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论文_郑度,申敏夏

导读:本文包含了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伦理,环境,可持续发展,中心,人类,主义,珠海。

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论文文献综述

郑度,申敏夏[1](2015)在《可持续发展需树立正确环境伦理观》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人类社会在科学技术上的巨大进步,带来空前的经济发展和繁荣,随之而来的是地球环境问题日益凸现。进入21世纪,蓬勃发展的工业文明实践活动,加剧了人与自然的冲突,雾-霾、沙尘暴、干旱、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围绕在我们身边。究其原因,人类社会发展片面追求经济(本文来源于《中国气象报》期刊2015-04-29)

杨璐[2](2010)在《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及对当代中国环境问题的伦理观照》一文中研究指出全球性的环境危机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最大难题。环境伦理学是反思环境问题同时为解决环境问题结出的理论硕果,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则是学术界研究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伦理学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新的环境伦理理论。它要求在人与自然和谐的基础上,以发展的眼光和协调的观点来解决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以尊重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宗旨,以未来人类持续发展为立足点,培养人们树立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共处的生态意识,改变以往以对自然的征服和掠夺为手段以扩大自然资源的消耗为代价的发展模式,建立起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的新型伦理关系以解决人类面临的环境危机,从而保证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导言,阐明了本文研究的时代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的研究意义。第二章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产生的时代背景与思想渊源,对环境伦理学的主要思想进行了阐述,包括对现代西方环境伦理学和中国古代环境伦理思想的分析,吸取二者合理内核加以整合,形成一种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环境伦理理论_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第;章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的内涵剖析,通过对“发展”和“可持续”的解读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意蕴的分析来理解可持续发展,并列举了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的四条基本原则。第四章对我国环境问题的伦理观照,在对当代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的运行模式和实践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尝试性的探析。最后一部分是结论,对全文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以环境伦理学的理论为基础,以可持续发展观为环境实践的标尺,通过中西环境伦理思想的比较,吸取精华,旨在为中国环境问题的解决开辟出一条新的途径。(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期刊2010-11-01)

刘向博[3](2010)在《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工业革命以来,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人类自身发展需求的不断膨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驾驭自然能力的不断增强,人作为主体对大自然无限度的索取和征服,而忽视自然作为客体对人类的限制作用和反作用以及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随之而来的人口膨胀、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逐步演变成威胁人类发展和生存的根本性问题,人类面临着空前的危机。这种传统发展观不仅正迅速摧毁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威胁地球上的各种生命,而且也正在迅速削弱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随着生态危机的加剧,已经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当人们经过长期的思索之后,终于认识到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始终是一个关系到整个社会、经济、环境如何协调发展的问题,环境与发展成为当代的主题。为了走出困境,人们在各个领域和不同层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于是在哲学、伦理学和社会发展理论方面,新的环境伦理学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就应运而生了。我们可以从环境伦理学产生的历史中发现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踪迹,也可以从可持续发展理论产生的脉络中找出环境伦理学的渊源。人们为摆脱传统的发展模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视角出发,以人与自然的伦理道德关系为研究对象,探讨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从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的根源出发,系统地梳理了一种新的发展观和一种新的伦理观,即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环境伦理学相结合形成的一种新型的环境伦理理论。它对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进行了整合与扬弃,形成超越两者,包容性更强、内容更丰富、体系更完善的伦理体系。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的建立旨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达到生态与经济共同繁荣的目的。在实现人类利益的过程中,体现了环境价值原则和社会公平(代际公平、代内公平),而且要求每个人不仅要认识和确定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的基本原则,而且还应该遵循其原则。并针对此情况,提出整体、最优及共赢是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的思维模式,从全人类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突破唯人类独尊的传统人类中心主义,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树立以现代生态学为基础的整体科学思维方式,调整自己行为的价值取向,这是建立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的关键。人类要将自己融入整个生态系统中,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尊重所有生命和自然,转变以人类为中心这种与自然界对立的思维方式,克服人凌驾于自然之上的倾向,实现人类与自然对立的思维方式向人与自然和谐的思维模式的转变。要求在这种新的发展观的基础上,把环境伦理学关于自然的整体价值观作为伦理基础,形成以发展为核心,以公平与和谐为前提,控制人口增长,转变消费观念,确立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处、互利共生的思想;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道德规范,从而促进人类的稳定发展。由于可持续发展是在现有国际关系原则框架内达成的共识,它的基本思想不仅已为世界各国政府所采纳,而且也被世界广大公众所接受。而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是将传统伦理学的精髓与当代环境科学的精华结合起来、将自然原理与人道原理结合起来、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结合起来,这是当代环境伦理学、环境道德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的富有特色的新的方法和体系。这不仅适合人与自然关系和人与人关系协调发展的需要,也符合当代科学或学科发展的趋势。它可以在当代和未来世界中,借助一定的社会结构,利用各种手段和渠道改造传统的不合时宜的道德观念,通过一定的社会构架,推动人类思维方式的转变。对既有的环境道德产生抵消作用,进而推动人类发展行为模式的根本改变,实现人类社会的全面进步。在实践中,人们应当转换思维观念,加强培养环境道德素质,提升环境法治进程,加强国际合作,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可能对策。(本文来源于《东北财经大学》期刊2010-11-01)

张帆[4](2009)在《论珠海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的演进》一文中研究指出珠海自成为特区以来经历了叁个发展阶段,环境保护先行,发展经济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每个阶段都得到了贯彻和施行。但由于各个时期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不同,珠海对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认知和应用表现出了层次上的差异,经历了一个从低到高的演进过程,从最初的弱化人类中心主义过渡到非人类中心主义,最后形成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珠海独特的发展模式值得其他城市借鉴和学习。(本文来源于《改革与战略》期刊2009年07期)

刘淑青[5](2009)在《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涵义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可持续发展观在其产生之初没有被赋予明确的涵义,正因为涵义的模糊性导致其被冠以各种名义加以利用。可持续发展观面临着因为被滥用而失去其真正涵义的危险。事实上,环境伦理学说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对前人学说进行修正和改良的过程,通过对环境伦理学说发展过程的追踪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可持续发展观的真正涵义,即可持续发展观不是指可分配财产在数量上的增加,而是指在质量上的改进,即分配公平。(本文来源于《法制与社会》期刊2009年20期)

蔡岩[6](2009)在《论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代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是把当代环境伦理学关于自然的价值和自然的权利作为伦理基础,形成的以发展为核心,以公平与和谐为前提的现实的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思想。它不仅是一种新的发展观,而且是一种新的伦理观,是一种立足于解决当代人与未来人所寻求的代际和谐的伦理,是一种立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是建立在一种新的生态自然观的基础之上,确立了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处、互利共生的思想,它需要生态伦理道德,而生态道德则促进人类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本文来源于《学理论》期刊2009年11期)

娄玉芹[7](2008)在《树立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一文中研究指出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是人类对传统的发展观进行反思的必然产物,它既是可持续发展观的伦理透视,又是传统道德观的拓展,这种伦理观必然影响到人类的生存方式和实践方式。(本文来源于《科技信息(学术研究)》期刊2008年32期)

杨荟娟[8](2008)在《探析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伦理观》一文中研究指出可持续发展观指导下的环境伦理强调生态道德和生态价值观。将环境与发展,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是环境保护唯一的正确选择。转变认识自然的价值观,走出"人类中心论",构建环境伦理体系,发挥环境伦理的作用和功能,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与善待自然,需要社会各群体负担起环境责任,共同努力来实现。(本文来源于《宁夏党校学报》期刊2008年06期)

陈坚,徐跃武[9](2008)在《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可持续发展与水资源的永续利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环境危机日益严重的情况下提出了环境伦理与可持续发展,它的提出为人类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鉴于目前水资源面临的严峻考验,从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的角度对水资源问题,尤其是对我国用水量最大的农业灌溉用水的节水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一些降低农业用水量,提高用水率的对策。(本文来源于《宿州学院学报》期刊2008年05期)

王宏巍[10](2008)在《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对完善我国环境立法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是一种全新的环境发展观,本文从可持续环境伦理观发展及其与环境立法的关系出发,分析我国现行环境立法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并根据市场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的要求提出对应性构想,以完善我国的环境立法。(本文来源于《法制与社会》期刊2008年13期)

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全球性的环境危机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最大难题。环境伦理学是反思环境问题同时为解决环境问题结出的理论硕果,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则是学术界研究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伦理学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新的环境伦理理论。它要求在人与自然和谐的基础上,以发展的眼光和协调的观点来解决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以尊重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宗旨,以未来人类持续发展为立足点,培养人们树立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共处的生态意识,改变以往以对自然的征服和掠夺为手段以扩大自然资源的消耗为代价的发展模式,建立起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的新型伦理关系以解决人类面临的环境危机,从而保证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导言,阐明了本文研究的时代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的研究意义。第二章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产生的时代背景与思想渊源,对环境伦理学的主要思想进行了阐述,包括对现代西方环境伦理学和中国古代环境伦理思想的分析,吸取二者合理内核加以整合,形成一种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环境伦理理论_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第;章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的内涵剖析,通过对“发展”和“可持续”的解读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意蕴的分析来理解可持续发展,并列举了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的四条基本原则。第四章对我国环境问题的伦理观照,在对当代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的运行模式和实践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尝试性的探析。最后一部分是结论,对全文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以环境伦理学的理论为基础,以可持续发展观为环境实践的标尺,通过中西环境伦理思想的比较,吸取精华,旨在为中国环境问题的解决开辟出一条新的途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论文参考文献

[1].郑度,申敏夏.可持续发展需树立正确环境伦理观[N].中国气象报.2015

[2].杨璐.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及对当代中国环境问题的伦理观照[D].武汉理工大学.2010

[3].刘向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

[4].张帆.论珠海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的演进[J].改革与战略.2009

[5].刘淑青.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涵义浅析[J].法制与社会.2009

[6].蔡岩.论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J].学理论.2009

[7].娄玉芹.树立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

[8].杨荟娟.探析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伦理观[J].宁夏党校学报.2008

[9].陈坚,徐跃武.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可持续发展与水资源的永续利用[J].宿州学院学报.2008

[10].王宏巍.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对完善我国环境立法的影响[J].法制与社会.2008

论文知识图

碳伦理、碳产业、碳机制、碳对策“四位...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目前绿色技术创新机制局限图·科研课题·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科研课题·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科研课题·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

标签:;  ;  ;  ;  ;  ;  ;  

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论文_郑度,申敏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