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改道挂线术一次治愈高位蹄形肛瘘的疗效评价

小切口改道挂线术一次治愈高位蹄形肛瘘的疗效评价

(榆中县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烧伤痔瘘科甘肃兰州730100)

【摘要】目的:研究小切口改道挂线术一次治愈高位蹄形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16年1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高位蹄形肛瘘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瘘管切开术,实验组实施小切口改道挂线术,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肛门功能评分及切口愈合时间。结果:治疗前两组肛门功能评分无显著差异,治疗后实验组评分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伤口愈合时间早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小切口改道挂线术一次治愈高位蹄形肛瘘的临床效果较好,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关键词】小切口改道挂线术;一次治愈;高位蹄形肛瘘;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65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9)15-0052-01

肛瘘是只发生于肛门直肠周围的脓肿溃破或切口引流的后遗病变,高位蹄形肛瘘是指位置在齿线以上且形状于马蹄相似的一种肛瘘,其内口较高且瘘管走向十分复杂[1]。手术治疗是临床上用于肛瘘治疗的常见方式,在准确找到内口的位置时一般能有效完成对患者的治疗,促使其生活质量提升。普通肛瘘患者在经过手术治疗后一般能尽快恢复正常,患者的正常生活质量能在术后有效提升。但根据临床实践,高位蹄形肛瘘的治疗难度较大,一次手术很难让患者的病情得到完全根治。本文对小切口改道挂线术一次治愈高位蹄形肛瘘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6年1月—2018年9月期间于我院接收治疗的高位蹄形肛瘘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男29例,女11例,年龄19~72岁,平均(43.18±5.42)岁。实验组男30例,女10例,年龄20~70岁,平均(43.25±5.67)岁。两组基本资料比较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瘘管切开手术治疗,主要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切口瘘管后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理。

实验组使用小切口改道挂线术完成对患者的治疗,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先对其进行硬膜外麻醉处理,然后使用美蓝液从患者一侧外口向内口注入,同时将圆头探针从一侧外口缓慢插入,对十二点方向或六点放线的齿线部内口进行探查,用探针确定患者内口的位置,同时将一根皮筋系于探针的端部,在十二点方向或六点方向距离肛缘约1.5㎝的地方作人造外口,完成人造外口的制作后将探针取出,并从切口内将皮筋拉出,将皮筋间的皮肤纵向切开并将皮筋拉紧,然后将其扎紧,使用两侧的弯形瘘管进行搔刮处理,并使用管浮线进行引流处理,手术后7~10d时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为其拆除浮线,让患者切口自然愈合,一般情况下手术10d后患者的挂线皮筋会自然脱落,在患者皮筋为脱落时可将挂线剪断或将其收紧,每日对患者伤口进行全面的检查,并使用纱条进行松填处理,直到患者的伤口完全愈合。

1.3评价指标

对两组肛门功能进行评分,并对患者伤口愈合时间进行统计。其中肛门功能评分分别在手术前及患者出院前进行,采用Wexner评分,分值在0~20分,其中0分代表肛门功能正常,20分代表完全失禁,分值越高代表肛门功能越差。

1.4统计学方法

SPSS22.0软件处理数据,百分率和(x-±s)分别表示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χ2检验或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肛门功能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肛门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并且实验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

3.讨论

肛瘘是一种较为严重的肛肠病变,患者的发病原因复杂多样,其中肛周脓肿、直肠肛门损伤和肛裂反复感染等均可导致患者发病,患者发病后的临床症状以反复自外口流出脓液和瘙痒等为主,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高位蹄形肛瘘是一种位置较高的肛瘘,患者病变部位的管道形状和走向十分复杂,治疗难度相对大[2]。目前临床上对高位蹄形肛瘘患者的治疗主要是采用手术治疗方式,其中切除术、切开术和挂线术均有一定应用,必要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两种以上手术结合完成对患者的治疗。但根据临床实践,常规手术治疗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患者在治疗后的复发率较高,并且患者手术后发生肛门失禁的几率较高,不利于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的提升[3]。小切口改道挂线术是临床上用于高位蹄形肛瘘治疗的一种新手术方式,其主要是对传统切开手术进行改良后形成的一种手术方式,手术时通过对切口大小的控制,减小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并且患者手术后的恢复速度较快,对患者术后恢复有很大帮助[4]。相关研究表明,小切口改道挂线术的应用还能让患者术后肛门功能得到有效保障,降低肛门失禁的发生率,确保患者术后能正常完成日常生活,并且手术后的复发率相对较低,能有效避免患者反复治疗而对其身体健康造成的不良影响。

本文对小切口改道挂线术一次治愈高位蹄形肛瘘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肛门功能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肛门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并且实验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综上所述,小切口改道挂线术一次治愈高位蹄形肛瘘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促使患者肛门功能提升,缩短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志国,高光杰.应用微创另路挂线术治疗高位蹄形肛瘘的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05):124-125.

[2]杨静,杨平.微创另路挂线术治疗高位蹄形肛瘘的临床效果观察[J].广西医学,2015,37(05):648-650.

[3]李兰.探析小切口改道挂线术一次治愈高位蹄形肛瘘的安全性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11):60-61.

[4]鲜振宇,林宏城,谢尚奎,等.小切口改道挂线术一次治愈高位蹄形肛瘘的效果[J].广东医学,2014,35(15):2343-2344.

标签:;  ;  ;  

小切口改道挂线术一次治愈高位蹄形肛瘘的疗效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