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极作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消极作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消极作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消极,同伴,抑郁,思维,社会支持,方式,多态性。

消极作用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宣之璇,杨宏飞,杨逸云,熊婧[1](2019)在《积极反刍思维训练对消极反刍思维大学生的促进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积极反刍思维训练对改善大学生消极反刍思维的效果。方法:选取消极型反刍思维大学生28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4人,实验组有2人中途退出。实验组接受积极反刍思维训练(每周2次,每次120分钟,共5次)。结果:所有指标的时间效应和交互效应显着(F=5.63~30.73,P<0.05);两组前测差异不显着,但后测差异显着;实验组前后测差异显着,对照组前后测差异不显着。结论:积极反刍思维训练能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本文来源于《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期刊2019年12期)

姚力宁,高金帆,贺立竞,高鑫,崔慧欣[2](2019)在《睡眠时间参数对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消极情绪性的调节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338名学前儿童为被试,采用母亲报告法探究了学前儿童睡眠时间与问题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儿童消极情绪性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睡眠总时长对儿童内化和外化问题行为的主效应显着,而睡眠总时长与消极情绪性对儿童内化和外化问题行为的交互作用不显着;(2)夜间睡眠比对儿童内化问题行为的主效应显着,对儿童外化问题行为的主效应不显着;夜间睡眠比与消极情绪性对儿童内化问题行为的交互作用显着,即对高消极情绪性的儿童,夜间睡眠比能够显着负向预测其内化问题行为,而对低消极情绪性的儿童,夜间睡眠比对其内化问题行为的预测并不显着;夜间睡眠比与消极情绪性对儿童外化问题行为的交互作用不显着。(本文来源于《心理发展与教育》期刊2019年06期)

邓琪,万华,吴志成,薛真真[3](2019)在《上下级权力距离对员工的建言献策有消极影响吗?——人际关系压力和组织创新氛围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319份有效问卷的调查样本,使用相关分析、分层回归分析及结构方程建模等研究方法,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了权力距离感与员工建言行为的影响机制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权力距离感显着负向影响员工建言行为,人际关系压力在其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而组织创新氛围能够弱化权力距离感对员工建言行为的负向影响,且对促进性建言的调节作用更明显。此结论有助于改善员工在产生上下级心理距离时的建言状况,启发管理者针对员工不同的建言行为采取不同的激励机制。(本文来源于《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田相娟,曹衍淼,林小楠,李曦,张文新[4](2019)在《青少年中期同伴侵害与抑郁的关系:FKBP5基因多态性与青少年早期母亲消极教养的调节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从青少年早期到中期,抑郁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迅速增加,其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研究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青少年中期,同伴侵害是个体面临的重要压力源,亦是抑郁发生的重要预测因素。尽管如此,并非所有经历同伴侵害的个体都会表现出抑郁症状,二者的关系可能受其他因素,如个体的遗传基因和早期母亲消极教养的调节。迄今多数研究多采用"单基因—单环境"交互作用范式考察单个基因对早期或近期环境与抑郁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然而,作为一种复杂的心理问题,抑郁是多基因多态性和多环境协同作用的结果。鉴于此,本研究拟选取青少年早期和中期的主要压力源—母亲消极教养和同伴侵害为环境变量,FKBP5基因rs1360780、rs3800373和rs9296158多态性的累加为候选基因,采用环境×环境×基因(E×E×G)设计对青少年中期抑郁及其性别差异进行考察。本研究的被试为970名青少年,初次测评时Mage=12.32±0.47岁,男生占48.8%。结果发现:同伴侵害对青少年中期抑郁具有显着正向预测作用,且FKBP5累加基因和母亲消极教养在其中起调节作用,但该调节作用仅存在于男青少年群体中。具体而言,在携带较多累加基因(4)的男青少年中,母亲消极教养和同伴侵害的交互作用显着,在母亲消极教养水平较低和较高的个体中,同伴侵害对抑郁均有显着预测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在较低的个体中,同伴侵害的预测作用更强;在携带较少累加基因(1、2和3)的个体中,母亲消极教养与同伴侵害的交互作用不显着。(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9-10-19)

张沁,李晓茹[5](2019)在《中学生特质愤怒与抑郁的关系——自制力差、消极自我认知、消极应对方式的链式多重中介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特质愤怒为特点的青少年群体,他们的对外攻击性更容易被观察到,被问题化,但是除了对愤怒特质的自我控制的问题之外,其背后还可能存在抑郁心境的问题。令人担忧的是成年人们更容易关注青少年非适应性的外显行为表现,而忽略问题背后的因素,从而采取了不恰当的应对方式。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学生特质愤怒与抑郁的关系,以及自制力差、消极自我认知、消极应对方式在其中所产生的影响。研究以上海市某区7968名中学生(M=13.27岁,SD=1.75)为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男生3974名,女生3994名。相关分析发现,特质愤怒、抑郁倾向、自制力差、消极自我认知、消极应对方式两两之间均呈显着相关。通过建立结构方程模型进行路径分析(如图1)发现:(1)链式中介效应检验表明,特质愤怒直接影响抑郁倾向。(2)存在五条间接路径:特质愤怒通过自制力差、消极应对方式、消极自我认知的链式中介作用影响抑郁倾向;特质愤怒通过自制力差影响抑郁倾向;特质愤怒通过消极自我认知影响抑郁倾向;特质愤怒通过自制力差与消极自我认知的链式中介作用影响抑郁倾向;特质愤怒通过自制力差与消极应对方式的链式中介作用影响抑郁倾向。结论:高特质愤怒的中学生有更大的抑郁风险,一方面是因为高特质愤怒的特点影响了自控能力,容易带来挫折体验,不友好的环境,使得他们更容易采用消极应对方式应对压力;另一方面是因为高特质愤怒的中学生容易对自己产生消极的认知和评价,这些因素都与抑郁心境的产生关系紧密。研究结论对于特质愤怒与抑郁心境的关系模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更为细致地呈现了可能存在的心理现象。同时对于家长及教育工作者有着重要的启示。对于高特质愤怒的青少年往往因为他们的外化问题行为容易采取更严厉方式的,对抗式的教育教养方式,这很可能会增加这一群体的抑郁症风险。了解了愤怒到抑郁的影响机制有利于采取合适的策略帮助青少年及家长理解问题的过程和实质,进而预防抑郁症的发生。(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9-10-19)

刘宇潇,李董平,贾继超,周月月,王艳辉[6](2019)在《校园氛围感知与中国青少年问题性网络使用:心理不安全感和消极同伴交往的中介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青少年问题性网络使用已成为全球瞩目的社会问题之一,尤其是在亚洲国家,如中国。然而,有关学校因素(如校园氛围感知)是否以及如何影响问题性网络使用尚未明确。本研究基于阶段-环境匹配理论考察校园氛围感知与问题性网络使用间前瞻性关系,依据情绪安全感理论与社会控制理论探讨心理不安全感与消极同伴交往在上述前瞻性联系中的单中介以及联合中介作用。本研究以1365名青少年为被试(平均年龄14.68岁,标准差1.56;53.2%男生)进行为期叁年的追踪研究,采用信效度良好的工具测量核心变量。路径分析结果表明:(1)中学入学第一年感知到的校园氛围能预测两年后的问题性网络使用;(2)在单中介模型中,心理不安全感与消极同伴交往分别在上述纵向联系中起中介作用;(3)多中介模型揭示了两条间接路径,其中一条只通过心理不安全感,另一条先后通过心理不安全感与消极同伴交往。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所有上述结果模式在控制结果变量初始水平与人口学变量后具有跨性别(男vs.女)、跨学段(初中vs.高中)稳健性。因此,积极的校园氛围感知能够满足学生的安全感需要,进而引导其同伴交往,最终降低问题性网络使用的风险。通过识别问题性网络使用的风险因素及其潜在作用机制,本研究为预防与干预提出了具有可塑性的目标。(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9-10-19)

孟思佳,陆桂芝[7](2019)在《青少年领悟社会支持对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的影响:孤独感和消极应对方式的链式中介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是指个体因长时间和高强度使用社交网站,导致进一步不可控制地在社交网站中投入时间和精力,并带来以心理苦恼和生理不适反应为特征的消极后果(姜永志等,2016)。当前的相关研究大多还局限于网络成瘾和手机成瘾,但是随着社交网站不断进步,已经逐渐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也必然要将这一部分细化出来,作为一个单独的课题进行研究。因此,本研究主要探究青少年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行为的产生机制,揭示孤独感和消极应对方式导致的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的中间机制,分析不同领悟社会支持水平的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情况,以及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情况是否受到其他人格特征(孤独感、消极应对方式)的影响。研究方法:黑龙江省某普通高中高一、高二共382名学生参与本研究,剔除无效问卷后剩余311份。测量工具有:姜乾金(2001)引入修订的Zimet(1987)编制的《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姜永志等人(2017)编制的《问题性移动网络使用行为量表》、由Russell编制的《孤独量表》(UCLA)、解亚宁(1998)编制的《简易应对方式问卷中的消极应对方式分量表》。研究结果:(1)不同性别在领悟家庭支持、社交抚慰、耐受性提高和社交功能受损上存在显着差异;不同年级在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上存在显着差异。(2)青少年领悟社会支持与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孤独感和消极应对方式呈显着负相关。(3)领悟社会支持对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有显着的负向预测作用,孤独感和消极应对方式对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有显着正向预测作用,中介效应分析显示,在领悟社会支持对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的预测之中,孤独感和消极应对方式起部分中介作用。(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9-10-19)

徐暾,徐胤[8](2019)在《相对剥夺感对社区矫正人员人身危险性的影响:消极应对方式和自尊的不同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2019年6月,司法部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草案)》,其中第2条规定,社区矫正人员主要包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该《草案》指出,社区矫正工作采用监督管理与教育帮扶相结合的原则,并以专章形式规定了教育帮扶制度,即司法机关欲通过对社矫人员的有效教育帮扶,以达到降低其人身危险性的目的。人身危险性是法学界与心理学界研究中经常会使用到的术语,可以说,凡是研究量刑与行刑领域的论着,无不与人身危险性存在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对于人身危险性的概念,学界上有初犯可能说、再犯可能说及初犯与再犯统一说等观点,本研究基于刑罚执行的视角,将人身危险性界定为行为人违反相关监督管理规定或再次实施危害社会的可能性。一般而言,社矫人员的人身危险性越大,其在社区服刑时违反社区矫正监督管理规定或再次实施违法犯罪的可能性也就越大,那么对于所居住社区的危害也就越大,直接影响着社会矫正立法的实施效果。为此,本文基于社矫人员人身危险性之影响机制的视角,通过考察相对剥夺感、应对方式与自尊等因素对于社矫人员人身危险性的影响作用,以从一个侧面探求社区矫正的教育帮扶路径,力求一种"片面而深刻"的矫正认识,为《草案》提供理论与立法上的支撑。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372名社区矫正人员进行调查,探究相对剥夺感与社区矫正人员人身危险性的关系,消极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以及自尊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相对剥夺感正向预测社区矫正人员人身危险性;(2))消极应对方式在相对剥夺感和社区矫正人员人身危险性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自尊在消极应对方式对社区矫正人员人身危险性的影响中起显着的调节作用,即低自尊水平下,消极应对方式能显着地正向预测社区矫正人员的人身危险性;而在高自尊水平下,消极应对方式对社区矫正人员人身危险性的预测作用不显着。(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9-10-19)

李新伟,陈海德,卫婷婷,李伟健[9](2019)在《感知吸烟威胁与戒烟意向的关系:消极结果期望的中介作用与未来取向、情感支持的调节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吸烟者多为男性且缺乏戒烟意向。有研究表明吸烟者对吸烟威胁的感知是他们产生戒烟意向的重要原因,然而近一半数量的吸烟者表示即使感知到吸烟威胁,也不愿意戒烟。鉴于此,本研究欲探讨影响二者关系的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行为转变阶段理论提出,个体行为意向的产生需要经历叁个连续的阶段:沉思前阶段、沉思阶段和准备阶段。其中在沉思阶段,吸烟者会根据前一阶段感知到的吸烟威胁,预期未来的消极结果,以决定是否戒烟。因此,本研究假设消极结果期望在二者关系中起中介作用。根据时间洞察理论,未来取向在感知吸烟威胁与消极结果期望关系中起调节作用。未来取向高的吸烟者更关心未来,当他们感知到吸烟威胁时,他们会预期到吸烟在未来带来的消极结果。未来取向低的吸烟者更关注现在,较少关注吸烟对未来健康的负面影响。同时,行为转变阶段理论提出,吸烟者在沉思阶段到准备阶段的过程中会体验戒断症状(例如,压力)。社会支持的压力缓冲模型认为,来自家人、朋友的情感支持,作为一种有效的心理资源,会帮助吸烟者缓解戒断症状,产生戒烟意向。因此,本研究假设未来取向、情感支持分别在感知吸烟威胁与消极结果期望、消极结果期望与戒烟意向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研究以317名男性现在每日吸烟者为被试,采用尼古丁依赖、未来结果预期、吸烟利弊决策等量表与感知吸烟威胁、同伴交互、戒烟意向等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感知吸烟威胁显着正向预测戒烟意向;消极结果期望在感知吸烟威胁与戒烟意向关系中起中介作用;未来取向、情感支持分别在感知吸烟威胁与消极结果期望、消极结果期望与戒烟意向关系中起调节作用。对于未来取向与情感支持都高的吸烟者来说,消极结果期望在感知吸烟威胁与戒烟意向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本研究结果说明了消极结果期望在感知吸烟威胁与戒烟意向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支持了行为转变阶段理论。并且只有当未来取向与情感支持都高时,消极结果期望的中介作用才成立。(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9-10-19)

王庆霞[10](2019)在《优质护理干预在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功能及消极情绪的作用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期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易引发各种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健康及生命安全。血压异常、心功能不全、消化道疾病、肺水肿、肌肉痉挛等是临床常见血液透析并发症,对患者的心理造成很大压力,患者的消极情绪使其对治疗的依从性大大降低。因此,如何最大程度降低血液透析对患者心功能等的伤害,是临床医护工作者着重思考的问题。本文深入分析血液透析患者产生不良情绪原因,并针对此提出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措施的建议。(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70期)

消极作用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研究以338名学前儿童为被试,采用母亲报告法探究了学前儿童睡眠时间与问题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儿童消极情绪性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睡眠总时长对儿童内化和外化问题行为的主效应显着,而睡眠总时长与消极情绪性对儿童内化和外化问题行为的交互作用不显着;(2)夜间睡眠比对儿童内化问题行为的主效应显着,对儿童外化问题行为的主效应不显着;夜间睡眠比与消极情绪性对儿童内化问题行为的交互作用显着,即对高消极情绪性的儿童,夜间睡眠比能够显着负向预测其内化问题行为,而对低消极情绪性的儿童,夜间睡眠比对其内化问题行为的预测并不显着;夜间睡眠比与消极情绪性对儿童外化问题行为的交互作用不显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消极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1].宣之璇,杨宏飞,杨逸云,熊婧.积极反刍思维训练对消极反刍思维大学生的促进作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9

[2].姚力宁,高金帆,贺立竞,高鑫,崔慧欣.睡眠时间参数对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消极情绪性的调节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9

[3].邓琪,万华,吴志成,薛真真.上下级权力距离对员工的建言献策有消极影响吗?——人际关系压力和组织创新氛围的作用[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9

[4].田相娟,曹衍淼,林小楠,李曦,张文新.青少年中期同伴侵害与抑郁的关系:FKBP5基因多态性与青少年早期母亲消极教养的调节作用[C].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9

[5].张沁,李晓茹.中学生特质愤怒与抑郁的关系——自制力差、消极自我认知、消极应对方式的链式多重中介作用[C].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9

[6].刘宇潇,李董平,贾继超,周月月,王艳辉.校园氛围感知与中国青少年问题性网络使用:心理不安全感和消极同伴交往的中介作用[C].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9

[7].孟思佳,陆桂芝.青少年领悟社会支持对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的影响:孤独感和消极应对方式的链式中介作用[C].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9

[8].徐暾,徐胤.相对剥夺感对社区矫正人员人身危险性的影响:消极应对方式和自尊的不同作用[C].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9

[9].李新伟,陈海德,卫婷婷,李伟健.感知吸烟威胁与戒烟意向的关系:消极结果期望的中介作用与未来取向、情感支持的调节作用[C].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9

[10].王庆霞.优质护理干预在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功能及消极情绪的作用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标签:;  ;  ;  ;  ;  ;  ;  

消极作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