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挤压辊辊套热拆装置,其中热拆装置包括支架、包覆体、容纳池和冷却机构。支架上部为支撑环,包覆体包覆在辊套外面,放置在所述支撑环上,内部设有加热机构,容纳池,设在所述支撑环内孔下方容纳辊轴,冷却机构包括冷却支架、雾化喷头、管路结构和储液槽,储液槽储存有冷却水并设有与所述管路结构相连的冷却泵。本实用新型拆卸辊套相比切割法生产效率得到了提高,缩短了拆卸时间,拆卸下的辊套对表面进行修复后还可以根据需要继续使用,并且不会损伤辊轴,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挤压辊辊套热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3),所述支架(3)上部为支撑环(31),支撑环内孔直径大于辊轴(2),包覆体(4),包覆在辊套(1)外面,放置在所述支撑环上,内部设有使用时包覆在所述辊套(1)表面的加热机构,容纳池(5),设在所述支撑环内孔下方容纳辊轴(2),以及冷却机构(6);所述冷却机构(6)包括下列结构:冷却支架,布设在所述辊轴(2)周围,包括直立的支撑杆(64)和由上至下依次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撑杆(64)上的若干水平支杆,所述支撑杆(64)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包覆体(4)的外径,雾化喷头,对着所述辊轴(2)露出的部分,包括安装在所述水平支杆伸出端的上雾化喷头(61)和沿周向设在所述容纳池(5)侧壁上下雾化喷头(62),管路结构(63),设在所述冷却支架上和所述容纳池(5)侧壁内,将所述雾化喷头与储液槽(65)连接起来,储液槽(65),储存有冷却水并设有与所述管路结构(63)相连的冷却泵(66)。
设计方案
1.一种挤压辊辊套热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3),所述支架(3)上部为支撑环(31),支撑环内孔直径大于辊轴(2),
包覆体(4),包覆在辊套(1)外面,放置在所述支撑环上,内部设有使用时包覆在所述辊套(1)表面的加热机构,
容纳池(5),设在所述支撑环内孔下方容纳辊轴(2),
以及冷却机构(6);
所述冷却机构(6)包括下列结构:
冷却支架,布设在所述辊轴(2)周围,包括直立的支撑杆(64)和由上至下依次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撑杆(64)上的若干水平支杆,所述支撑杆(64)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包覆体(4)的外径,
雾化喷头,对着所述辊轴(2)露出的部分,包括安装在所述水平支杆伸出端的上雾化喷头(61)和沿周向设在所述容纳池(5)侧壁上下雾化喷头(62),
管路结构(63),设在所述冷却支架上和所述容纳池(5)侧壁内,将所述雾化喷头与储液槽(65)连接起来,
储液槽(65),储存有冷却水并设有与所述管路结构(63)相连的冷却泵(6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挤压辊辊套热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机构包括覆盖在所述包覆体(4)的外壳(41)内侧的若干陶瓷加热片(43),所述陶瓷加热片(43)电连接到控制柜,所述控制柜连接到电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挤压辊辊套热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柜还连接有分别设置在所述辊轴(2)上和所述辊套(1)上的温度感应器。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挤压辊辊套热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加热片(43)与所述外壳(41)之间设有保温棉(4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挤压辊辊套热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41)上下端面上均安装有防锈材料制造的导热片(7),所述导热片(7)连接后成管状包覆在所述辊轴(2)露出部分,管状的导热片(7)外径小于支撑环(31)的内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挤压辊辊套热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池(5)底部固定有放置管(51),所述放置管(51)位于所述下雾化喷头(62)的下方,所述放置管(51)的内孔与所述辊轴(2)下部相对应,所述内孔底部设有缓冲机构(52)。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泥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挤压辊辊套热拆装置。
背景技术
在水泥生产领域中,挤压辊使用一段时间后,挤压辊的辊套会容易磨损,因此需要定期更换和修复。为保持后续生产,需要对辊套进行较快的更换。现有技术中很多挤压辊辊轴与辊套通过过盈配合组装在一起,在维修过程中,由于辊轴与辊套过盈量较大,拆卸难度较大,通常是通过切割辊套以实现辊轴与辊套进行分离,效率比较低,且切割过程中难免会割伤辊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挤压辊辊套热拆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于过盈配合的辊套拆卸效率低,拆卸时易损伤辊轴的问题。
所述的挤压辊辊套热拆装置,包括:
支架,所述支架上部为支撑环,支撑环内孔直径大于辊轴,
包覆体,包覆在辊套外面,放置在所述支撑环上,内部设有使用时包覆在所述辊套表面的加热机构,
容纳池,设在所述支撑环内孔下方容纳辊轴,
以及冷却机构;
所述冷却机构包括下列结构:
冷却支架,布设在所述辊轴周围,包括直立的支撑杆和由上至下依次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撑杆上的若干水平支杆,所述支撑杆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包覆体的外径,
雾化喷头,对着所述辊轴露出的部分,包括安装在所述水平支杆伸出端的上雾化喷头和沿周向设在所述容纳池侧壁上下雾化喷头,
管路结构,设在所述冷却支架上和所述容纳池侧壁内,将所述雾化喷头与储液槽连接起来,
储液槽,储存有冷却水并设有与所述管路结构相连的冷却泵。
优选的,所述加热机构包括覆盖在所述包覆体的外壳内侧的若干陶瓷加热片,所述陶瓷加热片电连接到控制柜,所述控制柜连接到电源。
优选的,所述控制柜还连接有分别设置在所述辊轴上和所述辊套上的温度感应器。
优选的,所述陶瓷加热片与所述外壳之间设有保温棉。
优选的,所述外壳上下端面上均安装有防锈材料制造的导热片,所述导热片连接后成管状包覆在所述辊轴露出部分,管状的导热片外径小于支撑环的内径。
优选的,所述容纳池底部固定有放置管,所述放置管位于所述下雾化喷头的下方,所述放置管的内孔与所述辊轴下部相对应,所述内孔底部设有缓冲机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使用上述的一种挤压辊辊套热拆装置的拆卸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在待拆辊的辊轴和辊套上贴上温度感应器,将包覆体包覆在待拆辊的辊套上固定,并将导热片安装在所述包覆体两端端面,包覆住所述辊轴露出部分;
2)、将待拆辊和包覆体整体吊装到支架上,将包覆体放置于支撑环上,辊轴下端穿过支撑环内孔;
3)、连接加热机构和控制柜开始加热辊套;
4)、打开冷却泵在加热的同时喷洒雾化冷却水对辊轴进行冷却;
5)、辊轴与辊套之间的温度差随加热时间不断增大,当辊套膨胀后内孔与辊轴存在间隙时辊轴受重力作用下落到容纳池中;
6)、关闭加热机构拆下导热片并将辊轴吊装转移,再将所述辊套吊起移出;
7)、将辊套外的包覆体拆卸下来,再取下温度感应器完成辊套拆卸。
优选的,所述步骤5)中将辊套加热至150-200℃,通过调节冷却水喷洒量和加热速度保证辊轴与辊套之间的温度差达到80-120℃。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在吊装前通过控制柜令电动转轴旋转将支撑杆旋转放倒,待拆辊放置到所述支架上以后再将所述支撑杆转动竖起。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所述温度感应器分别贴在所述辊轴上部和下部的侧表面、所述辊套的外侧面和所述辊套靠近其内孔的端面。
本实用新型通过加热机构包覆在辊套表面进行加热让辊套受热膨胀,而辊轴由于距离加热处较远并受到冷却机构降温因此与辊套具有较大的温度差,两者热膨胀的体积不同,让辊套内孔与辊轴相分离,实现辊套拆卸效果。该方案优点在于:相比切割法生产效率得到了提高,缩短了拆卸时间,拆卸下的辊套对表面进行修复后还可以根据需要继续使用,并且不会损伤辊轴,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
这其中陶瓷加热片加热效率高,布置简单,保温棉不仅能保温加速辊套温度的上升,而且能承受辊套膨胀的体积变化。而冷却机构采用对辊轴表面雾化喷洒冷却的方式,雾化后的冷却水与辊轴接触范围广,蒸发散热速度快,冷却效果好,能迅速降温,加快辊轴和辊套间温度差的增大。为了防止辊轴拆卸时长时间与水接触造成锈蚀,本方案用防锈材料制造的导热片进行冷却导热和用于防锈蚀遮挡辊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省略了冷却机构);
图4为图3所示结构中A-A方向的剖视图(省略了冷却机构);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包覆体的局部剖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冷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辊套,2、辊轴,3、支架,31、支撑环,4、包覆体,41、外壳,42、保温棉,43、陶瓷加热片,5、容纳池,51、放置管,52、缓冲机构,6、冷却机构,61、上雾化喷头,62、下雾化喷头,63、管路结构,64、支撑杆,65、储液槽,66、冷却泵,7、导热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实施例1: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所述的一种挤压辊辊套热拆装置,包括支架3、包覆体4、容纳池5和冷却机构6。支架3可直接安装在地面上,所述容纳池5和管路结构63的一部分也可设在地面中,也可以包括专门的底座,将支架3、容纳池5和管路结构63的一部分设在底座上。
所述支架3上部为支撑环31,支撑环31内孔直径大于辊轴2以及导热片7形成的管状结构的外径,并在支架3上面设有与内孔同心并与包覆体4外径配合的定位凹槽。这样方便在包覆体4合起后对其进行放置定位。
包覆体4包覆在辊套1外面,由两个哈夫环结构可拆卸连接而成。加热时放置在所述支撑环31上,其内部设有使用时包覆在所述辊套1表面的加热机构。加热机构包括覆盖在所述包覆体4的外壳41内侧的若干陶瓷加热片43,所述陶瓷加热片43电连接到控制柜,所述控制柜连接到电源,对陶瓷加热片43供电并控制其发热温度。所述陶瓷加热片43与所述外壳41之间设有保温棉42,不仅能保温加速辊套1温度的上升,而且能承受辊套1膨胀的体积变化。
陶瓷加热片43可以分为若干区域进行排布,区域内的陶瓷加热片43相互串联,陶瓷加热片43组成的各区域间进行并联,均连接到供电线路。这样若有局部陶瓷加热片43损坏不会影响其他区域的加热效果,并且检测损坏元件进行更换也比较方便。
所述外壳41两端端面上通过螺栓或螺纹结构可拆卸安装有导热片7,当两边外壳41合起后,导热片7也合在一起形成管状结构,包覆在辊轴2露出的部分。导热片7采用防锈材料制作,将辊轴2与冷却水隔离,在起导热降温作用的同时防止辊轴2与水接触产生锈蚀效果,保护了辊轴2的安全性。
容纳池5设在所述支撑环31内孔下方容纳辊轴2。冷却机构6包括布设在所述辊轴2周围的冷却支架、雾化喷头、管路结构63和储液槽65。冷却支架包括直立的支撑杆64和由上至下依次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撑杆64上的若干水平支杆,所述支撑杆64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包覆体4的外径。水平支杆一端固定有转动套接在支撑杆64上的转动连接套另一端用于安装雾化喷头。这样能在吊运待拆辊、辊轴2和辊套1时转动水平支杆向外敞开,包覆体4能直接从支撑杆64之间的间隔通过放下,防止冷却支架影响吊运,降低吊运所需高度。
雾化喷头包括安装在所述水平支杆上对着所述辊套1上面的辊轴2的上雾化喷头61和沿周向设在所述容纳池5侧壁上对着所述辊套1下面的辊轴2的下雾化喷头62。管路结构63的出水支管的一部分设在所述支撑杆64上与上雾化喷头61连接,出水支管的一部分设在容纳池5的侧壁内与下雾化喷头62连接,管路结构63的进水部分连接到内存有冷却水的储液槽65,储液槽65内设有与管路结构63连接的冷却泵66。
为了能对加热机构和冷却机构6进行控制以调节辊轴2与辊套1的温度差,所述控制柜还连接有分别设置在所述辊轴2上和所述辊套1上的温度感应器。该方案中吊装设备在拆卸过程中吊住辊轴2,留有少量余量,当辊轴2下落时将其吊住,防止其落到容纳池5底部受到撞击。
实施例2:
如图3-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在结构上的区别在于容纳池5底部固定有放置管51,所述放置管51位于所述下雾化喷头62的下方,所述放置管51的内孔与所述辊轴2下部相对应,所述内孔底部设有缓冲机构,缓冲机构可以是任意现有的缓冲装置,如果内置弹簧的弹簧板,弹性材料制造的缓冲垫者气压或液压缓冲装置。该方案通过放置管51接住辊轴2,放置辊轴2对倾倒,并通过缓冲机构吸收辊轴2掉落的冲击,防止对辊轴2造成损伤。加热时不必同时使用吊装设备,更加方便。
对于上述实施例中的挤压辊辊套热拆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辊套的拆卸方法,使用上述的挤压辊辊套热拆装置。其具体步骤如下:
1)、在待拆辊的辊轴2和辊套1上贴上温度感应器,温度感应器分别贴在所述辊轴2上部和下部的侧表面、所述辊套1的外侧面和所述辊套1靠近其内孔的端面。之后将包覆体4包覆在待拆辊的辊套1上固定,并将导热片7安装在所述包覆体4两端端面,导热片7合在一起呈管状,包覆住所述辊轴2露出部分
2)、吊装前通过控制柜令电动转轴旋转将支撑杆64旋转放倒,待拆辊放置到所述支架3上以后再将所述支撑杆64转动竖起,再将待拆辊和包覆体4整体吊装到支架3上,将包覆体4放置于支撑环31上,辊轴2下端穿过支撑环31内孔。
3)、将加热机构、温度感应器和控制柜连接开始加热辊套1。
4)、打开冷却泵66在加热的同时喷洒雾化冷却水对辊轴2进行冷却。冷却水的用量和速度通过温度感应器测得的温度数值进行调节。
5)、辊轴2与辊套1之间的温度差随加热时间不断增大,当辊套1加热至150-200℃,通过调节冷却水喷洒量和加热速度保证辊轴2与辊套1之间的温度差达到80-120℃时,辊套1膨胀后内孔与辊轴2存在间隙,此时辊轴2受重力作用下落到容纳池5中。
6)、关闭加热机构拆下导热片7并将辊轴2吊装转移,再将所述辊套1吊起移出。如果想对辊套1也进行重复利用,可以将辊套1和辊轴2一同进行热效应处理消除热拆过程中产生的热应力。
7)、将辊套1外的包覆体4拆卸下来,再取下温度感应器完成辊套1拆卸。辊套1还可以对其进行修复以备下次使用。
利用上述方案,由于冷却效果好,温度差能较快地升高,因此能缩短热拆的时间,相比切割法生产效率得到了提高,缩短了拆卸时间,拆卸下的辊套1对表面进行修复后还可以根据需要继续使用,并且不会损伤辊轴2,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78643.6
申请日:2019-01-17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4(安徽)
授权编号:CN209503429U
授权时间:20191018
主分类号:B23P 19/02
专利分类号:B23P19/02;B23P25/00
范畴分类:26H;
申请人:安徽海螺川崎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安徽海螺川崎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弋江区火龙岗镇
发明人:王彪;周智勇;刘涛;王强;占成刚;徐红平;俞智强;朱家朋;刘秀华;潘胡江
第一发明人:王彪
当前权利人:安徽海螺川崎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代理人:项磊
代理机构:34138
代理机构编号:芜湖思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