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成形术论文_殷人麟,吴雁鸣,尤华,叶福龙

导读:本文包含了动脉成形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动脉,冠状动脉,成形术,支架,膝下,动脉硬化,闭塞。

动脉成形术论文文献综述

殷人麟,吴雁鸣,尤华,叶福龙[1](2018)在《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对行急诊冠状动脉成形术STEMI病人预后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病人行急诊冠状动脉成形术前即形成冠状动脉侧支循环(CCC)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5月南通大学附属吴江医院在STEMI 12h内行急诊冠状动脉成形术的病人115例。采用Rentrop方法对CCC进行分级,CCC0级(CCC未形成组)83例,CCC1级~3级(CCC形成组)32例。比较两组全因死亡率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EMI病人行急诊冠状动脉成形术前即形成CCC,对预后未产生积极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期刊2018年22期)

鲍静,金文义[2](2018)在《围术期护理对行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和支架植入术的患者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分析对行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和支架植入术的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行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和支架植入术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有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围术期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比对照组高,且患者在进行围术期的护理后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明显比对照组少,两组比较有差异,p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行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和支架植入术的患者实施围术期的护理,不仅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有效改善了患者的负面情绪,因此,值得在医院的临床护理中广泛应用。(本文来源于《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期刊2018年42期)

刘丽,李佳乐,宋阜鸿,于文慧[3](2018)在《主髂动脉重建联合股深动脉成形术治疗老年下肢缺血性疾病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比主髂动脉重建股浅动脉(SFA)开通术与主髂动脉重建股深动脉(PFA)成形术治疗老年下肢重症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黑龙江省医院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老年下肢重症缺血患者64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2组:SFA治疗组和PFA治疗组,每组32例。对比2组患者术前术后的踝肱指数(ABI)、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溃疡愈合天数等。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依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结果与术前相比,SFA治疗组[(0.25±0.12)vs(0.87±0.09)]和PFA治疗组[(0.23±0.11)vs(0.69±0.08)]患者术后的ABI均显着增高(P<0.05),且SFA治疗组患者术后的ABI显着高于PFA治疗组[(0.87±0.09)vs(0.69±0.08),P<0.05]。与SFA治疗组相比,PFA治疗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2.5%vs12.5%)显着减少,手术时间[(189±41)vs(130±61)min]和住院时间[(18±4)vs(10±4)d]显着缩短,但足部溃疡愈合时间[(28±5)vs(74±4)d]显着延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随访1年后,SFA治疗组和PFA治疗组患者跛行距离<100 m的发生率(50.0%vs 46.9%)及截肢率(28.1%vs 25.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主髂动脉重建联合PFA成形术既可改善老年下肢缺血性疾病,又可显着降低术后并发症及截肢率,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生存质量。(本文来源于《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期刊2018年08期)

滕玲,周佳,张庆雨,覃建阳[4](2018)在《Angiosome理论指导膝下动脉成形术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在糖尿病足中采取Angiosome理论指导膝下动脉成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以及研究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纳入的40例糖尿病足患者涉及到数据资料,对其进行Angiosome理论指导膝下动脉成型术治疗,研究以及分析术前术后糖尿病足患者治疗指标。结果术后糖尿病足患者ABI、Tc PO2、症状评分、生存质量、FBG、PBG、Hb Alc水平对比术后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Angiosome理论指导膝下动脉成型术应用在糖尿病足患者采中具有显着价值。(本文来源于《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期刊2018年19期)

田喜光,王炅,詹宝丰,陈帆,陈林[5](2018)在《自膨式颅内支架系统LEO椎基底动脉成形术治疗面肌痉挛症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报告1例以面肌痉挛(HFS)为首发症状的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BD)病例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提高对VBD的认识。方法:对该例以HFS为主要症状的VBD患者,选择自膨式颅内支架系统LEO血管内成形术治疗,并进行随访,结合文献综合分析。患者,男性,62岁,主因"维持性血液透析1年,左侧面部疼痛抽搐3天"由肾内科转入。患者3天前开始出现左侧面部肌肉不自主抽动,伴有剧烈疼痛,每次发作约10余秒,白天发作少,夜间明显,自诉夜间约20余次疼痛抽搐发作,可自行停止,间歇期无任何不适。术前磁共振头部3.0T:双侧基底节、放射冠区可见条状、斑点状信号异常,TIWI低信号,T2WI高信号,FLAIR序列呈中央低信号边缘环状高信号,DWI呈低信号。幕下桥前池、左侧桥小脑区、鞍上池上可见迂曲流空血管影。提示:1.双侧基底节、放射冠区多发腔隙性脑梗塞;2.椎基底动脉迂曲延长症(见图1)。术前CT血管成像(脑动脉+颈动脉):双侧椎动脉向左侧迂曲延长走行,椎基底动脉内可见高密度钙化影,相应管径僵硬,官腔狭窄。狭窄程度约10-20%。基底动脉近端膨大。考虑:椎基底动脉迂曲延长症,基底动脉近段瘤样扩张(见图2)。给予正规双抗(氯吡格雷75mg/日,阿司匹林0.1/日)3d后,行基底动脉支架成形术。手术经过:气管插管全麻下进行,术中使用了一枚4.5x60之LEO支架,完全覆盖扩张增粗之椎基底动脉(见图3)。术后面肌痉挛即刻消失,但出现一过性反应迟钝合并肌力下降现象,即双侧上肢肌力降至Ⅱ级、下肢降至肌力Ⅲ级,遵嘱动作要慢于命令数分钟才开始执行,为了排除支架术后急性血栓形成以及支架影响脑干侧枝血管的情况发生,于术后复查CT及MRI(见图4),未见颅内出血及脑梗塞征象。于术后第6d复查3.0T磁共振血管头部:左侧枕叶部分皮层可见脑回样DWI高信号影,FLAIR呈稍高信号改变,T1及T2未见明显异常信号改变。幕下小脑及脑干无异常。提示:1、左侧枕叶异常改变,考虑为急性脑梗塞;2、左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延长症支架置入术后,基底动脉细长并管腔基本通畅。(见图5)。患者术后第3d肌力逐渐有所恢复,病人在家属搀扶下,勉强可以下床缓慢活动,转回肾内科继续血透。术后第3周,患者精神及四肢肌力完全恢复至术前水平。随访6月余未见面肌痉挛复发。结果:VBD是一种少见的血管异常性疾病,HFS是其众多的临床表现之一,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可以改变迂曲扩张的椎基底动脉的形态,减轻其对于面神经的压迫效应,从而改善症状。结论:HFS合并VBD患者的治疗,LEO支架血管成形术是一种可供选择的、相对微创、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术式之一,广大临床医师不应该忽视。(本文来源于《中国介入神经病学大会2018第14届国际脑血管病高峰论坛论文汇编》期刊2018-06-08)

滕玲,覃建阳,周佳,张庆雨[6](2018)在《Angiosome理论指导膝下动脉成形术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Angiosome理论指导膝下动脉成形术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40例,均采用Angiosome理论指导膝下动脉成形术治疗,比较患者术前术后各项指标。结果术后ABI、TcPO_2两项指标均显着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症状评分显着优于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生存质量各项指标显着优于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FBG、PBG以及Hb Alc水平均明显低于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糖尿病足患者采用Angiosome理论指导膝下动脉成形术,能够达到较高临床疗效,显着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血糖得到下降,在临床中具有较高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科学》期刊2018年09期)

宋立新,于龙飞,张强[7](2017)在《股深动脉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当股浅动脉广泛闭塞时,股深动脉由于其独特的解剖条件和生理功能,为重建下肢血液循环起到重要的作用,股深动脉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0例病人施行股深动脉成形术,通过观察下肢血运改善情况及并发症等资料观察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3个月,踝/肱指数从术前0-0.35(0.16±0.17)上升为0.34-0.75(0.66±0.32)。随访时间为3-36个月,平均(32.4±2.4)个月,全部手术成功,显效17例,好转3例。结论在股浅动脉广泛闭塞时,选用股深动脉成形术作为重建患肢血液循环的通道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法。手术创伤小,操作方便,更适宜老年患者。(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7年51期)

刘艳霞[8](2017)在《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的临床护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和支架植入术(CASI)的规范、程序化的临床护理对患者生命安全的影响。方法通过对天津市蓟州区人民医院2013年6月-2016年6月370例行PTCA的AMI患者进行术前、术中、术后,包括并发症的护理及术后随访。结果 370例患者中病情好转出院高达368例,死亡2例。结论 AMI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手术介入治疗,以重新建立血液循环,让患者获得良好的预后,及时的治疗是关键,而规范、程序化的临床护理不仅为手术快速、安全的实施提供了保障,并且在疾病的治疗及康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值得临床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城乡企业卫生》期刊2017年04期)

赵杰,吴永健,杨跃进,乔树宾,徐波[9](2017)在《准分子激光冠状动脉成形术在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准分子激光冠状动脉成形术(ELCA)在冠状动脉慢性完全性闭塞(CTO)病变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总结自2015-01至2016-11在阜外医院冠心病中心应用ELCA治疗的3例CTO病变患者,导引钢丝在对侧冠状动脉造影指引下通过闭塞段病变,应用ELCA治疗后进行药物洗脱支架置入。观察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并随访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3例患者ELCA器械操作全部成功、介入治疗全部成功。术中无1例发生血管夹层、穿孔、慢血流及血栓形成,随访期间无1例发生心绞痛、心肌梗死、靶病变再次血运重建及死亡。结论:应用ELCA联合药物洗脱支架治疗CTO是安全有效的。(本文来源于《中国循环杂志》期刊2017年03期)

付浩哲[10](2017)在《股深动脉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回顾性分析总结股深动脉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方法:对宁夏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住的经Fontaine分期为Ⅲ期和IV期股浅动脉长段闭塞,经介入治疗失败,且伴有下肢重度静息痛的28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行股深动脉成形术治疗。28例患者中,有11例行股总动脉和股深动脉开口处斑块剥脱术,17例除行股总动脉、股深动脉开口斑块剥脱术外,另取自体大隐静脉补片(14例)和人工血管补片(3例)加宽股深动脉。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2年,静息痛消失者17例,静息痛较前减轻者6例,静息痛仍未减轻者5例。ABI较术前平均升高0.37?0.02。术后23例下肢足部皮肤较术前温暖,间歇性跛行距离在200米以上者14例,间跛距离100以内者5例,20米以内者4例。术前4例足部溃疡术后在3个月内愈合,2例溃疡无改善。本组3例在术后仍有不可缓解的静息痛,行膝下截肢术。2例在术后3个月内因不可缓解的静息痛衰竭死亡。在本组23例手术治疗有效患者中,6例术后行下肢CTA检查,可见下肢血流经股深动脉向小腿远端形成侧支循环。结论:利用股深动脉作为输出道挽救临界缺血的患肢,具有成功率高、简便省时、远期通顺率高的优势,尤其适合年迈体弱无法经受复杂外科手术的病人。对于髂、股总、股浅动脉广泛闭塞,以及无切合输出道者,采用股深动脉成形,对缓解疼痛和延长患者间歇性跛行距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宁夏医科大学》期刊2017-03-01)

动脉成形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分析对行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和支架植入术的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行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和支架植入术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有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围术期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比对照组高,且患者在进行围术期的护理后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明显比对照组少,两组比较有差异,p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行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和支架植入术的患者实施围术期的护理,不仅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有效改善了患者的负面情绪,因此,值得在医院的临床护理中广泛应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动脉成形术论文参考文献

[1].殷人麟,吴雁鸣,尤华,叶福龙.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对行急诊冠状动脉成形术STEMI病人预后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8

[2].鲍静,金文义.围术期护理对行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和支架植入术的患者的影响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

[3].刘丽,李佳乐,宋阜鸿,于文慧.主髂动脉重建联合股深动脉成形术治疗老年下肢缺血性疾病效果分析[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8

[4].滕玲,周佳,张庆雨,覃建阳.Angiosome理论指导膝下动脉成形术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

[5].田喜光,王炅,詹宝丰,陈帆,陈林.自膨式颅内支架系统LEO椎基底动脉成形术治疗面肌痉挛症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C].中国介入神经病学大会2018第14届国际脑血管病高峰论坛论文汇编.2018

[6].滕玲,覃建阳,周佳,张庆雨.Angiosome理论指导膝下动脉成形术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8

[7].宋立新,于龙飞,张强.股深动脉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

[8].刘艳霞.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的临床护理[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7

[9].赵杰,吴永健,杨跃进,乔树宾,徐波.准分子激光冠状动脉成形术在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中的应用[J].中国循环杂志.2017

[10].付浩哲.股深动脉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研究[D].宁夏医科大学.2017

论文知识图

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宽颈大动脉瘤球囊再塑...普罗布考预防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40:冠状动脉造影(SCA)下行冠状动和B为患者首次发病时的头颅MRI图像;C...普罗布考预防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普罗布考预防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

标签:;  ;  ;  ;  ;  ;  ;  

动脉成形术论文_殷人麟,吴雁鸣,尤华,叶福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