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马克思的初心是他从事革命批判事业的最初动机,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价值追求。马克思的初心孕育于宗教、启蒙精神、文学和哲学等思想起源,饱含人文关怀、批判精神、仁爱之心和理性思维。马克思在批判现实的基础上确立了实现无产阶级解放的初心,这塑造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发展性的鲜明特征。21世纪马克思主义应坚守马克思的初心和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必将使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实现巨大发展。
关键词:马克思;初心;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
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际,学界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历程及其精神特质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重视马克思的思想起源研究,将马克思主义置于西方文化传统和思想发展史的角度予以审视,在此基础上重思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并确立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未来走向。习近平总书记曾对马克思做出如下评价:“他初心不改、矢志不渝,为人类解放的崇高理想而不懈奋斗,成就了伟大人生。”[1]马克思的初心是他从事革命批判事业的初衷和追求,探寻其初心是深刻理解他的伟大人格的出发点。马克思的初心塑造了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马克思主义要在21世纪持续绽放思想光芒,就必须保持其鲜明特征,而马克思的初心正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出发点。
菊芋原产于北美的温带地区,可以在年降水量31~282 cm,平均温度6.3~26.6 ℃,pH值 4.5~8.2的条件下生长。尽管菊芋对土壤类型和pH值的生长范围比较广,但是微碱性土壤对菊芋的生产更有利。菊芋块茎的耐寒性使得其在寒冷的冬天仍能在地下保存,直到收获[8]。种植菊芋通常是不需要灌溉的,收获周期约125 d。菊芋的收益率相对较高,通常可采收块茎 16~20 t/hm2,叶子 18~28 t/hm2,并且收获时可以使用马铃薯收割机械。收获后的菊芋块茎能够在温度0~2℃,相对湿度95%的环境下贮藏4~5个月[13-14]。现已有研究报道,菊芋块茎中富含菊糖、蛋白质、粗纤维等成分。
第二步,对于“跨年度不稳定”的有光像元,全部修正为无光像元,像元灰度值调整为零,这是因为前者更可能是噪音导致的。
一、 马克思的思想起源与初心养成
学界对马克思思想起源时间的界定一般是从中学到博士毕业,有些学者已将这一时期的思想成果视为文本群进行整体研究,探寻马克思思想起源的影响因素。马克思思想起源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宗教、启蒙精神、文学和哲学,他从中培养了人文关怀、批判精神、仁爱之心和理性思维,他的初心也渐渐从中养成,走向社会后的思想发展印证了其初心。
(一)宗教精神和人文关怀
马克思出生的特里尔城是一个宗教氛围浓厚的古老城市,宗教精神至今还是市民精神气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教生活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马克思深受西方传统宗教文化影响,宗教精神是他思想起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来很多人将马克思视为激进的“反宗教斗士”,其实这是对马克思宗教批判理论的片面理解。马克思的父母思想开明,先后摆脱犹太教并信仰基督新教,“在当时的情况下,放弃犹太教不仅是一种宗教解放的行为,而且主要是一种社会解放运动”[2]8。宗教生活是马克思家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教是马克思通往精神世界的最初桥梁,对他的思想发展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马克思中学期间所学课程包括大量宗教内容,他在论宗教问题作文中肯定信徒与基督的关系,把信徒比喻成枝蔓,把基督比喻成葡萄藤,信徒是要依赖基督的,否则将无法生存并达到自己的目的。马克思还从历史角度思考了宗教的地位和作用,认为宗教使人类脱离蒙昧野蛮状态,让人摆脱心灵不安并塑造高尚道德品质,在一定历史背景和条件下是自然和必要的。当时,马克思关于宗教的观点深受启蒙思想影响,他没有把神视为人的主宰,但却肯定宗教对人类精神世界和历史发展的重要意义,并且高度认同宗教的人文关怀。
后来马克思宗教批判的对象不仅是宗教本身,更有当时德国流行的宗教批判思想。德国思想界的宗教批判虽然揭露了宗教虚幻的表象,但没有触及现实。马克思尖锐地指出宗教产生的世俗基础和思想流弊,认为宗教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现实苦难,他对社会的批判由此从思想批判转向现实批判,“对天国的批判变成对尘世的批判,对宗教的批判变成对法的批判,对神学的批判变成对政治的批判。”[3]2马克思的宗教批判不是简单粗暴的否定,他从不主张用强制性手段消灭宗教,也从不否认宗教对精神世界的价值与关怀。马克思充分浸染了西方宗教精神的人文关怀,对普通人苦难命运的担忧促使他探寻人类解放的现实之道。
(二)启蒙意识与批判精神
科学性。实现无产阶级解放的初心激励马克思追问人的苦难的现实根源并探寻人类历史发展的真相,马克思一生两个伟大发现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这两个发现使共产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唯物史观克服了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缺陷,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认识社会历史的视角,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和整个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和趋势。剩余价值理论揭露出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推演出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生产社会化这一资本主义根本性矛盾的不可调和性,指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趋势。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严整科学的理论体系,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从自发到自觉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马克思主义指导工人阶级作为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去实现自身命运的改变,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进程反过来又印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表象互动”走向“理性互动”,课堂需要建立失衡-平衡-再失衡的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课程教案、教学进度、教学目的、问题的设置、教学重点及难点要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灵活处理。“理性互动”型课堂是个不错的选择。理性互动要求增加互动的方式,如学生相互之间的互动;小组讨论互动;设置较大的问题小组代表上讲台互动,这种互动增加了情感、认知等多层次要素。理性互动更多体现一种横向的交流。理性互动也可以作广义的理解,任何富有实效的课堂管理与互动,都可纳入“理性互动”的范畴。从课堂实效的角度考虑,针对中职学生,布置大量作业以及课堂的测试,能将学生的注意力拉回到课堂,也是“理性互动”方式。
西安的厚重,不只是在秦砖汉瓦上能感受到,在从周秦汉唐一路走来的西安人身上更能感受到。西安人堪称大西北人的豪爽和洒脱的集大成者,他们身上有着典型的关中人的性格,可以说是陕西人的缩影。
(三)文学修养与仁爱之心
思想是人的创造物,人的品格和追求决定其思想特征。马克思追求无产阶级解放的初心铸就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发展性有机统一的鲜明特征。
马克思在思想起源时期的文学作品中抒发对家人和恋人的思念之情,诉说情感得不到满足的苦闷并表达对“爱”的感悟。他高度歌颂爱的力量,认为爱可以战胜一切困难和邪恶并让人的心灵获得救赎,尽管相爱困难重重,生而为人就应当勇敢去爱。马克思的“爱”超越了个人情感并将“小爱”升华为“大爱”,他苦苦思索人性矛盾和人的命运,感叹人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因不能掌握自身命运导致相爱受尽阻挠,使得心灵自由无从实现。马克思对大众的怜悯不仅因其贫困的物质生活,更因其情感的矛盾和悲剧,仁爱之心成为他批判和改造社会最根本的情感动力,他的社会理想是让人摆脱物质和情感的双重困境并成为彻底的自由人。
(四)哲学思考与理性思维
弗·梅林曾言:“还在少年马克思的头脑中,就已经闪现着一种思想的火花,这种思想的全面发挥就是他成年时期不朽的贡献。”[2]10“思想的火花”可视为马克思的初心,那就是实现无产阶级解放。马克思主动放弃优越生活并度过了颠沛流离的一生,但他始终捍卫初心,用理论批判和革命实践为无产阶级解放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马克思思想起源时期的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哲学笔记和博士论文中,他将自我意识学派确定为博士论文研究对象固然是受鲍威尔等人的影响,但根本原因是该学派对个人心灵自由的关注与他当时内心的苦闷相契合。普鲁士政府的专制统治使个人精神受到严重压迫,按照自我意识学派的观点,个人应当摆脱外界不良影响,崇尚美好事物以实现内心自由,这在当时的马克思看来有极大合理性。博士论文代表马克思思想起源阶段的最高水平,论文包括比较完整的哲学体系,自我意识的哲学内涵贯穿其中。当时的马克思总体来说还是一个黑格尔派,论文充满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但他坚持无神论观点,认为哲学必须停止无休止的思辨并成为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这一点也成为他后来与青年黑格尔派出现分歧的根本原因。哲学研究是马克思思想成熟的关键阶段,他在博士论文中探讨了若干对世界观形成具有重要意义的问题并实现了理性思维方式转向,这让他在纷繁的社会现实面前能够直击问题本质,发现阻碍个人自由实现的根本症结并寻求现实的解决之道。
进入新时代,我们既看到祖国繁荣昌盛的一面,同时也看到诸如“小悦悦”、“江歌”事件,更甚者有现代版的“农夫与蛇”的保姆纵火案、“教科书式耍赖”、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等等,无一不在表明,失德现象不再是某一行业、某一类人的行为,它存在于以“人”为中心所展开关系的方方面面。要解决这一问题,就涉及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新梳理。而“儒家的人伦思想,即从内在的道德客观化出来,以对人类负责的,始于孝弟,而极于民胞物与,极于以天地万物为一体。”[1]所以研究《小学·明伦》思想的意义正是通过对人伦关系的探索,找出人与人和谐相处的途径,为今天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借鉴之处。
MSDS用来阐明化学品的理化特性,如pH值、闪点、易燃度、反应活性等,以及对使用者的健康可能产生危害的一份文件,是一份关于危险化学品的燃、爆性能,毒性和环境危害,以及安全使用、泄漏应急救护处置、主要理化参数、法律法规等方面信息的综合性文件。
二、马克思的初心及其特征
马克思对自由问题的深入思考使得社会现实逐渐占据他的思想领地,他意识到以感性方式把握世界的局限性并决定转向理性思考:“写诗可以而且应该仅仅是附带的事情,因为我应该研究法学,而且首先渴望专攻哲学。”[5]10马克思曾对德国思想界沉迷于理论思辨的风气进行过辛辣讽刺并明确表示不喜欢黑格尔古怪离奇的风格,但当他决定转向哲学之后,从头到尾阅读了黑格尔及其大部分弟子的著作,与“想避开的现代世界哲学的联系却越来越紧密了”[5]16。但是,马克思转向哲学研究的目的不是要投身思辨领域,而是要解答内心关于人的自由问题的疑惑,而理性思辨的哲学思考是解答疑惑所必需的思维方式,这直接指向他创立改造世界而非解释世界的新哲学的可能。
马克思的初心是在批判理论和社会现实基础上的创新。首先,马克思彻底站在无产阶级立场。在他之前的很多思想家都曾为穷人的自由权利发出过呐喊,但是他们要么最终为统治阶级服务,要么将解决问题的希望寄予抽象道德。马克思是用马克思主义这套科学理论揭示了无产阶级的现实处境和苦难根源,并为劳动人民解放指明了现实出路,马克思主义真正促进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思想启蒙。其次,无产阶级解放不是抽象笼统的而是具体现实的。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并确立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社会日益分化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资产阶级获得了自由发展的权利,无产阶级却只能忍受资本和权力的剥削。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的发现彻底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和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无产阶级的苦难根源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只有打破资本主义私有制,构建每个人能够公平平等占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社会才能确立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基础。物质解放不是解放的全部内容却是根本条件,解放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全方位的,是人全面摆脱自然、社会和自身束缚获得自由全面的发展,重新确立人的生存价值和意义。再次,人的解放与社会解放相结合。个体解放是马克思自始至终关注的根本问题,他关心的是具体现实的人而非抽象整体的人。实现人的解放的根本途径不在思想领域,人的命运的彻底改善必须通过构建公平正义的社会秩序来实现,个人与国家、社会存在矛盾,个人利益是否能够以及如何上升为公共利益是实现人的解放的关键所在。在资本主义社会,国家代表少数资产阶级的利益,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一致性是无法实现的,实现个人解放的根本途径必须是构建共产主义社会:“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6]53最后,马克思指明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现实性与可能性,并亲自领导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马克思科学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包含的自身否定性因素和社会主义合理性因素,指明无产阶级担当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并实现人类解放的历史使命。马克思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导师积极投身国际工人运动并与世界各国的工人运动领袖保持联系,并创立了无产阶级政党和组织。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以来在工人革命运动中不断发展成熟,逐渐形成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的互动机制,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改造世界的新哲学的本质特征。
三、马克思的初心与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情感是人的思想和人格构成不可或缺的因素,几乎所有版本的马克思传记都会专门提到他是一个情感热烈的人,丰富的情感得益于他从小对欧洲文学经典的广泛阅读,文学是马克思一生不变的爱好。马克思酷爱诗歌,诗歌创作一度成为他抒发苦闷情感的途径,也是他理解和把握世界的方式:“对我当时的心情来说,抒情诗必然成为首要的题材,至少也是最愉快最合意的题材。”[5]9诗歌作品饱含马克思的赤诚之心和珍贵情感,渗透着他对芸芸众生的仁爱之心。
马克思深受启蒙理性精神的影响,但他后来面对社会现实并深入研究法国大革命的历史之后,对启蒙运动的后果产生了严重质疑,他从此敏锐而勇敢地站在思想前沿,对资本主义制度展开了尖锐批判。启蒙精神引领的资产阶级革命固然是巨大的历史进步,但只有少数有产者实现了解放,广大劳动人民只是获得了表面人身自由,却没有摆脱被剥削和压迫的悲惨命运。马克思对社会的批判直指资本主义社会根本弊端,从意识形态批判深入到权力和资本批判,从人的生存和价值角度为无产阶级发出呐喊并为其解放指明了现实道路。马克思继承了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批判精神本质并实现了理论创新,彻底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并指明共产主义社会超越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必然性,促进了最广大劳动人民的思想启蒙。
马克思的思想是发生和生长于启蒙精神的,安东尼·吉登斯的观点很有代表性,他在20世纪70年代曾言:“马克思的著作跨越了整整三个世纪。”[4]3原因是马克思的著作扎根于18世纪晚期法国大革命带来的巨大变迁,而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并深刻影响了20世纪的历史进程。马克思继承了启蒙运动的批判性,揭露出封建专制统治是当时德国落后保守的根源。他在大学期间以诗歌、剧作等形式批判德国封建贵族的专制统治以及因此导致的国民劣根性,并指出二者互为因果,对专制主义的批判成为他毕生政治批判的重要内容。
革命性。马克思一生的事业就是对现实理论和社会无情批判,“所谓无情,就是说,这种批判既不怕自己所做的结论,也不怕同现有各种势力发生冲突”[7]7。马克思从来不盲目崇拜他人的理论,他从思想起源阶段就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特质,批判性是马克思主义与生俱来的理论品质。马克思是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先驱,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野中,资本主义危机外在表现是经济危机,而内在本质则是文化危机,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矛盾对人的发展造成根本束缚,因此人的解放在资本主义社会不可能实现。马克思的初心决定了他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具有强烈的人文向度,对资本、权力等“物”的批判指向是“人”的批判,共产主义的目标是重塑人的生存价值和精神向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批判与实践批判是统一的,实践批判的直接表现是无产阶级革命,暴力革命虽然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手段,却是阶级社会的产物,不能完整诠释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革命不单是以暴力为手段的政治活动,而是敢于打破现实的一切黑暗,开创美好生活并逐步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实践性。马克思从思想起源阶段就将哲学视为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旧哲学的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确立重构了主体和客体概念并实现了哲学革命。马克思主义实践性的直接体现是社会主义革命,更深层次含义是人的彻底解放。以卢卡奇和葛兰西等人为代表的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率先提出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文化转向”,要求社会主义革命从武装暴力革命转向一种更为深刻的总体性革命也就是文化革命具有重大意义,这为人们在时代变化发展中理解和践行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方向性指导。资本主义现代性扩张引发重重困境和危机,全球化使每个个体都被迫卷入其中,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必须通过人的实践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则是深入发展马克思主义实践性的根本源泉。
人民性。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价值追求,这直接体现马克思实现无产阶级解放的初心,“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跨越国度、跨越时代的影响力,就是因为它植根人民之中,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间正道。”[1]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使得它不讳言其人民性的价值立场,通过构建共产主义社会实现人的解放既符合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又代表人类的价值追求,真正做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无产阶级没有任何私利,与全人类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无产阶级的解放要落实到每个人的解放,从这个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也是人的解放学。在新的历史时代,人民的总体诉求是拥有公平正义的美好生活,这是社会主义革命现阶段的具体目标,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也将因此注入新的活力,发展马克思主义最终要依靠以人民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力量推动。
发展性。马克思不仅对他人的理论始终持批判态度,社会现实的变化和知识体系的丰富促使他不停反思自己已有成果,因此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它的发展性主要表现在理论体系的开放性、思想内容的创新性、理论运用的创造性等。实践是理论的源泉,时代发展总是带来新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也必须与时俱进方能永葆青春。我们要把马克思主义当作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理论武器就必须在坚持其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勇于推动理论创新和创造性运用,从马克思主义立场和观点对新的时代问题予以思考和解答。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发展的思想体系,以教条主义和实用主义对待马克思主义与其本质精神背道而驰。21世纪的社会主义建设要在全球多元化的背景中展开,马克思主义当以宽广胸怀吸纳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在发展中完善和超越自身并绽放其永恒魅力。
四、马克思的初心与21世纪马克思主义
我们回顾马克思的初心,除了要理清它与马克思主义鲜明特征的关系之外,更要思索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问题,这是对马克思最真诚的缅怀。与马克思所处时代相比,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在21世纪都发生了深刻变化,马克思主义必须在回应新的时代问题中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对象是资本主义,只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依然存在,马克思主义就具有强大生命力和现实解释力。放眼全球,生产力的发展固然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人类却普遍遭遇文化危机,个体生存意义和价值被遮蔽于庞大的商品堆积中,经济危机、政治强权、文化霸权、生态污染等重重枷锁使得人的解放远未实现。马克思最终关心的是人的自由问题,他的初心是实现无产阶级解放,构建为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创造条件的共产主义社会,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正是朝这个远大理想逐渐接近。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历程中,它曾因为各种复杂原因被误解或误用,这些错误本质上都是偏离马克思主义的精神特征并背离马克思的初心。21世纪马克思主义必须回归马克思的初心并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彰显其真理光芒并获得新的发展。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要担负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历史重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将为马克思主义发展注入最鲜活的生命力,因此,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具有内在一致性。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总量和综合国力已经具备较强基础,现代化转型进入关键期,个体价值和发展问题凸显,人民除了对物质生活水平的更高要求外,还在政治、社会、文化等多方面提出了更多更高要求,这符合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党的十九大会议对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做出了重要论断,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目的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8]1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就心系贫苦劳动人民并为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奋斗,始终把为人类做出新的更大贡献视为自身使命,在新的历史时代积极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动机与马克思的初心根本一致,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本质精神最生动的体现,是最鲜活的21世纪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理论和实践的全部主题,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中国人民奋勇前进的精神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广泛弘扬是对马克思初心的捍卫和对马克思主义鲜明特征的时代阐释,21世纪马克思主义必将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迎来巨大发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5(02).
[2]弗·梅林.马克思传[M].樊集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英)安东尼·吉登斯.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理论——对马克思、涂尔干和韦伯著作的分析[M].郭中华,潘华凌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8]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KarlMarx’sOriginalIntentionandItsCurrentSignificance
ZHUANG Rui-feng
(DepartmentofBasicCourses,BeijingFilmAcademy,Beijing100088,China)
Abstract: Karl Marx ’s is original intention the motivation for his cause. Karl Marx's original intention, which stems from his thought origination, is proletarian liberation. The thought origination of Karl Marx, which includes religion, the enlightenment, literature and philosophy, form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s original intention and Marxism. Marxism in the 21st century must adhere to Karl Marx ’s original intention of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arxism. The practi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 will carry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of Marxism in the 21st century.
Keywords: Karl Marx's; original intention; characteristics of Marxism; Marxism in the 21st century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957(2019)01-0045-05
收稿日期:2018-11-23
作者简介:庄瑞峰,女,山东临沂人,北京电影学院基础部讲师,现为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标签:马克思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初心论文; 思想论文; 宗教论文; 哲学论文; 哲学理论论文;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论文; 北京电影学院基础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