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小说戏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戏曲,小说,文学,如皋,李渔,话本,秦腔。
小说戏曲论文文献综述
张天星[1](2019)在《晚清善会善堂的小说戏曲禁毁活动述略——以江浙地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晚清善会善堂是小说戏曲禁毁活动中值得注意的参与力量,它们通过制定禁毁规约、制造和传播禁毁舆论、执法查禁、访拿违禁、禀官查禁、给价收买刊本和板片、组织焚化等方式开展禁毁活动。社会教化和行善积德是晚清善会善堂开展小说戏曲禁毁活动的主要动机。善会善堂的禁毁活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晚清小说戏曲禁毁活动的常态化,在净化文化市场之时,也阻碍了晚清小说戏曲的发展。晚清善会善堂的小说戏曲禁毁活动较能体现善会善堂的道德化倾向,是善会善堂社会教化的道德诉求和行善积德的个人愿景相结合的典型性慈善活动。(本文来源于《历史档案》期刊2019年04期)
石雷[2](2019)在《近年来古代小说戏曲研究一瞥》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的中国古代小说戏曲研究呈现出明显的多样化发展态势,诸如经典回归、深掘史料、视野开阔、方法独特、领域拓展等,这不仅有力地推进了相关问题的研究,也为此一研究领域增添了许多活力,值得学界关注与借鉴。(本文来源于《古代文学前沿与评论》期刊2019年01期)
刘总总[3](2019)在《从割裂到统一:日本汉文学史的书写——兼论狩野直喜《中国小说戏曲史》的意义及不足》一文中研究指出日本汉文学史的书写自明治维新以来层出不穷,对其发展状况进行梳理很有必要。重点对狩野直喜及其俗文学研究在其间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进行评价,并对其《中国小说戏曲史》一书的内容进行简要讨论。(本文来源于《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黄静[4](2019)在《论张恨水小说的戏曲叙事》一文中研究指出张恨水将戏曲元素融入小说创作中,形成多元的戏曲叙事,具体包括叁个层面:一是戏曲文本内容介入小说叙事,如戏曲穿插,即类似"戏中戏"的结构来暗示情节发展及人物命运,运用戏曲唱词来揭示人物性格及心理;二是借鉴戏曲文本创作的某些技巧,如运用巧合、误会以及"自报家门""余韵"等来组织小说;叁是借鉴戏曲舞台的演出特征,如运用表演及舞台的写意性来虚写情节,运用道具、小动作来揭示人物情感及心理。戏曲叙事不仅使张恨水小说充满浓郁的戏曲文化魅力,同时也为现代小说融合、转换传统戏曲资源提供了一种借鉴。(本文来源于《苏州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张潇文[5](2019)在《史传、戏曲、小说中的范雎形象之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战国时代的谋士范雎在文学作品中曾多次出现。不同时代流行的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中,范雎的人物形象也有所变化。无论是史传中复杂立体的范雎,还是戏曲中性情夸张的范雎,抑或小说中形象多元的范雎,其形象体现出来的都是时代精神,也是文学形象本身的意义——"生活的形式化"。(本文来源于《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何玉立,黄静[6](2019)在《论贾平凹小说《秦腔》戏曲叙事的互文性》一文中研究指出贾平凹在作为陕西作家的基底上,将陕西秦腔融入小说创作中,《秦腔》中大量的戏曲形式为我们了解秦腔这一陕西地区独特剧种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同时戏曲文本和小说文本构成了互文,即戏曲故事对小说叙事中的人物心理、情节预设、故事氛围产生了重要的作用,从互文性的角度看待戏曲在小说中的叙事,有助于发现文本多重意蕴和作家的创新思维,且以戏入文的创作方式既是对传统戏曲的传扬,亦是贾平凹作为当代作家责任感的极大体现。(本文来源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颜彦[7](2019)在《明清小说戏曲插图中的公私空间及其图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明清小说戏曲插图中,公共和私人空间是视觉话语中的重要议题,二者之间的关系既是个体与世界沟通的一种形式,塑造和定义着个体视觉仪态和社会身份,也构建着特定时期的社会秩序和文化结构。通过对图例的归类和分析,可以发现图像叙事在空间掌控上对公共性和私人性的处理保持着冷静的态度,既体现出图像在表达公私主题上的热衷与自足,同时也表征着个体意识的抬头以及公众主体性的觉醒,进而起到颠覆传统伦理的作用。(本文来源于《贵州文史丛刊》期刊2019年03期)
杜芳[8](2019)在《从小说到戏曲的转换之道——以陈涌泉对鲁迅小说的戏曲改编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陈涌泉的众多作品中,对小说的戏曲改编无疑有着巨大的亮点和独特性,本文以此为切入口,专题讨论陈涌泉在小说与戏曲这两种各异其曲又有着极大相通性的艺术样态之间的成功探索,梳理从小说到戏曲的转换之道。(本文来源于《大舞台》期刊2019年04期)
吕茹[9](2019)在《叙事时间的一致与转化:话本小说与戏曲的互动》一文中研究指出受史传文学叙事模式的影响,以及在叙事源流、文化语境、审美趣味等方面的渗透,导致话本小说与戏曲叙事时间的共通,基本呈现为直线顺叙式的叙述方式,即以故事实际发生的自然顺序为主,并能与时间倒错的其他叙事手段实现自由转换,从而获得叙事形式的美感。在话本小说与戏曲叙事的双向互动中,小说家、戏曲家需克服因媒介制约而在叙事时间方面产生的差异性,通过叙述主体、书面文字与舞台表演、间接转述与直接再现等方面实现话本小说叙事时间与戏曲舞台表演时间的转化。(本文来源于《浙江学刊》期刊2019年04期)
沈新林[10](2019)在《论李渔小说、戏曲中的如皋元素》一文中研究指出明末清初出生于如皋的文化巨人李渔,是一位各体兼擅的作家,他的小说、戏曲在故事题材、情节、方言、俗语等方面保留了诸多如皋元素。这些元素不仅是他出生、成长于如皋的有力证据,而且是检验其作品的试金石。合理利用这些如皋元素,有助于对其生平事迹、创作过程的研究,也有助于对创作时间的定位。(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小说戏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的中国古代小说戏曲研究呈现出明显的多样化发展态势,诸如经典回归、深掘史料、视野开阔、方法独特、领域拓展等,这不仅有力地推进了相关问题的研究,也为此一研究领域增添了许多活力,值得学界关注与借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小说戏曲论文参考文献
[1].张天星.晚清善会善堂的小说戏曲禁毁活动述略——以江浙地区为例[J].历史档案.2019
[2].石雷.近年来古代小说戏曲研究一瞥[J].古代文学前沿与评论.2019
[3].刘总总.从割裂到统一:日本汉文学史的书写——兼论狩野直喜《中国小说戏曲史》的意义及不足[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
[4].黄静.论张恨水小说的戏曲叙事[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
[5].张潇文.史传、戏曲、小说中的范雎形象之比较[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
[6].何玉立,黄静.论贾平凹小说《秦腔》戏曲叙事的互文性[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7].颜彦.明清小说戏曲插图中的公私空间及其图式分析[J].贵州文史丛刊.2019
[8].杜芳.从小说到戏曲的转换之道——以陈涌泉对鲁迅小说的戏曲改编为例[J].大舞台.2019
[9].吕茹.叙事时间的一致与转化:话本小说与戏曲的互动[J].浙江学刊.2019
[10].沈新林.论李渔小说、戏曲中的如皋元素[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9
论文知识图
![:《大观园元妃省亲》104×63cm套色版...](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1012494986.nh0034&suffix=.jpg)
![:民国时期着名弹词双档艺人朱耀祥(左...](/uploads/article/2020/01/03/058fddce5b7d34d667f019fa.jpg)
![统计分析2002—2003年内地宋代文学研究论着...](/uploads/article/2020/01/03/251681135ac48d6a2ab17bad.jpg)
![统计分析2002—2003年内地宋代文学研究论着...](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n20051205640016_00&suffix=.jpg)
![统计分析2002—2003年内地宋代文学研究论着...](/uploads/article/2020/01/03/4b99f33abba7f54b85c1640c.jpg)
![统计分析2002—2003年内地宋代文学研究论着...](/uploads/article/2020/01/03/0fd778143ca2a16a5156e6a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