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治国
(信阳师范学院,河南信阳464000)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地方本科院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力量之一,成为了本科教育的重要基地。地方大学的发展水平从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高等教育整体的发展质量和发展水平。然而目前我国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状况非常严峻,因此我们必须把握地方高校的发展趋势及其核心竞争力,将两者相结合,才能创办出具有时代特色和地方特色的大学,并向社会输出更多的人才,普及全民教育,使地方高校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发展方向核心竞争力
[作者简介]武治国(1978-),男,河南安阳人,信阳师范学院讲师,法学硕士。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041(2013)07-0023-03
据教育部最新统计,截止到2012年,我国普通本科院校已达到884所,加上独立院校566所,共1450所,其中地方本科院校比重达到了90%。显然,地方本科院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力量之一,成为了本科教育的重要基地。而地方本科院校如何在激烈的高校竞争中发展,则不仅是探索地方高校发展前途的重要课题,更是实践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课题。要研究这一课题,对地方高校的准确地位则是我们面临的第一个问题。
地方本科院校和传统的学术型大学以及职业技术学院相比,实现了高等教育的职业性与学术性的结合。具体来说,它更加注重全方位的社会需求,而不仅仅是理论方面的需要,而且能更广泛地结合社会实践,和生活需要,并且具备更加灵活的应变能力,同时,地方本科院校更加注重采用新的教学方和法教学模式。现阶段地方本科院校的建设,需要加强具有应用能力的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以产学研合作为基础的学校发展模式和适切的评价指标体系,开展应用性的科学研究和以“应用性教育”为主旨的教育科学研究。
一、如何定位地方本科院校
地方本科院校已成为现阶段普及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力量,同时,亦是本科教育的主体。根据不同学校的办学历史、办学规模、办学类型、办学布局、办学条件等方面的差异,我们认为,地方本科院校的定位应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校的发展目标
发展目标指的是高校发展的基本方向。它的确定对学校的总体发展方向、工作重心、办学思想、运行模式、培养目标等具有导向作用。科学制定大学发展目标是大学发展的重要前提。必须要在自己的办学特色、办学质量和效益之上制定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目标,要重点围绕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进行;同时要大力培育自身的办学特色,提升整体办学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如果抛开市场的需求,不顾自身的办学特色与优势去定位自己的发展目标,其结果只能是与现代大学发展方向背道而驰。
(二)高校的服务职能
服务职能是指高校在一定地理区位和行业范围内履行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职能。从地方高校所处的地理位置来看,分布在各个省会和地级市的高校基本上各占一半。地方本科院校的主要职能是通过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大批应用型人才来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地方本科院校应坚持以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主要的服务方向,遵循服务地方的原则,根据地方经济和产业结构的特征建设学科、设置专业,进而成为地方的人才培养中心、人才输出中心、科技创新中心。作为地方院校,必然要主动向地方和区域经济服务,这些都是学校自身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所在,也是区域或行业经济发展对地方本科院校的客观要求。
(三)学科专业
地方本科院校应加大对应用型教育的投入以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必须加强学科专业建设,要深入分析本地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调整专业及专业方向,根据具体情况增设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性专业,同时更要密切关注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设置多“学科复合型”专业,为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培养所需要的各种专业的应用型人才。
(四)教学方式
高校的人才培养规格、层次和类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方式,教学方式也决定着人才培养的类型。作为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院校,地方高校必须努力构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及实践教学,突出“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模式,这是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和根本选择。
二、地方高校的发展中所面临的困难
由于办学的地域差异,经济差异,各级政府的教育投资差异,学校历史的差异,区域之间发展的差异,其中最突出的是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地方政府机构,省会城市和周边城市之间的发展差距。从宏观上来看,地方高校的比例占90%,但只有57%的高等教育投资,预算类资金和其他资金是很少的。政府拨款较少,学费标准较低,学校发展相对滞后,资金短缺的情况短时间难以改变。另外,地方高校的学生的生源质量不高,以本地学生为生源主体,学生结构也相对简单。最为严重的是师资力量的短缺,首先,教师数量不足,远远无法满足学生团队的扩大;二是质量相对较低,重点大学往往对优秀教师更具有吸引力,这也更加剧了地方教师资源的外流。
在激烈的竞争中,地方高校不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而且还将面临着高等教育的大规模扩张,这使得还没有足够的积累和补充的地方高校必须选择扩大办学规模,加大师资,优化教学设施和教育资源,以获得相关的教育资源。许多地方高校,为缓解教育资源的压力不得不扩大招生规模,这导致了毕业生和学校的社会认可度不高,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降低了人才质量。一些地方高校为提高学校的录取率,企图以提高毕业生的考研率,改变学校的社会形象,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考研预备学校。学校的课程以及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不协调,如过分强调学术理论,人才培养,人才和就业市场信息不畅,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就业期望与现实普遍不匹配,许多地方院校对自身的办学定位不准,片面追求对学校进行升级,过分强调提高高校级别和层次,这种做法仍然是在粗放式的教育发展阶段。在这种情况下,地方高校要充分发挥其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作用,一方面,通过其自身的不断深入改革,加快发展;另一方面必须成为以加强政府在本地高校的政策调整,以指导本地高等院校的健康发展。
三、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方向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提高质量的前提条件则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与部属高校相比,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问题更加突出。从地方高校在社会发展中承担的重要使命,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中的问题和困境,社会经济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等方面综合分析,应用型人才是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
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必须始终贯穿于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各项工作之中。《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明确提出,“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并牢固树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实现大众化以后最为紧迫的任务,而准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则是提高质量的前提,对于占中国高校绝大多数的地方高校而言尤为重要。”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所公布数据分析,目前我国人才市场的需求状况是:从职业需求来看,从事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等职业的需求大于供给;从行业需求来看,第三产业特别是制造业的人才需求比较集中;从层次需求来看,社会急需的是具有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懂专业技术、动手能力强的高技能人才,如高级职称人员、高级技师等,而这些人员正是我们所需要研究的应用型人才。因此,无论是从职业需求、行业需求、还是层次需求来看,应用型人才都是目前社会发展所急需的人才。有关部门对一些生产企业进行的人才需求类型调查结果表明,明确需求应用型人才的企业占65.2%,需求创新型人才的企业占14.7%,既需要应用型人才又需要创新型人才的企业占7.8%。在2010年国家颁布的《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总体方案》中更是明确提出“到2015年,实现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战略性转变”。可见,培养应用型人才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
四、地方本科院校的核心竞争力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需求的日益多样化,高校之间从办学资金到科研经费再到生源和师资,高校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但由于我国高等教育领域长期实行计划体制,千校一面,具有鲜明特色的院校不多。而地方本科院校存在诸多先天不足,如办学经费紧张、师资短缺、学科专业基础薄弱、科研水平不高等等。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突破,实现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就要不断培育和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地方本科院校核心竞争力就是这种高等教育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
目前,地方本科院校的定位已经逐渐明确为介于研究型大学和职业学院之间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其特点是立足本地,为当地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地方本科院校大多设在地级市,既是当前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成为国家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支撑力量。具体而言它们的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一)地方本科院校在培养应用型人才中占有重要地位
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学相比,虽然从引领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这个层面上我们远远落后,但地方高校在引领区域经济发展在未来却是不可替代的,这是由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的急缺性所决定的,当前我国科技发展和经济产业结构调整急需应用型人才,而且地方本科高校占到了普通高校的90%以上,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理所应当成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力军,这决定了其在我国地方知识型劳动力资源培养中的重要地位
(二)地方本科院校的独特优势
地方高校的应用科学,更完整,更专业,更有利于专业知识的广泛传播,在社会服务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相对于重点高校,地方高校在办学条件,资源占有,研究能力上处于不利的地位,但在专业人才培养,专业传播知识和社会服务等方面优势却十分明显。凭借其地理优势的地方高校,能够直接了解市场信息,根据当地的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学科和专业的发展的实际需要,调整其教学结构,培养本地迫切需要的人才,并能够直接为当地经济、科技、文化、教育提供优质服务,更便捷地实现科技成果的应用和推广。
(三)地方本科院校是区域科技创新的主要力量
创新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源泉,高等学校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在区域社会科技创新体系中尤其占有重要位置。在现代化工业进程中,中小企业正面临着技术结构调整、产品升级换代的阶段。而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所涉及的科研机构在这些地区少,多数地区还没有。因此,这些地区科技创新和科技服务任务就比较突出地落到地方高校肩上,成为他们责无旁贷的社会责任。
面对这样的形势,地方高等学校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既要珍惜机遇、抓住机遇、努力用好机遇,更要正视挑战、应对挑战、争取战胜挑战。明确办学定位,走特色发展之路;加强制度建设,走内涵发展之路;改进育人模式,走质量发展之路;推进协同创新,走共赢发展之路。要以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为契机,坚持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认真总结经验,科学谋划发展,大力加强建设,不断深化改革,努力探索地方高校科学发展的新路子。
主要参考文献:
1.孔繁敏.建设应用型大学之路[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67.
2.潘懋元.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M].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90.
3.朱科蓉.应用型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及其提升策略[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6(04).
4.潘懋元.新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5.庄严.经济欠发达地区新建本科院校核心竞争力研究[M].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2:83.
6.朱明.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
7.周谷平,徐立清.论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6(06).
(责任编辑:常山客)
TheDevelopmentTrendandCoreCompetenceoftheLocalColleges
WuZhiguo
Abstract:Today,localcolleges,hasbecomeoneofthemostimportantforceinChina’shighereducation,andanimportantbaseofundergraduateeducation.Inasense,thedevelopmentleveloflocaluniversitiesdeterminesthequalityanddevelopmentlevelofChinesehighereducationasawhole.However,thesituationofthelocalcollegesisquitegrim,whichrequiresthelocalcollegestograspthetheirdevelopmenttrendandcorecompetitiveness,andcombinethemtogether,inordertobuildthemascollegeswithbothcharacteristicsofthetimeandtheregion,outputmoretalenttothesociety,popularizeuniversaleducation,andputlocalcollegesanduniversitiestoembarkonapathofhealthy.
Keywords:localcolleges;developmenttrend;corecompet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