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印制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官印制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官印制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官印,制度,篆文,官署,官名,印信,蒙古。

官印制度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代国玺[1](2015)在《汉唐官印制度的变迁及其历史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古代的官印制度在隋代发生了重大变革。秦汉时期的官印,基本上都是官名印,并无官署印,通官正秩基本都有印。而隋唐的官印则以官署印为主,除了特殊使职,官员一般无印。官署印出现并代替官名印成为正印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古代的政府组织形态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秦汉之时,官员有印而官署无印,原因在于秦汉的各级官僚机构基本是以个人开府的方式组建的。隋唐之时,官署有印而官员一般无印,原因在于隋唐的政府组织处于全面机构化的阶段。官印制度的变革反映的正是中国古代政府组织形态的重大发展。(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期刊2015年08期)

项天伦[2](2015)在《明代官印制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官印制度是中国古代法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官印作为一种权力凭信,体现了皇权国威,因而封建王朝围绕官印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明朝作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一个王朝,官印制度规模宏大、体系完备,这与明代高度集权的中央集权体制是密不可分的。本文大体可划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从“授印之礼”、“使用规定”及“官印犯罪”叁个方面为大家基本展示了明代官印制度的全貌,第四部分主要论述官印制度与专制统治的关系以及其在国家治理方面的积极作用。第一部分,对应第一章,阐述的是“授印之礼”。根据官吏级别的不同,被授予官印的尺寸、质地也各不相同,地位越高者,印的形态越精美华丽。此外,宝玺以及百官印的授予仪式上,皇帝往往充当重要角色,说明皇族成员身份的建立受制于皇权;而百官印的授予,更是如此。第二部分,对应第二章,阐述的是官印的“使用规定”。尚宝司、尚宝监、尚宝女官,这叁组人员分别主管请宝、监宝和贮藏宝玺;此外,衙门官印钤盖必须官与吏之间互相配合使用。对于明代特殊官印,例如将军印和藩国印这两种印信,规定得异常严格,对于将军印规定了征伐一次、授予一次,每次凯旋都要上缴朝廷的使用制度,而藩国印则当使用主体的资格消灭时,藩国印就得上缴,这两种制度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防止滥用印信的情况发生,从而保障中央集权。第叁部分,对应第叁章,阐述的是“官印犯罪”。官印作为一个专制国家的权力凭信,随意滥用必然会危及皇权,因而对于官印犯罪,大明律规定得非常细致,甚至在特殊情况下可以超越法律进行惩治。第四部分,对应第四章,阐述的是官印制度在国家治理方面的积极作用。明代官印制度固然是专制统治的产物,但它在国家治理方面的积极作用也不容忽视。首先,有助于抑制官吏腐败,刑罚规制往往能有效地遏制官员伪造官印诓骗财物的行为。其次,有助于保证国家机器高效运转,统治阶层只需对官印的使用模式作出具体规定,就可以间接对官吏的行为模式作出调整,从而就能解决“皇权不下县”这一问题。最后,有助于防止藩镇割据,随着藩国势力的膨胀,如何防止藩镇割据以及如何防止藩镇威胁中央,是统治者必须面对与考虑的。总之,通过以上四个部分的探讨,本文大体勾勒出明代官印制度的一般概貌,以及制度背后维护中央集权的核心思想。(本文来源于《华东政法大学》期刊2015-04-13)

马颖[3](2014)在《两方蒙元官印——蒙古文字的演进及元代官印制度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内蒙古自治区曾经是蒙元帝国活动的历史舞台,在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遗留下了许多蒙元时期的珍贵文物。内蒙古博物院珍藏着这一时期的两方铜印。印一,"监国公主"铜印,1994年出土于内蒙古武川县东土城乡。铜印底部正方形,边长10.8厘米。通钮高6.3厘米,体厚约1厘米,重1400克。印文为阳刻篆体九迭文,共叁行十四个字,为"监国公主行宣差河北都总管之印"。印的正中有畏兀儿蒙古文两行,体式古朴,字迹已经漫漶不清,难于辨识(图一)。印背面有台阶一层,钮为长(本文来源于《文物世界》期刊2014年06期)

四日市康博[4](2008)在《伊利汗朝の印章制度における朱印、金印と汉字印——元朝の宝玺、官印との比较から》一文中研究指出はじめに现存する伊利汗朝の公文书の中には、汉字朱印が押印されたものが数点みられる。その印影は歴代のイラン诸王朝の公文书のなかでも寸法が大きく、方形である点で际立っており、このような特徴を持つ印章はイラン歴代王朝のなかでも伊利汗朝とその后のモンゴル·トルコ系王朝でしか见られないことから、明らかにモンゴル时代に端を発するものであることがわかる。中国歴代王朝の文书行政では唐代以后、それまでの时代に(本文来源于《欧亚学刊》期刊2008年00期)

张晶晶[5](2011)在《汉代官印制度考述》一文中研究指出官印制度是国家政治制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两汉的官印制度对深入了解汉代社会政治制度和秦汉史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汉代官印制度为主要研究对象,将传世文献、实物和出土实物资料(包括出土玺印、封泥、汉简)相结合,通过二者的相互印证对汉代官印制度的变迁进行考察,说明汉代官印的授予制度、管理制度、使用制度,同时也对官印制度与当时行政统治的关系进行考察,试图对汉代官印制度进行较为完整的阐述。第一部分,阐述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并对本课题做研究综述。汉代玺印的主体包括官印和私印。本文主要论述的对象是官印,范围包括皇帝玺印,中央颁发给诸侯王、地方官的官印(包括半通印),以及中央颁发给少数民族的官印。第二部分,论述汉代官印的授予制度。这一部分主要通过论述官印授予的等级和授予的程序来对官印的授予制度进行试探性的考察。首先,按照授予玺印的质地来划分,可以将玺印分为皇帝玺印、金印、银印、铜印四个等级。在这四个等级之上,又通过印钮、印文、形状等划分出了若干等级。这些等级构成了汉代官印制度划分的基础。其次,各个等级的官印在授予时,都有着不同的程序,既体现了皇权的威严,也显示了官阶级别。第叁部分,论述汉代官印的管理制度。这一部分主要从官印的制作、保管和上缴叁方面来论述汉代官印的管理制度。汉初,官印的制作不仅局限于中央王朝,诸侯国也有制作部分官印的权力。后随着中央集权的加大,统治者逐渐收回制印权。汉代皇帝的玺印有专门的官员管理,而百官印则需官员随身携带,并且不得假借他人。在官员升迁、致仕或者获罪等情况下,都需要将官印上缴。第四部分,论述汉代官印的使用制度。这一部分主要从绶的等级、印与绶二者的搭配,以及官员使用官印的方法和特例等几方面进行阐述。绶作为汉代官服的一个配饰,在官印的使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绶与印结合,将印的等级以更加明显的方式表达出来。从绶带的长短、色泽等方面就可以直观的看出此官员的秩级。在汉代官印的使用过程中,还有一些特例,如赠予有功之臣官印等。东汉末年,由于社会动荡等原因,官印的使用制度遭到破坏,出现了“解印绶”的情况。第五部分,论述汉代官印制度与当时行政统治的关系。官印制度的实施既神化了皇权,进一步巩固了皇帝的地位,又有利于官僚队伍的管理。而且,汉代还为少数民族政权颁发官印,将少数民族政权也纳入到中央政权当中。这有利于汉朝边疆的稳定,从长远来看,也有利于民族融合和中华民族的形成。(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1-04-01)

杜家骥[6](2009)在《清代官印的特点及其所反映的职官制度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归纳了清代官印种类多、数量大、等级严格、规制细微等特点,简略阐述清代某些机构用印规格比明代提高、某些机构或官员增颁印信、印官大量增加的原因,以及所反映的清代行政尤其是边区、地方行政事务的扩大、统治深入的某些特点。(本文来源于《历史教学(高校版)》期刊2009年11期)

黄莺[7](2006)在《历代官印制度考略》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一种社会交往的凭信,官印在进入阶级社会就产生了。虽然在各历史时期其形制都有变化,但其基本功能始终不变。而因等级不同,身份有别,其材料、形制、尺寸都有所不同,印文字体也随着时代而有所变化。本文以简短文字对先秦到民国的历代官印作了回顾,并指出了以往论述中的不足。(本文来源于《东方博物》期刊2006年03期)

曾广庆[8](2000)在《宋代官印制度略论》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古代官印制度发展到宋代,已十分成熟和完备。国家设置了专门的铸印机构──少府监和文思院,并且制定了诸如牌印制度、知印制度等严密的管理措施,在官印的形制上,背款的出现和迭篆的使用,为以后金元各代所沿袭,影响深远。(本文来源于《中原文物》期刊2000年05期)

任万平[9](1999)在《清代官印制度综论》一文中研究指出清代作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王朝,可资汲取的文化积累与统治经验良多,在各种制度方面都有集大成的特点,官印制度亦是如此。本文将从清代官印使用的不同阶段特点、官印的铸造与管理机制及官印本身特质等方面进行考察,以期较全面认识清代官印制度。一清代官印使用分期清代(包括前清时期)官印制度与其它制度一样,有其发展演变过程,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因而动态地考察清代官印使用制度,才能更全面、更深刻地认识它的全貌。(本文来源于《明清论丛》期刊1999年00期)

任万平[10](1999)在《清代官印制度综论》一文中研究指出清代作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王朝,在各种制度方面都有集大成的特点,官印制度亦是如此。本文将从清代官印使用的不同阶段特点、官印的铸造与管理机制及官印本身特质等方面进行考察,以期较全面认识清代官印制度。一清代官印使用分期(本文来源于《第二届国际满学研讨会论文集(上)》期刊1999-08-01)

官印制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官印制度是中国古代法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官印作为一种权力凭信,体现了皇权国威,因而封建王朝围绕官印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明朝作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一个王朝,官印制度规模宏大、体系完备,这与明代高度集权的中央集权体制是密不可分的。本文大体可划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从“授印之礼”、“使用规定”及“官印犯罪”叁个方面为大家基本展示了明代官印制度的全貌,第四部分主要论述官印制度与专制统治的关系以及其在国家治理方面的积极作用。第一部分,对应第一章,阐述的是“授印之礼”。根据官吏级别的不同,被授予官印的尺寸、质地也各不相同,地位越高者,印的形态越精美华丽。此外,宝玺以及百官印的授予仪式上,皇帝往往充当重要角色,说明皇族成员身份的建立受制于皇权;而百官印的授予,更是如此。第二部分,对应第二章,阐述的是官印的“使用规定”。尚宝司、尚宝监、尚宝女官,这叁组人员分别主管请宝、监宝和贮藏宝玺;此外,衙门官印钤盖必须官与吏之间互相配合使用。对于明代特殊官印,例如将军印和藩国印这两种印信,规定得异常严格,对于将军印规定了征伐一次、授予一次,每次凯旋都要上缴朝廷的使用制度,而藩国印则当使用主体的资格消灭时,藩国印就得上缴,这两种制度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防止滥用印信的情况发生,从而保障中央集权。第叁部分,对应第叁章,阐述的是“官印犯罪”。官印作为一个专制国家的权力凭信,随意滥用必然会危及皇权,因而对于官印犯罪,大明律规定得非常细致,甚至在特殊情况下可以超越法律进行惩治。第四部分,对应第四章,阐述的是官印制度在国家治理方面的积极作用。明代官印制度固然是专制统治的产物,但它在国家治理方面的积极作用也不容忽视。首先,有助于抑制官吏腐败,刑罚规制往往能有效地遏制官员伪造官印诓骗财物的行为。其次,有助于保证国家机器高效运转,统治阶层只需对官印的使用模式作出具体规定,就可以间接对官吏的行为模式作出调整,从而就能解决“皇权不下县”这一问题。最后,有助于防止藩镇割据,随着藩国势力的膨胀,如何防止藩镇割据以及如何防止藩镇威胁中央,是统治者必须面对与考虑的。总之,通过以上四个部分的探讨,本文大体勾勒出明代官印制度的一般概貌,以及制度背后维护中央集权的核心思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官印制度论文参考文献

[1].代国玺.汉唐官印制度的变迁及其历史意义[J].社会科学.2015

[2].项天伦.明代官印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5

[3].马颖.两方蒙元官印——蒙古文字的演进及元代官印制度浅析[J].文物世界.2014

[4].四日市康博.伊利汗朝の印章制度における朱印、金印と汉字印——元朝の宝玺、官印との比较から[J].欧亚学刊.2008

[5].张晶晶.汉代官印制度考述[D].吉林大学.2011

[6].杜家骥.清代官印的特点及其所反映的职官制度变化[J].历史教学(高校版).2009

[7].黄莺.历代官印制度考略[J].东方博物.2006

[8].曾广庆.宋代官印制度略论[J].中原文物.2000

[9].任万平.清代官印制度综论[J].明清论丛.1999

[10].任万平.清代官印制度综论[C].第二届国际满学研讨会论文集(上).1999

标签:;  ;  ;  ;  ;  ;  ;  

官印制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