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岩溶天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天坑,岩溶地貌,洞穴学,那坡,地下河,喀斯特漏斗,地质调查,岩溶地质,碳酸盐岩,喀斯特地貌
岩溶天坑论文文献综述
高慧丽,苏橹萱[1](2019)在《走出深闺待人识》一文中研究指出19个天坑!11月15日,在2019年(第十届)中国—东盟矿业合作论坛期间举办的中国—东盟自然景观资源图集研讨会上,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公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那坡县发现了由19个天坑组成的大型天坑群。这是我国境内继广西乐业大石围天坑群、陕西汉中(本文来源于《中国自然资源报》期刊2019-11-26)
黄保健,张远海,陈伟海,韦跃龙,张晶[2](2018)在《广西岩溶天坑资源及其开发利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查清广西天坑资源状况及其资源可利用性。【方法】通过野外调查测量、考察和资料收集、分析与对比,总结广西区内目前发现的岩溶天坑的发育背景和资源特征,提出广西天坑资源类型划分方案,并在对比分析国内外天坑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广西天坑的开发利用建议。【结果】广西天坑的品质在全国、全球都具有特殊的地位,而且在数量上位居全球、全国之最。广西天坑资源划分为12个类型,具有观光旅游、休闲养生旅游、探险猎奇、科普教育、科学研究、影视拍摄、地下水开发利用等重要价值。【结论】建议进一步查清广西天坑资源家底、统筹规划利用天坑资源、深化与拓展已经开发的天坑资源的利用。(本文来源于《广西科学》期刊2018年05期)
魏丹[3](2018)在《汉中天坑群接受国际权威专家评鉴》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西安讯( 魏丹)3月12日至13日,英国伯明翰大学约翰·甘教授、乌克兰国家科学院地质科学院亚历山大·克里姆丘克博士、中国科学院袁道先院士、中国工程院王双明院士等多名国内外权威专家齐聚古城西安,围绕汉中天坑群的岩溶环境、成因机理、探测技术、生物多样(本文来源于《汉中日报》期刊2018-03-15)
高慧丽,苏橹萱[4](2016)在《中国岩溶地质调查报告发布》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高慧丽特约苏橹萱)在11月14日“全球岩溶动力系统资源环境效应”国际大科学计划启动仪式上,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布了《中国岩溶地质调查报告(2016年)》(以下简称《报告》)。《报告》称,中国地质调查局会同相关省级人民政府及其国土资源(本文来源于《中国国土资源报》期刊2016-11-17)
应勇华[5](2015)在《地质专家破解万载县“天坑”谜团:岩溶塌陷》一文中研究指出日前,一则《江西万载一农田现“天坑”目击者称有“火球击地”》的新闻引起诸多网友的关注。这则消息被多家网络媒体转载,并在当地引起恐慌。 这个“天坑”是如何形成的?它对当地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会造成影响吗?为了迅速找出原因、消除百姓的担忧,江西省地矿(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报》期刊2015-03-19)
孔祥胜,祁士华[6](2013)在《典型岩溶区多介质中多环芳烃的环境存在特征——以广西大石围天坑群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选择典型岩溶地区广西大石围天坑群为研究对象,采用2007—2008年同期采集的大气干湿沉降、空气、土壤、地下河水和沉积物样品测试数据,运用16种多环芳烃(PAHs)的成分谱、分布特征和特征比值,结合其物理化学性质进行对比分析。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全年大气干湿物/土壤/地下河沉积物均以屈(Chr)、苯并[b]荧蒽(BbF)、苯并[k]荧蒽(BkF)、苯并[a]芘(BaP)4种4~6环PAHs为主;同期天坑空气/秋冬季干湿沉降物/地下河水以萘(Nap)、芴(Flu)、菲(Phe)和蒽(Ant)4种2~3环PAHs为主;各组介质中的PAHs存在特征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但也有一定的差异。利用这种方法初步解释了岩溶地区土壤、地下河水和沉积物中PAHs污染的来源(或输入);同时证明了大气干湿沉降物是偏远岩溶地区土壤和地下河中PAHs的主要来源。因此建议在污染源调查过程中应把大气干湿沉降物列为PAHs污染源。(本文来源于《中国岩溶》期刊2013年02期)
韦跃龙,陈伟海,覃建雄,黄保健[7](2011)在《岩溶天坑纵向分带旅游产品开发方式——以广西乐业大石围天坑群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对乐业大石围天坑群中各个典型天坑单体形态特征和对比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其旅游开发现状,提出4个典型天坑不同的旅游产品开发方式,以形成各自不同的核心吸引力:大石围天坑—岩溶山地观光产品体系;黄洞天坑—生态旅游产品体系;穿洞天坑—科普科考旅游产品体系;大曹天坑—探险旅游产品体系。根据不同天坑的旅游产品开发方式和各自的发育特征,将岩溶天坑旅游产品开发方式概括为纵向分带式:顶部,以观光或生态旅游为主;中部,外侧以登山观景体验为主,内侧以极限体验为主;坑底,地质科普游,或地下河、洞穴探险,或森林休闲、环境体验。(本文来源于《桂林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1年01期)
顾桂源,吴贵明[8](2010)在《天坑:天赐旅游神奇洞府》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日,由地质专家、生物专家、潜水专家、航拍专家、国外探险专家及中央电视台等32人组成的科考探险队在大石围天坑群进行深度科考探险活动。 为更全面的解密大石围天坑,科考队首次对大石围天坑洞穴进行洞潜考察。洞穴专家认为,大石围天坑洞穴有四(本文来源于《华东旅游报》期刊2010-10-28)
蔡宁,阙琳晶[9](2009)在《乐业凤山联合申报世界地质公园》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日前召开的第15届洞穴学术会议暨乐业凤山地质公园发展研讨会新闻发布会上传来消息,目前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乐业县和河池市凤山县正强强联合,着手准备迎接2010年世界地质公园评审专家的评审。 乐业县、凤山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有世界第一的天坑群(本文来源于《中国国土资源报》期刊2009-12-16)
KRANJC,Andrej[10](2009)在《从“漏斗”到“天坑”看岩溶学术语的演变(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岩溶学是一门发展变化的科学,岩溶学术语也与时俱进。以术语"漏斗(doline)"为例,它来源于斯洛文尼亚喀斯特地区的方言,在斯洛文尼亚语中,它(dolina,单数)的意思是谷地,主要指河谷。因此,在19世纪以前的斯洛文尼亚语的科学文献中,就是指谷地。随着19世纪上半叶岩溶学的发展,喀斯特高原的漏斗状地形逐渐引起研究者们的注意,德语系的奥地利地质学家们将这种地形定义为"漏斗(dolines,复数)",相当于德语的Trichter(漏斗),并声明是当地人的说法。因此,在19世纪下半叶奥地利地质学家的出版物中,普遍使用这一概念。如在Cvijic′的DasKarstp¨hanomen(岩溶现象)一书中,其漏斗(dolines)的概念可谓无所不包,除岩溶干谷和坡立谷以外,所有洼地都称为漏斗,不仅包括溶蚀漏斗和塌陷漏斗,也包括竖井、落水洞、天窗,甚至某些岩溶泉和洞穴洞口。同斯洛文尼亚语相似,在塞尔维亚语中,doline也是指一般谷地。因此,Cvijic′在塞尔维亚语文献中不再使用dolina表示漏斗状地形,而是用vrtacˇa,这是因为vrtacˇa和我们今天使用的doline的内涵非常相近,而且在法语、德语、意大利语、英语、克罗地亚语均有相似的词汇。在20世纪中期以前,斯洛文尼亚的地理学家们为了避免使用dolina引起歧义,对于漏斗状的地形均用vrtaˇca表达。在19世纪下半叶,漏斗(dolines)的成因有两派理论,一种持塌陷成因,一种持侵蚀成因,后者包括侵蚀和溶蚀两种作用。前者以Schmidl为代表,后者支持者是Cox,Diener和Mojsisovics。根据漏斗的形态,Cvijic′将其分为叁种,即碗状漏斗、漏斗状漏斗和井状漏斗。随着对漏斗状地形的深入研究,V.Panoˇs's根据漏斗的不同发育阶段、漏斗的成因、漏斗的覆盖类型、漏斗形成的气候因素、漏斗的沉积类型以及漏斗的形态,将漏斗分为30种。根据最新的岩溶百科全书,按照英语的命名原则,漏斗(dolines/sink-holes)有15种:冲积漏斗、埋藏漏斗、塌陷漏斗、覆盖沉降漏斗、充填漏斗、层间塌陷漏斗、古岩溶漏斗、破裂漏斗、落水洞、溶蚀漏斗、溶蚀沉降漏斗、深部塌陷漏斗、沉降漏斗和潜蚀漏斗。此外,在某种程度上,与漏斗有关的形态还有蓝湖(blue-holes)、陷井(cenotes,)和特涝(turloughs)。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中国地球科学的发展,中国与西方岩溶学家交流的深入、中国岩溶研究的深入,在表述中国岩溶地貌以及更大范围热带和亚热带岩溶地貌时,汉语词汇如石林、峰丛和峰林也被引入到岩溶学术语中;而且随着中国岩溶地区可进入性的增强,新的岩溶地貌也随之被发现,如上个世纪末,在中国南方发现了许多大型的塌陷漏斗,有的直径和深度均超过500m,朱学稳依据这些漏斗的形态、成因和演化过程,将它们命名为天坑。未来,我们也许还会找出其它词汇用来形容塌陷漏斗或者用某个新词来形容极其特殊的塌陷漏斗。(本文来源于《中国岩溶》期刊2009年02期)
岩溶天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查清广西天坑资源状况及其资源可利用性。【方法】通过野外调查测量、考察和资料收集、分析与对比,总结广西区内目前发现的岩溶天坑的发育背景和资源特征,提出广西天坑资源类型划分方案,并在对比分析国内外天坑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广西天坑的开发利用建议。【结果】广西天坑的品质在全国、全球都具有特殊的地位,而且在数量上位居全球、全国之最。广西天坑资源划分为12个类型,具有观光旅游、休闲养生旅游、探险猎奇、科普教育、科学研究、影视拍摄、地下水开发利用等重要价值。【结论】建议进一步查清广西天坑资源家底、统筹规划利用天坑资源、深化与拓展已经开发的天坑资源的利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岩溶天坑论文参考文献
[1].高慧丽,苏橹萱.走出深闺待人识[N].中国自然资源报.2019
[2].黄保健,张远海,陈伟海,韦跃龙,张晶.广西岩溶天坑资源及其开发利用[J].广西科学.2018
[3].魏丹.汉中天坑群接受国际权威专家评鉴[N].汉中日报.2018
[4].高慧丽,苏橹萱.中国岩溶地质调查报告发布[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6
[5].应勇华.地质专家破解万载县“天坑”谜团:岩溶塌陷[N].中国矿业报.2015
[6].孔祥胜,祁士华.典型岩溶区多介质中多环芳烃的环境存在特征——以广西大石围天坑群为例[J].中国岩溶.2013
[7].韦跃龙,陈伟海,覃建雄,黄保健.岩溶天坑纵向分带旅游产品开发方式——以广西乐业大石围天坑群为例[J].桂林理工大学学报.2011
[8].顾桂源,吴贵明.天坑:天赐旅游神奇洞府[N].华东旅游报.2010
[9].蔡宁,阙琳晶.乐业凤山联合申报世界地质公园[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9
[10].KRANJC,Andrej.从“漏斗”到“天坑”看岩溶学术语的演变(英文)[J].中国岩溶.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