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工艺技术要点应用探讨

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工艺技术要点应用探讨

广西天厦建筑工程有限公司530022

摘要:近年来,随着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施工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在土木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合理运用混凝土施工技术,也是提高工程建设质量、促进施工效率的关键。施工中应重视施工技术与与质量管理,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的各项工序,从混凝土施工的各个环节入手,制定详细的施工措施,使其施工工艺更加成熟,从而得到更好的应用。本文在此从几个不同的方面对混凝土施工的重要的几个工艺技术要点做了一定的研究。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工艺;混凝土裂缝

前言:

混凝土作为重要的施工项目,其施工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的质量。随着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混凝土施工量越来越大,也使混凝土施工技术得以快速的发展,因此在土木工程施工中,必须不断提高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要求。

一、做好混凝土施工准备工作

1、原材料选择

混凝土的原材料主要有水泥、骨料、水等基本材料,还有一些调节混凝土性能质量的粉煤灰以及外加剂等其他原材料。在选择这些材料时,需要严格把关材料质量,确保所有的原材料质量都能够符合技术要求。例如,水泥的强度等级必须要符合要求,骨料的含泥量与含水量都必须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水中不得含有侵蚀性物质。而对于外加剂,增加需要根据实际的工程需求,选择最合理的外加剂,以满足混凝土的性能需求。一般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会加人适量的粉煤灰用来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而外加剂则主要是添加膨胀剂,以尽可能的降低混凝土的收缩补偿作用,减少或避免裂缝现象的发生。

2、优化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混凝土采购时,应选择大吸收骨料,若骨料含泥量过大,或干缩过大,会增加混凝土的干缩性。若骨料级配过大,或粒径过大时,可减少泥浆用量,以降低混凝土的干缩率,减少混凝土的体积收缩率。掺入粉煤灰过程中,可减少水泥用量,以降低水化热,降低混凝土的体积收缩率。若掺入高效减水剂,可提升混凝土的抗力性与可泵性,增强混凝土的抗渗性与和易性,进而使身税率下降,降低裂缝发生率。对于配合比设计人员,需深入施工现场,按照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结合浇捣工艺、构建截面等,合理设计坍落度,按照砂石质量,及时调整施工混凝土的配合比,加强构件养护。根据骨料级配,合理掺入粉煤灰、高效减水剂,进而降低水化热、水泥用量,合理选择外加剂、水泥,属于低碳性、无碱性质量。

二、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几个重要的工艺技术要点应用

1、混凝土搅拌

在进行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若要搅拌出优质且符合工程要求的混凝土,首先要合理制定合理的搅拌机和合理的投料顺序、通过一次性的投料和搅拌按照规定时间制定搅拌进度。一次投料的搅拌时间应根据混凝土的进料容量来合理控制,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混凝土的搅拌和投料不超过额定的容量。施工混凝土的配料原则要按照搅拌机类型的不同和其容量来进行配比,并且明确搅拌时间的一次性投料量。同时在进行混凝土的搅拌过程中应确定在最短时间内的投放量。按照这个标准进行原材料的合理设计。

2、混凝土运输

混凝土在运输的过程中,为避免运输中出现分离、流动性减少、砂浆流失、过多温度的回升、坍落度损失和泌水的现象,则要注意保持混凝土的均质性。混凝上应在最短的时间内,安全的运输到浇筑的地点,保证其浇筑工作能够顺利的进行。

3、混凝土浇筑

在混凝土浇筑前,应检查模板的标高、位置、尺寸、强度和刚度是否符合要求;检查钢筋和预埋件的位置、数量和保护层厚度,并将检查结果填入隐蔽工程记录表;清除模板内的杂物和钢筋的油污;对模板的缝隙和孔洞应堵严;对木模板应用清水湿润,但不得有积水。

在地基或基土上浇筑混凝土时,应清除淤泥和杂物,并应有排水和防水措施。对干燥的非粘性土,应用水湿润;对未风化的岩土,应用水清洗,但表面不得留有积水。在降雨雪时,不宜露天浇筑混凝土。混凝土的浇筑,应由低处往高处分层浇筑。每层的厚度应根据捣实方法、结构的配筋情况等因素确定。

在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应先在底部填入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浇筑中不得发生离析现象;当浇筑高度超过3m时,应采用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使混凝土下落。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移位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混凝土浇筑后,必须保证混凝土均匀密实,充满整个模板空间,新旧混凝土结合良好,拆模后,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洁。为保证混凝土的整体性,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当必须间歇时,其间歇时间宜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凝结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4、混凝土振捣

在混凝土的振捣时,应对混凝土的坡脚、坡中部、坡顶三处进行三道振捣。这三道设置其位置需符合要求,再通过合理的配合,才可使振捣覆盖全部坡面,从而达到工程的预期效果。使用振捣棒时,需控制好振捣时间与振捣棒插入的深度,其深度最好在下层的混凝土50毫米以上,移动间距在40厘米左右,振捣棒需要快速插入、缓慢拔出。在混凝土密实后,需采用刮杠将混凝土的表面刮平并撒上5到25毫米厚的碎石,而混凝土终凝前需用木抹平,其次数应多于两次。

5、施工缝

由于技术上的原因或设备、人力的限制,混凝土的浇筑不能连续进行,中间的间歇时间需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则应留置施工缝,施工缝的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前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确定。由于该处新旧混凝土的结合力较差,是结构中的薄弱环节,因此,施工缝宜留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

6、混凝土养护

浇筑及振捣工序完成后,混凝土需要在12h之内进行覆盖处理。浇水和养护亦是不可或缺的施工内容。拆模过后,施工者需对混凝土实施喷水处理,喷水养护的时间通常在7d以上,喷水的频率则需要结合混凝土自身情况而定,但混凝土的湿润状态是必须要得到保证的。一般而言,养护方法分为浸水养护法、围水养护法、覆盖浇水养护法等等。最常用的养护方法分为覆盖浇水法、塑料薄膜法以及浸水养护法三种。而且,若是在冬季施工,气温长时间低于5℃,冬季施工措施就需要被用于混凝土的养护上,蓄热发是防止混凝土因为受冻而导致强度降低的养护方法。

三、做好混凝土施工过程裂缝处理

横向接缝进行技术处理,可以用平接缝方法的处理横向接缝,平接缝法处理横向裂缝可以用摊铺机,这种方法对摊铺机的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比较高,施工时摊铺机的操作者精神要集中,认真观察摊铺机的螺旋输送器中与熨平板的前部中堆积的搅拌料量,控制好搅拌料的铺设速度,使摊铺的断面既整齐又正好与路中线相垂直。如果经过摊铺机的修整后断面还是不平整,就要采用人工方法进行修正。直到接缝变得平整。为了使减少在碾压时混凝土的推移量,下一步的工作就是挖槽,然后横向埋入钢板,以达到施工目的。

纵向接缝使用热接缝处理法,处理纵向接缝的的时候,实施碾压工艺的时候要在其两侧留下大约9~12cm的范围不进行碾压,然后使用跨缝碾压的方法消除接缝。对纵向接缝进行热接缝处理之后,对接缝的剩余的小面积的边角部分用冷接缝的方法进行处理,第一步要把挡板设置好,第二步用切割机切割整齐,把边缘清扫干净。第三步在作业面涂洒上适量的粘层沥青,保持施工作业面的平整。

四、结语

综上,混凝土施工技术对整个工程影响至关重要,施工过程中应充分了解混凝土的特性,控制每一个混凝土施工环节,严格落实混凝土配制、搅拌、运输、浇筑以及后期养护等每一项施工技术,有效确保混凝土质量,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规范化、科学化,进一步完善、改进混凝土施工技术。

参考文献:

[1]谢文利.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1).

[2]谢弘.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J].科技与生活,2011,(13

标签:;  ;  ;  

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工艺技术要点应用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