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从晋:大数据时代科技创新人才个性化激励机制研究论文

谢从晋:大数据时代科技创新人才个性化激励机制研究论文

摘 要:本文分析了当前科技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存在的缺陷,并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创新主体的需求层次和个体差异,广泛采集各类创新主体的创新大数据信息,研究大数据时代下科技创新人才的个性化激励机制,激发、维持科技人才从事创新事业的积极性。

关键词:大数据;人才创新画像;个性化激励

人才是科技创新最核心的要素,研究科技创新人才的激励机制,破解人才激励难题,充分发挥人才的创新潜能,从而保障我国的科技创新事业拥有源源不断的人才。

一、传统的科技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存在的缺陷

1.评估科技人才创新能力的信息来源不足。传统的科技人才创新能力评估体系的信息来源十分有限,往往局限于人才简历表上的数据信息(如年龄、学历、证书、成绩、职称、经历等),没有考虑对人才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科技创新环境等信息,这种信息利用方式与大数据时代海量信息处理方式相比显得十分不匹配。

“廉动全球——华人好家风” 征文大赛面向全球华人,以“传承好家训,培育好家风”为宗旨,自主办以来,不仅吸引了众多国内参赛者,还有旅居美国、德国、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数千华人华侨踊跃投稿。总投稿量超20000篇,佳作频出。“启动仪式”“评委见面会”“评委系列访谈”“颁奖典礼”等系列活动也在全球华人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家风是真正具有典型的中国特色,能树立独特的中国形象,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此次活动,对中华家文化的传播与传承起到了非常大的推进作用。

2.科技人才激励手段同质化现象严重。传统的科技人才激励手段将人才按统一标准进行归类处理,如按年龄、职称、业绩等进行简单划分,激励方法往往也是采用相同的方式,没有充分考虑各类科技人才的个性化特征,更不能针对具体的每一位人才的个体特征采取精准的激励措施。

3.科技人才评估存在静态性和主观性。实施人才激励的前提和基础是对人才的评估。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在传统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中,对人才的评估标准简单化。静态的指标只能评测出人才在过去某一时段某一方面的成绩或能力,不能全面客观地反应人才创新能力的动态变化特征;传统的评估方法往往局限于观察法、专家评测法等,这种评估方式要么过于简单,要么耗时费力,难以保障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二、构建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科技创新人才个性化激励机制

激光拼焊技术按照激光器的材料划分,主要有半导体、固体、气体、液体等,就目前汽车领域的技术和设备而言,使用最广泛的是气体和固体激光器[29].激光拼焊的产品可分为2种,激光拼焊板和激光拼焊管,分别在汽车不同的结构部位上使用[30].激光拼焊技术在汽车生产领域中主要应用在行李箱加强板、后轮罩、侧围内板、前后门板、前地板、保险杠、横梁、轮罩、保险杠、减震器支座、B柱连接件、行李箱内板、中立柱等.这些部件采用激光拼焊技术可以实现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能、降低制造成本、轻量化的目的.21世纪初,上海宝钢就对激光拼焊进行了研究[31],是我国最早进行研究的汽车企业.

(1)极化曲线。在60℃、常压下进行电化学测试,添加4种缓蚀剂(质量浓度均为200 mg/L)和不添加缓蚀剂的空白组极化曲线如图2所示,拟合参数(见表4)。

(1)设置符合我国当前产业结构和发展理念的人才激励目标。人才的激励工作既要高瞻远瞩,又必须脚踏实地。激励目标的设置要符合我国国情和发展实际,不能脱离产业结构和发展理念。注重人才激励目标与社会发展质量的深度融合,保证人才激励政策与科技创新管理政策、产业发展政策、体制机制改革政策相适应,形成激励目标与社会政策联动效应。

(1)科技人才创新信息的多样性。大数据背景下有关科技人才创新能力的信息是海量的、全方位的,另一方面这些信息也是异构的。信息的类别十分多样,包括人才的教育数据信息、职业数据信息、生活数据信息、社交数据信息、信用数据信息,消费数据信息、身心健康数据信息等;信息的来源十分广泛,包括人才毕业的学校、开办账户的银行、工作的机构单位、购物的电商平台或实体店场所、合作的公司、近期看病的医院等。

由于每一位科技人才的教育背景、知识结构、创新思维、个体需求、专业领域、专业技能都不完全相同,因此要根据人才具体的情况制定出适合人才全面发展的实施方案。

(3)科技人才激励目标的精准性。根据科技人才的创新特质,制订精准化的激励方案并且做到方案的实时更新,保障科技人才在创新事业上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从而保证激励效能的最大化。

作为中国农资流通第一股,安徽辉隆集团的展位上,重点展示了以高效功能化的水溶肥系列、中微量元素复合肥系列、作物专用复合肥系列为代表的绿色生态肥,产品的科技含量和肥料利用率均创新高。无独有偶,在参展产品中,“六国网”控失肥是六国化工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合力打造的环保高效新型肥料,在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农业污染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并延伸出多种作物专用肥及“六国网+全程营养解决方案”,同样以科技含量高而吸引了众多参观者围观咨询。

目前的事后审计无法做到规避风险和修正问题,更多只是走个程序,没有实际意义,因此应当将审计的时机由事后转向事中和事前,将对问题的预测反馈给管理层,以便其及时处理。

1.大数据时代科技创新人才个性化激励的原则。

利用大数据工具与智能化服务,分析各类科技创新人才的创新特质,制订合适的、有针对性的激励方案,开展科技创新人才个性化的激励工作。

(2)科技人才激励措施的针对性。激励科技人才从事科技创新活动的措施应该充分考虑各类科技人才的个性化特征,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激励方案。

在开展创新人才管理工作时,通过创新标签体系对人才的创新实力进行动态地监测与评估,研究评估结果与人才创新绩效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将这种关系反馈到人才大数据的采集与处理环节,让评估更具客观性。

科技人才的创新标签体系可分为一级标签、二级标签和三级标签。一级标签可设置为理论创新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二级标签中,将理论创新素质划分为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勇气、创新热情、创新信念与学习能力等,将实践创新能力划分为创新经历、创新技能、创新方法、创新成果等;三级标签较多,包括学历、成绩、智商、情商、好奇心、业绩、履历、心态、社交圈等。

2.大数据时代科技创新人才个性化激励的策略。

(2)利用大数据工具“绘制”科技人才的“创新画像”。设计评估科技人才创新能力的创新标签体系,对搜集到的科技人才海量信息进行实时分析和动态处理,绘制出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科技人才“创新画像”,并且根据大数据信息实时地更新和完善人才数据库。

数据处理软件为SPSS20.0,以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并用χ2检验,若差异为P<0.05,则存在统计学意义。

(3)结合当前创新情况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人才激励方案。当前我国在一些领域的创新实力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有的领域则处于较落后状态。制定科技创新人才激励政策和实施相应的激励措施时,要根据产业的不同而制定不同的激励方案;要根据创新主体(包括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员、高科技企业等团体或个人)的不同而制定不同的激励方案;要根据创新人才不同的发展阶段制定不同的激励方案。

由于激励因素和激励策略具有多样性,所以激励方案的设置应该充分考虑每一项激励因素和每一项激励措施的效果。大数据工具和平台通过采集、处理人才创新信息,识别创新人才在激励需求上的差异性和侧重点,分析实施后的效果信息,从而设计出各项激励因素和激励措施的最优组合,在各类具体的激励因素(物质激励、精神激励、个人与团队激励等)上设置不同的强度,从而得到最优激励效果。

(4)利用大数据技术开展科技人才激励效果的评估。科技人才激励效果的评估至关重要,关系到激励措施是否真实有效,激励目标能否实现也关系到后续激励政策的导向问题。利用大数据工具与智能化服务重构科技人才的创新能力评估体系,实现科技创新人才激励模式从目标驱动转向数据驱动。

具体实施路径可分为四步:首先,调查目前评估科技人才创新效率的现状,为重构评估体系打下基础;其次,对比国内外科技人才创新效率(创新能力、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管理、创新影响)的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当前我国科技人才创新效率评估的不足和缺陷;再次,利用大数据工具构建科技人才的创新评估体系,包括基于大数据的评估原则、评价标准、评估方法、评价指标和权重分配;最后,设计科技人才创新能力评估的优化路径。

三、结语

本文研究了大数据时代科技创新人才的激励机制问题,突出强调根据各类人才不同的创新特质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激励措施;还讨论了利用大数据工具评估科技人才创新能力的标签体系问题,以及利用大数据技术开展科技人才激励效果的评估方法;不仅探索了新时代背景下科技创新人才激励机制的重构,还丰富了大数据技术的应用领域。

参考文献:

[1]陆季春.大数据时代成人教育的个性化激励与教育机制革新[J].中国成人教育,2017,(8):33-36.

[2]毕孝儒,胡洪林,辜帆.民办本科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个性化激励机制构建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39):42-43.

[3]张锐.基于动态精准画像的图书馆个性化推荐服务研究[J].情报探索,2019,(2):98-101.

作者简介:谢从晋,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南方翻译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大数据与科技管理;毕孝儒,硕士,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南方翻译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大数据与云计算;杨柳,硕士,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南方翻译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数据挖掘。(重庆 401120)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编号:KJQN201802301)资助;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专项课题 (编号:2017-GX-385)的阶段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15-0089-02

责任编辑 胡江华

标签:;  ;  ;  ;  ;  ;  ;  ;  ;  ;  ;  ;  ;  

谢从晋:大数据时代科技创新人才个性化激励机制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