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稳定纳米金属簇论文_刘漫红,刘汉范,李斌

导读:本文包含了高分子稳定纳米金属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纳米,高分子,金属,吡咯烷酮,稳定,巴豆,氢化。

高分子稳定纳米金属簇论文文献综述

刘漫红,刘汉范,李斌[1](2006)在《高分子稳定的钌纳米金属簇选择性催化氢化巴豆醛》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聚乙烯吡咯烷酮稳定的钌纳米金属簇(PVP-Ru)为催化剂,进行了巴豆醛的选择性催化氢化。结果表明,反应体系中水和氢氧化钠的引入,可提高催化活性,但降低了选择性。某些金属阳离子对PVP-Ru的修饰作用使选择性有所提高,但降低了催化活性。尤其是经Co2+修饰后,巴豆醇的最高产率为5.5%,而催化活性由150.4 mol巴豆醛/mol Ru.h降至96.7 mol巴豆醛/mol Ru.h。(本文来源于《合成化学》期刊2006年05期)

刘汉范[2](2005)在《高分子稳定纳米金属簇的合成及催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作者所在研究组在高分子稳定金属纳米簇催化领域的研究工作作出评述。(本文来源于《高分子通报》期刊2005年04期)

牛海军[3](2003)在《高分子稳定钌纳米金属簇的制备及形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研究了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稳定的钌纳米金属簇的制备与形貌控制问题。主要工作分为以下叁个部分: 1.对纳米金属簇的特性、纳米金属簇的制备及其在催化中的应用作了较系统的评述,介绍了近年来纳米金属簇的形貌研究。 2.采用回流RuCl_3低沸点醇溶液的方法制备了一系列具有不同尺寸大小的高分子稳定钌纳米金属颗粒。得到平均颗粒直径从1.2nm到1.6nm且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0.33的不同尺寸大小的窄分布的钌金属颗粒。通过改变高分子保护剂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的用量,溶剂纯化及惰性气体保护等实验条件因素,讨论了不同制备条件对高分子稳定的钌纳米金属簇的粒径及分布的影响。在回流的情况下,金属颗粒的尺寸随—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的用量减少而依次增大。说明保护剂的用量是钌纳米金属簇尺寸大小的重要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反应体系中溶剂纯化与否和惰性气体保护对钌纳米金属簇的颗粒尺寸变化影响不大,说明溶剂中的水与空气中的氧对钌金属簇的形成过程没有大的影响。 3.提出了一种合成尺寸可控的梭状Ru金属颗粒的方法。通过增加溶液中Ru~(3+)的浓度,可以得到具有两种微观结构的透明紫色Ru胶体溶液:一种是尺寸可在149nm到659nm范围内变化的梭状Ru金属颗粒结构;另一种是平均粒径为1.9nm的Ru纳米金属小颗粒。用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和紫外可见光谱表征了钌纳米金属颗粒梭状结构的形貌控制,证明梭状的Ru颗粒是由分散于胶体溶液中的平均粒径为1.9nm的Ru纳米金属小颗粒聚集而成的。(本文来源于《河北大学》期刊2003-06-01)

高分子稳定纳米金属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作者所在研究组在高分子稳定金属纳米簇催化领域的研究工作作出评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高分子稳定纳米金属簇论文参考文献

[1].刘漫红,刘汉范,李斌.高分子稳定的钌纳米金属簇选择性催化氢化巴豆醛[J].合成化学.2006

[2].刘汉范.高分子稳定纳米金属簇的合成及催化研究[J].高分子通报.2005

[3].牛海军.高分子稳定钌纳米金属簇的制备及形貌研究[D].河北大学.2003

论文知识图

PVP2Ru的粒径分布PVP2Ru的TEM照片常用的用于稳定高催化活性的Pd纳米粒...金属纳米颗粒或纳米簇的研究增长金属纳米颗粒、纳米簇或胶体作为常用的用于稳定高催化活性的Pd纳米粒...

标签:;  ;  ;  ;  ;  ;  ;  

高分子稳定纳米金属簇论文_刘漫红,刘汉范,李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