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走式翻抛机论文和设计-赵安华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行走式翻抛机,包括翻抛机架及转动刀轴,所述转动刀轴位于翻抛机架的底部位置且处于水平状态,所述翻抛机架底部的前端表面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之间沿水平方向设置有旋转刀轴,所述转动刀轴两端端部的外侧设置有转动齿轮,所述旋转刀轴两端端部的外侧设置有旋转齿轮,所述转动齿轮与旋转齿轮的外侧设置有齿链,所述转动刀轴的中间位置有翻转刀,所述旋转刀轴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旋转刀;旋转齿轮带动旋转刀轴转动,旋转刀轴上的旋转刀转动并翻抛翻转刀之间未翻抛的物料,提高翻抛面积使翻抛均匀,移动半圆壳与底半圆壳护住转动刀轴与翻抛机架连接处,避免物料堵塞不便清理。

主设计要求

1.一种行走式翻抛机,包括翻抛机架(1)及转动刀轴(2),所述转动刀轴(2)位于翻抛机架(1)的底部位置且处于水平状态,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抛机架(1)底部的前端表面设置有固定块(3),所述固定块(3)之间沿水平方向设置有旋转刀轴(4),所述转动刀轴(2)两端端部的外侧设置有转动齿轮(10),所述旋转刀轴(4)两端端部的外侧设置有旋转齿轮(11),所述转动齿轮(10)与旋转齿轮(11)的外侧设置有齿链(12),所述转动刀轴(2)的中间位置有多个翻转刀(21),所述旋转刀轴(4)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多个旋转刀(41)。

设计方案

1.一种行走式翻抛机,包括翻抛机架(1)及转动刀轴(2),所述转动刀轴(2)位于翻抛机架(1)的底部位置且处于水平状态,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抛机架(1)底部的前端表面设置有固定块(3),所述固定块(3)之间沿水平方向设置有旋转刀轴(4),所述转动刀轴(2)两端端部的外侧设置有转动齿轮(10),所述旋转刀轴(4)两端端部的外侧设置有旋转齿轮(11),所述转动齿轮(10)与旋转齿轮(11)的外侧设置有齿链(12),所述转动刀轴(2)的中间位置有多个翻转刀(21),所述旋转刀轴(4)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多个旋转刀(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走式翻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刀轴(2)中间位置对称设置有固定环块(6)且固定环块(6)靠近翻抛机架(1)底部侧面位置,所述固定环块(6)及翻抛机架(1)之间设置有底半圆壳(7)及两个移动半圆壳(8),所述移动半圆壳(8)位于底半圆壳(7)的上侧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行走式翻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半圆壳(7)的上表面开设有“T”型凹槽,所述移动半圆壳(8)的底部设置有“T”型结构的限位耳(82),所述限位耳(82)嵌入“T”型凹槽内部并沿长度方向滑动,所述移动半圆壳(8)之间设置有连接柱(9),所述移动半圆壳(8)相背的表面设置有限位柱(8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行走式翻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半圆壳(8)的内部设置有滑动块(83)及弹簧(84),所述滑动块(83)靠近连接柱(9)的位置,所述连接柱(9)穿过移动半圆壳(8)的侧面并嵌入滑动块(83)表面内部,所述弹簧(84)的一端连接在移动半圆壳(8)的内壁及另一端连接在滑动块(83)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行走式翻抛机,其特征在于:靠近翻抛机架(1)侧面所述移动半圆壳(8)上的限位柱(81)嵌入翻抛机架(1)侧面内部,靠近固定环块(6)侧面所述移动半圆壳(8)上的限位柱(81)嵌入固定环块(6)侧面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走式翻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齿轮(10)及旋转齿轮(11)的外侧设置有防护外壳(5),所述翻转刀(21)之间及旋转刀(41)之间的垂距均为3cm,所述翻转刀(21)与旋转刀(41)之间的垂距为1.5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走式翻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抛机架(1)包括竖直部及水平部,所述翻抛机架(1)水平部的上表面对称设置有启动电机,所述翻抛机架(1)竖直部顶端靠近水平部的位置设置有滑轮。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翻抛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行走式翻抛机。

背景技术

翻抛机是一种基于动态堆肥而研发生产的机械设备,早期的堆肥工艺是静态堆肥,常常由于供氧不足而转化成厌氧发酵,会产生大量硫化氢等臭气,且有爆炸风险,行走式翻抛机由传动装置、提升装置、行走装置、翻堆装置、转移车等主要部件组成,具有翻堆速度快,搅拌均匀等效果,可使物料与空气充分接触,达到最佳发酵效果,适用于地槽式发酵,该机设计结构科学、自动化程度高、效率高、能耗低、使用方便,且造价低廉;

现有的翻抛机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翻抛面积小及不均匀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行走式翻抛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行走式翻抛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翻抛机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翻抛面积小及不均匀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行走式翻抛机,包括翻抛机架及转动刀轴,所述转动刀轴位于翻抛机架的底部位置且处于水平状态,所述翻抛机架底部的前端表面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之间沿水平方向设置有旋转刀轴,所述转动刀轴两端端部的外侧设置有转动齿轮,所述旋转刀轴两端端部的外侧设置有旋转齿轮,所述转动齿轮与旋转齿轮的外侧设置有齿链,所述转动刀轴的中间位置有多个翻转刀,所述旋转刀轴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多个旋转刀。

优选的,所述转动刀轴中间位置对称设置有固定环块且固定环块靠近翻抛机架底部侧面位置,所述固定环块及翻抛机架之间设置有底半圆壳及两个移动半圆壳,所述移动半圆壳位于底半圆壳的上侧位置。

优选的,所述底半圆壳的上表面开设有“T”型凹槽,所述移动半圆壳的底部设置有“T”型结构的限位耳,所述限位耳嵌入“T”型凹槽内部并沿长度方向滑动,所述移动半圆壳之间设置有连接柱,所述移动半圆壳相背的表面设置有限位柱。

优选的,所述移动半圆壳的内部设置有滑动块及弹簧,所述滑动块靠近连接柱的位置,所述连接柱穿过移动半圆壳的侧面并嵌入滑动块表面内部,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在移动半圆壳的内壁及另一端连接在滑动块表面。

优选的,所述靠近翻抛机架侧面所述移动半圆壳上的限位柱嵌入翻抛机架侧面内部,靠近固定环块侧面所述移动半圆壳上的限位柱嵌入固定环块侧面内部。

优选的,所述转动齿轮及旋转齿轮的外侧设置有防护外壳,所述翻转刀之间及旋转刀之间的垂距均为3cm,所述翻转刀与旋转刀之间的垂距为1.5cm。

优选的,所述翻抛机架包括竖直部及水平部,所述翻抛机架水平部的上表面对称设置有启动电机,所述翻抛机架竖直部顶端靠近水平部的位置设置有滑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翻抛机使用过程中,转动刀轴与翻抛机架通过链轮连接,转动刀轴转动及翻转刀对物料进行翻转,转动刀轴转动及转动齿轮转动,且齿链转动并带动旋转齿轮转动,旋转齿轮带动旋转刀轴转动,旋转刀轴上的旋转刀转动并翻抛翻转刀之间未翻抛的物料,提高翻抛面积使翻抛均匀;

将移动半圆壳相对滑动及弹簧处于收缩状态,将限位耳嵌入底半圆壳上表面的“T”型凹槽内部后送开,弹簧弹动及限位柱分别嵌入翻抛机架及固定环块相对表面内部稳固,避免物料堵塞转动刀轴与翻抛机架连接处不便清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护外壳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移动半圆壳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半圆壳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移动半圆壳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柱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翻抛机架;2、转动刀轴;3、固定块;4、旋转刀轴;5、防护外壳;6、固定环块;7、底半圆壳;8、移动半圆壳;9、连接柱;10、转动齿轮;11、旋转齿轮;12、齿链;21、翻转刀;41、旋转刀;81、限位柱;82、限位耳;83、滑动块;84、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行走式翻抛机,包括翻抛机架1及转动刀轴2,转动刀轴2位于翻抛机架1的底部位置且处于水平状态,转动刀轴2中间位置对称设置有固定环块6且固定环块6靠近翻抛机架1底部侧面位置,固定环块6及翻抛机架1之间设置有底半圆壳7及两个移动半圆壳8,移动半圆壳8位于底半圆壳7的上侧位置,移动半圆壳8的内部设置有滑动块83及弹簧84,移动半圆壳8的底部设置有“T”型结构的限位耳82,翻抛机架1底部的前端表面设置有固定块3,固定块3之间沿水平方向设置有旋转刀轴4,转动刀轴2两端端部的外侧设置有转动齿轮10,旋转刀轴4两端端部的外侧设置有旋转齿轮11,转动齿轮10及旋转齿轮11的外侧设置有防护外壳5,转动齿轮10与旋转齿轮11的外侧设置有齿链12,转动刀轴2的中间位置有六个翻转刀21,旋转刀轴4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八个旋转刀41,翻转刀21之间及旋转刀41之间的垂距均为3cm,翻转刀21与旋转刀41之间的垂距为1.5cm。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底半圆壳7的上表面开设有“T”型凹槽,限位耳82嵌入“T”型凹槽内部并沿长度方向滑动,移动半圆壳8之间设置有连接柱9,移动半圆壳8相背的表面设置有限位柱81。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滑动块83靠近连接柱9的位置,连接柱9穿过移动半圆壳8的侧面并嵌入滑动块83表面内部,弹簧84的一端连接在移动半圆壳8的内壁及另一端连接在滑动块83表面。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靠近翻抛机架1侧面移动半圆壳8上的限位柱81嵌入翻抛机架1侧面内部,靠近固定环块6侧面移动半圆壳8上的限位柱81嵌入固定环块6侧面内部。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翻抛机架1包括竖直部及水平部,翻抛机架1水平部的上表面对称设置有启动电机,翻抛机架1竖直部顶端靠近水平部的位置设置有滑轮。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翻抛机使用过程中,转动刀轴2与翻抛机架1通过链轮连接,转动刀轴2转动及翻转刀21对物料进行翻转,转动刀轴2转动及转动齿轮10转动,且齿链12转动并带动旋转齿轮11转动,旋转齿轮11带动旋转刀轴4转动,旋转刀轴4上的旋转刀41转动并翻抛翻转刀21之间未翻抛的物料,提高翻抛面积使翻抛均匀,将移动半圆壳8相对滑动及弹簧84处于收缩状态,将限位耳82嵌入底半圆壳7上表面的“T”型凹槽内部后送开,弹簧84弹动及限位柱81分别嵌入翻抛机架1及固定环块6相对表面内部稳固,避免物料堵塞转动刀轴2与翻抛机架1连接处不便清理。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设计图

一种行走式翻抛机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76826.4

申请日:2019-01-17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62(甘肃)

授权编号:CN209493504U

授权时间:20191015

主分类号:C05F 17/02

专利分类号:C05F17/02

范畴分类:12E;

申请人:酒泉富农生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酒泉富农生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735000 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标准化养殖示范产业园

发明人:赵安华

第一发明人:赵安华

当前权利人:酒泉富农生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代理人:周蕾

代理机构:11467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德崇智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一种行走式翻抛机论文和设计-赵安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