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投影仪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红外传输的多媒体投影仪,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腔安装有投影仪本体,所述投影仪本体的外侧右部设有音频接收模块,所述投影仪本体的外侧右部设有数字信号控制器,所述投影仪本体的外侧右部设有频率调制芯片,所述投影仪本体的外侧左部设有控制模块,所述投影仪本体的外侧左部设有频率调解芯片,所述投影仪本体的外侧左部设有放大器,所述壳体的内腔底端安装有喇叭,所述壳体的下端通过连接板连接有第一安装罩,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合理,实用性强,采用红外线音频输出,有效的增加其音频播放效果,且便于对投影仪进行有效的散热换气,便于增加其使用寿命。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基于红外传输的多媒体投影仪,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腔安装有投影仪本体(2),所述投影仪本体(2)的外侧右部设有音频接收模块(3),所述投影仪本体(2)的外侧右部设有数字信号控制器(4),所述投影仪本体(2)的外侧右部设有频率调制芯片(5),所述投影仪本体(2)的外侧左部设有控制模块(6),所述投影仪本体(2)的外侧左部设有频率调解芯片(7),所述投影仪本体(2)的外侧左部设有放大器(8),所述壳体(1)的内腔底端安装有喇叭(9),所述壳体(1)的下端通过连接板连接有第一安装罩(10),所述第一安装罩(10)的内腔安装有红外线发射器(11),所述第一安装罩(10)的下端连接有隔板(12),所述隔板(12)的下端连接有第二安装罩(13),所述第二安装罩(13)的内腔安装有红外线接收器(14)。
设计方案
1.一种基于红外传输的多媒体投影仪,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腔安装有投影仪本体(2),所述投影仪本体(2)的外侧右部设有音频接收模块(3),所述投影仪本体(2)的外侧右部设有数字信号控制器(4),所述投影仪本体(2)的外侧右部设有频率调制芯片(5),所述投影仪本体(2)的外侧左部设有控制模块(6),所述投影仪本体(2)的外侧左部设有频率调解芯片(7),所述投影仪本体(2)的外侧左部设有放大器(8),所述壳体(1)的内腔底端安装有喇叭(9),所述壳体(1)的下端通过连接板连接有第一安装罩(10),所述第一安装罩(10)的内腔安装有红外线发射器(11),所述第一安装罩(10)的下端连接有隔板(12),所述隔板(12)的下端连接有第二安装罩(13),所述第二安装罩(13)的内腔安装有红外线接收器(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红外传输的多媒体投影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罩(10)与第二安装罩(13)的外侧均设有弧形槽(15),且所述第一安装罩(10)与第二安装罩(13)的外侧均连接有塑料薄片(16),且所述塑料薄片(16)均为透明材料所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红外传输的多媒体投影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右侧连接有第一固定罩(17),所述第一固定罩(17)的下端对称螺接有套筒(18),所述套筒(18)的下端均安装有第一防尘网(19),所述套筒(18)的内腔均设有干燥棉(20),所述套筒(18)的内腔均安装有第一微型风扇(21),且所述壳体(1)的右侧等距设有与第一固定罩(17)位置相对应的通孔(2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红外传输的多媒体投影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左侧连接有第二固定罩(23),所述第二固定罩(23)的下端对称设有第二防尘网(24),所述第二固定罩(23)的下端对称安装有与之相匹配的第二微型风扇(25),所述第二微型风扇(25)的内腔左侧安装有马达(26),所述马达(26)通过丝杆(27)套接有螺纹套(28),所述螺纹套(28)的外侧对称连接有固定杆(29),所述壳体(1)的内腔底端左侧设有凹槽(30),所述凹槽(30)的内腔右侧安装有压力传感器(31),所述压力传感器(31)的左侧设有硅胶层(32),所述硅胶层(32)的左侧连接有弹簧杆(33),所述弹簧杆(33)的左侧连接有活动板(34),所述活动板(34)通过连接轴(35)与壳体(1)相连接,且所述活动板(34)的左侧与固定杆(29)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红外传输的多媒体投影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34)的外侧对称设有第一磁铁块(36),且所述壳体(1)的左侧对称设有与之相匹配的第二磁铁块(37)。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投影仪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红外传输的多媒体投影仪。
背景技术
多媒体投影仪又称之为投影机,是一种可以将图像或者视频投射到幕布上的设备,可以通过不同的接口与计算机、VCD、DVD、BD、游戏机、DV等相连接播放相应的视频信号,投影仪已经越来越广泛应用于家庭、办公室、学校和娱乐等场所中。
现有市场上的多媒体投影仪大多数通过有线载体连接音响,其音频发射接收使用效果不佳,且现有的多媒体投影仪由于使用时需要散发大量的热气,因而其壳体上设有很多散热孔,但是由于灰尘极易进入其内腔,长期使用,极易影响投影仪的使用寿命,且现有的投影仪大多数散热效果较差,为此,我们提供一种基于红外传输的多媒体投影仪来解决此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红外传输的多媒体投影仪,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该基于红外传输的多媒体投影仪实用性强,采用红外线音频输出,有效的增加其音频播放效果,且便于对投影仪进行有效的散热换气,便于增加其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红外传输的多媒体投影仪,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腔安装有投影仪本体,所述投影仪本体的外侧右部设有音频接收模块,所述投影仪本体的外侧右部设有数字信号控制器,所述投影仪本体的外侧右部设有频率调制芯片,所述投影仪本体的外侧左部设有控制模块,所述投影仪本体的外侧左部设有频率调解芯片,所述投影仪本体的外侧左部设有放大器,所述壳体的内腔底端安装有喇叭,所述壳体的下端通过连接板连接有第一安装罩,所述第一安装罩的内腔安装有红外线发射器,所述第一安装罩的下端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下端连接有第二安装罩,所述第二安装罩的内腔安装有红外线接收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安装罩与第二安装罩的外侧均设有弧形槽,且所述第一安装罩与第二安装罩的外侧均连接有塑料薄片,且所述塑料薄片均为透明材料所制。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右侧连接有第一固定罩,所述第一固定罩的下端对称螺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下端均安装有第一防尘网,所述套筒的内腔均设有干燥棉,所述套筒的内腔均安装有第一微型风扇,且所述壳体的右侧等距设有与第一固定罩位置相对应的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左侧连接有第二固定罩,所述第二固定罩的下端对称设有第二防尘网,所述第二固定罩的下端对称安装有与之相匹配的第二微型风扇,所述第二微型风扇的内腔左侧安装有马达,所述马达通过丝杆套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外侧对称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壳体的内腔底端左侧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腔右侧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左侧设有硅胶层,所述硅胶层的左侧连接有弹簧杆,所述弹簧杆的左侧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通过连接轴与壳体相连接,且所述活动板的左侧与固定杆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板的外侧对称设有第一磁铁块,且所述壳体的左侧对称设有与之相匹配的第二磁铁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一:通过音频接收模块、数字信号控制器、频率调制芯片、控制模块、频率调解芯片、放大器、喇叭、红外线发射器、红外线接收器之间的相互配合,便于通过红外线传输音频,有效的增加其音频传输效果;
二:通过第一固定罩、套筒、第一防尘网、干燥棉、第一微型风扇、通孔之间的相互配合,便于对壳体内注入常温的干燥空气,有效的对其内腔进行空气置换,且通过第二固定罩、第二防尘网、第二微型风扇、马达、丝杆、螺纹套、固定杆、凹槽、压力传感器、硅胶层、弹簧杆、活动板、连接轴、第一磁铁块、第二磁铁块之间的相互配合,便于对壳体的热气进行吸收散发,便于进一步增加对此投影仪的散热通气效果。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合理,实用性强,采用红外线音频输出,有效的增加其音频播放效果,且便于对投影仪进行有效的散热换气,便于增加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于红外传输的多媒体投影仪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A部分装置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于红外传输的多媒体投影仪的红外传输逻辑原理示意图。
图中:1-壳体、2-投影仪本体、3音频接收模块、4-数字信号控制器、频5-率调制芯片、6-控制模块、7-频率调解芯片、8-放大器、9-喇叭、10-第一安装罩、11-红外线发射器、12-隔板、13-第二安装罩、14-红外线接收器、15-弧形槽、16-塑料薄片、17-第一固定罩、18-套筒、19-第一防尘网、20-干燥棉、21-第一微型风扇、22-通孔、23-第二固定罩、24-第二防尘网、25-第二微型风扇、26-马达、27-丝杆、28-螺纹套、29-固定杆、30-凹槽、31-压力传感器、32-硅胶层、33-弹簧杆、34-活动板、35-连接轴、36-第一磁铁块、37-第二磁铁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端”、“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套设有”、“套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红外传输的多媒体投影仪,包括壳体1,壳体1的内腔安装有投影仪本体2,投影仪本体2的外侧右部设有音频接收模块3,投影仪本体2的外侧右部设有数字信号控制器4,投影仪本体2的外侧右部设有频率调制芯片5,投影仪本体2的外侧左部设有控制模块6,投影仪本体2的外侧左部设有频率调解芯片7,投影仪本体2的外侧左部设有放大器8,壳体1的内腔底端安装有喇叭9,壳体1的下端通过连接板连接有第一安装罩10,第一安装罩10的内腔安装有红外线发射器11,第一安装罩10的下端连接有隔板12,隔板12的下端连接有第二安装罩13,第二安装罩13的内腔安装有红外线接收器14,第一安装罩10与第二安装罩13的外侧均设有弧形槽15,且第一安装罩10与第二安装罩13的外侧均连接有塑料薄片16,且塑料薄片16均为透明材料所制,弧形槽15便于有效起到聚光作用,便于增加红外传输的性能,且塑料薄片16便于防止灰尘进入第一安装罩10与第二安装罩13的内腔,且便于防止其吸附在信号灯的外侧,避免影响红外传输。
壳体1的右侧连接有第一固定罩17,第一固定罩17的下端对称螺接有套筒18,套筒18的下端均安装有第一防尘网19,套筒18的内腔均设有干燥棉20,套筒18的内腔均安装有第一微型风扇21,且壳体1的右侧等距设有与第一固定罩17位置相对应的通孔22,便于对壳体1的内腔注入干燥的常温空气,进而有效的对壳体1的内腔进行散热换气。
壳体1的左侧连接有第二固定罩23,第二固定罩23的下端对称设有第二防尘网24,第二固定罩23的下端对称安装有与之相匹配的第二微型风扇25,第二微型风扇25的内腔左侧安装有马达26,马达26通过丝杆27套接有螺纹套28,螺纹套28的外侧对称连接有固定杆29,壳体1的内腔底端左侧设有凹槽30,凹槽30的内腔右侧安装有压力传感器31,压力传感器31的左侧设有硅胶层32,硅胶层32的左侧连接有弹簧杆33,弹簧杆33的左侧连接有活动板34,活动板34通过连接轴35与壳体1相连接,且活动板34的左侧与固定杆29相连接,便于通过控制模块6控制马达26的开关,马达26通过丝杆27带动螺纹套28转动,进而螺纹套28通过固定杆29带动活动板34的左侧下部挤压弹簧杆33,进而活动板34的外侧上部与壳体1分离,且当压力传感器31承受到设定的压力值时,便于将信息传递给控制模块6,进而控制模块6通过关闭马达26,便于活动板34保持现状,且通过第二微型风扇25对壳体1的内腔的热气进行吸收散发,便于进一步增加对此投影仪的散热通气效果,活动板34的外侧对称设有第一磁铁块36,且壳体1的左侧对称设有与之相匹配的第二磁铁块37,便于增加活动板34与壳体1之间的连接强度,防止其连接不紧密,其灰尘容易进入壳体1的内腔。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音频接收模块3接收载体传来的音频信号,再通过数字信号控制器4传递给频率调制芯片5,频率调制芯片5进行调制后,通过红外线发射器11进行发送,再通过红外线接收器14进行接收,通过频率调解芯片7进行调解后,通过放大器8进行放大,再通过经过控制模块6处理后,通过控制模块6打开喇叭9发出声音,且便于通过控制模块6打开马达26的开关,马达26通过丝杆27带动螺纹套28转动,进而螺纹套28通过固定杆29带动活动板34的左侧下部挤压弹簧杆33,进而活动板34的外侧上部与壳体1分离,且当HH8638型号的压力传感器31承受到设定的压力数值时,将信息传递给控制模块6,进而控制模块6通过关闭马达26,便于活动板34保持现状,且通过第二微型风扇25对壳体1的内腔的热气进行吸收散发,便于进一步增加对此投影仪的散热通气效果,且通过壳体1的右侧连接第一固定罩17,第一固定罩17的下端对称螺接套筒18,便于安装拆卸,且套筒18的下端设有第一防尘网19,套筒18的内腔均设有干燥棉20,通过第一微型风扇21及干燥棉20的相互配合,有效的对壳体1的内腔进行散热换气。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41231.5
申请日:2019-01-10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1(广州)
授权编号:CN209283389U
授权时间:20190820
主分类号:H04N 9/31
专利分类号:H04N9/31;G03B21/16;H04B5/00
范畴分类:39C;
申请人:广州市迈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广州市迈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开创大道2707号901B
发明人:万灵芝
第一发明人:万灵芝
当前权利人:广州市迈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张清彦
代理机构:11411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