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构式语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语义,副词,动词,双宾语,语料库,机制,极性。
构式语义论文文献综述
王友良[1](2019)在《包含动作兼结果语义的“V+不含名词的NP”构式语义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V+不含名词的NP"构式具有多种语义解读形式,原因在于包含显性和隐性语义成分的谓语动词与性状事件共同作用于接受者,使其产生"宽泛性"语义联想。本文旨在为"V+不含名词的NP"构式提供一个合理的语义解读方案,首先界定"不含名词的NP"的应用范围,通过介绍相关理论进而阐明该构式的句法生成过程,最后从动词功能、动词与省略的名词的关系、隐性次动词与谓补NP的关系以及谓补NP的语义指向等方面分析构式语义,指出句法上的SVC结构在语义逻辑层面可看成SVO形式,结合动词显、隐性成分来分析谓补NP的语义指向问题,可实现句子"动作兼容结果"的语义表达效果。(本文来源于《外语学刊》期刊2019年06期)
李虹霏,董革非[2](2019)在《中国EFL学习者way构式使用的语义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以英语way构式为研究对象,考察中国EFL学习者在写作中对way的掌握情况,探索way构式准入动词的语义分类、准入理据及构式义扩展机制等语义特征。研究发现:中国EFL学习者对于way构式的应用能力还停留在较初级的水平,更擅长使用简单的高频词汇;准入动词囊括语义类别较少,主要表达具体的空间位移,且扩展机制并未涵盖运动事件全部要素;way构式义呈现出从"空间概念"向"时间概念"跨越的隐喻扩展,但并未构成英语母语者使用时呈现出的"空间-时空交融-时间"的语义连续统,对way构式的高能产性特征有所削弱。(本文来源于《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谢冰,胡永近[3](2019)在《“-ly副词+speaking”构式语义的语料库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评注性状语"-ly副词+speaking"构式在学术写作中传递了作者的评论和态度,且受限于其语域。在学术语言中,该构式中与speaking的副词搭配应有别于其他语域。基于COCA语料库、BAWE语料库以及中国英语学习者毕业论文的自建语料库,运用搭配构式分析方法对"-ly副词+speaking"构式的语义进行量化研究。研究发现:generally、strictly和broadly叁个词汇在叁个语料库中均与"-ly副词+speaking"构式存在较强的语义搭配,而在自建语料库中,该构式中出现了一些具有口语化特征的词汇,相同的情况在另外两个本族语语料库中则未发现。此外,搭配构式分析方法一定程度上可以为基于频率的研究提供更为科学的解释。(本文来源于《安顺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刘芬,白解红[4](2019)在《英语“情感强化副词+形容词”构式的语义压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在构式语法理论下,采用压制的"词汇-构式-语境"分析路径,考察英语"情感强化副词+形容词"构式的语义压制问题。研究发现:1)当语义冲突在词汇和构式范畴内无法消解时,压制延伸拓展至语境层面,即语境参与压制,实现语言表达的重新解读;2)压制运行使得情感强化副词和形容词发生语义升格或降格,情感强化副词语义漂白,失去原褒扬或贬抑的情感色彩,解读为中性语义,形容词则解读为相应的反向意义;3)情感强化副词语义升/降格是人类转喻、隐喻及侧显认知机制发生作用的结果,形容词语义的升/降格则主要涉及转喻认知机制。(本文来源于《外语教学与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陈品英[5](2019)在《汉语“整个一(X)”构式的语义及语篇功用探微》一文中研究指出以CCL语料库为基础,通过历时研究,展现"整个一(X)"构式的语法化过程,揭示其词性、语义和语篇功能,并挖掘这一构式形成的认知机制和动因。研究发现,"整"字演变为"整个",进而跨层组合为"整个一(X)"构式,其词性依次从最初的动词、形容词和数词,演变为形容词和副词,再到程度加强词,其语义由"整顿"演变为客观表量的"完全",再到强调、夸张等主观极性评价义,同时具有言者立场标记和凸显强调的语篇功能。"整个一(X)"构式的形成与转隐喻机制密不可分,其主观化的过程也体现了语法化机制的强大作用力。(本文来源于《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吴小锋,杨松[6](2019)在《QXFY构式的语义和语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法语"床下鼠"(QXFY)构式无法用传统的转换生成语法来解释,它具有独特的语义和语用特点。本文用构式语法理论作为指导,从语义、句法和语用方面对其作了详尽阐释。(本文来源于《戏剧之家》期刊2019年21期)
董育宁[7](2019)在《“从A到B”构式的认知语义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构式语法的角度来看,"从A到B"是一个兼具句法、语义和语用属性的语法构式。其句法形式特征表现为两个不变项"从""到"和两个可变项"A""B"的组配体;构式语义为语用主体在物理空间内的移动,并经由隐喻机制深化为时序变化、社会身份、性质、程度、范围等方面的变化以及对特定范畴的全量表达;"从A到B"构式在标题中的使用具有结构和语义的自足性、语义偏移和焦点后置等语用特色,是一种有效的话语策略。(本文来源于《鄂州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余义兵[8](2019)在《再论双宾语句的构式语义——兼谈双宾语句的范围和分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学界对"双宾语"和"双及物"之间关系的认识主要有"等同说""包含说"和"部分重迭说"叁种,对双宾语句构式语义的概括也主要有"有意的给予性转移""施动者有意识地使事物的所有权发生转移"和"N1由于V得到或失去N2"叁种。我们明确提出"双宾语"和"双及物"是"两层面相互交叉"的关系,并认为双宾语句的构式语义是"致使—受益/受损",同时对双宾语句的范围和分类重新界定。(本文来源于《汉语学习》期刊2019年03期)
李婉祺[9](2019)在《《今昔物语集》“V+ところ”构式的语义句法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日语语法史上,“ところ”以及与之相关的语义句法研究问题一直是语法界关注的重要课题。但关于“V+ところ”构式的研究相对来说比较少。笔者为了调查“V+ところ”构式在古日语中的用法,全面考察了在中日文化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成书于日本平安时代末期的说话故事集《今昔物语集》中“V+ところ”构式的使用情况,探讨了“V+ところ”构式的语义句法特点。并且同时考察了奈良?平安时代其他和文文献以及汉文文献,将《今昔物语集》与这些文献进行比较,以期更好地理解“V+ところ”构式的语义句法特征。通过调查及分析例句,笔者发现《今昔物语集》“V+ところ”构式中“ところ”在句中的语义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表示“场所”义,第二类表示“非场所”义。表示“非场所”义的“ところ”也可细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ところ”在句中的语义比较抽象,可代指“人、事物、东西”等内容;第二种是“ところ”在句中无实际含义,使前面的动词名词化,只具备语法功能。从调查结果来看,《今昔物语集》中“ところ”表“非场所”义时的用例比较多,其他和文文献中“ところ”表“非场所”义时的用例比较少,《今昔物语集》中“V+ところ”构式的用法与其他和文文献中“V+ところ”构式的用法差异较大。而在《古事记》、《日本书纪》中,“所+V”构式中的“所”表“非场所”义时的用例也很多,由此可以发现《今昔物语集》中“V+ところ”构式与日本汉文文献《古事记》、《日本书纪》中“所+V”构式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笔者通过调查资料,发现迄今为止还未有前人对《今昔物语集》中“V+ところ”构式的使用情况及语义句法进行全面研究。因此,本研究可以为进一步研究“V+ところ”构式的来源及“ところ”语义的历史变迁提供一些资料及参考意见。(本文来源于《华侨大学》期刊2019-05-30)
程亚恒[10](2019)在《辩驳型反诘构式“怎么就不能+XP”语义语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反诘构式"怎么就不能+XP"是一个多义构式,包括怨责和辩驳两种语义类型。辩驳型反诘构式"怎么就不能+XP"的构式义是"并非不可以XP",构件"怎么"的否定对象是一个事件,其否定意义是语用层面的态度否定,具有诱导说服的语用价值。话语交际过程中,辩驳型反诘构式"怎么就不能+XP"既违反了合作原则的方式准则,也违反了礼貌原则的一致准则和同情准则。违反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相关准则的主要原因是为了遵循道德原则和自卫原则的相关准则。(本文来源于《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构式语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以英语way构式为研究对象,考察中国EFL学习者在写作中对way的掌握情况,探索way构式准入动词的语义分类、准入理据及构式义扩展机制等语义特征。研究发现:中国EFL学习者对于way构式的应用能力还停留在较初级的水平,更擅长使用简单的高频词汇;准入动词囊括语义类别较少,主要表达具体的空间位移,且扩展机制并未涵盖运动事件全部要素;way构式义呈现出从"空间概念"向"时间概念"跨越的隐喻扩展,但并未构成英语母语者使用时呈现出的"空间-时空交融-时间"的语义连续统,对way构式的高能产性特征有所削弱。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构式语义论文参考文献
[1].王友良.包含动作兼结果语义的“V+不含名词的NP”构式语义分析[J].外语学刊.2019
[2].李虹霏,董革非.中国EFL学习者way构式使用的语义特征分析[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3].谢冰,胡永近.“-ly副词+speaking”构式语义的语料库研究[J].安顺学院学报.2019
[4].刘芬,白解红.英语“情感强化副词+形容词”构式的语义压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9
[5].陈品英.汉语“整个一(X)”构式的语义及语篇功用探微[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6].吴小锋,杨松.QXFY构式的语义和语用分析[J].戏剧之家.2019
[7].董育宁.“从A到B”构式的认知语义研究[J].鄂州大学学报.2019
[8].余义兵.再论双宾语句的构式语义——兼谈双宾语句的范围和分类[J].汉语学习.2019
[9].李婉祺.《今昔物语集》“V+ところ”构式的语义句法分析[D].华侨大学.2019
[10].程亚恒.辩驳型反诘构式“怎么就不能+XP”语义语用研究[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