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幼儿师范学校河南商丘476000
摘要:要想搞好对孩子的引导和教育,了解幼儿气质是必不可少的一环。我们要明确幼儿的气质差异,针对不同类型气质的幼儿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不拘一格,对症下药,做到因材施教,从而推动教育的良性发展和科学发展。
关键词:幼儿气质差异教育
一、气质含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说“这个人很有气质”。这里说的气质主要是指有良好的修养、丰富的内涵、说话的感觉等。而心理学中的气质,是指表现在心理活动速度、强度、灵活性和指向性等方面稳定的心理特征。它与日常生活中人们所说的“脾气”“秉性”差不多,具体表现为情绪体验的强弱、意志力的大小、注意集中时间的长短、知觉或思维的快慢等。它使一个人的整个心理活动涂上了个人独特的色彩。气质是人的天性,无好坏之分,它可以用“江山易改,秉性难移”来概括,气质不同,人的行为表现也不一样。
二、气质类型
1.体形说。德国精神病学家克雷奇米尔认为可以按体型划分人的气质类型,他把人分成三种类型,即肥满型、瘦长型、筋骨型。这是缺乏科学依据的。
2.血型说。日本学者古川竹二等人认为气质是由不同血型决定的,他们把气质分为A型、B型、AB型与O型四种。这种观点也是不科学的。
3.根据基本生活活动模式划分的气质类型。切斯等人通过对大量幼儿的考察和追踪,发现有一些行为模式是从出生开始贯穿到整个幼儿时期的。他们据此提出了划分幼儿气质类型的9项指标,从而把幼儿(主要是婴儿)的气质类型划分为容易型、困难型和迟缓型三种。
4.体液说。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认为人体中有四种性质不同的液体——黏液、黄胆汁、黑胆汁和血液,人的体质不同,是由于四种体液的不同比例所致。格林(盖伦)从体液说出发,创立了气质学说,在此基础上,气质说继续发展,成为经典的四种气质。胆汁质:这种气质的人精力旺盛,反应迅速,直率爽快,但急躁易怒,往往缺乏耐心和自制力。多血质:这种气质的人活泼好动,思维灵活;易适应环境,喜欢交往,表情丰富、外向,但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坚持性差。黏液质:这种气质的人安静稳定,反应缓慢,心平气和,自我控制能力和持久性较强,但思维、言语及行动迟缓,不灵活,不易转移注意,情绪不易外露,善于忍耐。抑郁质:这种气质类型的人行为孤僻,反应迟缓,敏锐稳重,聪明而富于想象,自制力强,情感体验深刻、持久、少流露,但不善交往,多愁善感,谨慎小心,容易体察到一般人不易觉察的事件。
5.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学说。巴氏认为:高级神经活动有兴奋和抑制两个过程。兴奋和抑制具有三个基本特性: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巴甫洛夫根据这三种基本特性的结合,把气质分为兴奋型、活泼型、安静型和抑制型。
三、不拘一格因材施教
1.胆汁质幼儿。对胆汁质的幼儿,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1)肯定孩子的优点:直率,热情,积极发言,集体荣誉感强等。(2)找出其缺点:上课时坐不好、没耐心,坚持性差等。(3)与家庭教育配合:和家长沟通孩子的情况,请家长配合园里进行教育。(4)教会他自制,养成安静守纪的习惯。(5)教给幼儿恰当的交往方式,特别是当自己的愿望、需要等要与他人发生矛盾冲突时,要注意控制自己并以积极、恰当的方式解决,使孩子认识到解决某个具体问题可以采用很多的方式,而我们要选择其中最合适、最好的。(6)善用精神奖励法,在集体中对幼儿进行口头表扬,巩固儿童的亲社会倾向。(7)让他的周围都坐着性格较为平和的同学,潜移默化地施加影响。(8)孩子年纪还小,哭鼻子的时候往往是认为自己受了委屈。这时老师不妨摸摸孩子的脑袋,或是搭着孩子的肩膀,或是拉着孩子的小手,问其发生了什么事情。这样往往也能有效地平复孩子激动的情绪。(9)胆汁质型的孩子情绪一上来就无法控制,当情绪平复之后,慢慢和他们讲道理,还是很有效果的。此外还需说明的是,有时胆汁质型的幼儿一天就能引发好几场纠纷,但是此时教师千万不能急躁或是随便批评孩子,要耐心地去处理每一场矛盾纠纷。还可以每个星期总结一下,看看有没有逐周减少。
2.多血质幼儿。多血质的幼儿思维灵活、不莽撞、善交际、注意力容易转移等,对于这样的幼儿,我们要因势利导,发挥孩子的长处,培养他们稳定的兴趣、锲而不舍的精神等。
3.黏液质幼儿。黏液质的幼儿安静,缓慢,做事细心,内向,坚持性强,对于变化的环境往往很难适应。他们不喜欢改变,也不喜欢辩解,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反抗。此类幼儿经常采用的都是消极的反抗,这样一来,他们会变得更加消沉。我们要及时表扬他们的成绩,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活动积极性等。
4.抑郁质幼儿。抑郁质的幼儿聪慧、敏感、孤僻,我们应给予其充分的关心和帮助,避免在公共场合批评指责等。
参考文献
[1]王琴陈晓亚陆伟文常州市558名学龄前儿童的气质测试分析.江苏预防医学,2005,1。
[2]杨丽珠刘文幼儿气质发展初探.心理科学,1994,17,6,370-373。
[3]陶公民朱晓琴铜陵市学龄前儿童气质特点及类型分布的探讨.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5,4,(13),122-123。
[4]桑标当代儿童发展心理学(第九版).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6,263-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