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狭小场地矿浆浓缩系统,包括浓密池,浓密池的上口边沿设置有溢流槽,浓密池的下方设置有事故池,浓密池和事故池之间设置有支柱和检修平台,浓密池的边沿设置有循环水池,循环水池的一侧设置有泵房,泵房的一侧设置有加药间,浓密池的边沿设置有入料缓冲池,检修平台的中部设置有底流泵,浓密池内设置有浓密机,浓密池的底部设置有底流管和放空管,事故池内设置有潜水泵,入料缓冲池的上部设置有入料管,循环水池与溢流槽之间设置有第二管道,泵房设置有循环水泵,加药间内设置有全自动加药装置;本实用新型设备及建筑都为集中化布置,占地面积小,土建投资少,节约成本,适于推广。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狭小场地矿浆浓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浓密池,浓密池的上口边沿设置有溢流槽,浓密池的下方设置有事故池,浓密池和事故池之间设置有竖直的支柱,浓密池的边沿设置有循环水池,循环水池的一侧且紧邻浓密池的边沿设置有泵房,泵房的一侧且紧邻浓密池的边沿设置有加药间,浓密池的边沿设置有上边沿高于浓密池上边沿的入料缓冲池,所述的入料缓冲池紧邻加药间;浓密池和事故池之间设置有检修平台,检修平台从事故池的边沿延伸至事故池的中部,检修平台设置有向下延伸至事故池内的检修梯,检修平台的中部设置有底流泵;所述的浓密池内设置有浓密机,浓密池的底部设置有底流管和放空管,所述的底流管和放空管均贯穿浓密池的底部,底流管与底流泵相连接;所述的事故池内设置有潜水泵,潜水泵连接有第一管道,第一管道延伸至入料缓冲池内部;所述的入料缓冲池的上部设置有入料管,入料管延伸至浓密池的中心并与浓密机相连接;所述的循环水池与溢流槽之间设置有第二管道;所述的泵房设置有循环水泵,循环水泵连接有第三管道,第三管道延伸至循环水池内;所述的加药间内设置有全自动加药装置。
设计方案
1.一种狭小场地矿浆浓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浓密池,浓密池的上口边沿设置有溢流槽,浓密池的下方设置有事故池,浓密池和事故池之间设置有竖直的支柱,浓密池的边沿设置有循环水池,循环水池的一侧且紧邻浓密池的边沿设置有泵房,泵房的一侧且紧邻浓密池的边沿设置有加药间,浓密池的边沿设置有上边沿高于浓密池上边沿的入料缓冲池,所述的入料缓冲池紧邻加药间;
浓密池和事故池之间设置有检修平台,检修平台从事故池的边沿延伸至事故池的中部,检修平台设置有向下延伸至事故池内的检修梯,检修平台的中部设置有底流泵; 所述的浓密池内设置有浓密机,浓密池的底部设置有底流管和放空管,所述的底流管和放空管均贯穿浓密池的底部,底流管与底流泵相连接;所述的事故池内设置有潜水泵,潜水泵连接有第一管道,第一管道延伸至入料缓冲池内部;所述的入料缓冲池的上部设置有入料管,入料管延伸至浓密池的中心并与浓密机相连接;所述的循环水池与溢流槽之间设置有第二管道;所述的泵房设置有循环水泵,循环水泵连接有第三管道,第三管道延伸至循环水池内;所述的加药间内设置有全自动加药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狭小场地矿浆浓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柱呈多边形分布,且多边形的中心与浓密池的中心重合;相邻的支柱之间设置有连接横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狭小场地矿浆浓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循环水池内设置有清水池,且泵房内设置有清水泵,清水泵连接有管道通于清水池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狭小场地矿浆浓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检修平台的边沿设置有护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狭小场地矿浆浓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浓密机采用高效浓密机,且高效浓密机采用周边传动或中心传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狭小场地矿浆浓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检修平台的上方设置有起吊装置,起吊装置设置有与潜水泵连接的钢丝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狭小场地矿浆浓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入料缓冲池、泵房、循环水池、加药间均与浓密池联建。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浓缩处理回收系统,尤其涉及了一种狭小场地矿浆浓缩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环保形势日益严峻,各级部门对环保要求越来越高。矿山企业生产水必须闭路循环不能外排。这就需要对低浓度矿浆进行浓缩处理回收循环水。
矿山企业常用浓缩处理设备为浓密机,现有浓密机主要有高效浓密机、深锥浓密机、斜管浓密机等几种形式。深锥浓密机及斜管浓密机单位处理两大,但深锥浓密机一般为钢制,最大直径不过15m,对于小规模生产企业比较实用。斜管浓密机构造复杂,效果不稳定。对于生产能力要求较大时,采用普通高效浓密机浓缩效果好,但高效浓密机占地面积大,而且一般设计规范又要求一用一备,因此需要一种占地面积较少、土建投资较小的集成浓缩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狭小场地矿浆浓缩系统,很好地解决了浓密机占地面积大、土建投资较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狭小场地矿浆浓缩系统,包括浓密池,浓密池的上口边沿设置有溢流槽,浓密池的下方设置有事故池,浓密池和事故池之间设置有竖直的支柱,浓密池的边沿设置有循环水池,循环水池的一侧且紧邻浓密池的边沿设置有泵房,泵房的一侧且紧邻浓密池的边沿设置有加药间,浓密池的边沿设置有上边沿高于浓密池上边沿的入料缓冲池,所述的入料缓冲池紧邻加药间;
浓密池和事故池之间设置有检修平台,检修平台从事故池的边沿延伸至事故池的中部,检修平台设置有向下延伸至事故池内的检修梯,检修平台的中部设置有底流泵;
所述的浓密池内设置有浓密机,浓密池的底部设置有底流管和放空管,所述的底流管和放空管均贯穿浓密池的底部,底流管与底流泵相连接;所述的事故池内设置有潜水泵,潜水泵连接有第一管道,第一管道延伸至入料缓冲池内部;所述的入料缓冲池的上部设置有入料管,入料管延伸至浓密池的中心并与浓密机相连接;所述的循环水池与溢流槽之间设置有第二管道;所述的泵房设置有循环水泵,循环水泵连接有第三管道,第三管道延伸至循环水池内;所述的加药间内设置有全自动加药装置。
优选地,所述的支柱呈多边形分布,且多边形的中心与浓密池的中心重合;相邻的支柱之间设置有连接横梁。
优选地,所述的循环水池内设置有清水池,且泵房内设置有清水泵,清水泵连接有管道通于清水池内。
优选地,所述的检修平台的边沿设置有护栏。
优选地,所述的浓密机采用高效浓密机,且高效浓密机采用周边传动或中心传动。
优选地,所述的检修平台的上方设置有起吊装置,起吊装置设置有与潜水泵连接的钢丝绳。
优选地,所述的入料缓冲池、泵房、循环水池、加药间均与浓密池联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浓密池底部设置放空管,当系统设备出现故障时,可通过放空将浓密池的物料放至浓密池下方的事故池中,防止压耙损坏设备。
2、事故池位于浓密池之下,且入料缓冲池、泵房、循环水池、加药间均与浓密池联建,入料缓冲池、泵房、循环水池、加药间集中布置,少占场地,节省了设备及土建投资。
3、加药间采用全自动加药装置,减少工人的劳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改善了工人的工作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A-A;
图3为图2的剖视图B-B。
图中:1、浓密池;2、溢流槽;3、事故池;4、支柱;5、循环水池;6、泵房;7、加药间;8、入料缓冲池;9、检修平台;10、检修梯;11、底流泵;12、高效浓密机;13、放空管;14、底流管;15、潜水泵;16、第一管道;17、入料管;18、第二管道;19、循环水泵;20、第三管道;21、全自动加药装置;22、连接横梁;23、清水池;24、清水泵;25、护栏;26、起吊装置;27、钢丝绳。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狭小场地矿浆浓缩系统,包括浓密池1,浓密池1的上口边沿设置有溢流槽2,浓密池1的下方设置有事故池3,浓密池1和事故池3之间设置有竖直的支柱4,支柱4呈多边形分布,且多边形的中心与浓密池1的中心重合,相邻的支柱4之间设置有连接横梁22,浓密池1的边沿设置有循环水池5,循环水池5的一侧且紧邻浓密池1的边沿设置有泵房6,泵房6的一侧且紧邻浓密池1的边沿设置有加药间7,浓密池1的边沿设置有上边沿高于浓密池1上边沿的入料缓冲池8,所述的入料缓冲池8紧邻加药间7;
浓密池1和事故池3之间设置有检修平台9,检修平台9从事故池3的边沿延伸至事故池3的中部,检修平台9的边沿设置有护栏25,有效的保证检修工人的安全;检修平台9设置有向下延伸至事故池内3的检修梯10,检修平台9的中部设置有底流泵11;
所述的浓密池1内设置有浓密机,浓密机采用高效浓密机12,且高效浓密机12采用周边传动或中心传动,提高浓密池的处理能力;浓密池1的底部设置有底流管14和放空管13,所述的底流管14和放空管13均贯穿浓密池1的底部,底流管14与底流泵11相连接,当系统设备出现故障时,可通过放空管13将浓密池1的物料放至浓密池1下方的事故池3中,防止压耙损坏设备;所述的事故池3内设置有潜水泵15,潜水泵15连接有第一管道16,第一管道16延伸至入料缓冲池8内部;所述的入料缓冲池8的上部设置有入料管17,入料管17延伸至浓密池1的中心并与高效浓密机12相连接;所述的循环水池5与溢流槽2之间设置有第二管道18;所述的泵房6设置有循环水泵19,循环水泵19连接有第三管道20,第三管道20延伸至循环水池5内;所述的加药间7内设置有全自动加药装置21,全自动加药装置21减少工人的劳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改善了工人的工作环境。
所述的检修平台9的上方设置有起吊装置26,起吊装置26设置有与潜水泵15连接的钢丝绳27,方便潜水泵15的提升和下放。
所述的入料缓冲池8、泵房6、循环水池5、加药间7均与浓密池1联建,集中布置,少占场地,节省了设备及土建投资。循环水池5内单独设置有清水池23,且泵房内设置有清水泵24,清水泵24连接有管道通于清水池23内,供系统内的加药间7及矿区用水。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矿浆通过自流进入入料缓冲池8,入料缓冲池内8的矿浆通过入料管17自流进入高效浓密机12,并进入浓密池1,全自动加药装置21根据检测高效浓密机12的入料流量、浓度、溢流水浊度、矿浆沉降速度及底流浓度等参数,自动地增减药量,高效浓密机12进行缓慢地搅拌将药剂和矿浆混合均匀,浓缩后物料沉淀在浓密池1的底部,然后通过底流管14和底流泵11将物料输送至矿区的尾矿库或脱水车间,浓密池1上层处理过的水会进入溢流槽2,溢流槽2内的水会通过第二管道18自流进入循环水池5,泵房6的循环水泵19和清水泵24通过第三管道20和清水泵24的管道将水供应给矿区的设备和加药间7等;当系统设备故障停机,可打开浓密池1底部的放空管13,将事故水直接自流放至下一层事故池3中,事故池3中设置有潜水泵15,待设备检修完毕可正常生产时,潜水泵15将矿浆通过第一管道16输送至入料缓冲池8内,并进行上述处理。总之,本实用新型采用集成化布置,占地面积小,土建投资少,能够确保生产企业既能达到矿浆浓缩处理能力,又能满足事故水的排放收集,特别适用于生产企业扩能升级改造项目。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46301.6
申请日:2019-01-1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1(河南)
授权编号:CN209575849U
授权时间:20191105
主分类号:B01D 21/01
专利分类号:B01D21/01
范畴分类:23A;
申请人:中赟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中赟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中原路210号
发明人:潘万伟;马晶星;窦阿涛;何丽;朱晓芳;吴莹卿;王欣
第一发明人:潘万伟
当前权利人:中赟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代理人:任彬
代理机构:41135
代理机构编号:郑州万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