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宗族意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宗族,意识,族谱,柳林,徽州,潮汕,认祖归宗。
宗族意识论文文献综述
朱丽君[1](2019)在《统修族谱:一个北方家族的宗族意识与当代重建》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明代大槐树移民、清代走西口潮流的背景下,南沟周氏家族600年的繁衍与迁徙,背后隐藏着宗族意识的不断觉醒和当代重建。周氏口外族人借助于现代网络和通信手段统修族谱,得到口内族人的认可与支持,使传统的宗族意识和文化得以成功复苏。通过文献资料和田野调查,近距离观察当代南沟周氏的统修族谱行动,可以发现北方地区宗族意识有别于南方宗族的独特表达方式,对于理解和认识宗族诸多问题具有深刻启示。(本文来源于《河北学刊》期刊2019年05期)
黄忠鑫[2](2018)在《清代徽州佃仆的宗族意识与族谱书写》一文中研究指出同治十二年歙县木瓜坦村《金山洪氏宗谱》是目前罕见的徽州佃仆群体之谱牒文献。在族谱凡例、族规内容、移居史叙述等方面,彰显了佃仆希图建构宗族组织、彰显族姓历史与遮蔽不利形象之宗族意识。而这些信息置于地域社会环境中,也能折射出洪氏宗族形态较为弱小、实际组织程度有限的状况。伴随着山林利益的竞争加剧,他们在地域社会中处于劣势,从而被贬斥为佃仆。但是从19世纪开始,洪氏宗族逐渐获得了地方政治文化资源。经济实力和地方权力的直接竞争有助于摆脱传统等级身份压制,在族谱书写中也得到反映。(本文来源于《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6期)
陈雪峰[3](2018)在《潮汕宗族意识的瓦解个案分析——以锦里园陈氏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潮汕各地普遍出现宗族意识的回归,其突出体现是近年来大量祠堂、祖墓的重修或新建,大批族谱的重修或编修。但调查发现另一种相反现象,1949年后一些地方的宗族凝聚力受到极大破坏,导致后来宗族意识的回归十分困难,这些通过地方祠堂和族谱的不足得到印证。(本文来源于《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10期)
罗兆均[4](2018)在《宗族的意识与行动:建构“英雄神祖”的地方性策略——基于湘黔界邻地区飞山神杨再思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飞山神杨再思是湘黔界邻地域社会兼具祖先与神明身份的区域性神祇。该区域相当数量的杨氏人群以其后裔自居并不断壮大宗族势力,清乾隆以来不断建构杨再思的"英雄神祖"形象。早期体现为族谱书写下的历史化、官方化、名门化,而当下则侧重于杨再思的历史追溯,通过各类"研究会"、书刊、网络等平台公众化,并经"历史挖掘"、争辩等方式,进一步将其"英雄神祖"形象学术化、官方化、历史化。这是地方社会宗族意识强化下集体行动的结果,更是当代地方社会发展的自我表述策略。(本文来源于《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期刊2018年01期)
张俊峰,武丽伟[5](2018)在《“认祖归宗”:清中叶以来太原西柳林村武氏教民的宗族意识》一文中研究指出西柳林武氏历经二百余年时间,不仅全族入教,而且在成为教民的过程中,念念不忘记录历代族人名讳和世系,最终在时机来临时成功实现了他们"认祖归宗"的夙愿,向我们展示了汉人观念中的宗族意识,事实上已经内化成为一种文化基因和惯习,长久地贮存在汉人的价值观念和民族意识当中,这是一种文化的力量和历史的精神。在西柳林这样一个天主教氛围浓厚的村庄里,表面上看是宗教的意识形态高过了汉人教徒的"宗族认同",事实上汉人教徒的"宗族认同"对于天主教的传播起到关键作用。通过对西柳林和北大寺武氏祭祖实践的观察,最为重要的是通过西柳林武氏教民自身的观念和行为,放大被遮蔽在宗教外衣之下的汉人宗族意识,并以此来探讨宗族与宗教的互动关系。(本文来源于《青海民族研究》期刊2018年01期)
王露[6](2016)在《中国古代宗族与臣民意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我国,国家的社会基础起源于以宗族为单位的聚集体,这一组织最大的特点便是以血缘为联结纽带的不断延续与扩大。因此结合儒家文化中人际关系的礼节与君臣关系的规范,从而逐渐形成一套内聚性的血缘文化与制度规范,这一文化的形成主要依靠政治社会化中家族教育的手段与功能而形成。其目的是为了规范族内成员。宗族是扩大了的家族,是带有着制约教化与祭祀功能的社会组织。宗族组织的存在要素就是血缘,宗族内的成员都是有着共同祖先的子子孙孙,构成了宗族特有的血缘文化载体。因此宗法制是父系宗族内关于确立、行使和维护宗族成员权利的一项制度。但在中央集权的国家机器下,宗族内的血缘关系被政治权力所利用,因而通过政治社会化逐渐融合为臣民意识的家族文化。由于我国古代特有的家国同构的政治结构,所以为了巩固国家政治地位及君王专制的政治权力,君王利用宗族作为政治意识传播的主要社会基础,将血缘文化融合入君主专制制度。在政治层面的臣民仍然是以家庭为本位来进行政治活动,对待君主也如同对待父家长一般地尽应尽的礼节。因此国与家的相互沟通以及伦理政治体系促成了父子—君臣同构的臣民意识。臣民意识的传播的过程就被称作政治社会化。从宗族的角度看,中国古代政治社会化的途径主要有宗族教育、族内着书立说、礼法控制及祭祀民俗活动等。通过这些手段政治文化得到了普及与传播,进而作用于政治体制及政治秩序。这一作用的功能主要包括组织秩序的维护及家法、族规等的传播与继承。政治社会化通过特定途径而产生相应的功能,最终在宗族大环境下奠定了臣民意识的不断发展与传承。因此,血缘亲族关系起着土壤性作用,血缘也是政治权力与国家产生的根源,当至高无上的神权、政治权力产生后,又反过来剥离部分成员的血缘关系并减低其作用,促使社会阶层的分化。所以,在宗族内,每个成员都有不同的身份隶属。这种隶属就是依附性关系,从而形成一张宗法交织的联结网络,每个人作为上层政治主体的隶属从而构成了这张独特的政治网络。子依从父,妻依从夫,族员依从族长,后代依从祖先,臣民依从君主,因而在宗族社会中,每个人都不是作为独自的个人而存在于政治基础之中的,而是政治社会中的附属品,这种附属的政治结构一方面确保了政治体系及权力架构的稳固,另一方面也造就了在宗族文化中缺乏主体和个人意识的臣民。并且在这一意识思想观念的束缚下,缺乏权利意识甚至不知权利为何物。人与人之间有着严苛的等级之分,尊卑观念也使得人与人之间有着相当程度的距离疏远。等级意识的代代传承,也会导致社会中的相对多数的政治冷漠。在现代化的背景下,当代社会将封建社会中的臣民意识与西方公民身份理论相结合,朝着现代公民文化的方向不断发展,并形成独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文化,包括:勤奋友善、爱岗敬业、遵纪守法、勤俭节约、乐于助人等等新社会主义进步型伦理意识。臣民意识所独占鳌头的时代也已经一去不复返,臣民文化中的独占性更是被现代社会中多元文化的冲击所推翻。但对教育的重视与培养人才也一直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现代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高素质人才,为国家发展提供后备力量。总地来说,那些被世俗化的臣民意识,包括忠恕、孝悌、仁爱等意识,在日后的社会生活中逐渐与公民文化相结合,形成普遍遵守的道德行为准则,并且对现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起到进步作用,也为政治民主、经济发展及和谐社会提供创造能力。(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6-04-16)
张安东[7](2014)在《传统的嬗变:当代民间修谱与宗族意识的变迁》一文中研究指出家谱、族谱作为中国传统宗族文化的典型代表,具有尊祖、敬宗、睦族、收族的重要意义,彰显了人们共同的"大家族"心理和集体荣誉感,因此数千年来,中国不断有编修家谱的风俗。但是在不同的历史年代,家谱的内容和形式有不同的变化,并且修谱的目的和意义也有所差别,经过长期的历史变迁之后,修谱也从官方普及到民间。当代民间修谱之风盛行,从其内容和形式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古代传承至今的宗族意识的嬗变及其在现代生活中的表现。探讨当代民间修谱之风盛行的原因,以及宗族意识的现代变迁与利弊,可引发人们对当代民间修谱热的反思及对宗族意识的珍视。(本文来源于《理论建设》期刊2014年06期)
谢咏梅[8](2013)在《宗族观念与民族意识的交错与融合——围绕中国汉地木华黎后裔事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引言1368年,元政权失守中原后回归蒙古高原的"六万蒙古"(或谓十万)及其子孙的历史命运一直成为蒙古史研究的主体内容。然而蒙元帝国解体后,号称"四十万蒙古"之大多数蒙古人依然被认为存留于中国内地,融入浩瀚的汉地世界里~①。当北迁蒙古故土的"六万蒙古"之"少数蒙古人"续写其后的蒙古人的历史之时,在长城以南的汉地,那些曾效劳于蒙古帝国的"大多数蒙古人"的后代也在续写着他们自己的历史,而其足迹一直未能成为蒙古史学界所关注的焦点。作为多民族国家——中国最早的一个完整的多民族政权之蒙元帝国,其留给中国的(本文来源于《蒙古史研究》期刊2013年00期)
谢咏梅[9](2013)在《宗族观念与民族意识的交错与融合——围绕中国汉地木华黎后裔事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引言1368年,元政权失守中原后回归蒙古高原的"六万蒙古"(或谓十万)及其子孙的历史命运一直成为蒙古史研究的主体内容。然而蒙元帝国解体后,号称"四十万蒙古"之大多数蒙古人依然被认为存留于中国内地,融入浩瀚的汉地世界里①。当北迁蒙古故土的"六万蒙古"之"少数蒙古人"续写其后的蒙古人的历史之时,在长城以南的汉地,那些曾效劳于蒙古帝国的"大多数蒙古人"的后代也在续写着他们自己的历史,而其足迹一直未能成为蒙古史学界所关注的焦点。(本文来源于《蒙古史研究(第十一辑)》期刊2013-12-01)
高胜利[10](2013)在《克振家声的宗族意识——从士族门第探潘、陆附势心态之异同》一文中研究指出潘岳、陆机二人在依附权贵寻求仕途发展的过程中,都有强烈的克振家声的宗族意识。潘岳出身于中下层士族门第,其依附贾谧加入鲁公"二十四友",是积极主动性的;陆机出身于江东"首望",门第较高,自恃门风优美,是故其依附贾谧、赵王伦等寻求仕途发展时,内心是矛盾而痛苦的。正是由于出身背景及家风影响的不同使得他们的附势心态亦不尽相同。(本文来源于《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期刊2013年03期)
宗族意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同治十二年歙县木瓜坦村《金山洪氏宗谱》是目前罕见的徽州佃仆群体之谱牒文献。在族谱凡例、族规内容、移居史叙述等方面,彰显了佃仆希图建构宗族组织、彰显族姓历史与遮蔽不利形象之宗族意识。而这些信息置于地域社会环境中,也能折射出洪氏宗族形态较为弱小、实际组织程度有限的状况。伴随着山林利益的竞争加剧,他们在地域社会中处于劣势,从而被贬斥为佃仆。但是从19世纪开始,洪氏宗族逐渐获得了地方政治文化资源。经济实力和地方权力的直接竞争有助于摆脱传统等级身份压制,在族谱书写中也得到反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宗族意识论文参考文献
[1].朱丽君.统修族谱:一个北方家族的宗族意识与当代重建[J].河北学刊.2019
[2].黄忠鑫.清代徽州佃仆的宗族意识与族谱书写[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
[3].陈雪峰.潮汕宗族意识的瓦解个案分析——以锦里园陈氏为例[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
[4].罗兆均.宗族的意识与行动:建构“英雄神祖”的地方性策略——基于湘黔界邻地区飞山神杨再思的研究[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8
[5].张俊峰,武丽伟.“认祖归宗”:清中叶以来太原西柳林村武氏教民的宗族意识[J].青海民族研究.2018
[6].王露.中国古代宗族与臣民意识研究[D].山东大学.2016
[7].张安东.传统的嬗变:当代民间修谱与宗族意识的变迁[J].理论建设.2014
[8].谢咏梅.宗族观念与民族意识的交错与融合——围绕中国汉地木华黎后裔事例[J].蒙古史研究.2013
[9].谢咏梅.宗族观念与民族意识的交错与融合——围绕中国汉地木华黎后裔事例[C].蒙古史研究(第十一辑).2013
[10].高胜利.克振家声的宗族意识——从士族门第探潘、陆附势心态之异同[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