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论文-吴文丽,郑希付,殷华西

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论文-吴文丽,郑希付,殷华西

导读:本文包含了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网络成瘾,网络功能使用,情绪,认知需要

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论文文献综述

吴文丽,郑希付,殷华西[1](2007)在《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与情绪特征、认知需要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大学生为被试,探讨了网络成瘾与网络功能使用、情绪、认知需要的关系。结果表明:强迫性上网、人际与健康问题、时间管理问题维度和网络成瘾总分的性别差异显着,男生高于女生;网络成瘾各维度与消极情绪、宣泄功能呈显着的正相关,网络成瘾各维度与认知需要呈显着的负相关,除人际与健康问题维度外,其余各维度与消遣、交流功能呈显着的正相关;宣泄功能、求知功能、消极情绪、认知需要对全体学生和男生的网络成瘾贡献显着,宣泄功能、消遣功能、消极情绪、积极情绪和认知需要对女生的网络成瘾贡献显着。(本文来源于《中国特殊教育》期刊2007年11期)

李春映[2](2006)在《中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与其动机模式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基于文献综述和张锋等人的系列研究,以中学生为对象,探讨了其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的特征及其与动机模式的关系,旨在为扩展和加深对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与其动机的关系的理解以及开展中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的矫治与辅导提供心理学依据。 研究首先检验了“大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量表”(PIUBS-CS)和“大学生互联网使用动机量表”(IUMS-CS)对于中学生的适用性,并考察该类人群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与其动机的特征。其次,探讨了中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与其互联网使用动机两个变量间的关系。研究获得如下主要结论: (1) 中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与大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结构具有相似性,均由上网冲动性、分离/逃避和网上优越感叁个因素构成,且上网冲动性的解释力最高。 (2) 中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动机与大学生具有类似的结构,均由信息获取性动机和人际情感性动机两个因素构成。 (3) 中学生样本应用“大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量表”(PIUBS-CS)及“大学生互联网使用动机量表”(IUMS-CS)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4) 基于人际情感性动机而使用互联网的中学生更倾向于形成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模式,互联网使用动机的模式可有效预测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模式的形成。 (5) 相对于女生,男生的上网冲动性和网上优越感均更高,且表现出更多的基于人际情感性动机的互联网使用倾向。 (6) 相对于二、叁年级学生,一年级学生具有更高的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倾向,且更倾向于以人际情感性动机使用互联网。 (7) 上网时间和上网次数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及其动机虽有一定关联,但不宜作为中学生互联网使用行为及其动机的主要预测指标。(本文来源于《云南师范大学》期刊2006-06-30)

张锋,徐梅,朱海燕[3](2005)在《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研究的新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对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诊断与测量、理论模型的扩展和实证研究的最新发展等几个方面的系统回顾,认为今后的研究有必要在对相关术语进行严格定义的基础上编制具有良好信度和效度的测验量表,采用整合研究的思路,应用先进的统计技术建构互联网使用动机、行为模式与其相关社会-心理效应的整合性模型。(本文来源于《教育研究与实验》期刊2005年01期)

沈模卫,李鹏,徐梅,张锋[4](2004)在《大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模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在线认知量表” (OCS) ,采用两组大学生被试 ,分别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 ,探讨了大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行为模式 ,编制了“大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量表” (PIUS -CS)。结果发现 :(1)大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由上网冲动性、分离 /逃避和网上优越感叁个因素构成。量表具有较理想的内部一致性信度、构想效度和区分效度。 (2 )男大学生的上网冲动性、网上优越感较女大学生更强 ;文科类学生的上网冲动性较理科类学生更强。 (3)上网时间和上网次数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模式只有较弱的正相关 ,不宜作为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的评价指标。(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期刊2004年04期)

徐梅[5](2004)在《大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动机及其与社会-心理健康的关系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互联网心理学研究中,互联网使用行为与使用者社会-心理健康的关系是研究者关注的重点。有关互联网使用对于使用者的社会-心理健康究竟起积极作用还是起消极作用的问题,已有的研究结果观点不尽一致。这可能与互联网使用者基于不同动机而使用互联网的行为模式有关。由于现有的研究很少考虑到互联网使用动机、使用行为模式和互联网使用行为的效应等变量之间复杂的整合性关系,因此获得的互联网使用行为及行为后果的关系模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并限制了理论模型的解释能力。 本研究首先通过叁个彼此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具体研究,分别考察了大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的结构、互联网使用动机的结构和互联网使用相关社会-心理健康状态的结构特征以及相关因素,然后基于整合研究的思路,通过第四个研究,应用结构方程模型技术将大学生互联网使用动机、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以及社会-心理健康纳入到一个整合的模型中,探讨了从大学生互联网使用动机到行为模式及行为后果的作用途径及其效应,构建了互联网使用行为与使用者社会心理健康的整合性关系模型。通过上述研究获得以下主要结论: (1)大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的结构由上网冲动性、分离逃避和网上优越感叁个因素构成,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上网冲动性;叁个因素可以进一步概括为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一个高阶因素。 (2)构成互联网使用动机的人际情感成分与信息获取成分是两种独立的动机模式。 (3)大学生社会-心理健康结构由孤独感、社会参与度、一般抑郁、生活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五个因素构成,其中孤独感是最主要的因素;五个因素可以进一步概括成社会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维度。 (4)信息获取性动机有助于使用者社会健康水平的提高,并间接地对其心理健康水平产生积极作用;人际情感性动机导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模式的形成,并间接地对使用者的社会健康和心理健康产生消极作用。大学生使用互联网的积极效应大于消极效应。 (5)与女大学生相比,男大学生的上网冲动性更强烈,网上优越感和控制感也更高;与理科类大学生相比,文科类学生的上网冲动性更强烈。 (6)性别和专业因素与互联网使用动机的关系不密切。 (7)与女大学生和文科大学生相比,男大学生和理科大学生抑郁水平较高。 (8)上网时间和上网次数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动机和社会-心理健康只有局部而微弱的关系,不宜作为评价互联网使用行为的预测指标。(本文来源于《云南师范大学》期刊2004-05-01)

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研究基于文献综述和张锋等人的系列研究,以中学生为对象,探讨了其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的特征及其与动机模式的关系,旨在为扩展和加深对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与其动机的关系的理解以及开展中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的矫治与辅导提供心理学依据。 研究首先检验了“大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量表”(PIUBS-CS)和“大学生互联网使用动机量表”(IUMS-CS)对于中学生的适用性,并考察该类人群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与其动机的特征。其次,探讨了中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与其互联网使用动机两个变量间的关系。研究获得如下主要结论: (1) 中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与大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结构具有相似性,均由上网冲动性、分离/逃避和网上优越感叁个因素构成,且上网冲动性的解释力最高。 (2) 中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动机与大学生具有类似的结构,均由信息获取性动机和人际情感性动机两个因素构成。 (3) 中学生样本应用“大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量表”(PIUBS-CS)及“大学生互联网使用动机量表”(IUMS-CS)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4) 基于人际情感性动机而使用互联网的中学生更倾向于形成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模式,互联网使用动机的模式可有效预测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模式的形成。 (5) 相对于女生,男生的上网冲动性和网上优越感均更高,且表现出更多的基于人际情感性动机的互联网使用倾向。 (6) 相对于二、叁年级学生,一年级学生具有更高的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倾向,且更倾向于以人际情感性动机使用互联网。 (7) 上网时间和上网次数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及其动机虽有一定关联,但不宜作为中学生互联网使用行为及其动机的主要预测指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论文参考文献

[1].吴文丽,郑希付,殷华西.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与情绪特征、认知需要的关系[J].中国特殊教育.2007

[2].李春映.中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与其动机模式的关系[D].云南师范大学.2006

[3].张锋,徐梅,朱海燕.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研究的新进展[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5

[4].沈模卫,李鹏,徐梅,张锋.大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模式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

[5].徐梅.大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动机及其与社会-心理健康的关系模型[D].云南师范大学.2004

标签:;  ;  ;  ;  

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论文-吴文丽,郑希付,殷华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