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电解装置论文和设计-苏进成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化电解装置,包含:供应机构、搅拌机构、电解机构、混合机构、传感机构及控制机构,该供应机构与搅拌机构分别能提供水溶液与盐水水溶液,而电解机构能对盐水水溶液进行电解而形成氧化系复合型气体,其中,混合机构将水溶液与氧化系复合型气体混合形成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而传感机构能传感盐水水溶液与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两者的水位高低以形成液位传感信息,则控制装置能依据液位传感信息而控制供应机构、搅拌机构、电解机构与混合机构进行运作,进而自动产生盐水水溶液与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藉此,本实用新型能自动生产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来以减少人力成本,进而能相对提高生产效率。

主设计要求

1.一种自动化电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供应机构,用以提供一水溶液;一搅拌机构,用以接收所述水溶液,并将所述水溶液与多个盐颗粒搅拌形成一含有盐分的盐水水溶液;一电解机构,具有一连接于所述搅拌机构的电解槽以及一连接于所述电解槽的电源供应单元,所述电解槽用以盛装所述盐水水溶液,而所述电源供应单元能提供电压至所述电解槽,让所述电解槽对所述盐水水溶液进行电解以形成一氧化系复合型气体;一混合机构,具有一气液混合组件以及一连接于所述气液混合组件的成品槽,所述气液混合组件同时连接于所述供应机构与电解槽,并将所述水溶液与氧化系复合型气体混合形成一传送至所述成品槽的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一传感机构,具有一安装于所述搅拌机构的第一液位传感器以及一安装于所述成品槽的第二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能传感位于所述搅拌机构内部中所述盐水水溶液的水位高低以形成一第一液位传感信息,而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能传感位于所述成品槽内部中所述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的水位高低以形成一第二液位传感信息;以及一控制机构,同时连接于所述供应机构、搅拌机构、电解机构、混合机构与传感机构,所述控制机构能依据所述第一液位传感信息而控制所述供应机构与搅拌机构进行运作以产生所述盐水水溶液,而所述控制机构能依据所述第二液位传感信息而控制所述供应机构、电解机构与混合机构进行运作,让所述成品槽盛满所述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

设计方案

1.一种自动化电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供应机构,用以提供一水溶液;

一搅拌机构,用以接收所述水溶液,并将所述水溶液与多个盐颗粒搅拌形成一含有盐分的盐水水溶液;

一电解机构,具有一连接于所述搅拌机构的电解槽以及一连接于所述电解槽的电源供应单元,所述电解槽用以盛装所述盐水水溶液,而所述电源供应单元能提供电压至所述电解槽,让所述电解槽对所述盐水水溶液进行电解以形成一氧化系复合型气体;

一混合机构,具有一气液混合组件以及一连接于所述气液混合组件的成品槽,所述气液混合组件同时连接于所述供应机构与电解槽,并将所述水溶液与氧化系复合型气体混合形成一传送至所述成品槽的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

一传感机构,具有一安装于所述搅拌机构的第一液位传感器以及一安装于所述成品槽的第二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能传感位于所述搅拌机构内部中所述盐水水溶液的水位高低以形成一第一液位传感信息,而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能传感位于所述成品槽内部中所述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的水位高低以形成一第二液位传感信息;以及

一控制机构,同时连接于所述供应机构、搅拌机构、电解机构、混合机构与传感机构,所述控制机构能依据所述第一液位传感信息而控制所述供应机构与搅拌机构进行运作以产生所述盐水水溶液,而所述控制机构能依据所述第二液位传感信息而控制所述供应机构、电解机构与混合机构进行运作,让所述成品槽盛满所述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电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具有一连接于所述供应机构的盐水搅拌槽以及一连接于所述盐水搅拌槽的盐水储存槽,所述盐水储存槽用以盛装所述盐水水溶液,并安装所述传感机构的第一液位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化电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机构进一步具有一安装于所述盐水搅拌槽的第一浓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浓度传感器能传感位于所述盐水搅拌槽中所述盐水水溶液的盐分浓度以形成一传递至所述控制机构的第一浓度信息,让所述控制机构依据所述第一浓度信息而控制所述盐水水溶液输送至所述盐水储存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电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与电解槽之间设有一能计算与改变液体流量的流量计以及一限制液体流动的电控阀,所述流量计与电控阀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机构,而当所述控制机构接收到所述第二浓度信息时,所述电控阀会让所述盐水水溶液流动至所述流量计,使所述流量计计算所述盐水水溶液的流量,当所述流量计计算所述盐水水溶液的流量已达到默认值时,所述电控阀会停止所述盐水水溶液流动至所述流量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电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混合单元具有一盛装所述水溶液的反应槽以及一接收所述氧化系复合型气体的气体混合器,所述反应槽连接一第一马达,而所述第一马达能将位于所述反应槽内部的水溶液先流经所述气体混合器再流回至所述反应槽的内部,使得所述水溶液夹带所述氧化系复合型气体流回至所述反应槽的内部,让位于所述反应槽的水溶液转变为所述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

所述传感机构进一步具有一安装于所述反应槽的第三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三液位传感器能传感位于所述反应槽内部中所述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的水位高低以形成一第三液位传感信息;

所述控制机构依据所述第三液位传感信息而启动所述供应机构、电解机构与气体混合器进行运作以产生所述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化电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机构进一步具有一安装于所述反应槽的第二浓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浓度传感器能传感位于所述反应槽内部中所述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的浓度以形成一传递至所述控制机构的第二浓度信息,让所述控制机构依据所述第二浓度信息而控制所述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输送至所述成品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电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机构进一步具有一第二马达以及一稀释槽,所述第二马达位于所述成品槽与稀释槽之间,并能将所述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流入所述稀释槽的内部,而所述稀释槽连接于所述供应机构,并接受所述水溶液与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使所述水溶液与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在所述稀释槽的内部混合形成一浓度低于所述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的稀释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

所述传感机构进一步具有一安装于所述稀释槽的第四液位传感器,所述第四液位传感器能传感位于所述稀释槽内部中所述稀释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的水位高低以形成一第四液位传感信息;

所述控制机构依据所述第四液位传感信息而启动所述供应机构与所述第二马达进行运作,让所述水溶液与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流入所述稀释槽的内部以形成所述稀释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电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机构进一步具有一安装于所述电解槽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能传感位于所述电解槽内部中所述盐水水溶液的温度以形成一传递至所述控制机构的温度信息,使所述控制机构依据所述温度信息产生一警示信息或是停止所述电源供应单元提供电压给所述电解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电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机构的电解槽连接于所述供应机构,使得所述电解槽能接收所述水溶液,而所述电解槽设有一限制液体流动的排放电控阀;

所述传感机构进一步具有一安装于所述电解槽的第五液位传感器,而所述第五液位传感器能传感位于所述电解槽内部中所述水溶液的水位高低以形成一第五液位传感信息;以及

所述控制机构依据所述第五液位传感信息而启动所述电控阀运作,让位于所述电解槽内部的所述水溶液能进行排放。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能大量生产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的电解装置,特别是一种能自动生产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的电解装置,藉以减少人力成本。

背景技术

由于氧化系复合型气体本身具有一未成对的自由活性电子,使得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具有强效的氧化能力,可用来氧化细菌、病毒、霉菌等病原体的蛋白质、胜肽、DNA或RNA,藉以来消灭该等病原体,而由于气态的氧化系复合型气体并不能提供使用者方便使用,因此目前于医疗卫生、食品加工、环境保护、工业用水、旭牧养殖以及污水处理…等产业中,其多将氧化系复合型气体溶于水中形成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令使用者可方便使用氧化系复合型水溶液来进行消毒、杀菌、除臭。

然而,为了改善前述缺失,目前皆利用现有电解装置来电解食盐水以形成氧化系复合型气体,再将氧化系复合型气体溶于水中以形成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但是,当现有电解装置在进行电解时,现有电解装置需要雇用操作人员来控管食盐水的余留容量,而当操作人员发现食盐水的余留容量过少时,操作人员就必须以人力操作现有电解装置,让现有电解装置产生更多的食盐水,藉此,现有电解装置在运作一段时间之后,操作人员必须花时间确认食盐水的残留容量来以避免食盐水消耗殆尽,进而现有电解装置才能继续生产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导致现有电解装置无法在短时间内大量生产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

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减少操作电解装置的操作人员,并以控制机构来控制电解装置自动生产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让电解装置在短时间内能大量生产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进而让使用者能方便使用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来进行消毒、杀菌以及除臭。

为实现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自动化电解装置,所述自动化电解装置主要由一供应机构、一搅拌机构、一电解机构、一混合机构、一传感机构以及一控制机构所构成,所述供应机构用以提供一水溶液,而所述搅拌机构用以接收所述水溶液,并将所述水溶液与多个盐颗粒搅拌形成一含有盐分的盐水水溶液,则所述电解机构具有一连接于所述搅拌机构的电解槽以及一连接于所述电解槽的电源供应单元,所述电解槽用以盛装所述盐水水溶液,而所述电源供应单元能提供电压至所述电解槽,让所述电解槽对所述盐水水溶液进行电解以形成一氧化系复合型气体。

此外,所述混合机构,具有一气液混合组件以及一连接于所述气液混合组件的成品槽,所述气液混合组件同时连接于所述供应机构与电解槽,并将所述水溶液与氧化系复合型气体混合形成一传送至所述成品槽的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其中,所述传感机构具有一安装于所述搅拌机构的第一液位传感器以及一安装于所述成品槽的第二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能传感位于所述搅拌机构内部中所述盐水水溶液的水位高低以形成一第一液位传感信息,而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能传感位于所述成品槽内部中所述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的水位高低以形成一第二液位传感信息。

另外,所述控制机构同时连接于所述供应机构、搅拌机构、电解机构、混合机构与传感机构,所述控制机构能依据所述第一液位传感信息而控制所述供应机构与搅拌机构进行运作以产生所述盐水水溶液,而所述控制机构能依据所述第二液位传感信息而控制所述供应机构、电解机构与混合机构进行运作,让所述成品槽盛满所述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气液混合单元具有一盛装所述水溶液的反应槽以及一接收所述氧化系复合型气体的气体混合器,所述反应槽连接一第一马达,而所述第一马达能将位于所述反应槽内部的水溶液先流经所述气体混合器再流回至所述反应槽的内部,使得所述水溶液夹带所述氧化系复合型气体流回至所述反应槽的内部,让位于所述反应槽的水溶液转变为所述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

所述传感机构进一步具有一安装于所述反应槽的第三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三液位传感器能传感位于所述反应槽内部中所述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的水位高低以形成一第三液位传感信息,而所述控制机构依据所述第三液位传感信息而启动所述供应机构、电解机构与气体混合器进行运作以产生所述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

于此实施例中,所述传感机构进一步具有一安装于所述反应槽的第二浓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浓度传感器能传感位于所述反应槽内部中所述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的浓度以形成一传递至所述控制机构的第二浓度信息,让所述控制机构依据所述第二浓度信息而控制所述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输送至所述成品槽。

于另一较佳实施例,所述混合机构进一步具有一第二马达以及一稀释槽,所述第二马达位于所述成品槽与稀释槽之间,并能将所述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流入所述稀释槽的内部,而所述稀释槽连接于所述供应机构,并接受所述水溶液与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使所述水溶液与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在所述稀释槽的内部混合形成一浓度低于所述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的稀释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

其中,所述传感机构进一步具有一安装于所述稀释槽的第四液位传感器,所述第四液位传感器能传感位于所述稀释槽内部中所述稀释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的水位高低以形成一第四液位传感信息,而所述控制机构依据所述第四液位传感信息而启动所述供应机构与所述第二马达进行运作,让所述水溶液与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流入所述稀释槽的内部以形成所述稀释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

又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传感机构进一步具有一安装于所述电解槽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能传感位于所述电解槽内部中所述盐水水溶液的温度以形成一传递至所述控制机构的温度信息,使所述控制机构能依据所述温度信息产生一警示信息或是停止所述电源供应单元提供电压给所述电解槽。

再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电解机构的电解槽连接于所述供应机构,使得所述电解槽能接收所述水溶液,而所述电解槽设有一限制液体流动的排放电控阀,其中,所述传感机构进一步具有一安装于所述电解槽的第五液位传感器,而所述第五液位传感器能传感位于所述电解槽内部中所述水溶液的水位高低以形成一第五液位传感信息,则所述控制机构依据所述第五液位传感信息而启动所述电控阀运作,让位于所述电解槽内部的所述水溶液能进行排放。

于前述四个实施例中,所述搅拌机构具有一连接于所述供应机构的盐水搅拌槽以及一连接于所述盐水搅拌槽的盐水储存槽,所述盐水储存槽用以盛装所述盐水水溶液,并安装所述传感机构的第一液位传感器,并且,所述传感机构进一步具有一安装于所述盐水搅拌槽的第一浓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浓度传感器能传感位于所述盐水搅拌槽中所述盐水水溶液的盐分浓度以形成一传递至所述控制机构的第一浓度信息,让所述控制机构依据所述第一浓度信息而控制所述盐水水溶液输送至所述盐水储存槽。

另外,所述搅拌机构与电解槽之间设有一能计算与改变液体流量的流量计以及一限制液体流动的电控阀,所述流量计与电控阀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机构,而当所述控制机构接收到所述第二浓度信息时,所述电控阀会让所述盐水水溶液流动至所述流量计,使所述流量计计算所述盐水水溶液的流量,当所述流量计计算所述盐水水溶液的流量已达到默认值,所述电控阀会停止所述盐水水溶液流动至所述流量计。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在于传感机构会传感盐水水溶液与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两者的余留容量,而当传感机构传感到盐水水溶液与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两者的容量过少时,控制机构会控制供应机构、搅拌机构、电解机构及混合机构四者进行运作以自动生产盐水水溶液与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藉此,电解装置进行运作时能减少操作人员来以降低人力成本,进而让电解装置在短时间内能大量生产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动化电解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电解槽的示意图;

图3为切换单元的示意图;

图4为气体混合器的示意图;

图5A为电解机构进行电解作业的示意图;

图5B为混合机构形成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的示意图;

图5C为第一液位传感器配合控制机构进行使用的示意图;

图5D为第二液位传感器与第一浓度传感器配合控制机构进行使用的示意图;

图5E为第三液位传感器与第二浓度传感器配合控制机构进行使用的示意图;

图5F为第四液位传感器配合控制机构进行使用的示意图;

图5G为第五液位传感器配合控制机构来清洗电解槽的示意图;

图5H为温度传感器配合控制机构进行使用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自动化电解装置;10-供应机构;11-水溶液输入管;12-水溶液储存槽;13-第一水溶液输出管;14-第二水溶液输出管;15-第三水溶液输出管;16-第四水溶液输出管;20-搅拌机构;21-盐水搅拌槽;22-盐水储存槽;23-盐水输入管;24-盐水输出管;25-流量计;26-电控阀;30-电解机构;31-电解槽;311-电解输出管;312-上排放管;313-下排放管;314-排放电控阀;32-切换单元;321-第一盐水入水管;321a-第一切换电控阀;322-第二盐水入水管;322a-第二切换电控阀;323-第一水溶液入水管;323a-第三切换电控阀;324-第二水溶液入水管;324a-第四切换电控阀;325-第一导入管;326-第二导入管;33-电源供应单元;40-混合机构;41-气液混合组件;411-反应槽;412-气体混合器;412a-混合部;412b-第一连接部;412c-第二连接部;413-第一混合管;414-第二混合管;415-第一马达;42-成品槽;421-成品输入管;422-成品输出管;423-第二马达;43-稀释槽;50-传感机构;51-第一液位传感器;52-第二液位传感器;53-第三液位传感器;54-第四液位传感器;55-第五液位传感器;56-温度传感器;57-第一浓度传感器;58-第二浓度传感器;60-控制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来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点将会随着描述而更为清楚。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自动化电解装置1主要由一供应机构10、一搅拌机构20、一电解机构30、一混合机构40、一传感机构50以及一控制机构60所构成,供应机构10用以提供一水溶液,于此实施例中,供应机构10具有一能输送所述水溶液的水溶液输入管11以及一连接于水溶液输入管11的水溶液储存槽12,而水溶液储存槽12用以盛装所述水溶液,并连接一第一水溶液输出管13、一第二水溶液输出管14、一第三水溶液输出管15以及一第四水溶液输出管16,藉此,当所述水溶液经由水溶液输入管11而流入水溶液储存槽12时,位于水溶液储存槽12内部的所述水溶液能再分别流入第一、二、三、四水溶液输出管13、14、15、16的内部。

搅拌机构20具有一盐水搅拌槽21以及一盐水储存槽22,盐水搅拌槽21连接于供应机构10的第一水溶液输出管13,使得所述水溶液能经由第一水溶液输出管13而流入盐水搅拌槽21的内部,让盐水搅拌槽21能将所述水溶液与多个盐颗粒搅拌形成一含有盐分的盐水水溶液,于此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盐颗粒可为人工自行加入于盐水搅拌槽21的内部,其中,盐水储存槽22具有一能输送所述盐水水溶液的盐水输入管23以及一能输送所述盐水水溶液的盐水输出管24,而盐水输入管23连接于盐水搅拌槽21,使得位于盐水搅拌槽21内部的所述盐水水溶液能经由盐水输入管23而流入盐水储存槽22的内部,让盐水储存槽22能够存放所述盐水水溶液,其中,盐水输出管24安装一能计算与改变液体流量的流量计25以及一限制液体流动的电控阀26。

请参阅图1与图2所示,电解机构30具有一电解槽31、一切换单元32以及一电源供应单元33,电解槽31连接于切换单元32,并设有一连接于混合机构40的电解输出管311、两上排放管312以及两下排放管313,而其中一个上排放管312与其中一个下排放管313两者都连通于电解槽31的一阴极(图未示),则另一个上排放管312与另一个下排放管313两者都连通于电解槽31的一阳极(图未示),此外,每一个下排放管313各安装一能限制液体流动的排放电控阀314,而切换单元32同时连接于供应机构10的第二水溶液输出管14以及搅拌机构20的盐水输出管24,并能选择性控制让所述水溶液或所述盐水水溶液流入电解槽31的内部,如图2所示,于此实施例中,切换单元32具有一第一盐水入水管321、一第二盐水入水管322、一第一水溶液入水管323以及一第二水溶液入水管324,第一、二盐水入水管321、322都连通于盐水输出管24,而第一盐水入水管321安装一能限制所述盐水水溶液流动的第一切换电控阀321a,则第二盐水入水管322安装一能限制所述盐水水溶液流动的第二切换电控阀322a,其中,第一、二水溶液入水管323、324两者都连通于第二水溶液输出管14,而第一水溶液入水323安装能一限制所述水溶液流动的第三切换电控阀323a,则第二水溶液入水324安装能一限制所述水溶液流动的第四切换电控阀324a,如图3所示,第一盐水入水管321与第一水溶液入水管323两者都连通于一连接于电解槽31阳极的第一导入管325,而第二盐水入水管322与第二水溶液343两者都连通于一连接于电解槽31阴极的第二导入管326。

再请参阅图1所示,电源供应单元33电性连接于电解槽31,如图所示,流量计25与电控阀26两者位于搅拌机构20与电解槽31之间,而电控阀26能选择性让盐水输出管24呈现连通状态或封闭状态,其中,当盐水输出管24现有电控阀26而呈现连通状态时,所述盐水水溶液能从盐水储存槽22而流动至切换单元32,反之,当盐水输出管24现有电控阀26而呈现封闭状态时,所述盐水水溶液无法从盐水储存槽22流动至切换单元32。

再请参阅图1所示,混合机构40具有一气液混合组件41、一成品槽42以及一稀释槽43,气液混合组件41具有一连接于成品槽42的反应槽411以及一连接于电解输出管311的气体混合器412,使得气液混合组件41能同时连接于供应机构10与电解槽31,其中,反应槽411与气体混合器412之间设有一第一混合管413以及一第二混合管414,使得反应槽411经由第一、二混合管413、414而连接于气体混合器412,而反应槽411连接于供应机构10的第二水溶液输出管14,使得反应槽411能接收所述水溶液。

请参阅图3所示,气体混合器412设有一连接于电解输出管311的混合部412a,混合部412a呈现中空样态,并于内部的孔径皆小于第一、二混合管413、414,而混合部412a一端延伸形成一连接于第一混合管413的第一连接部412b,并于远离第一连接部412b的一端延伸形成连接于第二混合管414的第二连接部412c,其中,第一、二连接部412b、412c的内部孔径呈现锥形样态,此外,成品槽42具有一连接于反应槽411的成品输入管421以及一连接于稀释槽43的成品输出管422,而稀释槽43连接于供应机构10的第四水溶液输出管16,用以接收所述水溶液。

再请参阅图1所示,传感机构50具有一第一液位传感器51、一第二液位传感器52、一第三液位传感器53、一第四液位传感器54、一第五液位传感器55、一温度传感器56、一第一浓度传感器57以及一第二浓度传感器58,如图所示,第一液位传感器51安装于搅拌机构20的盐水储存槽22,并能传感位于盐水储存槽22内部中所述盐水水溶液的水位高低,而第二液位传感器52安装于成品槽42,并能传感位于成品槽42内部中液体的水位高低,其中,第三液位传感器53安装于反应槽411,并能传感位于所述反应槽411内部中所述液体的水位高低,而第四液位传感器54安装于稀释槽43,并能传感位于所述稀释槽43内部中所述液体的水位高低,此外,第五液位传感器55与温度传感器56两者都安装于电解槽31,其中,第五液位传感器55能传感位于电解槽31内部中液体的水位高低,而温度传感器56能传感位于电解槽31内部中液体的温度高低,如图所示,第一浓度传感器57安装于盐水搅拌槽21,并能盐水搅拌槽21内部中液体的浓度,则第二浓度传感器58安装于反应槽411,并能传感位于反应槽411内部中液体的浓度,另外,控制机构60同时连接于供应机构10、搅拌机构20、电解机构30、混合机构40与传感机构50,并能控制供应机构10、搅拌机构20、电解机构30、混合机构40与传感机构50进行运作。

请参阅图3与图5A所示,于自动化电解装置1进行电解作业时,控制机构60开启搅拌机构20的电控阀26,切换单元32的第一、二切换电控阀321a、322a以及电解槽31的排放电控阀314,使得电控阀26会持续将位于盐水储存槽22内部的所述盐水水溶液提供至切换单元32,而切换单元32会将所述盐水水溶液导入流向电解槽31的内部,让电解槽31的内部装满所述盐水水溶液,由于位于盐水储存槽22内部的所述盐水水溶液电控阀26会持续流入电解槽31的内部,而当位于电解槽31内部的所述盐水水溶液的液面高度大于上排放管312的高度位置时,部分的所述盐水水溶液会经由上排放管312排出来以避免所述盐水水溶液溢出于电解槽31,接下来,电源供应单元33提供电压给电解槽31,让电解槽31对所述盐水水溶液进行电解以产生氧化还原反应,进而经过电解的所述盐水水溶液会形成一能流入电解输出管311的氧化系复合型气体,于此实施例中,所述氧化系复合型气体设为二氧化氯、次氯酸或臭氧。

其中,所述盐水水溶液经过电解之后,位于电解槽31内部中所述盐水水溶液的盐分浓度会减少,但是,由于位于盐水储存槽22内部的所述盐水水溶液现有电控阀26会持续流入电解槽31的内部,进而电解槽31能进行电解作业时持续补充高盐浓度的所述盐水水溶液来以避免位于电解槽31内部中所述盐水水溶液的盐分浓度降低。

请参阅图5B所示,形成所述氧化系复合型气体之后,所述氧化系复合型气体经由电解输出管311而流向气液混合组件41的气体混合器412,而控制机构60控制供应机构10提供所述水溶液,使所述水溶液经由第三水溶液输出管15而流入流向气液混合组件41的反应槽411内部,随后,控制机构60启动一组装于第一混合管413的第一马达415,而第一马达415会将位于反应槽411内部的所述水溶液不断地由第一混合管413流入体混合器412,再由第二混合管414流回至反应槽411的内部,其中,当所述水溶液流入气体混合器412的混合部412a时,因为混合部412a的内部孔径小于第一、二混合管413、414,使得所述水溶液的流速会增快,进而让流入气体混合器412的所述氧化系复合型气体能快速地被所述水溶液带入至反应槽411内部,当所述氧化系复合型气体流入反应槽411的内部时,所述氧化系复合型气体的一部分会与位于反应槽411内部的水溶液进行混合以形成一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而剩余的所述氧化系复合型气体会流入反应槽411,并与位于反应槽411内部的所述水溶液进行混合以形成所述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其中,由于混合部412a的内部孔径小于第一、二混合管413、414,进而为了避免所述水溶液流入气体混合器412时,所述水溶液会由第一混合管413回流至反应槽411,第一混合管413与第二混合管414之间能设有多个气体混合器412,让所述逆渗透水水溶液能够分流至多个气体混合器412,于此实施例中,所述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设为二氧化氯水溶液、次氯酸水溶液或臭氧水溶液。

当反应槽411内部刚形成所述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时,所述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的氧化系复合型气体浓度量较低,但因为第一马达415会再将所述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流入气体混合器412,再让所述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流回至反应槽411,使得更多的所述氧化系复合型气体会流至反应槽411的内部,进而所述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的氧化系复合型气体浓度会逐渐升高,其中,当所述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的氧化系复合型气体浓度达到默认值时,控机机构60会关闭第一马达415,使得所述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无法再经由第一混合管413流入气体混合器412。

接下来,控制机构60控制所述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能经由成品输入管421而流入成品槽42的内部,若要直接使用所述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则成品槽42能直接排出所述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其中,若要直接使用若所述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的氧化系复合型气体浓过高,开启一安装于成品输出管422的第二马达423,让所述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稀释槽43的内部,随后,供应机构10将所述水溶液经由第四水溶液输出管16而流入稀释槽43的内部,使所述水溶液与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在所述稀释槽43的内部混合形成一浓度低于所述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的稀释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

如图5C所示,于电解槽31进行电解时,位于盐水储存槽22内部中所述盐水水溶液现有电控阀26而持续流入电解槽31的内部,使得位于盐水储存槽22内部中所述盐水水溶液持续减少,而当第一液位传感器51传感到位于盐水储存槽22内部中所述盐水水溶液的水位高度过低时,第一液位传感器51会形成一传递至控制机构60的第一液位传感信息,使控制机构60能依据所述第一液位传感信息而控制供应机构10与搅拌机构20进行运作,使得供应机构10提供所述水溶液至搅拌机构20的盐水搅拌槽21,进而搅拌机构20将搅拌所形成的所述盐水水溶液,而第一浓度传感器57能传感位于盐水搅拌槽21内部中的所述盐水水溶液的浓度,当位于盐水搅拌槽21内部中所述盐水水溶液的浓度达到默认值时,第一浓度传感器57形成一传递至控制机构60的第一浓度信息,让控制机构60依据所述第一浓度信息而控制所述盐水水溶液传输至盐水储存槽22的内部,当盐水储存槽22装满所述盐水水溶液时,第一液位传感器51传感到位于盐水储存槽22内部中所述盐水水溶液的水位高度过高时,第一液位传感器51会形成一传递至控制机构60的第一停止信息,使控制机构60依据所述第一停止信号而控制供应机构10与搅拌机构20停止运作以停止生产所述盐水水溶液。

如图5D所示,位于成品槽42内部的所述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经过使用后会逐渐消耗,而当第二液位传感器52传感到位于成品槽42内部中所述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的水位高度过低时,第二液位传感器52会形成一传递至控制机构60的第二液位传感信息,使控制机构60能依据所述第二液位传感信息而控制供应机构10、电解机构30与混合机构40进行运作,其中,当控制机构60接受到所述第二液位传感信息时,控制机构60先控制供应机构10进行运作,让供应机构10提供所述盐水水溶液流入电解槽31的内部,随后,控制机构60控制电源供应单元33提供电压至电解槽31,让电解槽31对所述盐水水溶液进行电解以产生所述氧化系复合型气体,进而让混合机构40所产生的所述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能盛满成品槽42,另外,当成品槽42装满所述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时,第二液位传感器52传感到位于成品槽42内部中所述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的水位高度过高时,第二液位传感器52会形成一传递至控制机构60的第二停止信息,使控制机构60依据所述第二停止信息而控制供应机构10、电解机构30与混合机构40停止运作以停止生产所述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

请参阅图5E所示,当第三液位传感器53传感到位于反应槽411内部中所述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的水位高度过低时,第三液位传感器53会形成一传递至控制机构60的第三液位传感信息,使控制机构60依据所述第三液位传感信息而启动供应机构10、电解机构30与气体混合器412进行运作以产生所述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并且,第二浓度传感器58能在反应槽411产生所述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时传感位于反应槽411内部中所述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的浓度,当位于反应槽411内部中所述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的浓度达到默认值时,第二浓度传感器58会形成一传递至控制机构60的第二浓度信息,使得控制机构60依据所述第二浓度信息而控制所述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输送至成品槽42,并再控制供应机构10、电解机构30与混合机构40停止运作以停止生产所述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

请参阅图5F所示,位于稀释槽43内部的所述稀释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经过使用后会逐渐消耗,当第四液位传感器54传感到位于稀释槽43内部中所述稀释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的水位高度过低时,第四液位传感器54会形成一传递至控制机构60的第四液位传感信息,使控制机构60依据所述第四液位传感信息而启动供应机构10与第二马达423进行运作,让所述水溶液与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流入稀释槽43的内部以形成所述稀释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并且,当稀释槽43装满所述稀释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时,第四液位传感器54传感到位于稀释槽43内部中所述稀释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的水位高度过高时,第四液位传感器54会形成一传递至控制机构60的第四停止信息,使控制机构60依据所述第四停止信号而控制供应机构10与第二马达423停止运作以停止生产所述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

请参阅图5G所示,当自动化电解装置1欲要进行清洗作业时,控制机构60控制供应机构10提供所述水溶液至切换单元32,而控制机构60再进一步开启切换单元第三、四切换电控阀323a、324a,让所述水溶液流入电解槽31的阳、阴极内部进行清洗以形成一废水水溶液,当第五液位传感器55传感到位于电解槽31内部中所述废水水溶液的水位高度过高时,第五液位传感器55会形成一传递至控制机构60的第五液位传感信息,而控制机构60依据所述第五液位传感信息而开启排放电控阀314,让位于电解槽31内部的所述废水水溶液经由下排放管313而排出至一废水回收槽(图未示)。

请参阅图5H所示,电解槽31对所述盐水水溶液进行电解时,所述盐水水溶液的温度会提升,而当温度传感器56传感到位于电解槽31内部中所述盐水水溶液的温度过高时,温度传感器56会形成一温度信息,并将所述温度信息传递至控制机构60,其中,控制机构60能依据所述温度信息而产生一表达电解槽31温度过高的警示信息或是停止电源供应单元33提供电压给电解槽31,让电解槽31无法在对所述盐水水溶液进行氧化还原反应。

以上的说明和实施例仅是范例性的,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下能够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细节和形式进行修改或替换,但这些修改和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内。

设计图

自动化电解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36718.4

申请日:2019-01-09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TW

国家/省市:71(台湾)

授权编号:CN209507690U

授权时间:20191018

主分类号:C02F 1/461

专利分类号:C02F1/461;C02F1/467;A01N59/00

范畴分类:41B;

申请人:台湾可林生化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台湾可林生化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中国台湾高雄市仁武区竹业巷17号

发明人:苏进成;庄政霖;苏于珺

第一发明人:苏进成

当前权利人:台湾可林生化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孙皓晨

代理机构:11139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自动化电解装置论文和设计-苏进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