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声人论文_倪高峰

导读:本文包含了音声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音声,敦煌,宜春,义军,赋役,太常,地位。

音声人论文文献综述

倪高峰[1](2013)在《唐代太常音声人赋役制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太常音声人"的称谓始自唐代,原与北魏至隋朝的乐户差别不大。唐代的律法规定,太常音声人可以"婚同百姓","老免、进丁、受田"都"一同民例"。在社会地位上,太常音声人的地位稍高于乐户,与百姓无异。因此,太常音声人除承担乐舞方面的"色役",还承担"一同民例"的赋役。唐代的行政法令不止一次赦免了音声人的杂徭,而且太常音声人的家人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707—842)不用承担杂徭,这容易产生太常音声人由于向宫廷提供乐舞服务而不用缴纳全部税收的误解。将音声人承担的乐舞赋役和经济赋役对比研究,便于把握音声人"上番设乐"的性质,也便于从整体上把握音声人承担双重赋役的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音乐学》期刊2013年04期)

钱慧[2](2013)在《卑微与超卓的回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唐代是我国艺术史上成就卓着的重要时期。就音乐艺术领域而言,伴随着宫廷燕乐的空前繁荣,作为音乐演艺主体的乐工成为一个不可忽略的职业群体而跃然史册。李龟年、黄幡绰、雷海青、李谟、许永新、张红红、念奴、公孙大娘等名号,至今魅力未损、风韵犹存。   众(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3-07-17)

韩大强[3](2012)在《谱写唐代音乐华章的另类群体——关于唐代音声人考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唐代是我国音乐空前繁荣时期,涌现了许和子、念奴、泰娘等一大批才华横溢、色艺双全、能歌善舞的音声人,她们用自己美妙的歌喉和青春的年华谱写着唐代音乐的华章,然而她们地位卑微,命运凄苦,湮没在历史的烟尘中。(本文来源于《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2年01期)

黄佳[4](2010)在《敦煌音声人史料及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姜伯勤的《敦煌音声人略论》一文为起点,关于敦煌音声人的材料已搜集的比较彻底,前人研究的突出贡献在于确定“寺属音声”这一群体的存在。本文则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以敦煌音声人直接材料为主,同时敦煌遗书中搜寻与音声人相关的文学材料和经济史材料、在唐史传统材料中找到与该群体相关的音乐本体和制度材料,以期对唐-五代敦煌音声人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立体的定位。本文以唐-五代时期敦煌音声人的相关史料为切入点,将唐代音声人制度、寺庙依附人口政策用“音声人”这一线索贯穿起来,将“音声人”的作用定位为盘活中国音乐在各阶层、各领域、各朝代间连绵有续、推陈出新的源头。本文共分四章,第一章是对唐-五代敦煌音乐的概述,是从音乐本体和敦煌文学角度证明敦煌音声人的存在是唐音声人制度的一部分;尤其本文将敦煌歌辞的研究成果作为音声人制度充分实行的证据,是前人研究中所没有的。第二章是对敦煌音声人的研究,从隶属身份、社会地位、经济地位等方面进行研究并与唐代音声人制度进行对比。其亮点在于将敦煌会计文书、经济史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拿来用作音声人收入的依据,做出十分精确细致的比较,由此直观的了解到音声人的经济状况。第叁章是对敦煌寺属音声人的研究,将从敦煌寺院的经济政治地位、寺户制度的瓦解等方面解读寺属音声与寺院的微妙关系,并回溯寺庙音声供养的来源。特别是对于敦煌寺属音声人在寺户制度瓦解后的去向所作的猜测,是对唐末-五代音声人如何过渡为宋朝市民文化中的职业艺人这一过程的补充。第四章是以敦煌音乐和音声人为样本考察唐-五代音声人对音乐之传承流变的贡献,’强调“人”在音乐史研究中的重要性。(本文来源于《中央音乐学院》期刊2010-04-01)

欧燕[5](2009)在《唐五代音声人辨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音声人"始见于唐代,学术界对这一问题已有所讨论,但笔者认为对音声人的缘起及其发展变化仍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本文认为音声人是中古时期的依附民阶层向自由民变化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过渡性称呼,这一过程完成后,唐末五代以至宋,音声人的使用便渐淡出。(本文来源于《唐史论丛》期刊2009年00期)

欧燕[6](2009)在《唐五代音声人辨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音声人"始见于唐代,学术界对这一问题已有所讨论,但笔者认为对音声人的缘起及其发展变化仍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本文认为音声人是中古时期的依附民阶层向自由民变化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过渡性称呼,这一过程完成后,唐末五代以至宋,音声人的使用便渐淡出。(本文来源于《唐史论丛(第十一辑)》期刊2009-02-01)

刘进宝[7](2006)在《唐五代“音声人”论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北魏出现的乐户主要来源于罪犯配没和战争中的俘虏,他们的地位低于百姓。音声之名出现于唐代,其与乐人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政治地位低于良人,与杂户、官户既相似又不同,而经济地位可能与百姓略同。唐后期五代,音声的地位已有所提高。音声是分番执役的,当上番执役时,由官府提供衣粮。但他们也占有部分土地,以供其下番时生活。(本文来源于《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6年02期)

刘进宝[8](2006)在《归义军时期的“音声人”》一文中研究指出音声之名出现于唐代,它的来源是北魏时期的乐户。其政治地位低于良人,而经济地位可能与百姓略同。唐后期五代,音声的地位比以前有所提高。唐五代的藩镇设有乐营。沙州归义军政权的乐营由乐营使、乐营副使、都史组成,其演艺人员就是音声。音声是分番执役的,当上番执役时,由官府提供衣粮。但他们也占有部分土地,以供其下番时生活。(本文来源于《敦煌研究》期刊2006年01期)

乜小红[9](2003)在《唐五代敦煌音声人试探》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根据敦煌文献资料 ,对唐、五代时期敦煌“音声人”的身份、地位等方面进行了再探讨。(本文来源于《敦煌研究》期刊2003年03期)

姜伯勤[10](1988)在《敦煌音声人略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敦煌遗书中,我们得见寺院音声人和归义军节度使乐营、乐营使、乐行及其所属音声人的记载。这些音声人应当属于敦煌灿烂的音乐文化缔造者之列。唐宋之际,中国音乐发展的历史经历了一次重要的转折:音乐从皇家教坊、贵族家伎的狭小天地,走向市井庶民社会。音乐从业人员从着籍贱口音声人逐渐演变为勾栏瓦舍的行会成员。在这个转变中,寺院音声人和乐营音声人是一个重要的过渡。敦煌遗书中发现的一鳞半瓜的资料,填补了中国音乐史上这一若明若暗转折中的历史空白。(本文来源于《敦煌研究》期刊1988年04期)

音声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唐代是我国艺术史上成就卓着的重要时期。就音乐艺术领域而言,伴随着宫廷燕乐的空前繁荣,作为音乐演艺主体的乐工成为一个不可忽略的职业群体而跃然史册。李龟年、黄幡绰、雷海青、李谟、许永新、张红红、念奴、公孙大娘等名号,至今魅力未损、风韵犹存。   众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音声人论文参考文献

[1].倪高峰.唐代太常音声人赋役制度研究[J].中国音乐学.2013

[2].钱慧.卑微与超卓的回响[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

[3].韩大强.谱写唐代音乐华章的另类群体——关于唐代音声人考论[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

[4].黄佳.敦煌音声人史料及其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0

[5].欧燕.唐五代音声人辨析[J].唐史论丛.2009

[6].欧燕.唐五代音声人辨析[C].唐史论丛(第十一辑).2009

[7].刘进宝.唐五代“音声人”论略[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8].刘进宝.归义军时期的“音声人”[J].敦煌研究.2006

[9].乜小红.唐五代敦煌音声人试探[J].敦煌研究.2003

[10].姜伯勤.敦煌音声人略论[J].敦煌研究.1988

论文知识图

、左为法器竹卦、右为法器金刀(吴云...人涪训室系统原理图两人所发音节“电”的宽带声纹图隋唐乐户和宋元伶人-乐舞唐代墓室壁画音乐出版档案音乐图书出版档案(1)音乐出版档案音乐图书出版档案(3)

标签:;  ;  ;  ;  ;  ;  ;  

音声人论文_倪高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