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铜相论文_孙绍恒

导读:本文包含了富铜相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金相,燕山,纯钢,相图,脆性,合金,裂纹。

富铜相论文文献综述

孙绍恒[1](2019)在《含铜铁素体抗菌不锈钢组织演变规律与富铜相作用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在430铁素体不锈钢中加入一定量的Cu可以在保证耐腐蚀性能的同时获得优异的抗菌性能,极大地拓宽了430铁素体不锈钢的应用范围。本文从含铜430铁素体不锈钢中组织演变规律与富铜相作用机理入手展开分析研究。通过热压缩试验研究了Cu对热加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Cu含量的升高,试验钢的变形抗力增加,动态再结晶过程受到阻碍,热激活能升高。而且沿着柱状晶不同方向热压缩时,变形抗力明显不同,因此板坯热轧时应注意叁角区的变形行为,避免出现热加工裂纹。此外,在1150℃加热保温时会发现表层的氧化皮内以及和基体结合的界面处有纯Cu颗粒出现,说明保温过程中Cu会自发向板坯表面扩散,并且会偏聚融化,成为热加工的裂纹源。Cu还会阻碍试验钢冷轧板的静态再结晶过程,影响再结晶织构,但是可以通过随后的抗菌退火进一步调整基体织构。抗菌试验表明,含Cu 2.0%的试验钢在800℃退火半小时后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就可达到99.9%。随抗菌退火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富铜相逐渐由球状发展成杆状。对富铜相在800℃ Ostwald熟化过程进行了表征,发现富铜相的熟化主要是富铜相杆状方向的伸长,熟化速率为10.311 nm/s1/3。为了克服透射研究晶体学取向关系时一次只能分析一个的局限性,本文用XRD系统地分析了一个20 mm×25 mm面上富铜相的宏观织构和基体宏观织构的关系,确定二者之间以K-S关系为主,即{111}Cu//{110}Fe,<110>Cu//<111>Fe。然后用XRD、EBSD和TEM分别从毫米、微米、纳米级别确定了在具有<110>取向的晶粒内,杆状富铜相平行于表面,拥有最大暴露面积,可以提高试验钢的抗菌功能。在研究先用热轧板抗菌退火后冷轧的新工艺时发现冷轧会造成抗菌性能恶化。通过富铜相形态观察,Cu元素分布状态和基体晶格常数变化等叁种手段证明了剧烈塑性变形会造成富铜相变小、溶解并固溶进基体中,这是由于剧烈塑性变形过程中富铜相吉布斯自由能的大幅度增加,为富铜相溶解提供驱动力。另外剧烈塑性变形会增大富铜相的临界形核半径,在冷轧过程中,富铜相实际尺寸会逐渐减小,当小于临界形核半径时也会促进溶解发生。开发了“抗菌退火+低温时效”工艺,在保证了抗菌效果的同时还提高了试验钢的强度。由于抗菌退火温度较高,因此在室温状态下基体中固溶的Cu含量依然是过饱和的,可以再进行时效退火来提高试验钢的强度。时效退火后,发现析出了很多纳米级尺寸的富铜相颗粒,材料的硬度、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得到了提高,最佳的时效工艺是在800℃抗菌退火0.5小时后550℃时效1小时,此时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均可以提高约160 MPa。虽然力学性能得到了提升,但是材料的杯突值却有所下降,杯突值最佳的工艺是在800℃抗菌退火6小时。通过电化学测试发现,试验钢的耐腐蚀性能随基体中固溶的Cu含量的升高而升高,随富铜相的长大而逐渐恶化。在浸泡过程中发现纯Cu的表面发生均匀腐蚀,而试验钢表面发生的是点蚀,纯Cu的耐腐蚀性能差于试验钢,但试验钢钝化膜破坏后基体腐蚀速度加快,说明铁素体含Cu抗菌不锈钢在持久杀菌时,富铜相和基体都发生溶解,保证了试验钢具有持久的抗菌效果。(本文来源于《北京科技大学》期刊2019-05-30)

邓开国[2](2017)在《拉应力条件下钢中富铜相的晶界偏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实验室采用中频感应炉冶炼出不同Cu元素和Si元素含量的实验用钢,根据Gleeble-3500热/力模拟试验机的试样规格对实验用钢进行加工,然后利用Gleeble-3500热/力模拟试验机对实验用钢的试样进行了施加单向拉应力的相变实验,结果表明:当变形量一定时,拉应力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当变形量和温度都一定时,拉应力随钢中Si元素的升高而减小;当钢中Si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26%和拉拔温度为1100℃时,此时的拉应力最小。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了钢中Si元素对Cu元素在晶界偏析的影响,以及研究了在高温拉拔条件下钢中Si元素对Cu元素在晶界偏析的情况,研究表明:无应力作用时,钢中晶界Cu元素的含量大于晶粒内Cu元素的含量,轴向方向Cu元素含量的增加速度小于横截面方向;有应力作用时,当应变为0.2时,实验用钢的试样表面出现微裂纹,Cu元素在钢中的偏析程度是不一样的;虽然Si元素在钢中形成氧化物SiO2或者2FeO·SiO2把Cu元素钉扎在界内,但是它加剧了Cu元素在钢中的偏析;Si元素加剧了Cu元素在钢中的偏析,但是施加拉应力可以减轻Cu元素在钢中的偏析,在温度为1100℃对Si元素含量为0.26%的实验用钢施加单向拉应力,此时Cu元素在实验用钢中的偏析减小。(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期刊2017-06-01)

宋坤[3](2015)在《钢材热加工过程中晶界富铜相生成与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钢中残余铜元素的主要来源和铜对钢材性能的影响,阐述了铜在钢中的偏析以及残余铜元素引起热脆的机理、影响因素、抑制措施。了解并掌握热力学软件Fact Sage的使用,绘制Fe-Cu铜二元系相图,分析铁、铜在氧化条件下发生的化学反应,计算反应的热力学参数,判断其发生方向;绘制Ni-Fe-Cu叁元系等温截面图(温度分别为1050℃、1100℃、1150℃、1200℃、1250℃),对生成物分析镍、铁、铜的百分比组成,判断镍、铜、铁在氧化条件下的反应,计算吉布斯自由能,与能谱测定结果相验证。结果表明:微量镍元素具有抑制Cu向基体中渗透的作用。实验选取纯铁作为熔炼母料,利用真空感应炉进行冶炼,出炉后浇注成5kg铸锭,并切取10㎜×10㎜×10㎜块状试样。试样选取了1050℃、1100℃、1150℃、1200℃、1250℃温度梯度段进行表面氧化,氧化时间为3/4h、2h。采用OM(金相显微镜)、SEM(扫描电镜)、EDS(能谱)等手段对表面氧化试样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微量镍元素的加入,改变了氧化层中富铜相的结构,促进镍铜富集相以颗粒状保留在氧化层内,抑制了铜向基体中的渗透,改善了残余铜元素引发的热脆问题。添加镍元素,以及合理地改善加热工艺可以降低或抑制含铜钢材热加工(如锻造、轧制)时铜的危害,合理的加热工艺包括加快升温速率、降低加热炉炉膛氧位、缩短高温恒温保持时间等。(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期刊2015-06-01)

杨钢,王剑星,杨沫鑫[4](2012)在《Ni含量对0Cr17Ni4Cu4Nb不锈钢富铜相析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不同Ni含量的0Cr17Ni4Cu4Nb不锈钢在1040℃固溶后油冷和炉冷(均进行480℃时效,分别表示为OC、FC试样)两种热处理工艺下的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变化规律,通过力学性能测试、SEM和TEM观察,探讨了Ni含量对力学性能和富铜相析出的影响。研究表明:FC试样的强度由于炉冷过程中析出了粗大的富铜相而显着低于OC试样的;随Ni含量的提高,两种试样的强度均增加,但差距在缩小,其原因是炉冷过程中析出的富铜相尺寸逐渐细小,表明Ni可以提高了Cu在γ相区的溶解度,延缓了固溶后炉冷过程中的富铜相析出;随时效温度的提高,不同Ni含量试验钢的强度降低,且Ni含量高的试验钢强度降低更显着;随Ni含量的提高,时效过程中富铜相的形核速率和长大速度增加,表明Ni降低了Cu在钢中的扩散激活能。(本文来源于《材料热处理学报》期刊2012年S1期)

张伟,乔改霞,杨通[5](2009)在《铸造Al-Si-Cu-Mg合金富铜相及其溶解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相图计算、示差量热(DSC)和背散射SEM-EDX分析,对铸造Al-7Si-xCu-0.5Mg(x=1.5%,2.5%,3.5%,4.5%)合金中富铜相及其溶解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非平衡结晶条件下,铸造Al-7Si-xCu-0.5Mg合金分别在525℃及510℃附近都会发生多元共晶反应,共晶组织中富铜相主要为沿晶界分布的Al2Cu相.含1.5%,2.5%Cu合金的多元共晶反应和含3.5%Cu合金在510℃的四元共晶反应均属非平衡共晶反应,经500~505℃、一定时间初级固溶处理后,这些非平衡共晶富铜相均可溶入基体,使合金起始熔化温度升高.而3.5%Cu合金在525℃附近和4.5%Cu合金的多元共晶反应均属平衡结晶过程.(本文来源于《西安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09年05期)

安治国,任慧平,刘宗昌,王海燕[6](2006)在《1.18Cu高纯钢等温时效时富铜相的析出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高分辨电子显微镜(HREM)和HV50硬度计,试验研究了含铜高纯钢(%:0.014C,0.10Mn,0.05Si,1.18Cu,<0.002S,0.006P)650℃100 s~300 h等温时效时的组织和硬度。结果表明,650℃等温时效时富铜相优先在铁素体晶界析出,随等温时效时间增加,富铜相尺寸增大。650℃等温时效103s时,富铜过渡相与铁素体基体保持共格性,使硬度达到最大值。在过时效期间,富铜过渡相逐渐演化成fcc-εCu颗粒。(本文来源于《特殊钢》期刊2006年02期)

[7](1999)在《燕山大学张湘义博士发现新结晶物质——富铜相得到国际权威机构认证》一文中研究指出《人民日报》、《科技日报》近日相继报道了燕山大学33岁的张湘义博士不久前在纳米软磁性材料中发现了一种被称为“富铜相”结晶物质。据国际权威机构近日证实,这种结晶物质属世界上首次发现。鉴别晶体物质最权威的国际 X 射线衍射数据中心近日致函张湘义时称:有关表明“富铜相”物质结构特征的“X 射线衍射数据”,已被制成国际粉末衍射标准卡片。(本文来源于《教学研究》期刊1999年02期)

富铜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实验室采用中频感应炉冶炼出不同Cu元素和Si元素含量的实验用钢,根据Gleeble-3500热/力模拟试验机的试样规格对实验用钢进行加工,然后利用Gleeble-3500热/力模拟试验机对实验用钢的试样进行了施加单向拉应力的相变实验,结果表明:当变形量一定时,拉应力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当变形量和温度都一定时,拉应力随钢中Si元素的升高而减小;当钢中Si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26%和拉拔温度为1100℃时,此时的拉应力最小。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了钢中Si元素对Cu元素在晶界偏析的影响,以及研究了在高温拉拔条件下钢中Si元素对Cu元素在晶界偏析的情况,研究表明:无应力作用时,钢中晶界Cu元素的含量大于晶粒内Cu元素的含量,轴向方向Cu元素含量的增加速度小于横截面方向;有应力作用时,当应变为0.2时,实验用钢的试样表面出现微裂纹,Cu元素在钢中的偏析程度是不一样的;虽然Si元素在钢中形成氧化物SiO2或者2FeO·SiO2把Cu元素钉扎在界内,但是它加剧了Cu元素在钢中的偏析;Si元素加剧了Cu元素在钢中的偏析,但是施加拉应力可以减轻Cu元素在钢中的偏析,在温度为1100℃对Si元素含量为0.26%的实验用钢施加单向拉应力,此时Cu元素在实验用钢中的偏析减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富铜相论文参考文献

[1].孙绍恒.含铜铁素体抗菌不锈钢组织演变规律与富铜相作用机理[D].北京科技大学.2019

[2].邓开国.拉应力条件下钢中富铜相的晶界偏析研究[D].贵州大学.2017

[3].宋坤.钢材热加工过程中晶界富铜相生成与控制研究[D].贵州大学.2015

[4].杨钢,王剑星,杨沫鑫.Ni含量对0Cr17Ni4Cu4Nb不锈钢富铜相析出的影响[J].材料热处理学报.2012

[5].张伟,乔改霞,杨通.铸造Al-Si-Cu-Mg合金富铜相及其溶解特性[J].西安工业大学学报.2009

[6].安治国,任慧平,刘宗昌,王海燕.1.18Cu高纯钢等温时效时富铜相的析出行为[J].特殊钢.2006

[7]..燕山大学张湘义博士发现新结晶物质——富铜相得到国际权威机构认证[J].教学研究.1999

论文知识图

(a)样品表面的电极;(b)不同电极...抗菌不锈钢表面析出的富铜相的...Super304H中富铜相在650℃长期...6 富铜相的平均尺寸(a)及富 Cu 相...6 No. 3 钢中的富铜相(a)明场及其...典型Al-7Si-xCu-0.5Mg铸态合金中富

标签:;  ;  ;  ;  ;  ;  ;  

富铜相论文_孙绍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