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中止燃烧试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应用化学,等离子体点火,SF-3发射药,中止燃烧
中止燃烧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张玉成,李强,张江波,蒋树君,严文荣[1](2009)在《SF-3发射药的等离子体点火中止燃烧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有剪切膜片控压的密闭爆发器分别在等离子体点火和常规点火条件下进行该发射药的燃烧性能和中止燃烧两种比较试验。用扫描电镜观测了SF-3发射药的燃面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在底喷式等离子体发生器作用下,SF-3发射药的燃烧表面存在大量微坑,使燃烧表面积大大增加,并导致SF-3发射药等离子体点火燃烧在一定程度上偏离几何燃烧规律。在常规点火条件下,SF-3发射药中止燃烧表面的Cu、C、O叁种元素的归一化质量分数分别为0.7%、30.0%、69.3%,而在等离子体点火条件下则分别为3.0%、35.5%、61.5%,表明等离子体发生器所产生的高温C颗粒和Cu颗粒对SF-3发射药的燃烧有显着影响。(本文来源于《火炸药学报》期刊2009年03期)
肖正刚,应叁九,徐复铭,侯保国[2](2007)在《发射药的等离子体点火燃烧中止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用等离子体点火中止燃烧装置,研究了等离子体点火太根药、双基药、硝胺药及单基药的燃烧中止现象,借助所得回收样品的显微照片和中止压力-时间曲线分析了等离子体与发射药的相互作用规律。结果表明,由于等离子体的侵蚀和辐射作用,发射药的燃烧表面不规则;不同配方发射药的点火延迟时间不同,太根发射药等离子体点火的延迟时间最短,容易实现等离子体点火。发射药的理化性质,包括配方和添加剂成分、表面状况、热传导系数和光学吸收系数等对等离子体点火有着显着影响。(本文来源于《火炸药学报》期刊2007年01期)
侯保国[3](2006)在《发射药等离子体点火燃烧中止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电热化学发射技术是一种新概念发射技术,利用等离子体对发射药进行点火和控制燃烧过程,能够大大提高火炮的性能。现在正受到世界各国越来越多的关注。论文对电热化学炮中固体发射药的等离子体点火做了理论和实验研究。主要内容有: 建立了等离子体点火中止燃烧试验系统,对等离子体与发射药相互作用的机理进行了试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点火条件下,不同种类发射药,点火难易程度不同,点火延迟时间不同,与发射药的理化性质和装药结构密切相关。增大电能输入,有利于点火和增大燃速。不同结构的等离子体发生器放电效率不一样,对点火有很大影响。 回收等离子体点火中止燃烧后残存发射药,进行了表面电子显微镜观察和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结果表明:由于等离子体的侵蚀和辐射作用,发射药颜色和表面结构发生显着变化,同时表面金属成分铜的含量有较大升高,是等离子体射流作用的结果。 与常规点火比较,等离子体点火可以缩短点火延迟时间,显着增强燃烧,提高点火一致性和全面性。 理论上,研究了等离子体“过热点”点火理论模型,可以对等离子体点火过程进行定性地描述,分析点火过程中的各种效应。(本文来源于《南京理工大学》期刊2006-05-01)
应叁九,肖正刚,徐复铭[4](2005)在《等离子体点火发射药中止燃烧试验原理与装置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试验装置是由等离子体发生器、半密闭爆发器本体和一个专用螺栓以及其他附件组成。中止压力和燃烧室的容积可调,等离子体输出参量如输出能量、峰值电流、充电电压、脉冲宽度等可以根据试验要求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动。该装置可以研究在等离子体点火条件下,发射药燃烧中止后的表面微观变化和燃烧反应机理,从而了解等离子体能量辐射与发射药吸收关系以及等离子体与发射药相互作用时的能量传递方式及其影响因素。(本文来源于《火炸药学报》期刊2005年04期)
陈志云[5](1985)在《嵌入金属丝复合推进剂中止燃烧试验成功》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厂在研制产品过程中,地面试验出现压力爬升、壳体烧穿与爆炸等现象。我厂试验工作者自行设计试验装置,采用实心药柱嵌入金属丝复合推进剂进行中止燃烧,实现了单室双推力的设计方案。通过试验,验证设计燃面变化和解决上述故障原因,摸清了装药包复层在发动机工作状态下的工作性能,发动机熄火正常,残药完整,包复层不脱落破碎。(本文来源于《航天工艺》期刊1985年03期)
李大方[6](1981)在《火炮发射药的中止燃烧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前言人们在研究火药燃烧规律时,常常想观察火药燃烧的中间状态。火炮发射药中止燃烧试验装置可以达到此目的。用它通常可以开展以下试验:1、观察火炮发射药着火的瞬时性和同时性;2、观察火药包复层在不同压力下燃烧时的包复效果;3、观察各种形状火药(如多孔、长管状及特殊形状火药)燃烧时是否遵从几何烧燃定律;4、观察由于药粒在膛内运动撞击弹底或由于低温等原因引起强度降低所造成的机械破坏效果。由此可见,这种试验装置是开展火炮药装药设计和内弹研究必不可少的工具。但如何设计出满足上述要求的装置,(本文来源于《火炸药》期刊1981年03期)
中止燃烧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用等离子体点火中止燃烧装置,研究了等离子体点火太根药、双基药、硝胺药及单基药的燃烧中止现象,借助所得回收样品的显微照片和中止压力-时间曲线分析了等离子体与发射药的相互作用规律。结果表明,由于等离子体的侵蚀和辐射作用,发射药的燃烧表面不规则;不同配方发射药的点火延迟时间不同,太根发射药等离子体点火的延迟时间最短,容易实现等离子体点火。发射药的理化性质,包括配方和添加剂成分、表面状况、热传导系数和光学吸收系数等对等离子体点火有着显着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止燃烧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1].张玉成,李强,张江波,蒋树君,严文荣.SF-3发射药的等离子体点火中止燃烧试验[J].火炸药学报.2009
[2].肖正刚,应叁九,徐复铭,侯保国.发射药的等离子体点火燃烧中止试验研究[J].火炸药学报.2007
[3].侯保国.发射药等离子体点火燃烧中止试验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6
[4].应叁九,肖正刚,徐复铭.等离子体点火发射药中止燃烧试验原理与装置设计[J].火炸药学报.2005
[5].陈志云.嵌入金属丝复合推进剂中止燃烧试验成功[J].航天工艺.1985
[6].李大方.火炮发射药的中止燃烧试验[J].火炸药.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