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背板和中框,背板包括底板、以及与底板对接的天侧边、左侧边和右侧边中的至少一个侧边;中框包括天侧框、左侧框和右侧框中的至少一个侧框;侧边包括连接于底板向着远离底板的方向延伸的第一侧壁部、向着靠底板的方向延伸的第二侧壁部以及连接于第一侧壁部和第二侧壁部之间的连接部;侧框设置在靠近第一侧壁部的底板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中框内置在带折弯边的背板内侧,减小产品边宽和厚度,实现超薄无边框设计。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背板和中框,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包括底板、以及与所述底板对接的天侧边、左侧边和右侧边中的至少一个侧边;所述中框包括天侧框、左侧框和右侧框中的至少一个侧框;所述侧边包括连接于所述底板向着远离所述底板的方向延伸的第一侧壁部、向着靠近所述底板的方向延伸的第二侧壁部、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侧壁部和所述第二侧壁部之间的连接部;所述侧框设置在靠近所述第一侧壁部的底板上。
设计方案
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背板和中框,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包括底板、以及与所述底板对接的天侧边、左侧边和右侧边中的至少一个侧边;所述中框包括天侧框、左侧框和右侧框中的至少一个侧框;所述侧边包括连接于所述底板向着远离所述底板的方向延伸的第一侧壁部、向着靠近所述底板的方向延伸的第二侧壁部、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侧壁部和所述第二侧壁部之间的连接部;所述侧框设置在靠近所述第一侧壁部的底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框连接于所述侧边的第一侧壁部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的所述底板、所述第一侧壁部、所述第二侧壁部和所述连接部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框包括侧壁部和位于所述侧壁部一端顶部的面板承载部。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框包括侧壁部、垂直于所述侧壁部的膜片承载部和位于所述侧壁部一端顶部的面板承载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光学膜片;所述膜片承载部上设置有凸块;在所述膜片承载部靠近所述侧壁部的一端设置有从所述侧壁部延伸的凸出部,在所述第一光学膜片的挂耳挂在所述凸块上时,所述挂耳的端部位于所述凸出部的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侧框的相对两端的至少一端的内侧壁上贴附有遮光垫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板的天侧端、左侧端和右侧端中至少一端设置有精定位铆柱和限位铆柱,用于定位所述侧框;所述侧框中包括分别用于收容所述精定位铆柱和限位铆柱的第一收容部和第二收容部,所述第一收容部的收容空间小于第二收容部的收容空间。
9.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光板或扩散板,以及至少一个硅胶垫片;所述至少一个硅胶垫片沿所述天侧框的长度方向贴附在所述天侧框的至少一个凹槽内,各所述硅胶垫片靠近所述导光板或扩散板端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装置还包括光源,所述光源位于所述液晶显示装置的侧边,所述液晶显示装置为侧入式液晶显示装置。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无边框超薄液晶显示产品已经成为各大品牌及厂商的重点研究和开发对象,其在外观方面就有良好的市场竞争力,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无边框液晶显示产品,在天\/左\/右侧采用铝制中框螺钉固定至背板上,产品厚度大,且天\/左\/右侧边宽大。目前,一种无边框产品采用钢塑板原材做背板,铝制中框通过点胶工艺固定于背板上,面板通过面板胶带粘在铝制中框上,在该产品的组装工艺上须增加点胶保压工序,组装难度大,且组装效率低,且因铝制中框结构及外观需求,无法做到极窄边宽,并且钢塑板材的厚度是普通镀锌钢板的1.5倍左右,产品厚度大;另一种无边框产品采用普通镀锌钢板做背板,铝制中框通过弹片固定至背板折弯边,增加组装结构件,组装工艺复杂,且背板组装尺寸受弹片影响较大,且因铝制中框结构及外观需求,无法做到极窄边宽。因为无边框产品中含中框,中框的固定方式成为制约无边框产品设计、组装及成本的技术瓶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通过将中框内置在带折弯边的背板内侧,减小产品边宽和厚度,实现超薄无边框设计。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背板和中框,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包括底板、以及与所述底板对接的天侧边、左侧边和右侧边中的至少一个侧边;所述中框包括天侧框、左侧框和右侧框中的至少一个侧框;所述侧边包括连接于所述底板向着远离所述底板的方向延伸的第一侧壁部、向着靠近所述底板的方向延伸的第二侧壁部、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侧壁部和所述第二侧壁部之间的连接部;所述侧框设置在靠近所述第一侧壁部的底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侧框连接于所述侧边的第一侧壁部上。
进一步,所述背板的所述底板、所述第一侧壁部、所述第二侧壁部和所述连接部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为所述侧框包括侧壁部和位于所述侧壁部一端顶部的面板承载部。
进一步地,所述侧框包括侧壁部、垂直于所述侧壁部的膜片承载部和位于所述侧壁部一端顶部的面板承载部。
进一步地,所述液晶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一光学膜片;所述膜片承载部上设置有凸块;在所述膜片承载部靠近所述侧壁部的一端设置有从所述侧壁部延伸的凸出部,在所述第一膜片的挂耳挂在所述凸块上时,所述挂耳的端部位于所述凸出部的下方。
进一步地,为了防止拼接式内置中框在角部处漏光,在所述侧框的相对两端的至少一端的内侧壁上贴附有遮光垫片。
进一步地,为了实现内置中框的预定位及防内倾限位,在所述底板的天侧端、左侧端和右侧端中至少一端设置有精定位铆柱和限位铆柱,用于定位所述侧框;所述侧框中包括分别用于收容所述精定位铆柱和限位铆柱的第一收容部和第二收容部,所述第一收容部的收容空间小于第二收容部的收容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液晶显示装置还包括导光板或扩散板,以及至少一个硅胶垫片;所述至少一个硅胶垫片沿所述天侧框的长度方向贴附在所述天侧框的至少一个凹槽内,各所述硅胶垫片靠近所述导光板或扩散板端部。
进一步地,所述液晶显示装置还包括光源,所述光源位于所述液晶显示装置的侧边,所述液晶显示装置为侧入式液晶显示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液晶显示装置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背板的天侧边、左侧边和右侧边中至少一个侧边包括第一侧壁部、第二侧壁部和连接部,在侧边端部形成折弯边,且天侧框、左侧框和右侧框的中框内置在背板内部,避免使用前框及外置铝制中框,减小产品边宽和厚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液晶显示装置中部分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液晶显示装置中的中框设置在背板上的主视图;
图3为沿图2中A-A方向的截面图;
图4为沿图2中B-B方向的截面图;
图5为图3中C部分的放大图;
图6为图3中D部分的放大图;
图7为图3中E部分的放大图;
图8为图4中F部分的放大图;
图9为图4中G部分的放大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液晶显示装置中天侧框安装在背板中的局部截面图一,其中示出了面板、第一光学膜片和第二光学膜片;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液晶显示装置中天侧框安装在背板中的局部截面图二,其中示出了面板、第一光学膜片和第二光学膜片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液晶显示装置中天侧框安装在背板中的局部截面图三,其中示出了面板、第一光学膜片和第二光学膜片;
图13为本实用新型液晶显示装置中左侧框安装在背板中的局部截面图一,其中示出了面板、第一光学膜片和第二光学膜片;
图14为本实用新型液晶显示装置中天侧框的另一种替代性结构的局部爆炸图,其中该爆炸图中示出了背板、天侧框、面板、第一光学膜片和第二光学膜片;
图15为图14中沿H-H方向的天侧框安装在背板中的局部截面图,其中示出了面板、第一光学膜片和第二光学膜片;
图16为图1中I部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背板100和中框200,背板100包括底板110、以及与底板110对接的天侧边120、左侧边130和右侧边140中的至少一个侧边;中框200包括天侧框210、左侧框220和右侧框230中至少一个侧框;天侧边120、左侧边130或右侧边140包括连接于底板110向着远离底板110的方向延伸的第一侧壁部、向着靠近底板110的方向延伸的第二侧壁部、以及连接于第一侧壁部和第二侧壁部之间的连接部;侧框设置在靠近第一侧壁部的底板110上。
具体地,如图1、图10至图13所示,本实施例天侧边120、左侧边130和右侧边140具有向内的折弯边,以背板的天侧边120为例,背板100包括底板110、连接于底板110向着远离底板110的方向延伸的第一侧壁部1201、向着靠近底板110的方向延伸的第二侧壁部1202、以及连接于第一侧壁部1201和第二侧壁部1202之间的连接部1203。相同的,左侧边130包括第一侧壁部、第二侧壁部和连接部,右侧边140也包括第一侧壁部、第二侧壁部和连接部。本实施例中,背板100的底板110、第一侧壁部、第二侧壁部和连接部一体成型,为一体折弯冲压成型的结构,该类型结构可局部加强产品整体抗弯曲变形强度,在同等强度要求下,可减小背板100厚度,且本实施例背板100采用普通镀锌钢板,更进一步减小产品厚度。
图10至图12为天侧边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0和图12为液晶显示装置中无膜片挂耳处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液晶显示装置中具有膜片挂耳处的结构示意图。从图10至图12中可以看出,天侧框210包括侧壁部2101、垂直于侧壁部2101的膜片承载部2102以及位于侧壁部2101一端顶部的面板承载部2103。侧壁部2101包括靠近膜片承载部2102一侧的内侧壁21011以及与内侧壁21011相对的外侧壁21012。图13为左侧边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从图13中可以看出,左侧框220包括侧壁部2201以及位于侧壁部2201一端顶部的面板承载部2202,相比于天侧边,该侧不包括膜片承载部。右侧边与左侧边具有大体相同的结构,在此不再重复。内置中框200可以设计为天\/左\/右侧框一体式结构或天和\/或左和\/或右侧框拼接式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内置中框200为包括天侧框210、左侧框220和右侧框230的拼接式结构,其中天侧框210的左侧端与左侧框220的天侧端相适配(例如卡合),天侧框210的右侧端与右侧框230的天侧端相适配(例如卡合)。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此发明的液晶显示装中,天侧边120用于膜片的承载,但除此之外,不限于天侧边120,也可以是左侧边和右侧边中至少一侧,或三侧边均承载。
如图10至图13为例,中框200的各个中框组件内置在背板100内,即天侧框210通过中框胶带210'将其外侧壁21012粘贴至天侧边120的第一侧壁部1201上,左侧框220通过中框胶带220'将其外侧壁粘贴至左侧边130的内壁上,且右侧框230通过中框胶带230'将其外侧壁粘贴至右侧边140的内壁上,本实施例中,左侧框220和右侧框230的结构及其固定方式均相同,其中,中框胶带220'至240'例如可以为3M RP32或3M 5930基材等,且本实施例中内置中框200的原材及加工方式可以为铝挤成型后机加工或注塑成型等,在此不做限制,在组装时,将对应的中框胶带粘贴于天\/左\/右侧框的外侧壁,然后直接粘贴固定于对应的侧边内壁上,仅需要短时间的保压(例如15-20秒)即可满足粘贴强度要求,避免增加点胶保压工艺,降低组装难度,同时提高了组装生产效率,且同时天侧边120、左侧边130和右侧边140的折弯可直接做外观装饰面,省去现有外置铝制中框的外观弧面要求,减小产品边宽,增强无边框体验,且省去前壳或前框的厚度,减小产品厚度。
为了定位中框100,在底板110的天侧端、左侧端和右侧端分别设置铆柱,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在底板110的天侧端间隔设置有五个铆柱,用于定位天侧框210,在底板110的左侧端间隔设置有四个铆柱,用于定位左侧框220,且对称地,在底板110的右侧端间隔设置有四个铆柱,用于定位右侧框230,在本实施例中,天侧端的五个铆柱的中间的铆柱为精定位铆柱,其余为限位铆柱,一方面限制内置中框200受力内倾导致开胶后脱落,另一方面限制内置中框200在膨胀时由精定位铆柱向左右两侧限位铆柱活动,并且,左侧端或右侧端中最上端的靠近与天侧框拼接位置的铆柱为精定位铆柱,其余为限位铆柱,一方面保证天侧框210和左侧框220\/右侧框230的拼接闪缝及断差要求,另一方面约束左侧框220\/右侧框230只能向地侧方向膨胀;图3为沿图2中A-A方向的截面图,图4为沿图2中B-B方向的截面图,图3为液晶显示装置的天侧端,图4为液晶显示装置的右侧端,其中,图5为图3中C部分的放大图,图6为图3中D部分的放大图,图7为图3中E部分的放大图,图8为图4中F部分的放大图,图9为图4中G部分的放大图,具体地,图5和图6示出了天侧端的其中一个限位铆柱111和精定位铆柱112,对应地,如图10所示,天侧框210的侧壁部2101上开设有收容铆柱的收纳部2104,本实用新型中,在天侧框210上设计有内凹陷槽,在将天侧框210粘贴至天侧边120内壁上时,限位铆柱111和精定位铆柱122伸入对应凹陷槽内,精定位铆柱112用于天侧框210的装配定位,在设计对应精定位铆柱112的凹陷槽时,应留有装配间隙d2,如图6所示,限位铆柱111用于天侧框210辅助定位,在设计对应限位铆柱111的凹陷槽时,应预留有膨胀间隙d1,如图5所示,其中d1>d2,即用于容纳限位铆柱111的凹陷槽的空间大于用于容纳精定位铆柱112的凹陷槽的空间。类似地,图8和图9示出了右侧端的其中一个限位铆柱113和精定位铆柱114,对应地,在右侧框230上设计有内凹陷槽,在将右侧框230粘贴至右侧边140内壁上时,限位铆柱113和精定位铆柱124伸入对应凹陷槽内,精定位铆柱114用于右侧框230的装配定位,在设计对应精定位铆柱114的凹陷槽时,应留有装配间隙,如图8所示,限位铆柱113用于右侧框230辅助定位,在设计对应限位铆柱113的凹陷槽时,应预留有膨胀间隙,如图9所示,用于容纳限位铆柱113的凹陷槽的空间大于用于容纳精定位铆柱114的凹陷槽的空间。
本实施例液晶显示产品为侧入式液晶显示产品,但未示出地侧胶框、灯条、散热板及下前壳等部件。因此,为了避免产品在拼接式中框100的连接处透光,设置有四个遮光片(图1中仅标注出一个遮光片240),在左侧框220的天侧端和地侧端均贴附(例如利用胶带粘贴)有遮光垫片,且右侧框230的天侧端和地侧端也均贴附有遮光垫片,用于挡住从中框200的四个角部处的缝隙透出的光。
面板500通过面板胶带400粘贴至内置中框100上,由于内置中框100为拼接式结构,则面板胶带400也为对应于天侧框210、左侧框220和右侧框230的拼接式结构。具体地,如图10所示,限位铆柱111用于限位天侧框210;如图11所示,第一光学膜片310的天侧端设置有挂耳(图14中示出挂耳311),挂耳开设有挂孔,在天侧框210顶端的边缘处上开设有缺口(未示出),形成膜片承载部2102,在缺口内设置有凸块211,在将第一光学膜片310的天侧端由天侧框210承载时,挂耳通过挂孔挂在凸块211上,用于约束第一光学膜片310。此外,如图7和图12所示,天侧框210设计时预留用于贴附硅胶垫片(图1中仅标注出一个硅胶垫片250)的凹槽,本实施例沿天侧框210的长度方向设置(例如胶带粘贴)四个硅胶垫片,用于第二光学膜片320(例如导光板或扩散板)组装预定位,且各硅胶垫片靠近第二光学膜片320的天侧端,在膨胀时起到约束及缓冲作用。
为了方便第一光学膜片310的定位及装配,如图14和图15所示,第一光学膜片310的天侧端设置有至少一个挂耳311,各挂耳311开设有挂孔,且对应地,如图16所示,在天侧框210的上端沿其长度凹设有至少一个容纳槽213,形成为膜片承载部2102,各容纳槽213的上端形成开口且在其下端的内壁上设置有凸块211,第一光学膜片310的挂耳311通过开口承载在天侧框210上时,各挂耳311通过对应挂孔穿过对应的凸块211,使得挂耳311的端部靠近容纳槽213槽底,如图11所示。
面板500天侧端的面板胶带410的粘贴宽度影响面板可靠性的关键因素,粘贴宽度越小,易导致面板500开胶、挂耳暗影等,如图11示出的面板胶带410在凸块211处的粘贴宽度为d3,优选地,为了提高面板500天侧端粘贴可靠性,如图14和图15所示,容纳槽213的开口处设置有从容纳槽213的槽底延伸的凸出部212,该凸出部212的顶表面与天侧框210上端的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或为同一平面,增宽面板胶带410在凸块211处的粘贴宽度,如图15示出的粘贴宽度d4,显然d4>d3,提高产品粘贴可靠性,降低开胶风险,且如图15所示,由于凸出部212的设置,在第一光学膜片310的挂耳311挂在凸块211上时,挂耳311的端部位于凸出部212下方,约束第一光学膜片310的挂耳311从凸块211上脱出。
如图1所示,在组装时,将中框胶带粘贴于天侧框210、左侧框220和右侧框230的外侧壁上,将遮光垫片分别贴附于左侧框220和右侧框230的内侧壁的天侧端和地侧端,将硅胶垫片贴附于天侧框所设计的指定位置;将天侧框210、左侧框220和右侧框230分别贴附于天侧板120内壁、左侧板130内壁和右侧边140内壁,保压15-20秒;然后在组装其他结构件,例如,散热器、地侧铆柱硅胶套、地侧胶框、地侧胶框上密封件、面板等,本实施例中背板100及中框200的组装工艺简单,结构件数量少,提高产品组装效率且降低产品投入成本。
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背板100的天侧边120、左侧边130和右侧边140均具有向内的折弯边,且包括天侧框210、左侧框220和右侧框230的中框200内置在背板100内,避免使用前框及外置铝制中框,减小产品边宽和厚度,实现无边框大屏显示,且背板100直接做外观面,提高产品美观性,提升产品卖点;中框200通过中框胶带贴附在背板100的侧边内壁上,组装工艺难度低,提高产品组装效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310060.1
申请日:2019-03-1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5(青岛)
授权编号:CN209657033U
授权时间:20191119
主分类号:G02F 1/1333
专利分类号:G02F1/1333
范畴分类:30A;
申请人: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66555 山东省青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前湾港路218号
发明人:胥志勇;唐志强;贾文鹏;程宁宁;陈宇
第一发明人:胥志勇
当前权利人: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人:马萍华
代理机构:37101
代理机构编号: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