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药物治疗齐波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药物治疗齐波

齐波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三医院163712)

【摘要】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2014年收治的2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平均年龄35岁,男女均11例,住院后均使用药物治疗。结果:22例患者中16例痊愈,5例患者明显好转,1例患者无明显好转。结论:目前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药物治疗是比较规范合理的,通过对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体会

【中图分类号】R749.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2-0149-02

精神分裂症是一类常见的精神症状复杂、至今未明确其病理基础的重性精神障碍,多起病于青年或成年早期,具有知觉、思维、情感、认知、行为及社会功能等多方面的障碍和精神活动不协调。一般没有意识障碍。自然病程多迁延,导致衰退和残疾。部分患者可痊愈或基本痊愈。就对个人生活的影响以及经济负担而言,精神分裂症被认为是侵袭人类最严重的疾病之一。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分析我院收治的2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年龄17~55岁,平均年龄35岁,男女患者各11例,22例患者均符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1]。

1.2药物治疗主要是指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一般以单一治疗为原则;此外,有时也使用心境稳定剂及其他药物作为附加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可以使绝大多数急性初发患者症状得到改善,使多数慢性患者症状保持相对稳定而易于管理和照顾。抗精神病药物的疗效来自对边缘前脑突触后多巴胺D2受体的阻断作用,此外也不同程度地阻断去甲肾上腺素、胆碱能和组胺受体等,产生各自独特的不良反应。最早使用的药物是氯丙嗪,以后又合成了许多药物,目前常用药物主要分为两大类: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及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1.2.1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原则强调早期、足量、足疗程的“全病程治疗”。治疗单一用药为宜;疗效不满意者,可考虑两种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联合治疗;从小剂量起始逐渐加到有效推荐剂量;认真观察评定药物不良反应,并作积极处理。对于易复发、病程迁延和服药依从性差的患者,可选用长效制剂维持治疗。

1.2.2经典抗精神病药物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又称经典药物或神经阻滞剂,主要通过阻断D2受体起到抗幻觉妄想的作用。其特点为多数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镇静和抗M胆碱的作用。对控制兴奋、躁动、消除幻觉、妄想等阳性症状有效;但大多数药物对于抑郁、情感淡漠、行为退缩等阴性症状效果欠佳。按临床特点分为低效价和高效价两类。

1.2.3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又称非传统抗精神病药,由于是近年来开发使用的药物,故又称为第二代抗精神病药。这类药物通过阻断5-HT和多巴胺D2受体,起到治疗作用,不但对幻觉和妄想等阳性症状有效,对情感淡漠、意志减退等阴性症状也有一定疗效。根据其作用机制,可分为以下两类:①5-羟色胺/多巴胺平衡拮抗药:常用药物有利培酮、齐哌西酮等;②作用于多受体的抗精神病药:常用药物氯氮平、奥氮平、富马酸奎硫平等。

典型的抗精神病药对阳性症状有效,对阴性症状疗效较差;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不仅对阳性症状有效,对阴性症状也有一定疗效,且毒性副反应比典型抗精神病药要小。因此,应根据患者的临床特点选用药物。

1.2.4急性期治疗

1.2.4.1肌内注射:对兴奋躁动或拒绝服药的患者,可肌内注射氟哌啶醇10mg,每日2次。病情改善后用口服药物治疗。肌内注射因引起局部疼痛、硬块和无菌性脓肿,故使用常不超过3天。

1.2.4.2治疗量:以疗效好和不良反应小为准。一般成人剂量氯丙嗪为每日300~600mg,奋乃静每日20~60mg,氟哌啶醇每日12~20mg,氯氮平每日300~400mg,利培酮每日2~6mg,奥氮平每日5~20mg,喹硫平每日300~800mg,齐拉西酮每日120~160mg,阿立哌唑每日15~30mg。

1.2.4.3选药法:典型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阳性症状均有效,而对阴性症状非典型的抗精神病药物优于典型的抗精神病药物。非典型药物目前临床使用相对较多,因为它的不良反应较小,对患者工作、生活、学习影响较小,故已为患者所接受。虽然其价格相对较贵,但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了,而且可以恢复他们原有的社会功能。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因相对不良反应较大,临床使用量渐下降。因它的价格比较低,故仍有使用的市场。氯氮平为非典型药,疗效较好,但由于不良反应较大,作为首发患者,不要作为首选治疗药。

1.2.4.4加药和服法:口服药一般采用渐增法,药物从小剂量开始(例如氯丙嗪每日100mg,分2次服用)。住院时,以2周左右时间逐渐增至治疗量(例如氯丙嗪增至每日300~600mg,分2次服用);门诊则需要更长时间(如4周以上)增至治疗量。如剂量不大,可睡前顿服;如剂量较大,应分次服用。

1.2.4.5起效时间和换药:一般来说,兴奋躁动在1周内起效,幻觉妄想在4~8周起效。如既无疗效也无锥体外系反应,可能是剂量不足。急性病例使用治疗量4~8周无效即考虑换药,慢性病例使用治疗量3~6个月无效才考虑换药。

1.2.4.6继续治疗: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应系统而规范,强调早期、足量、足疗程的“全病程治疗”。目前对急性症状控制后,原剂量维持多长时间仍有不同的看法,大多数人的观点是至少维持2~6个月,然后考虑减量,至维持剂量。

1.2.5维持治疗

1.2.5.1维持时间:精神分裂症患者缓解后。不维持抗精神病药的复发率比维持的至少高2倍。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停药1年的复发率为41%~57%,而复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则为74%~80%。有人推荐前者至少维持治疗1~2年,后者至少维持治疗5年乃至终生。

1.2.5.2维持剂量:在治疗剂量范围内,维持剂量与复发率呈负相关。维持剂量越高,复发率越低,但不良反应越多;相反,维持剂量越低,复发率越高,但不良反应越少。因此,只要病情稳定,应将药物减至最低有效量。所谓最低有效量,就是能控制病情,但不良反应小得基本上看不出来。维持治疗的剂量应个体化,一般为急性期治疗剂量的1/2~2/3。

2结果

22例患者经我院的精心治疗,16例患者痊愈,5例患者明显好转,1例患者无明显好转。

3讨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约有1/4的人痊愈、1/4的人轻度缺损、1/4的人明显缺损、1/4的人痴呆。痊愈是指精神症状消失,自知力恢复,完全或部分恢复工作[2]。精神分裂症患者后来仅有10%的人可参加竞争性全日制工作(如大学教师),20%的可参加非竞争性的工作。轻度缺损是指尽管尚有精神症状,多少也影响学习、生活和工作,但无大碍。如一患者恢复期残留一症状,即怕上课时在黑板上写字手抖,尽管时轻时重,但教学任务均能完成,还受到好评。明显缺损是指精神症状明显影响学习、生活和工作。如某患者病后学习成绩差,感到同学歧视他(可能确实如此),因而不肯上学,长期在家,无动力、无亲情、无打算。痴呆是一种分裂性痴呆,这种患者感到脑中空洞,想不出东西(思维贫乏),对亲人不关心,冷漠(情感淡漠),自己卫生不能自理,不洗澡,不理发,不换衣,甚至自己的经期卫生也不能自理(意志缺乏),非但不能工作,反而需要人照顾。

参考文献

[1]刘铁桥,李凌江,左峰,等.住院精神疾病患者药物治疗临床分析.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3,13:220.

[2]兰滨;许修平;肖昌湖;114例男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治疗用药现状调查[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1,03.

标签:;  ;  ;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药物治疗齐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