通过连接索与第二三联板连接,第二三联板与导引绳和临锚绳连接,以实现与地面锚的手扳葫芦连接,电动钩由直升机控制实现脱钩。操作时,直升机在配重落地后悬停,把临锚绳连接到手扳葫芦并收紧,可方便地把张力全部转移至临锚绳上,并通过电动脱钩解除导引绳与直升机配重的连接,摘钩更加安全和方便和快捷。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直升机放线牵引、配重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直升机吊索(1)、第一三联板(2)、第二三联板(3)和电动钩(4),所述的第一三联板(2)的上端与直升机吊索(1)连接,下端与配重(5)可脱卸连接,侧端连接有所述的电动钩(4),电动钩(4)通过连接索(6)与第二三联板(3)的一侧连接,第二三联板(3)的另一侧与导引绳连接,第二三联板(3)的下端连接有临锚绳(7)以实现与地面锚(8)连接,所述的电动钩(4)可通过直升机(17)控制实现与连接索(6)的脱钩。

设计方案

1.一种直升机放线牵引、配重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直升机吊索(1)、第一三联板(2)、第二三联板(3)和电动钩(4),所述的第一三联板(2)的上端与直升机吊索(1)连接,下端与配重(5)可脱卸连接,侧端连接有所述的电动钩(4),电动钩(4)通过连接索(6)与第二三联板(3)的一侧连接,第二三联板(3)的另一侧与导引绳连接,第二三联板(3)的下端连接有临锚绳(7)以实现与地面锚(8)连接,所述的电动钩(4)可通过直升机(17)控制实现与连接索(6)的脱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升机放线牵引、配重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三联板(2)与配重(5)和直升机吊索(1)之间均通过U型环(12)连接;所述的电动钩(4)与连接索(6)之间通过串联的封闭环(13)和U型环(12)连接;所述的第二三联板(3)与连接索(6)、临锚绳(7)和导引绳均通过U型环(1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升机放线牵引、配重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重(5)和U型环(12)之间设有手动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升机放线牵引、配重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动钩(4)通过其2侧的各2块连接片(14)与第一三联板(2)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一三联板(2)的侧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升机放线牵引、配重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引绳包括主导引绳(15)、旋转连接器(11)和导引连接绳(10),所述的导引连接绳(10)的一端与第二三联板(3)的U型环(12)连接,另一端与旋转连接器(11)连接,旋转连接器(11)与主导引绳(15)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升机放线牵引、配重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动钩(4)通过控制线(16)与直升机(17)上的控制器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升机放线牵引、配重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面锚(8)连接有手扳葫芦(9)以实现对临锚绳(7)的连接和拉紧。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电线路导引绳施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直升机放线牵引、配重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采用直升机进行施放导引绳是输电线路建设中的一项先进技术,特别是针对大跨越放线施工,不仅要有优良的直升机和驾驶技术娴熟的飞行员,在飞行牵引时,主吊索受水平张力作用后容易上扬而碰触直升机尾桨,因此飞行员需要控制直升机增加下俯角度,稳定性和安全性较差,所以需要增加牵引、配重系统,而如何安全高效地连接牵引、配重系统,并解除导引绳与配重系统的连接,提升安全性,稳定性,提升放线效率成为一个重要思考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对现有技术方案进行完善与改进,提供一种直升机放线牵引、配重连接装置,以提升作业安全性和提高放线效率为目的。为此,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直升机放线牵引、配重连接装置,包括直升机吊索、第一三联板、第二三联板和电动钩,所述的第一三联板的上端与直升机吊索连接,下端与配重可脱卸连接,侧端连接有所述的电动钩,电动钩通过连接索与第二三联板的一侧连接,第二三联板的另一侧与导引绳连接,第二三联板的下端连接有临锚绳以实现与地面锚连接,所述的电动钩可通过直升机控制实现与连接索的脱钩。该装置结构,在地面锚连接临锚绳收紧后,通过电动钩,可方便地实现导引绳与配重的脱钩,实现把导引绳的全部张力迅速从直升机配重系统转移至地面临锚绳,采用电动脱钩装置,不需要人为操作,使摘钩更加安全和方便,提升了作业安全性,提高了放线效率。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

所述的第一三联板与配重和直升机吊索之间均通过U型环连接;所述的电动钩与连接索之间通过串联的封闭环和U型环连接;所述的第二三联板与连接索、临锚绳和导引绳均通过U型环连接。采用这种连接结构,当直升机飞行角度发生变化时,导引绳可以自由调整其角度,可以有效地释放扭转应力,不会使其局部产生附加应力。

所述的配重和U型环之间设有手动钩。便于作业完成后,地面操作人员使配重和直升机吊索的脱离。

所述的电动钩通过其2侧的各2块连接片与第一三联板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一三联板的侧端。连接结构牢固,可转动连接,便于电动钩根据导引绳的实际情况自动调整角度。

所述的导引绳包括主导引绳、旋转连接器和导引连接绳,所述的导引连接绳的一端与第二三联板的U型环连接,另一端与旋转连接器连接,旋转连接器与主导引绳连接。由于导引绳较长,旋转连接器在牵引过程中可有效地释放扭转应力,使导引绳保持应力平衡,防止导引绳因扭力积累对直升机牵引操作造成影响。

所述的电动钩通过控制线与直升机上的控制器电连接。有线连接控制,可靠性好。

所述的地面锚连接有手扳葫芦以实现对临锚绳的连接和拉紧。可方便地实现将导引绳对直升机配重系统的张力转移到对临锚绳上,实现对地面锚的张力拉紧。

有益效果:

1、可方便地实现导引绳与配重的脱钩,实现把导引绳的全部张力迅速从直升机配重系统转移至地面临锚绳,采用电动脱钩装置,不需要人为操作,使摘钩更加安全和方便,提升了作业安全性,提高了放线效率。

2、采用U型环、可转动电动钩及旋转连接器等连接部件,当直升机飞行角度发生变化时,导引绳可以自由调整其角度,可以有效地释放扭转应力,不会使其局部产生附加应力。

3、通过手扳葫芦可方便地实现将导引绳对直升机配重系统的张力转移到对临锚绳上,实现对地面锚的张力拉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例中操作方法步骤一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例中操作方法步骤二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例中操作方法步骤三示意图。

图中:1-直升机吊索;2-第一三联板;3-第二三联板;4-电动钩;5-配重;6-连接索;7-临锚绳;8-地面锚;9-手扳葫芦;10-导引连接绳;11-旋转连接器;12-U型环;13-封闭环;14-连接片;15-主导引绳;16-控制线;17-直升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直升机放线牵引、配重连接装置,包括直升机吊索1、第一三联板2、第二三联板3和电动钩4,第一三联板2的上端与直升机吊索1连接,下端与配重5可脱卸连接,侧端连接有电动钩4,电动钩4通过连接索6与第二三联板3的一侧连接,第二三联板3的另一侧与导引绳连接,第二三联板3的下端连接有临锚绳7以实现与地面锚8连接,电动钩4可通过直升机17控制实现与连接索6的脱钩。

为了消除牵引过程中局部应力,第一三联板2与配重5和直升机吊索1之间均通过U型环12连接;电动钩4与连接索6之间通过串联的封闭环13和U型环12连接;第二三联板3与连接索6、临锚绳7和导引绳均通过U型环12连接。采用这种连接结构,当直升机17飞行角度发生变化时,导引绳可以自由调整其角度,可以有效地释放扭转应力,不会使其局部产生附加应力。

为了便于直升级与配重5脱离,配重5和U型环12之间设有手动钩。便于作业完成后,地面操作人员使配重5和直升机吊索1的脱离。

为了便于电动钩4自动调整角度,电动钩4通过其2侧的各2块连接片14与第一三联板2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一三联板2的侧端。连接结构牢固,可转动连接,便于电动钩4根据导引绳的实际情况自动调整角度。

为了使导引绳能有效释放扭转应力,导引绳包括主导引绳15、旋转连接器11和导引连接绳10,导引连接绳10的一端与第二三联板3的U型环12连接,另一端与旋转连接器11连接,旋转连接器11与主导引绳15连接。由于导引绳较长,旋转连接器11在牵引过程中可有效地释放扭转应力,使导引绳保持应力平衡,防止导引绳因扭力积累对直升机17牵引操作造成影响。

为了便于控制,电动钩4通过控制线16与直升机17上的控制器电连接。有线连接控制,控制方便,可靠性好。

为了实现对临锚绳7的张紧,地面锚8连接有手扳葫芦9以实现对临锚绳7的连接和拉紧。可方便地实现将导引绳对直升机配重5系统的张力转移到对临锚绳7上,实现对地面锚8的张力拉紧。

一种直升机放线牵引、配重连接装置的操作方法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如图2所示,直升机17在接近锚线场时,适当降低飞行高度,当直升机配重5系统正处该地面锚8系统垂直上方时,再继续降低高度,直至配重5落地后悬停;

步骤二、如图3所示,将悬挂在第二三联板3上的临锚绳7拉住,绳端与锚线场预先连接地面锚8上的手扳葫芦9连接,直升机17此时仍处于悬停状态,且承担约80%的荷载;

步骤三、如图4所示,迅速收紧手扳葫芦9,临锚绳7受力后逐渐拉紧,直至张力全部转移至临锚绳7上;

步骤四、直升机17稍作下降,卸下全部荷载,与第一三联板2连接的电动钩4动作,将导引绳与配重5脱开;

步骤五、直升机17慢慢起飞,返场,牵放导引绳整个过程完成。操作方法简单,高效;直升机17放完后,要求导引绳对海面保持一定的净空距离,因此在张力场和锚线场都需临时锚固,以确保海面的净空高度,同时完成两侧场地的移线工作,做好后续导引绳的牵放准备。

本装置和操作方法过程方便地实现了导引绳与配重5系统的脱钩,实现把导引绳的全部张力迅速从直升机配重5系统转移至地面临锚绳7,采用电动脱钩装置,不需要人为操作,使摘钩更加安全和方便,提升了作业安全性,提高了放线效率。

本实例中,直升机吊索1采用-12t吊装带,长度15m;直升机吊索1与第一三联板2连接的U型环12为15t卸扣;第一三联板2与手动钩连接的U型环12为10t卸扣;配重5与手动钩连接的U型环12为DG8规格;其余U型环12采用DG6.3规格;手动钩为12t规格;配重5为4100KG;电动钩4为12t规格;封闭环13为12t规格;连接索6和导引连接绳10为Ф15×3.5m钢丝绳;临锚绳7为Ф22×2.5m镀锌压制钢丝套绳;旋转连接器11规格为80kN并涂红;主导引绳15采用Ф13×5000m钢丝绳。

以上图1-4所示的一种直升机放线牵引、配重连接装置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已经体现出本实用新型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可根据实际的使用需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对其进行形状、结构等方面的等同修改,均在本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列。

设计图

一种直升机放线牵引、配重连接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16028.X

申请日:2019-01-23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6(杭州)

授权编号:CN209298754U

授权时间:20190823

主分类号:H02G 1/04

专利分类号:H02G1/04

范畴分类:37D;

申请人:浙江省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国网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浙江省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10016 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庆春东路87号

发明人:程隽瀚;石涛;汪国林;黄晓尧;丁鹏杰;黄超胜;王霖;李佳琪;纪芯燕;胡慧君;吴建军;王弋;彭立新;段福平;叶建云;钟林海;岑建明;陈哲;尹勋祥;李少华;王浩淼

第一发明人:程隽瀚

当前权利人:浙江省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国网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代理人:王晓燕

代理机构:33206

代理机构编号: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一种直升机放线牵引、配重连接装置论文和设计-程隽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