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世花(吉林省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儿科吉林延吉133000)
【摘要】医疗护理行业是高风险的行业,危重患者的救治过程更是医疗纠纷的多发期。通过对不同背景的家属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可以降低家属的应激反应,满足家属的心理需求,提高了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保证了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家属心理
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是降低患儿病死率的主力军,在日常危重病人抢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保证抢救治疗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和防止交叉感染,因此谢绝家属陪护,严格探视制度,这些可能造成患儿家属强烈的心理反应。如不及时给予心理疏导会对家属的健康造成影响。因此,护士应了解和分析危重患儿家属心理状态,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
1心理状态分析
由于入住PICU的患儿起病急,病情危重,因此患儿家属承受着由于创伤和治疗所带来的情感痛苦,高昂的医疗费用,无法预测的病情进展,甚至家庭破碎等巨大压力,都会使家属产生各种不同的情绪反应。研究表明,患儿父母健康水平低于正常人,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等方面心理健康问题。
1.1在家属眼中,PICU是一个相对独立而封闭的特殊地方,是最不安全的场所。患儿住PICU就意味着生命和健康受到严重威胁,随时面临死亡。在抢救过程中,有些家属虽不想放弃治疗,但无力承担更多费用,尤其是治疗费用昂贵的早产儿父母,从而产生了极其矛盾的心理,以致有意对医护人员提出一些过分要求,如得不到满足,就挑毛病,无理取闹,甚至恶意索赔[1]。
1.2儿科的家属,常因孩子的病情使父母自责或内疚,特别需要医疗人员的安抚。此外,因为监护室家属探访时间的限制,影响了家属的心情,因为无法陪伴患儿,常常挂念着患儿,并可能影响对医护人员的信任[2]。
1.3面对重症监护室的环境,家属们担心患儿得不到很好的照顾,担心治疗失败,担心后遗症,对治疗方法不了解,不了解疾病等出现焦虑。家属们希望能在监护室见到自己的孩子,能了解清楚正确的讯息,能与医生交谈病情及治疗方案,希望医护人员更好地关心和照顾小儿,希望医护人员发挥最好的医术将患儿疾病治好。
1.4个别家属不配合,他们认为花钱必须把病治好,再加上对医学知识缺乏了解,他们情绪随患儿病情而变化,一旦病情反复、恶化或出现并发症,则表示不理解,不接受的态度,无事生非,制造事端,想达到减少医疗费用或得到补偿之目的。另外,也有个别家属歧视护理人员,对治疗结果不满意而对护理人员横加指责。
2干预措施
2.1熟练掌握专业技能:
PICU护士除需具备基本护理知识,基本操作技能外,还需进行专业培训方能胜任PICU工作,因为PICU护士24小时观察护理患儿,必须熟练并能操作许多精密监护仪器,当医生不在场时能够做出紧急判断和处理。因此,PICU护士最好在儿科其他病房轮转1年~2年,选择大专以上学历、责任心强、反应灵活、身体健康,心理素质好的护士到PICU进行工作。
2.2提高法律意识:
法律既保护病人又保护医护人员的合法权益,应增强护士的法律意识,提高护士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让家属拥有知情同意权,选择用药权以及治疗设备的使用权,尽量降低医疗费用,减轻他们的负担。对家属的态度要不卑不吭,既不能让对方挑出毛病,要以科学的态度,救死扶伤的精神做好本职工作。
2.3加强责任心:
PICU作为无陪护儿科病房,需要护士更加细心、耐心、有爱心、责任心,以病人为中心,全身心服务于患儿。及时掌握家属思想动态,窥测对方心理,与其建立信任感,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相关解释工作,及时传递信息,消除对方疑虑,以增强家属对工作的理解。
2.4医护人员之间要默契配合:
向家属解释病情时,医护人员说话要口径统一,严谨慎重,有问题不要在家属面前互相指责,以免家属误解、质疑、挑剔,出现纠纷。及时填写《危重病人报告单》,并由其家属签字。提高护士的护理病历书写水平,认真按照《病历书写规范》及护理记录的要求书写,保存资料。
2.5具备应急能力:
工作中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坚守岗位,尽职尽责完成各项治疗和护理,掌握突发事件时的处理程序,以娴熟的技术,沉着、稳重的举止,当机立断的处事行为,使患者家属的情绪由焦虑变为稳定,增加信任感。
2.6解释沟通到位:
面对哀伤的家属,护理人员需要指导家属采取较积极的方法来处理,如采取主动的倾听、允许其倾述、进行开放式沟通,提供确认及支持等。提供更加温馨的医疗护理及多形式的健康知识教育,需要时提供探访重症监护室的机会,使患儿父母了解PICU管理模式及更多疾病的相关知识,消除紧张、焦虑,甚至抑郁等负性心理,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有利于患儿康复。
2.7保留证据:
在抢救过程中,执行口头医嘱要先复述一遍,双方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抢救结束后督促医生及时补写医嘱,以免事后遗嘱而出现医疗纠纷和费用纠纷。治疗的目在做治疗时提前做好解释工作,讲解治疗的目的,药物的作用和不良反应,做到知情同意,使家属对整个治疗过程有所了解,以便发生疑问或纠纷时能维护自身权益。
3小结
随着社会的进展和医学模式的改变,护理工作的内容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的增强,对医疗护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医疗人员结合家属的心理需求给予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可以降低其焦虑,抑制应激心理状态,优化医护与家属之间的关系,降低医患矛盾,提高家属对医护工作的信任度和满意度,降低护理风险的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刘群,王桂茹,张滨娜.危重病人家属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风险防范的干预[J].吉林医学,2006;27(8):950.
[2]徐丽华.重症护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